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青年冠状动脉扫描中的对比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青年冠状动脉扫描中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T09:07:11.43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3期作者:赵智英
[导读] 目的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自由心率的青年疑诊冠心病患者冠脉扫描中的应用
赵智英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医学影像科,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自由心率的青年疑诊冠心病患者冠脉扫描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选择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间收治的45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均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CTA增强检查,根据CT扫描机器的不同分组,并根据患者心率分为高、中、低心率组,比较各组冠脉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诊断价值。
结果 Force组的冠脉图像质量评分比Flash高,且平均辐射剂量低于Flash组。
结论新一代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青年冠心病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图像质量好且辐射剂量低,同时心率会影响辐射剂量。
关键词: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青年;冠心病
青年人罹患冠心病的危险明显低于中老年患者,但有研究表明,冠脉粥样硬化在年轻时就已出现【1】。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青年人罹患冠心病的机率增加,且呈现低龄化、低收入群体快速增长和个体聚集趋势【2】。
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3】。
基于此,本研究对比分析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对疑诊青年患者的CCTA检查,探讨该检查价值,为临床诊疗青年冠心病患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做过CCTA检查的临床疑诊冠心病青年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①年龄≤30岁;②自由心率;③符合检查适应症者。
根据扫描时所用双源CT机不同分为两组,再根据患者心率分三组: 高心率H(HR >80次/min)、中心率M(HR 70~80次/min)、低心率L(HR <70次/min)。
各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CCTA检查采用西门子SOMATOM Force及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扫描仪。
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用铅材料对颈部、性腺做辐射防护。
先在吸气末时憋气扫描胸部定位像,扫描范围自气管分叉下1cm至心底,行对比剂团注追踪扫描,选择升主动脉起始部为同层动态扫描监测的感兴趣区域,触发扫描阈值为100Hu,延迟10s开始扫描。
采用18G~20G静脉留置针穿刺,首选右肘贵要静脉,次选正中静脉。
采用Bayer MEDRAD Stellant双筒高压注射器,行多期双流团注,第1期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第2期注射30ml(3︰7比例)混合液,即9ml对比剂与21ml生理盐水混合,第3期注射30ml生理盐水。
所有病例均采用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R-R间期30%~85%,管电压70~120Kv,自动管电流。
1.3图像评价与分析
采用syngo.via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将冠状动脉分为15个节段【4】。
图像主观评价采用计分形式【5】,图像分为四个等级:优秀4分(无伪影,冠脉主干及较大分支可诊断)、良好3分(细微或无伪影,冠脉主干及较大分支80%以上节段可诊断)、中等2分(少量伪影,冠脉及较大分支60%~80%节段可诊断)、较差1分(明显伪影,冠脉及较大分支可诊断节段小于60%)【6】。
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评分,存在分歧时协商确定。
1.4辐射剂量
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
计算有效剂量(ED)=DLP×权重因子 k[0.014mSv/(mGy·cm)]【7】。
1.5客观图像质量评估
分别计算肺动脉主干、左冠脉开口层面降主动脉和右冠脉开口层面升主动脉三处信噪比SNR(血管CT值/本身标准差);以胸大肌的CT值标准差(SD)作为图像参考噪声计算上述三处对比噪声比CNR(血管CT值-胸大肌CT值/SD)。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
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图像评价与分析
比较冠脉图像质量,Force组的分数比Flash组更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辐射剂量
在不同心率的各组对比中,Force组的平均辐射剂量低于Flas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图像客观质量
在不同心率的各组对比中,Flash组和Force组肺动脉主干(PA)、左冠状动脉开口层面降主动脉(TA)和右冠状动脉开口层面升主动脉(A)三处CT值、SNR和CNR比较,此处仅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数值(P<0.05)。
3讨论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患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发病后确诊时间与病死率呈正相关,因此对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与筛查极为重要。
目前影像学诊断是冠心病确诊的最主要手段【8】。
但行禁忌症筛选后,仍有部分患者检查失败,因患者对CT增强检查缺乏认知,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进而影响心率,使图像质量下降【9】。
心率不齐会使采集数据缺失,图像后处理可能出现冠脉阶梯状改变甚至中断,导致误诊【10】,因此扫描前应对患者呼吸及心率加强控制。
新一代双源CT SOMATOM Force首次采用ECG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心跳信息的输入,机器自动确定扫描曝光窗和重建时相,针对高心率、心律不齐的患者可实现无限制成像。
除超高时间分辨率外,双源架构可以用更大的螺距进行采集,检查速度提升,辐射剂量也大幅降低。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步进式扫描与心电同步,在R-R间期内固定时相触发扫描,两次扫描间隔无辐射,因此能降低辐射剂量【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一代Force双源CT的平均辐射剂量低于Flash,且辐射剂量值随着受检者的心率加快而逐渐增高,提示辐射剂量与心率可能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于方方,李文欢,李娜,侯东燕,张卫国,蒋涛.第3代双源CT对青年疑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
志,2021,37(02):118-121.DOI:10.13201/j.issn.1001-1439.2021.02.006.
[2]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蒋立新,胡盛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8,33(01):1-8.
[3]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陈伟伟.《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03):209-220.
[4]蒋孟茜,王鹤,王霄英,邹明宇,衣闯,胡刚,王蕊,赵承琳,姜健,张保翠,罗健,高福生.8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mgI/mL)应用于冠状动脉CTA 检查的可行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4,29(03):249-253.DOI:10.13609/ki.1000-0313.2014.03.009.
[5]马文君,马涵萍,王运红,王建,王虹剑,王首正,王清,王璐,方坤,白京京,白雪珂,冯佳禹,宁小晖,任心爽,刘刚,安云强,苏小婷,李希,李萍,张小艳,张丹薇,陈黎晖,赵明霞,胡志成,胡爽,郜言,饶辰飞,郭清芳,温乃杰,谢勇泉,翟玫,薛云飞,尹畅,杨娜,史赢.《2021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报告》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11):1041-1064.
[6]徐伟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评价[J].影像科学与光化
学,2020,38(03):491-495.
[7]高新春,李勇,葛恒松,刘国红,马超,费金雷.基于不同体重制定个性化造影剂方案对CT冠脉成像效果的影响[J].中国CT和MRI杂
志,2021,19(02):74-76.
[8]聂中.焦虑情绪对冠脉CT扫描成功率及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01):122-
123+133.DOI:10.13479/ki.jip.2022.01.050.
[9]马铁丁,张惠英.老年冠脉CT患者心理应激状况及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10):1235-1239.
[10]赵红军.64排冠脉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9):1064-1065.
[11]贾蕾,高律萍,曹成瑛,赵丰平.不同管电压下前瞻性心电门控双源CT诊断冠心病的比较分析[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2,40(04):883-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