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25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影视作品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2023年初,电视剧《狂飙》热播,江门作为拍摄地迅速“出圈”。

电视剧《繁花》播出后,上海黄河路成为剧迷们追捧的热门景点。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又将新疆北部城市阿勒泰展现于公众视野。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影视作品对城市形象和文化推广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影视创作的支持力度。

这种“双向奔赴”的态势,对推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一座城成就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光明日报》2024年6月19日)
材料二:
“古城,变没变?”面对笔者的问题,常年从事文保工作的方楚兰答得直接:“格局一直没变。

”潮州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古城。

站在城墙上望去,韩江、韩山立于前,“850多岁”的广济桥横卧江面,老城内街巷纵横,一条牌坊街成为古城文旅特色区的“中轴线”……高处有城楼城墙,近处有江水古桥,内里有小巷老厝,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自外而内,古城格局充满了“立体感”,尽显魅力。

漫步广济桥,上面的部分亭台楼阁被开辟为潮州非遗展室,非遗传承人在室外开展常态化演示,增强与市民游客的互动。

62岁的郭金耀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古城的点滴变化。

在他看来,牌坊街的每一个牌坊都有故事,讲好文化故事能让游客感受深厚底蕴。

文化根脉的跳动是实现活化利用的驱动力。

一座城、一条街,要促进文旅发展、商业繁荣,就必须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文化的根、感受文化的脉。

“晚上没事了,沿着古城走一走,真是有灵气!”茶入盖碗,沸水冲泡,郭金耀一边展示潮州工夫茶,一边笑谈日常生活。

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浸润在城市肌理中,如此,古城定会绽放新光彩,持续“潮”起来。

(摘编自李洪兴《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原汁原味”》《人民日报》2024年6月18日)
材料三:
灯光渐暗,音乐渐起,江西南昌方言传承基地——贵林社老茶馆里座无虚席。

追光灯再度亮起,演出现场氛围升温。

台上相声演员长褂一甩,抛出精心设计的“包袱”,远道而来的游客一边品茶、一边互动,品味用南昌方言讲述的历史和故事,体验感“拉满”。

让旅途充满“文化味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旅行时的选择。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走进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寻找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头戴簪花、身着马面裙在福建泉州古城找寻“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踪迹;跟随电影《长安三万里》在陕西西安感受大唐盛世的万千气象……随着旅游消费升级,人们的旅游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旅游不再只是“看山看水看风景”,而是日益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转变。

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文化体验越来越成为他们注重的旅游内容。

一项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发起的调查显示,选择旅行目的地时,超过七成的受访者看重旅游目的地的历史人文含量,如历史积淀、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等。

“文旅”在“旅”也在“文”,如何更好推动文旅融合,提升旅游供给的“文化味儿”,是文旅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风貌丰富多彩,地方文化各具特色,这也恰恰构成了各地吸引游客的独特文化魅力。

因此,提升旅游供给的“文化味儿”,需要注重把握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一段时间以来,县域旅游走红,许多县城成为网红旅游目的地。

这背后,既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县域旅游配套服务体系日渐成熟等共性因素,也在于不少县城不断推出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吸引了游客目光、提升了旅游品质。

在河北正定县,独具韵味的古城、古香古色的巡游表演,让“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

在湖北竹溪县,立足非遗山二黄戏曲打造的武陵不夜城给游客带来充满国风和烟火气的独特体验。

从实践来看,只有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不“复制粘贴”、避免同质化,才能以有活力、有特色的文化产品激发文旅新动能。

推动文旅融合,并非只是原封不动地对文化进行呈现,而是要在守住历史文脉、文化精粹之“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达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目的。

比如,参观博物馆渐成风尚,许多观众不再满足于拍照打卡,而是希望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这就要求博物馆在深入研究文物特点与价值的基础上合理布展,用好智慧导览、全息投影、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新手段,以深入浅出、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文物故事。

再比如,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洺镇名村借助新潮的玩法、丰富的民俗、个性的文创“出圈”,密码也正在于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坚持守正创新,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历史文化更加可感、可知、可参与,这同样是提升旅游供给的“文化味儿”的内在要求。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精心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更好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既符合广大游客期待,也将孕育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摘编自邹翔《“文旅”在“旅”也在“文”》,《人民日报》2024年6月17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狂飙》《繁花》《我的阿勒泰》等电视剧的热播,使得拍摄地迅速“出圈”,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当地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B. 作为土生土长的潮州人,郭金耀不仅热爱这座古城,更欣喜于它的点滴变化,认为讲好文化故事能让游客感受深厚底蕴。

