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103D数字式超高压线路保护装置检修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C-103D数字式超高压线路保护装置检验规程
1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CSC—103D数字式超高压线路保护装置的检验内容、检验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基建、生产和运行单位继电保护工作人员进行CSC—103D数字式超高压线路保护装置的现场检验工作。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

本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261—2000《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5145—200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 50171—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59—1994 《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 587—19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624—1997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DL/T 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3 检验项目
新安装检验、全部检验和部分检验的项目见表3.1。

表3.1 新安装检验、全部检验和部分检验的项目
注 1. 全部检验周期:新安装的微机保护装置1年内进行1次,以后每隔6年进行1次。

2. 部分检验周期:每隔3年进行1次。

3. 表中有“√”符号的项目表示要求进行检验。

4. 在进行6年后的全部检验时,更换逆变电源。

4 通用部分
4.1 外观及接线检查
4.1.1 保护装置的硬件配置、标注及接线等应符合图纸要求。

4.1.2 保护装置的各部件固定良好,无松动现象,装置外形应端正,无明显损坏及变形现象。

4.1.3 检查保护装置外部电缆接线与设计是否相符,屏(柜)体接地符合反措及运行要求。

4.1.4 检查、清扫保护屏(柜)及接线,紧固螺丝。

4.2绝缘电阻及耐压试验
4.2.1 保护屏二次回路外部绝缘电阻测试
M。

用1000V摇表分别测量各组回路之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要求大于10Ω
4.2.2 保护屏二次回路内部绝缘电阻测试
检验条件:断开保护屏与外部回路二次接线,将保护装置的交流插件、出口插件及电源插件插入机箱,拔出其余插件;将打印机与微机保护装置断开;保护屏上各连片置“投入”位置。

在保护屏端子排内侧分别短接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回路、保护直流回路、控制直流回路、信号回路的端子。

M。

用1000V摇表测量各回路对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要求大于1Ω
注:在进行定期校验时,可以采用整体绝缘测试的方法,即在保护屏的端子排处将所有电流、电压及直流回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并将电流回路的接地点拆开,用1000V摇表测量回路对地(屏
M。

此项检验只有在被保护设备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板)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要求大于1Ω
全部停电及电压回路已在电压切换把手或分线箱处与其他单元设备的回路断开后,才允许进行。

4.2.3 耐压试验
在测试上述绝缘阻值合格后,才允许进行耐压试验。

M时,拔出所有插件,对全部连接回路用工频1000V进行1min耐压试验。

当绝缘电阻高于1Ω
允许暂用2500V摇表测试绝缘电阻的方法代替。

4.3 逆变电源的检查
4.3.1 自启动性能检查
4.3.1.1 插入全部插件,合上保护装置的电源开关,试验直流电源由零缓慢升至80%额定电压(即176V,额定电压220V),此时面板上运行指示灯亮。

4.3.1.2 直流电源分别调至80%、110%额定电压(即176V、242V,额定电压220V),断开、合上电源开关,面板上运行指示灯显示正常。

4.3.2 拉合直流电源试验
工作电压下断开、合上直流电源开关,面板上运行指示灯显示正常。

5 CSC-103D数字式超高压线路保护装置检查
5.1通电初步检验
5.1.1 保护装置的通电检查
给上装置直流电源,正常情况下,“运行”灯亮,液晶屏幕显示正常。

5.1.2 键盘检查
在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状态下,按SET键进入主菜单,在各子菜单操作“↑”、“←”、“→”、“↓”、“+”、“-”键,“确认”、“取消”、“F1”、“F2”、“F3”、“F4”各键,检查键盘操作是否灵活。

