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课时练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3河北辛集期末)我国有很多咏史怀古诗对秦的暴政加以抨击,下面这首诗贬责秦统治者()
长城
〔唐〕胡曾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A.焚书坑儒B.刑罚严苛C.滥用民力D.穷兵黩武
2.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大量竹简,简文法律部分主要记载了秦代施行的20多个单行法规,法条多达600条,并且多数为残酷的死刑、肉刑等。
由此可以看出秦代()
A.法律细密,社会秩序稳定B.宽严相济,律法深入人心
C.儒法并用,统治基础牢固D.刑罚众多,隐含统治危机
3.(2023河北张家口桥西期中)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
从下面表格可以看出,加速商朝、西周、秦朝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商纣王周厉王秦始皇
政策对外征伐,修筑豪
华宫殿,征收繁重
的赋税,施用酷刑
暴虐成性,奢侈专横;以国
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
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
以剥削人民
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
税,大规模地征调民力
服徭役和兵役,实行严
苛的法律
A.实行残暴统治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民族压迫D.加强文化专制
4.(2023广东博罗期中)传统观点多认为秦朝灭亡是“酷刑”“暴政”所致。
后来,有学者认为秦亡于吏治败坏;有学者认为秦亡于过急、过广地推行郡县制;
有学者认为秦亡于北击匈奴;也有学者认为秦亡于文化政策。
据此可知,关于秦朝灭亡原因的认识()
A.有且只有一种观点才是正确的B.后期研究比前期研究可信度更高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逐渐偏离了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
5.(2023广西梧州十一中期中)“公元前209年,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的900多人在途中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情急之下,他们当中的领队杀死押队的军官,发动起义。
”材料中的“领队”是()
A.陈胜、吴广B.张角、张陵
C.刘邦、项羽D.卫青、霍去病
6.关于秦末农民起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爆发源于秦的暴政B.项羽率军灭亡秦朝
C.陈胜、吴广率先发动D.起义得到人民响应
7.(2022广东海珠期中)清朝名臣李光地评价某场战争说:“项羽精彩,最是沉船破釜,能断而行,所以成破秦之功。
”这场战役是()
A.牧野之战B.涿鹿之战
C.巨鹿之战D.垓下之战
8.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被起义军包围,被迫投降,秦朝灭亡。
其灭亡时间为()
A.公元2世纪末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3世纪末D.公元前3世纪末
9.“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
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这段材料反映了()
A.暴政是秦朝速亡的原因B.秦朝统治者向陈胜投降
C.秦朝存在的时间非常短D.项羽和刘邦是起义领袖
10.(2023湖南岳阳期中)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有关。
这场战争发生在()A.商纣和周武王之间B.夏桀和商汤之间
C.秦二世和陈胜之间D.项羽和刘邦之间
二、非选择题
11.(2023安徽无为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大规模地征调民力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征派40万人修筑长城……死刑种类也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
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秦朝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
秦始皇是暴虐的皇帝,但又是对历史有巨大贡献的皇帝。
秦是文化的摧残者,但在某些方面又是先进者。
(2)“秦是文化的摧残者”指的是秦始皇实行的什么措施?他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史实说明秦“在某些方面又是先进者”。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 C 秦始皇修建长城等工程,滥用民力,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无法生活的人民只能反抗暴政,发动起义。
2.答案 D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秦朝时期法律条文多,且有很多酷刑,秦朝法律的严酷容易引起人民的反抗,隐含统治危机。
3.答案 A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加速商朝、西周和秦朝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实行暴政。
4.答案 C 由传统观念到后来的多种观点,由于学者研究视角的不同,对秦朝灭亡原因的认识也存在差异,随着研究视角拓展,对秦朝灭亡原因的认识趋于全面。
5.答案 A 根据“公元前209年”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叙述的是陈胜、吴广起义,故“领队”是陈胜、吴广。
6.答案 B 项羽率军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但并未灭亡秦朝,最后刘邦率领起义军灭亡了秦朝,故B符合题意。
7.答案 C 根据材料“沉船破釜”“成破秦之功”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将秦军的主力歼灭,此后,秦朝再也无力挽回败局。
8.答案 D 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以公元元年为界,之后的时间称为公元××年,之前的时间称为公元前××年,一个世纪为100年,公元前207年应属于公元前3世纪,因为公元前的时间数值越小离现在越近,因而公元前207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末。
9.答案 C 根据“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可知,这段材料反映了秦朝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故选C;暴政是秦朝速亡的原因、项羽和刘邦是起义领袖在题干中均未体现,排除A、D;B本身表述有误。
10.答案 D 公元前206—前202年,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11.答案(1)徭役繁重;刑罚严酷。
(2)焚书坑儒。
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意思相近即可)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等。
(言之成理即可)
(3)要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分析回答即可。
(2)秦始皇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摧残了文化。
秦“在某些方面又是先进者”,如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等。
(3)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客观、辩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