C. 作为方言传承基地,贵林社老茶馆吸引游客远道而来,茶馆里座无虚席,这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让旅途充满“文化味儿”有关。

D. 通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推出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河北正定县成功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成为网红旅游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座古城如果要持续“潮”起来,就必须保护好城市文化遗存,并对它活化利用,让更多人感受到文化根脉的跳动。

B. 现在人们的旅游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相较于纯粹的“看山看水看风景”,更注重旅游所带来的文化体验,更看重旅游目的地的历史人文含量。

C. 如今旅游业已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更好地推动文旅的融合,是文旅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D. 近年来,影视助力文旅的跨界融合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借助影视作品营销城市的队伍中。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
A. 浙江湖州利用先民们在沿海盐碱地上发明的筑墩栽培技术,结合现代智能化温度控制与雾喷节水灌溉技术,解决了柑橘种植难题,让小柑橘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

B. 南京绒花非遗传承人将当下流行审美作为绒花配色基调,把水墨画表现方式和绒花制作手艺结合起来,设计出诸多新样式,博得广泛赞誉。

C. 歙县将传统徽文化与现代戏剧演出巧妙结合,把千年徽州古城设置为演出剧场,推出“徽州府有囍”沉浸式戏剧演出,激发城市商业活力。

D. 画家李方玉在临摹馆藏兰竹花鸟作品真迹的基础上,不断观察写生,感悟自然,反复实践、锤炼,画出有新面貌、新意境、新情趣的竹画作品。

4. 古城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原汁原味”指什么?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

5. 中央领导人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小李的家乡作为一个小众旅游景点,应如何谋求自身旅游业的长足发展?请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
李娟
Ⅰ摩托车实在是个好东西,在这片荒茫茫的大地上,它轻易地就能把我们带向双脚无力抵及的地方。

尤其当我们把家从北部山区搬到阿克哈拉村后,摩托车就更加重要了。

Ⅰ阿克哈拉位于南面乌伦古河一带的戈壁滩上,离县城两百多公里。

要是坐汽车的话,冬天去县城一趟得花五十块钱呢。

而且就算愿意花五十块钱,还不一定有得坐。

摩托车多方便呀,想什么时候出发就什么时候出发。

而且,骑摩托车去县上的话,来回的汽油费也就十几块钱。

Ⅰ话又说回来,戈壁滩上风大,路也不好走,出一趟门总得吹四五个小时的风,可真够受的。

虽然我妈给我弄了个头盔,可那玩意儿沉甸甸的,扣在脑袋上,压得人头晕眼花;挂在脖子上,任它垂在后脑勺那儿。

可风一吹,头盔兜着满满的风使劲往后拽,勒得人吐出半截舌头。

我只好把这玩意儿解下来抱在怀里。

可这样一来,我和前面开车的我叔之间就被隔出了好大的空隙,风嗖嗖往那儿灌,没一会儿就被风吹透了哎,也不能戴,也不能不戴,连放都没地方放,真是拿这个东西一点办法也没有。

Ⅰ我们走的路是戈壁滩上的土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一条细而微弱的路的痕迹,在野地中颠簸起伏。