5.1.3 打印机与保护装置的联机试验
将打印机与微机保护装置的通信电缆连接好,联机打印测试正常。

5.1.4 程序版本及装置编码的核查
在子菜单下选择“装置版本”,按“确认”键,装置屏幕显示装置型号、CPU版本信息,检查并记录。

5.1.5 时钟的整定与校核
5.1.5.1 时钟的整定
保护装置在“运行”状态下,进入修改时钟菜单,进行年、月、日、时、分、秒的时间整定。

5.1.5.2 时钟的失电保护功能检验
时钟整定好以后,通过断开、合上电源开关的方法,检验在直流消失一段时间的情况下,走时是否仍准确,正确。

5.1.6 装置参数设置
进入装置设定菜单,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间隔名称、通信地址、规约选择、波特率、打印机等设置。

5.2 开关量输入回路检验
给上装置电源,依次投入和退出屏上相应压板及相应开入接点,查看液晶显示“运行工况”菜单中“开入”是否正确(装置端子号和屏柜端子号以厂家图纸和设计院图纸为准)。

5.3 交流采样系统检验
在保护屏端子上首先加入各母线电压,然后依次加入各支路元件及母联电流,在液晶显示屏上,
通过菜单操作,进入运行工况菜单,检查装置实时显示交流量的当前状态,包括幅值、相位与输入值是否相同。

5.4 光纤通道检查
在定值中正确设定通道方式、通信速率及相关项,正确连接光纤通道,装置上电后,检查液晶显示屏屏幕报文通道通信正常。

5.5 定值整定 5.5.1 定值整定的步骤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校验并设置装置参数,根据定值单整定保护定值,将打印定值与定值单逐项核对。

5.5.2 整定值的失电保护功能检验
整定值的失电保护功能可通过断开、合上逆变电源开关的方法检验,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在直流电源失电后不会丢失或改变。

6 整组功能试验
试验前整定压板定值中的内部压板控制字“投闭锁重合压板置0”,其他内部保护压板投退控制字均置1,以保证内部压板有效,试验中仅靠外部硬压板投退保护。

6.1 分相光纤纵差保护
将光端机的接收“RX ”和发送“TX ”用尾纤短接,构成自发自收方式;重合把手切换至“综重方式”;整定控制字中“投纵差控制字”、“通道回环试验投入”、“重合闸控制字”均置1。

仅投入主保护投运压板,模拟故障前电压为额定电压,保护充电至“充电”灯亮。

加故障电流I >⨯⨯5.005.1Max{差动电流高定值,2.5⨯
1
7
.57C X },模拟单相、多相故障,装置面板上跳A (B 、C )灯亮,分相差动出口、重合闸出口,动作时间为≤20ms ;(1C X —线路正序容抗)。

加故障电流I >1.05⨯0.5⨯Max{差动电流低定值,1.5⨯
1
7
.57C X },模拟单相、多相故障,装置面板上跳A (B 、C )灯亮,分相差动出口、重合闸出口,动作时间为≤60ms 。

加故障电流I <0.95⨯0.5⨯Max{差动电流低定值,1.5⨯1
7
.57C X },装置应可靠不动作。

6.2 光纤零序电流差动保护检验
将光端机的接收“RX ”和发送“TX ”用尾纤短接,构成自发自收方式;重合把手切换至“综重
方式”;整定控制字中“投纵差控制字”、“通道回环试验投入”、“重合闸控制字”均置1。

仅投入主保护投运压板,将差动电流高定值H I 、差动电流低定值M I 均整定为N I 2。

模拟故障前电压为额定电压N U ,12/C X U I =Φ(>0.05n I ),且电流超前电压︒90,保护充电至“充电”灯亮。

分别模拟A 相、B 相、C 相单相接地瞬时故障,模拟故障时间应大于120ms ,即改变单相电流,模拟差电流ΦCDBC I 为
max 5.0mI I CDBC =Φ
式中 m ——系数,其值分别为0.95、1.05及1.2;
m ax I ——零序差动电流,其值为Max{零序启动电流,1/6.0C X U ,0.6实测电容电流}
零序电流差动保护应保证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1.0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

