2019三维设计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山地的形成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4.2 山地的形成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4.2 山地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c7e2e4bb5a8102d277a22f09.png)
课时作业18山地的形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甲为某地貌景观图。
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乙的演示。
读图回答1~2题。
1.该景观的地质构造是()A.地堑B.地垒C.断层D.褶皱2.教师演示了()A.板块碰撞挤压B.岩块断裂上升C.岩层水平挤压D.外力侵蚀搬运1~2.解析:第1题,读图甲可知,岩层发生变形,产生波状弯曲,故该景观的地质构造为褶皱。
第2题,教师演示了岩层受水平挤压的作用,发生弯曲变形。
答案:1.D 2.C3.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解析:由图中岩层形态可知,甲处岩层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答案:B读图,回答4~5题。
4.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A.平原B.山地C.高原D.盆地5.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有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A.虚线处是鞍部B.虚线处是河谷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4~5.解析:第4题,图示地区为日本的本州岛,以山地为主的地形成为其交通线建设的主要阻碍,铁路多沿四周的低平地区修建。
第5题,虚线处虽然是直线,距离近,但因其地势陡(等高线密集),不适宜修建铁路。
答案:4.B 5.D如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P处属于()A.断层B.海岭C.背斜D.向斜7.图中,M处属于()A.冲积平原B.冲积扇C.角峰D.背斜谷6~7.解析:第6题,P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第7题,M处岩层向上弯曲,判断为背斜;顶部被侵蚀,形成谷地,为背斜谷。
答案:6.D7.D8.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①水滴石穿②沧海桑田③稳如泰山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⑤坚如磐石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④⑤解析:①水滴石穿——流水侵蚀;②沧海桑田——海侵海退、地壳升降;③稳如泰山和⑤坚如磐石都表示极其稳定的情况,忽视了外力作用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地转偏向力、泥沙淤积导致河流改道。
地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山地的形成
![地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山地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ebd5e51ffe4733687f21aa1f.png)
2019年地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山地的形成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地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四幅地质构造中,属于褶皱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向斜山、地堑景观的分别是()A.①②B.②③C.③②D.④①1~2.解析: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弯曲)为褶皱,变位(错动)为断层。
图中②为地堑、③为向斜山(或背斜谷)、④为地垒。
答案:1.D 2.C读某油气田示意图,完成3~5题。
3.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A.向斜B.背斜C.断层D.地堑4.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A.气、水、油B.气、油、水C.水、气、油D.油、水、气5.图中①②③所在岩层的成因类型为()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玄武岩3~5.解析: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按密度从小到大是气、油、水,气密度最小,位于最上部,水密度最大,位于最下部。
气、油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故应属于沉积矿,位于沉积岩之中。
答案:3.B 4.B 5.B6.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受哪种因素的影响()A.地形因素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D.矿产因素解析: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适宜修建铁路,而中部为台湾山脉,修筑铁路成本高、难度大,故没有直接联系东西的横向铁路。
答案:A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地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山地的形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山地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433ec3e976a20029bd642dff.png)
(15)山地的形成1、读下列地质剖面图。
完成下列小题。
1.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向斜山、地堑景观的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③②D.④①2、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P处属于( )A.断层B.海岭C.背斜D.向斜2.图中,M处属于( )A.冲积平原B.冲积扇C.角峰D.背斜谷3、读图,回答第1―2题。
1.下列与甲处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A.玄武岩B.页岩C.石英岩D.石灰岩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⑥岩层年龄比③岩层老B.P为背斜构造C.①→⑤岩层年龄变老D.甲处可能存在化石4、结合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甲中A处的地形为( )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2.若图甲中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则该处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乙中的( )A.aB.bC.cD.d5、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2.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所示不同的是( )A.庐山B.喜马拉雅山C.华山D.泰山6、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1一2题。
1.该地区经历过多次垂直升降运动,下沉和上升幅度最大的地点分别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图示( )A.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并发育形成谷地B.乙山为断块山C.丙断层两侧岩层错开.并在地面上发育成陡崖D.丁断层的形成晚于石灰岩,但早于砂岩7、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地质构造上看,甲是__________,其成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