这条路似乎已经被废弃了,我们在这样的路上走过好几个小时都很难遇见另一辆车。

整个世界,天空占四分之三,大地占四分之一。

Ⅰ眼前世界通达无碍。

在我们的视野里,有三股旋风。

其中位于我们的正前方的那一股最高大,高达二三十米,左右倾斜摇晃着,柱子一般抵在天地之间。

在我们的左边有两股,位于一公里外一片雪白的、寸草不生的盐碱滩上方,因此,那两股风柱也是雪白的。

而天空那么蓝……这是五月的晚春,但在冬季长达半年的北方大陆,这样的时节不过只是初春而已。

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脚边的大地粗糙而黯淡。

但在远方一直到天边的地方,已经很有青色原野的情景了。

大地上雪白的盐碱滩左一个右一个,连绵不断地分布着,草色就团团簇簇围拥着它们,白白绿绿,斑斓而开阔。

Ⅰ我们的摩托车在大地上从北到南奔驰,风在大地上由西向东吹。

我的头发也随风笔直横飞。

风强有力地“压”在脸上,我觉得我的右脸已经被压得很紧很硬了。

于是我只好又把头盔顶在头上挡风。

但是不一会儿,呼吸不畅,憋气得很。

只好再取下来,但是一取下来,立刻就对比出了戴上的好处。

于是又抖抖索索地重新戴上。

立刻又呼吸不畅……
Ⅰ中途休息的时候,我不小心在这样的风里失手掉落五块钱,跟在钱后面一路狂追了几百米都没能追上。

幸亏钱最后被一丛芨芨草挂住了才停下来。

Ⅰ我掏钱是因为买汽油。

这四野空空茫茫的,视野里连棵树都没有,到哪儿找汽油去?然而,我们运气也未免太好了。

平时走这条路,鬼影子也见不着一个。

可这次车一坏,不到一会儿,视野尽头就有另一辆摩托车挟着滚滚尘土过来了。

近了,是一个小伙子。

他很爽快地去拧自己的油箱盖子,我连忙找接油的容器,翻半天只翻出一只酸奶瓶子。

于是这两个男人把那台摩托车翻倒,我小心翼翼地持着这个过于小巧纤细的瓶子对准油箱流出的那股清流。

一连接了五六瓶后,也不好意思要了。

为了表示感谢,我想给他点钱,于是。

……他们两个站在风中,看着我追逐着那张纸币越跑越远。

后来当我把钱给他时,他反倒向我们道谢不迭,对我们感激得没办法。

Ⅰ加了油,我们继续在戈壁滩上渺小地奔驰。

天色渐渐暗了,土路也变得若隐若现。

渐渐地,发现不是这条路,我们走错了,我们迷路了。

Ⅰ在戈壁滩上迷路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

这大地坦阔,看似四通八达,其实步步都有可能通向永远回不到上一步的地方。

我们进入了一片陷入大地的裙红色起伏地带。

而在此之前,我叔叔在这片大地上往返过许多趟,却对这一处根本没有印象。

我提醒叔叔往回走,他却认为反正都是朝南的方向,怎么走都会走到乌伦古河的,沿着乌伦古河往下游走,怎么走都能走到家。

这会儿我也没什么主见,只好听他的。

Ⅰ在大地西方,有静穆的马群在斜阳下拖着长长的影子缓缓移动,一个牧马的少年垂着长鞭,静坐在马背上,长久地往我们这边看。

我建议向这个孩子问一下路,但他离我们太远了。

到了后来,我们还是不得不回头去找那个少年,却再也找不到了。

那五六小瓶汽油烧到现在,不知还能折腾多久。

Ⅰ我们在戈壁滩上停下来,脚下是扎着稀疏干草的板结地面。

我弯腰从脚边土壳中抠出一枚小石子,擦干净后发现那是一块淡黄色渗着微红血丝的透明玛瑙。

再四下一看,脚下像这样的漂亮石子比比皆是,一枚挨一枚紧紧嵌在坚硬的大地上。

我乱七八糟拾了一大把,揣进口袋。

这时,抬起头来,看到远远的地方有烟尘腾起。

我们连忙骑上车向那一处追去。

渐渐地才看清,居然是一辆卡车!还是车头凸出一大块的那种浅蓝色的雷锋时代的“老解放”。

我们迷路后,好像就穿越到了过去年代似的。

近了才看清这辆车实在是破得可以,咣咣当当地在大地上晃荡着前行,随时都可能散架的光景。

Ⅰ司机察觉到有车在后面追,就停了下来,静止在远处的大地上。

我们赶到时,他正靠在半开着的车门上卷莫合烟。

问明来意,他建议我们跟在他的大车后面走。

可是他所去的地方同我们要去的不在一块儿。

于是我们仔细地问清路后,就道谢分别了。

那司机再三告诫我们不能走西边的岔路,一遇到岔路千万记得往左拐。

一直往左拐怎么着都会到达乌河的。

Ⅰ这个司机真是好人啊,就像他的古董车一样实在。

他还取了根管子出来,往我们的油箱里又给灌了些油,最后还送给我们半瓶水。

接下来我们告别,朝着两个方向,彼此在大地上渐渐走远了。

Ⅰ两只手轮换着插在外套口袋里取暖,一只手紧紧地抠着叔叔的肩膀。

他越开越快,风越来越猛。

我却在想:从此再也回不到一个有玛瑙的地方了……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之所以和叔叔骑摩托车去两百多公里的县城,是因为方便且省钱,自然又真实地写出了生活的困苦。