1.2倍定值时,动作时间≤20ms 。

6.3 距离保护检验
仅投入距离保护投运压板。

重合把手切换至“综重方式”;整定控制字中“投重合闸”置1、“投重合闸不检”置1。

6.3.1 距离I 段保护检验
整定控制字中“投I 段接地距离”置1、“投I 段相间距离”置1。

模拟故障前电压为额定电压,加故障电流N I I 2=,分别模拟A 、B 、C 相单相接地瞬时性故障及AB 、BC 、CA 相间瞬时性故障。

模拟单相接地故障电压U=m*In*XDn (1+KX ) (故障电压在0~N U 范围内)
式中 m ——系数,其值分别为0.95、1.05及0.7;In ——额定电流
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检验接地距离I 段保护,保证0.95倍可靠动作;1.05倍定值可靠不动作。

0.7倍定值时,对于I 段,动作时间≤20ms 。

模拟相间故障电压U=m*In*XXn (故障电压在0~N U 范围内)
式中 m ——系数,其值分别为0.95、1.05及0.7;In ——额定电流
模拟AB 、BC 、CA 瞬时相间故障,检验相间距离I 段保护,保证0.95倍可靠动作;1.05倍定值可靠不动作。

0.7倍定值时,对于I 段,动作时间≤20ms 。

模拟反方向上述故障,距离保护应不动作。

6.3.2 距离II 、III 段保护检验
整定相应控制字,测试方法同6.4.1,分别校验II 、III 段距离保护定值及动作时间,对于II 、III 段动作时间与定值误差≤20ms 。

模拟反方向上述故障,距离保护应不动作。

6.4 零序保护检验
仅投入零序保护投运压板。

重合把手切换至“综重方式”;整定控制字中“投重合闸”置1、“投重合闸不检”置1。

模拟故障前电压为额定电压,保护充电至“充电”灯亮。

6.4.1 零序过流保护定值检验
加故障电压30V ,故障电流set mI I 0=,式中的系数m ,其值分别为0.95、1.05及1.2。

模拟单相正方向接地故障,装置面板上相应跳闸灯亮,液晶显示零序过流保护各段动作正常; 零序过流保护在0.95倍定值(m=0.95)时,应可靠不动作;在1.05倍定值时,应可靠动作;在1.2倍定值时,测试零序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间与定值≤20ms 。

6.4.2 零序过流保护方向检验
零序保护装置内部设定I 段自动带方向,其他各段有控制字选择经方向或不经方向闭锁。

加故障电压30V ,故障电流set I I 02.1=,相角sen Φ+︒=Φ180,模拟单相反方向故障,零序过流保护I 段应不动作。

当整定控制字中“零序II 段、III (IV )段经方向”置1时,加故障电压30V ,故障电流set I I 02.1=,相角sen Φ+︒=Φ180,模拟单相反方向故障,零序过流保护III (IV )段应不动作;当整定控制字中“零序III (IV )段经方向”置0时,零序过流保护III (IV )段应可靠动作。

6.5 综合重合闸检验
装置具有四种重合闸方式切换,只能投一种重合闸方式。

两个启动重合闸回路:保护启动及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启动。

6.6 输出触点和信号检查
直流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值下进行故障模拟试验,试验时注意核对遥信、中央信号、综自报文等正确,动作指示灯显示正确。

6.6.1 关闭装置电源,直流消失告警接点(J701—J909)应闭合,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告警接点应断开;
6.6.2 断开保护装置的出口跳闸回路,投入主保护、距离保护、零序过流保护压板,加故障电压0V ,故障电流10A ,模拟ABC 三相故障,跳闸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

6.6.3 断开保护装置的出口跳闸回路,投入主保护、距离保护、零序过流保护压板,重合把手切在“综重方式”,重合闸整定在“不检”方式,等重合闸充电完成后加故障电压0V ,故障电流10A ,模拟ABC 三相故障,当重合闸动作时,合闸接点应由断开变为闭合。

7 整组传动试验
新安装试验时,将本线路所有保护装置的同名相交流电压回路并联,同名相交流电流回路按极性串联,统一加模拟故障电压和电流,本线路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