2.在甲、乙、丙三地中最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__________地。
假设该河流位于我国,自西向东流,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河流的__________(南或北)岸侵蚀严重。
2020-2021学年 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5)山地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 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5)山地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efac175ef7ba0d4b733b71.png)
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5〕山地的形成以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答复1-2题。
3.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该地地质构造成因是〔〕以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读图答复4-5题。
4.图中M的地质构造为( )A.山岭B.背斜C.向斜D.裂谷5.地质调查员从P地出发到Q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分布情况是( )A.由新变老B.由老到新C.由新变老,再变新D.由老变新,再变老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平安事故隐患。
读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答复6-7题。
67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
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缺乏1米。
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
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
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完成8-9题。
8.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B.河流改道C.褶皱凹陷D.地壳断裂下陷9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以下10-11题。
10.图中地区发生火山喷发至少有( )A.2次B.3次C.4次D.5次11. 该地质构造图出现在以下图中的( )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地质构造示意图,答复12-13题12.关于图中地貌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M、O、Q均为背斜山B.M、O、Q均为向斜山C.M、O、Q均为断块山D.M为背斜山,O为向斜山,Q为断块山13以下图为某地区的格子状水系图。
格子状水系是支流和主流直角相交成格子状的水系。
完成14-15题。
14.该地区的地形最可能是 ( )15.形成格子状水系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B; 2.B解析:1.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甲沉积岩。
2.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所以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脚欠数是2。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时跟踪练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时跟踪练](https://img.taocdn.com/s3/m/61d36513c850ad02de8041ce.png)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第2讲山地的形成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B.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C.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D.丙处地质构造为地垒2.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A.崇明岛B.夏威夷岛C.台湾岛D.喜马拉雅山脉解析:第1题,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丙处不是地垒,因为其右侧不是断层,而是大洋板块往大陆板块下面俯冲。
第2题,崇明岛是沉积岛,夏威夷岛是火山岛,喜马拉雅山脉是巨大的褶皱山脉,属于两个大陆板块水平挤压隆起形成的,只有台湾岛和图示成因是相同的。
答案:1.C 2.C(2017·湖南益阳模拟)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P平面)。
在该水平面上Y2、Y3。
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
据此完成3~4题。
3.甲处地形的主要成因是( )A.背斜成谷B.向斜成山C.背斜成山D.向斜成谷4.若在Y2处钻25米到达P平面,则在Y1处钻至P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30米B.45米C.55米D.60米解析: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Y2、Y3比Y1、Y4岩石老,结合图可知岩层中间老两侧新,甲处为背斜;再结合等高线和河流可知甲处为谷地,综合可知甲处地形的主要成因是背斜成谷,选择A。
第4题,从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Y2海拔高度为160~170米,若在Y2处钻25米到达P平面,则P平面海拔高度为135~145米,Y1海拔高度180米,则在Y1处钻至P 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45米,选择B。
答案:3.A 4.B5.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
2019版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含解析
![2019版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10c961ff00bed5b8f31d43.png)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一、单项选择题(2018·盐城测试)读宁夏平原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及P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宁夏平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沉积B.山洪冲积C.断裂下陷D.风沙堆积2.对右图冲积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沉积物颗粒粗细均匀B.AB河段流水侵蚀作用明显C.扇体中可以找到古生物化石D.扇体相对高度在200 m以上解析:1.A 2.B第1题,宁夏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所以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沉积。
第2题,观察上图冲积扇可知,沉积物颗粒由扇体砾石到扇缘细砾石,粗细不均匀,A错误;AB河段等高线密集,流速快,无沉积物,流水侵蚀作用明显,B正确;扇体中是由砾石等沉积物组成,形成年代晚,古生物化石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在沉积岩层中形成,C错误;扇体相对高度指从图中B点所在的等高线到细砾石扇体边界线,相对高差小于200 m,D错误。
