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安海片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秋季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初一年级生物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
A. 物种多样性
B. 土壤类型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2.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面,这个“薄层”就是生物圈,下列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
A. 岩石圈上层
B. 大气圈的下层
C. 整个水圈
D. 大气圈的上层
3. 智能扫地机能根据人的口令清扫房间地板,自动避开家具,返回充电。
但智能扫地机是非生物,这是因为它( )
A. 不能生长繁殖
B. 不能补充能量
C. 不能自由运动
D. 不能对口令作出反应
4. 雷鸟的体色在秋季为灰色,冬季为白色,这是它对环境的( )
A. 反应
B. 影响
C. 适应
D. 影响和适应
5. 秋天是大多数果实成熟的季节,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生长在苹果树树冠顶部和外侧的苹果又红又大,树冠下面的苹果相对较小且多为青色或黄色。
造成苹果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水分
6. 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湿地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7. 下列科学家的生物学成就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同于其他三位的是( )
A. 马克思
B. 达尔文
C. 林奈
D. 哈维
8. 实验设计中,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 有光和无光
B. 0 ℃和25 ℃
C. 水分和氧气
D. 有氧气和无氧气
9.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当把高倍镜换回低倍镜后,结果是( )
A. 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 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 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 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10. 下图表示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④
C. ③①②⑤④
D. ③②①⑤④
11. 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时用的液体分别是( )
A. 生理盐水、清水
B. 碘液、碘液
C. 清水、生理盐水
D. 碘液、清水
12. 枇杷皮薄肉厚,柔嫩多汁。
其甘甜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的( )
A. 细胞核
B. 细胞壁
C. 液泡
D. 叶绿体
13. 下图为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结构名称不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叶绿体
B. ②表示液泡
C. ③表示线粒体
D. ④表示细胞壁
14.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细胞结构与植物的细胞结构不同的是( )
A. 没有细胞壁
B. 没有细胞质
C. 没有细胞核
D. 没有线粒体
15. 下列有关植物分生组织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壁薄
B. 细胞核较小
C. 细胞质黏稠
D. 分裂能力强
16. 细胞会经历分裂、分化、衰老直到凋亡,下图所示的生命活动表示的是( )
A. 植物细胞分裂
B. 动物细胞分裂
C. 植物细胞分化
D. 动物细胞衰老
17.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1个体细胞经过3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数和每个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 6个、23对
B. 8个、23条
C. 8个、23对
D. 6个、23条
18. 下列四幅图像中,哪一幅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 )
A B. C.
D. 的
的的
.
19. 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其中的原因是( )
A. 细胞持续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
B. 细胞持续分裂使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多
C. 种子细胞和小树细胞持续吸水膨胀
D. 细胞的体积增大与细胞的数量增多共同作用
20. 下列组织中,不会和神经组织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生物体内的是( )
A. 结缔组织
B. 肌肉组织
C. 上皮组织
D. 输导组织
21. 取一个完整的鸡翅,用解剖剪除去皮肤后,观察到的白色有韧性的组织是( )
A. 上皮组织
B. 神经组织
C. 结缔组织
D. 肌肉组织
22.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一个细胞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过程中,细胞分化的作用是( )
A. 促进细胞生长
B. 促进细胞增殖
C. 形成不同器官
D. 形成不同组织
23.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常细胞分裂可以形成两个不同的细胞
B. 子细胞和母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C. 细胞分裂次数越多,细胞体积会越来越小
D. 细胞分裂以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有2个细胞核
24. 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中,细胞壁薄、液泡大、有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的组织是( )
A. 保护组织
B. 机械组织
C. 输导组织
D. 营养组织
25. 下图所示为构成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按照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 ③→①→④→②→⑤
B. ①→④→③→②→⑤
C. ③→①→⑤→④→②
D. ①→④→③→⑤→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26. 阅读资料,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福建的气候适宜,有着光照足、湿度高、温度适宜的特点,适合种植荔枝、龙眼、枇杷、脐橙等果树,产量大且果质优良。
(1)荔枝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荔枝树的六种器官通过输导组织相互连通,贯穿于整个植物体中()
(3)芒果表皮属于上皮组织,动物体结构中有此功能的组织被称为保护组织()
(4)木瓜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
27. 闽江是福建省第一大河。
闽江流域拥有野生动物资源约1089种。
该区域芒果、荔枝、香蕉、菠萝等经济林果和芦荟、茉莉花、热带花卉等特色生物资源的优势突出。
闽江一年四季山清水秀,瓜果飘香,花开不断,是丰饶的宝地。
(1)闽江流域中多种多样的水果和花卉体现了___多样性。
然而,闽江流域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某些野生生物数量的减少,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虑,这说明了___。
(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闽江的水时,在视野的左下方发现了一个绿色颗粒,为了更清晰地观察该绿色颗粒,接下来的操作是先___,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3)生物体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___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____和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28.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同时生物与环境又是相互影响的。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被称为___,包括__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环境中的湿度通常用____来表示,它是指在特定温度下空气中实际含水量与___的百分比。
(3)松树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地方,甚至岩石的缝隙中,松树的根能分泌出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这说明了____。
29. 某同学在生物实践课上制作了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并借助显微镜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一中的洋葱鳞片叶是由多种____构成的器官。
(2)图二表示的步骤是盖盖玻片,若操作不当,会在视野中观察到____。
(3)图三中的显微镜能放大的最大倍数为____倍,若要使图四的图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三中的[②]___。
(4)若显微镜中的视野较暗,除调节④外,还可调节③将较___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5)在图四中看到的细胞中染色较深的结构是____;在绘制图五时,结构③的明暗差异可以用疏密不同的____表示。
30. 下图中,甲、乙是两种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__是植物细胞,对比甲、乙可以看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中,⑥是__。
(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___(填序号)的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3)甲、乙两细胞中都含有“能量转换器”是__。
(4)含有细胞液,且可以使细胞呈现不同颜色的结构是____(填名称)。
31. 图中A~E 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细胞A 是____,通过____形成B .
(2)B 通过____形成C ,在此过程中,细胞发生的变化是____。
的
(3)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是____(填字母)。
32. 微雨初霁,荷塘内荷花绽颜,荷香姗姗,似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画卷,为炎炎夏日增添了几分诗意。
图中甲~戊表示荷花的不同结构层次,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____,对细胞有___的作用。
(2)细胞出现“千差万别”的变化过程是指[②]____,形成的图丙中的结构层次叫____。
(3)图丁所示的结构层次是____。
(4)戊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的区别是____。
33. 当你翻动角落的石块、庭院中的花盆时,常常会发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被光照而变得干燥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提出问题: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1)作出假设:____。
(2)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的一侧放上一层潮湿的土,另一侧放上一层干燥的土,盖上不透光的
纸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这样,在铁盘里就形成了____两种环境。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
(3)分析结果: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__。
(4)得出结论: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喜欢在___的环境中生活。
34. 变形虫是最低等的原始生物之一,结构简单,是生命科学实验的主要材料之一。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细胞核是否为变形虫生存所必需,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00个变形虫按照图甲的方式进行切割,a部分有细胞核、b部分无细胞核,然后把两部分均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将b部分培养后得到的数据制成图乙,a部分培养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
(1)该探究中的a、b两部分形成一组____实验,变量是____。
(2)由图乙可知,无细胞核的b部分到第____天全部死亡。
(3)探究过程中选用100个变形虫的目的是避免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切割完后将两部分均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是为了控制___。
(5)图丙中a部分生长需要从外界摄取食物,形成___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