退出保护装置跳闸、合闸、启动失灵等压板。

7.1 整组动作时间测量
本试验是测量从模拟故障至断路器跳闸回路动作的保护整组动作时间以及从模拟故障切除至断路器合闸回路动作的重合闸整组动作时间(A 、B 、C 相分别测量)。

7.1.1 相间距离I 段保护的整组动作时间测量。

仅投入距离保护投运压板。

模拟AB 相间故障,其故障电流一般取N I I =,相角为灵敏角,模拟故障时间为100ms ,模拟故障电压
114.127.0set set IZ IZ U =⨯=(1set Z 为距离I 段定值)
上述试验要求检查保护显示或打印出距离I 段的动作时间,其动作时间值应不大于30ms ,并且与本项目所测保护整组动作时间的差值不大于6ms 。

7.1.2 重合闸整组动作时间测量。

仅投入距离保护投运压板,重合闸方式开关置整定的重合闸方式位置。

模拟C 相接地故障,模拟故障电流一般取N I I =,相角为灵敏角,模拟故障时间为100ms ,模拟故障电压为)1(7.01k IZ U set += (1set Z 为距离I 段定值)。

测量的重合闸整组动作时间与保护整定的重合闸时间误差不大于30ms 。

上述试验应同时核查保护显示和报告情况。

7.2 与本线路其他保护装置配合联动试验
模拟试验应包括本线路的全部保护装置,以检验本线路所有保护装置的相互配合及动作正确性。

重合闸方式开关分别置整定的重合闸方式以及重合闸停用方式,进行下列试验:
⑴ 模拟接地距离I 段范围内单相瞬时和永久性接地故障;
⑵模拟相间距离I段范围内相间、相间接地、三相瞬时性和永久性故障;
⑶模拟距离II段范围内A相瞬时接地和BC相间瞬时故障(停用主保护);
⑷模拟距离III段范围内B相瞬时接地和CA相间瞬时故障(停用主保护和零序保护);
⑸模拟零序方向过流II段动作范围内C相瞬时和永久性接地故障(停用主保护和距离保护);
⑹模拟零序方向过流III段动作范围内A相瞬时和永久性接地故障(停用主保护和距离保护);
⑺模拟手合于全阻抗继电器和零序过流继电器动作范围内的A相瞬时接地和BC相间瞬时故障;
⑻模拟反向出口A相接地、BC相间和ABC三相瞬时故障。

7.2.1 综重方式
当整定的重合闸方式为综重方式时,则重合闸方式开关量“综重”位置,模拟上述各种类型故障。

保护装置动作的结果与表7.2.1进行核对。

7.2.2 三重方式
当整定的重合闸方式为三重方式时,则重合闸方式开关量“三重”位置,模拟上述各种类型故障。

保护装置动作的结果与表7.2.1进行核对。

7.2.3 单重方式
当整定的重合闸方式为单重方式时,则重合闸方式开关量“单重”位置,模拟上述各种类型故障。

保护装置动作的结果与表7.2.1进行核对。

表7.2.1 在整定重合闸方式下整组试验保护装置动作结果
注 1. 零序加速——在手合后加速或重合后加速过程中,故障在全阻抗继电器或零序过电流继电器动作范围时动作。

2. 距离加速——在手合后加速或三相重合闸后加速过程中,故障在距离加速段动作范围时动作。

7.2.4 重合闸停用方式
重合闸停用方式又分为方式1及方式2两种。

⑴重合闸停用方式1。

当整定的重合闸方式为重合闸停用方式时,则重合闸方式开关置“停用”位置,且“闭锁重合闸”开关量有输入,模拟上述各种类型故障。

保护装置动作的结果与表7.2.4进行核对。

⑵重合闸停用方式2。

当整定的重合闸方式为重合闸禁止方式时,则重合闸方式开关置“停用”位置,且“闭锁重合闸”开关量无输入,模拟上述各种类型故障。

保护装置动作的结果与表7.2.4进行核对。

表7.2.4 重合闸停用方式下整组试验保护装置动作结果
注 1. 零序加速——在手合后加速或重合后加速过程中,故障在零序过电流继电器动作范围时动作。

2. 距离加速——在手合后加速或三相重合闸后加速过程中,故障在距离加速段动作范围时动作。

7.2.5 特殊重合闸方式。

当整定的重合闸方式为特殊重合闸方式时,则重合闸方式开关量置“三重”位置,且保护装置整定值中的控制字:投三相故障闭重=1,投多相故障闭重=1,模拟上述各种类型故障。