(2018·苏北四市测试)构造等高线是指在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岩层的形态。
下图为某区域同一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山脊D.谷地4.图中甲处该岩层的埋藏深度可能是()A.280 m B.360 mC.420 m D.480 m解析:3.B 4.A第3题,从图中构造等高线分布分析,等高线的数值由外向里减小,表明岩层是向下弯曲,所以该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故选B。
第4题,图中甲处岩层顶部的海拔为60 m,对应地表的海拔为300~400 m之间,那么该岩层的埋藏深度应为240~340 m之间。
故选A。
如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
读图完成5~6题。
5.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6.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解析:5.A 6.D第5题,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堆积,越往入海口,河流的流速越慢,堆积作用越明显。
2019年地理新三维同步人教必修一精练: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地理新三维同步人教必修一精练: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cb140b856a561253d36fca.png)
姓名,年级:时间:课时跟踪检测(十五)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 km。
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多省震感明显,局部地区震感强烈。
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该次地震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活动引起B.地壳运动引起C.山崩和滑坡引起D.人类活动诱发而成2.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D.约旦地沟的形成解析:1.B 2.D 第 1 题,地震的发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属于内力作用,虽然火山活动也能引起地震,但此次地震发生时并没有火山喷发。
第 2 题,云南路南石林是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崇明岛是流水携带泥沙沉积而成;澳大利亚大堡礁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约旦地沟处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读图,完成3~4题。
3.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图景观B.乙图景观C.丙图景观D.丁图景观4.对乙图雄伟壮丽景观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解析:3.C 4.B 第3题,读景观图可知,甲为长江三峡,乙为珠穆朗玛峰,丙为桂林山水,丁为壶口瀑布。
其中桂林山水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第4题,珠穆朗玛峰应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而成,其雄伟壮丽的景观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而成.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5~6题。
5.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e为变质岩B.a为沉积岩C.d为岩浆岩D.c为岩浆6.图中各序号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⑤是外力作用B.⑥是变质作用C.③是重熔再生作用D.①是冷却凝固作用解析:5.A 6。
D 读图可知,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山地的形成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山地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74f1359be518964bcf847cec.png)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检测练习卷:山地的形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海位于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2.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在图中这两大板块对应的字母分别是A.e和c B.c和e C.e和d D.c和f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向斜谷地乙—背斜山地B.甲—向斜谷地乙—向斜山地C.丙—向斜平原丁—背斜山地D.丙—背斜平原丁—向斜山地4.图中有可能形成溶洞和发现恐龙化石的岩层分别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以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而被列为21世纪非常重要的接替能源。
下图示意油气资源在地层中的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油页岩属于A.岩浆岩B.变质岩C.侵入岩D.沉积岩6.传统石油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A.a处B.b处C.c处D.d处2021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一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
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
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
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
读图回答问题。
7.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A.多断崖、深谷B.多石灰岩溶洞C.多高山、陡坡D.多角峰、U形谷8.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A.减轻冰川的危害B.减轻冻土的危害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判断①山峰是A.背斜山B.向斜山C.火山D.断块山10.下列山峰与①山峰成因相同的是A.珠穆朗玛峰B.富士山C.华山D.庐山二、综合题11.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山地的形成
一、选择题
(2018·唐山模拟)如图为位于美国太平洋沿岸一处火山口湖附近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湖中小岛最高处的海拔可能为()
A.1 898 m B.1 945 m
C.2 048 m D.2 123 m
2.该小岛的岩石类型及物质来源最可能为()
A.页岩地壳B.花岗岩地壳
C.玄武岩地幔D.大理岩地幔
解析:1.D 2.C第1题,观察图示,结合文字信息,该湖为火山口湖,结合图中等高线形态及2 050两侧的数字,可以判断这个湖泊的水位高达1 950 m,湖中小岛出露的地方有两条等高线,一条应该为1 950 m,另一条应该为2 050 m,岛屿最高处应高于此2 050 m,故只有D项符合。
第2题,由文字信息火山岛可以推测这是由于岩浆喷出冷却形成的岛屿,岩浆主要源自地幔中的软流层。
答案选C项。
(2018·河南六市联考)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3~4题。
3.B处地貌为()