保护装置动作的结果与表4.7.2.4进行核对。

7.3与断路器失灵保护配合联动试验
7.3.1 失灵启动回路检查,分别投入各套保护A、B、C相失灵启动压板,对应模拟各相故障,检查失灵保护启动通断情况的正确性。

7.3.2 失灵跳闸回路检查(对新、扩、改建间隔,失灵保护应带开关传动)。

做上述试验时,所加故障电流应大于失灵保护电流整定值,而模拟故障时间应与失灵保护动作时间配合。

7.4与中央信号、远动装置的配合联动试验
根据微机保护与中央信号、远动装置信息传动数量和方式的具体情况确定试验项目和方法。

但要求至少应进行模拟保护装置异常、保护装置报警、保护装置动作跳闸、重合闸动作的试验。

7.5开关量输入的整组试验
保护装置进入“保护状态”菜单后,校验开关量输入变化情况。

7.5.1 闭锁重合闸:分别进行手动分闸和手动合闸操作、重合闸停用闭锁重合闸、母差保护动作闭锁重合闸等闭锁重合闸整组试验。

7.5.2断路器跳闸位置:断路器分别处于合闸状态和分闸状态时,校验断路器跳闸位置开关量状态。

7.5.3 合闸压力闭锁:模拟断路器液(气)压压力低闭锁重合闸触点动作,校验压力闭锁重合闸开关量状态。

7.5.4 单跳启动重合闸:在其他保护与本装置重合闸配合试验时,对其他保护单相跳闸开关量输入状态进行校验。

7.5.5 三跳启动重合闸:在其他保护与本装置重合闸配合试验时,对其他保护三相跳闸开关量输入状态进行校验。

8 带断路器试验
重合闸方式分别置整定的重合闸方式和重合闸停用方式,保护装置投运压板、跳闸及合闸压板投上。

进行传动断路器试验之前,控制室和开关站均应有专人监视,并应具备良好的通信联络设备,以便观察断路器和保护装置动作相别是否一致,监视中央信号装置的动作及声、光信号指示是否正确。

如果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在查明原因并改正后再继续进行。

传动断路器试验应在确保检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断路器的动作次数。

根据此原则,应在整定的重合闸方式下做以下传动断路器试验:
⑴ 分别模拟A 、B 、C 相瞬时性接地故障; ⑵ 模拟C 相永久性接地故障; ⑶ 模拟AB 相间瞬时性故障。

此外,在重合闸停用方式下模拟一次单相瞬时性接地故障。

9 带通道联调试验
通道联调应在通道设备调试完成的条件下进行。

9.1 通道检查试验
两侧分别进行通道检查试验,光纤通道可检查装置运行灯正常,无通道异常报警信号。

9.1.1 复接PCM
连接差动保护和光电转换设备Mux —64,如采用复接2M 口将Mux —64改为Mux —2M 。

用单模光纤连接“差动保护TX →Mux —64 光纤收”,“MUX —64光纤发→差动保护RX ”,在“差动保护RX ”和“MUX —64光纤收”处用光功率计测试收信功率应为“-16~-10dB ”之间。

保护控制字“专用光纤”置“0”,“主机方式”一侧置“1”,一侧置“0”,装置面板“通道异常”灯应自动熄灭,观察“保护状态→通道状态”,通道延时应为一固定值,大小同通道长度、转发环节有关,通道正常时,“失步次数”、“误码总数”、“报文异常数”、“报文间超时”均应为固定值。