A.断块山B.火山C.背斜山D.向斜山
4.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
B.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
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
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解析:3.D 4.B第3题,B处地貌为山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
第4题,瓦斯易在背斜顶部集聚,而B处是向斜构造;D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地质构造,岩层上拱,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适合修建隧道。
该地岩层富含化石,主要由沉积岩构成;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处地质构造受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2018·豫北模拟)如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图。
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向斜谷地乙—背斜山地
B.甲—向斜谷地乙—向斜山地
C.丙—向斜平原丁—背斜山地
D.丙—背斜平原丁—向斜山地
6.图中有可能形成溶洞和发现恐龙化石的岩层分别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解析:5.B 6.C第5题,甲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地表表现为中间低,四周高,所以甲地为向斜谷地;乙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地表海拔较高,崎岖不平,所以乙处为向斜山地;丙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该地为向斜构造,地表平坦广阔,该地为平原地形,所以丙处为向斜平原;丁处地下为明显的断层构造,在地表上表现为崎岖的山地,故该地为断块山,综上分析,A、C、D选项明显错误,B选项符合题意。
第6题,溶洞常形成在地下,内部往往有大量的地下水汇集(岩层之间渗水性强),周边存在大量的钟乳石(石灰岩的一种),故适合溶洞发育的地质构造为向斜结构(储水性),③(石灰岩层)岩层断裂发育明显,渗水性强,符合溶洞形成条件;恐龙化石往往布局在年代相对久远的沉积岩中,图中的⑤(砂岩)形成年代较晚,不符合恐龙化石分布条件,④(页岩)内部分层明显,适合恐龙化石的保存,综上分析,
C选项正确。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7~8题。
7.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8.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解析:7.A8.C第7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
第8题,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
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
如图为我国某世界地质公园的景观图,流纹岩六边形柱状
节理、玄武岩岩脉、纵横交错的裂隙,展现出地质历史时期山
河变动的画卷。
后期次生节理构造及海蚀作用对该地质公园的
原生柱状节理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景观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岩浆喷发—冷却收缩—内力挤压—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内力挤压—岩浆喷发—冷却收缩
C.内力挤压—岩浆喷发—岩浆侵入—冷却收缩
D.岩浆喷发—内力挤压—岩浆侵入—冷却收缩
10.推测岩浆喷发和冷却收缩的过程()
A.喷发剧烈,冷却迅速B.喷发剧烈,冷却缓慢
C.喷发平和,冷却迅速D.喷发平和,冷却缓慢
11.该地质公园位于()
A.吉林B.内蒙古C.江苏D.香港
解析:9.A10.B11.D第9题,冷却收缩一定排在岩浆喷发之后,故C、D错。
根据交互关系,先形成的被后形成的穿插,可知穿过主岩体的岩脉在后,即岩浆侵入在岩浆喷发之后。
完整的过程是岩浆喷发、冷却收缩形成六边形流纹岩主岩体。
后来受到内力挤压扭曲变形,最后玄武岩侵入形成岩脉。
第10题,流纹岩是酸性喷出岩,酸性岩浆岩喷出过程往往是剧烈的。
冷凝收缩形成规则的六边形,说明冷却时间充足,即冷却缓慢。
第11题,材料提到后期受到海水侵蚀破坏,所以该地靠海。
吉林、内蒙古的火山喷发后所在地区没有濒临海洋的阶段,始终是内陆。
江苏的海岸为淤泥质海岸,岸边没有火山。
所以选香港。
二、非选择题
12.读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
(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
(3)该地打算修建一条连接聚落丙、丁的公路,请在图中设计一条较为合理的线路。
(4)指出图示区域铁路选址的原则,并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判断出该区域岩层中间为形成时间早的石灰岩,两侧为形成晚的砂岩和花岗岩,因而为背斜构造。
第(2)题,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出甲城镇地处盆地,其形成为背斜成谷。
第(3)题,线路的设计尽量沿等高线延伸。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沿河谷和盆地延伸,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和难度。
答案:(1)背斜。
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2)盆地。
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形成低地。
(3)绘图略。
(4)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原因:在山区修建铁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该选址原则是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
13.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
如下图中“”表示岩层与水平面成50°夹角且向东倾斜。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中画出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
(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岩层分界;用符号表示岩层名称;先用铅笔作图再用黑色水笔描
黑)
(2)从地形形态看,年轻的褶皱地区,向斜往往形成________,背斜往往形成________。
(3)从地表形态看,甲处为________。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________。
(4)简析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
解析:第(1)题,首先在图中标出A-B一线与等高线的各个交点,然后根据各个交点的海拔和与A、B的位置关系画出地形剖面图;然后在图中标出A-B一线与岩层分界线的各个交点,然后根据各个交点的位置及相连两交点之间的岩层类型画出岩层的分布。
第(2)题,年轻的褶皱地区,受外力作用小,因而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第(3)题,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凸出,因而为山脊;甲处岩层中间新两侧老,因而为向斜。
第(4)题,甲处地貌为向斜山,主要与向斜槽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有关。
答案:(1)
(2)谷地或盆地山岭(3)山脊向斜
(4)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形成凸起的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