观察“保护状态→DSP 采样值”,应能观察到两侧电流的大小、相位关系及三相差动电流。

9.1.2 专用光纤
两侧保护装置之间用单模光纤连接,接收端收信功率应大于-40dB 。

保护控制字“专用光纤”致“1”,“主机方式”一侧置“1”,一侧置“0”,装置面板“通道异常”灯应自动熄灭,观察“保护状态→通道状态”,通道延时应为一固定值,大小同通道长度、转发环节有关,通道正常时,“失步次数”、“误码总数”、“报文异常数”、“报文间超时”均应为固定值。

观察“保护状态→DSP 采样值”,应能观察到两侧电流的大小、相位关系及三相差动电流。

例如:M 侧TA 变比为1500/1,N 侧TA 变比为1200/5。

则M 侧的TA 二次值为1=M I ,N 侧的TA 二次值为5=N I 。

M 侧“TA 变比系数”=1,N 侧“TA 变比系数”整定为“1200/1500=0.8”。

在M 侧A 相加入A I a 1=电流,N 侧显示的)(25.68.0/)1/5(1A I ar =⨯=;在N 侧加入1A 电流,M 侧显示)(16.08.0)5/1(1A I ar =⨯⨯=。

9.2 保护装置带通道试验
投入主保护投运压板,退出零序保护和距离保护投运压板。

9.2.1 弱馈方式加电流试验
1.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试验
两侧投差动压板,对侧接入有效值为34V 的三相对称电压。

本侧突然加入故障电流
I >1.05⨯Max{差动电流高定值,1
7
.574C X ⨯
},故障相别分别为:AN 、BN 、CN 、ABC 。

两侧装置的差动保护应正确动作,本侧装置液晶显示“电流差动保护”,动作时间为10~30ms 。

2. 零序差动保护试验
两侧投差动压板,对侧三相电压正常,本侧加单相故障,故障相电流>1.05⨯Max{差动电流低定值、1
7
.575.1C X ⨯
},故障相电压大于0.7N U ,零序电压03U >V 3,本侧差动保护动作,显示动作时间约为130~140ms ;对侧联跳,由于靠差动流并且联跳信号启动,启动较晚,动作时间显示为10ms 左右。

9.2.2 充电方式加电流试验
对侧给入断路器三相跳闸位置,重复4.9.2.1项试验,本侧装置的差动保护应正确动作,对侧保护应不动作。

9.2.3 远方跳闸试验
⑴ 对侧的控制字设为:“远跳受本侧控制”,本侧短接远方跳闸开入,对侧装置应动作跳闸。

⑵ 对侧的控制字设为:“远跳不受本侧控制”,本侧短接远方跳闸开入,对侧装置应不动作。

9.2.4 远传命令试验
本侧分别加入远传开入A 、远传开入B ,对侧装置远传开出A 、远传开出B 接点应动作。

上述试验结束后,恢复所有接线。

10 带负荷试验
在新安装检验时,如果负荷电流的二次电流值小于保护装置的精确工作电流(0.05N I )时,应采用外接电流和相位表进行带负荷试验。

10.1 交流电压的相名核对
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保护屏端子排上的交流相电压和相间电压,并校核本保护屏上的三相电压与已确认正确的TV 小母线三相电压的相别。

10.2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数值、相位检验
保护装置在运行状态下,按“↑”键进入主菜单,选择“保护状态”菜单,以实际负荷为基准,
检验电压、电流互感器变比是否正确。

同时检验三相电压的相位关系,并根据实际负荷情况,核对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

10.3差动检验
保护装置在运行状态下,液晶显示两侧的电流幅值和相位及差流均正确。

11 定值与开关量状态的核查
按保护屏上的打印按钮,保护装置打印出一份定值、开关量状态及自检报告,其中定值报告应与定值整定通知单一致;开关量状态与实际运行状态一致;自检报告应无保护装置异常信息。

12 试验结论
试验结论应包括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可否投入运行,有无遗留问题,运行注意事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