B. “我”坐摩托车却不愿意戴头盔,实在是因为头盔重且呼吸不畅——毫不避讳地呈现面对风沙时的无奈。

C. 第Ⅰ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我不小心在这样的风里失手掉落五块钱,跟在钱后面一路狂追了几百米都没能追上”。

D. 李娟打造了一个荒野上艺术地理空间,从无垠的荒漠开始,雪白的盐碱滩被绿色簇拥着,毫无生机。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标题中“春天的荒野”这一短语,矛盾而又富有诗意,既有画面感,又有语言感染力,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文中提到的“玛瑙”具有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美好的人、事、物的热爱与眷恋。

C.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又诙谐幽默,如“我的头发也随风笔直横飞。

风强有力地‘压’在脸上”,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D. 文中多处描写自然环境,是有意以环境的恶劣来凸显坐摩托车的乐趣,也凸显出人与自然神秘宁静的关系。

8. 王安忆曾评价李娟说:“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学校文学社公众号的“最美散文”栏目将刊发本作品,并配发一段推荐语。

作为该栏目编辑,请你从“人性美”的角度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语。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

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

故行之于人,譬济之须舟也;信之于行,犹舟之待楫也。

将涉大川,非舟何以济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虽欲为善而不知立行,犹
无舟而济川也;虽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

齐侯不信,曰:“使柳季云是,则请受之。

”鲁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

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也。

”乃献岑鼎。

小邾射Ⅰ以邑奔鲁,曰:“使子路要我,吾无盟矣。

”乃使子路。

子路辞焉。

季康子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子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

”夫柳季、季路,鲁之匹夫,立信于衡门,而声驰于天下。

故齐邾不信千乘之盟而重二子之言信之为德岂不大哉故言必如言,信之符也。

君子知诚信之为贵,故必诚信而行;君王知诚信之为贵,故以信施救则立,以信荏事则正,以信赏罚则明。

由此而言:信之为行,其德大矣!
(节选自《刘子》,有删改)
材料二: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

”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

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房玄龄对曰:“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废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纣狎侮五常,武王夺之;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五·论诚信,有删改)
【注】Ⅰ射:人名,小邾国的大臣。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齐A邾不信B千乘之盟C而重D二子之言E信之F为德G岂不大哉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辞,在文中是“拒绝”的意思。

与《琵琶行》“莫辞更坐弹一曲”中的“辞”词义一样。

B. 济,在文中是“帮助,辅助”的意思。

与《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的“济”的词义一样。

C. 的,在文中是“的确”的意思。

与《与妻书》“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中的“的”词义一样。

D. 雷霆,在文中指“生气、发怒”,与《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中的“钟鼓馔玉”修辞手法一样。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行就无法成事,如果品行中没有诚信也就无以立身,诚信对于行为而言,就如同行船需要船桨一样重要。

B. 小邾射逃奔到鲁国,希望和子路约定,却不相信与鲁国订立的盟约,但是子路以他不尽为臣之道为由直接拒绝了他。

C. 太宗认为君臣关系像水源和流水一样,如果君主做出诈伪的行为,就如同水的源头浑浊,可见,太宗对自身要求很高。

D. 两则材料都以“诚信”作为论述的中心,材料一论述守信作为美德的重要性,材料二论述诚信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

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也。

(2)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
14. 下面材料为什么可以用作材料一的论据?请结合本文的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秦孝公使商鞅攻魏,魏遣公子昂逆而拒之。

鞅谓昂曰:“昔鞅与公子善,今俱为两国将,不忍攻,愿一饮燕休二师。

”公子许焉,遂与之会。

鞅伏甲虏之,击破魏军。

及惠王即位,疑其行诈,遂车裂于市。

夫商鞅,秦之贵臣,名重于海内,贪诈伪之小功,失诚信之大义,一为不信,终身取尤,卒至屠灭,为天下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敏修赴官钜鹿
北宋·华镇
蜩鸴Ⅰ悠悠祇可怜,抢榆控地已飘然。

早闻达识无诸蔽,晚挹清风胜所传。

会面已欣浑似旧,开怀还肯便忘年。

渌波碧草芳春日,忍咏江生送别篇。

【注】Ⅰ蜩鸴:蜩,蝉;鸴,一种鸟。

《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蜩鸴为了短暂的栖息而奋力飞翔,虽然艰辛可怜,但仍然无法摆脱飘然不定的命运。

B. 颔联,诗人希望敏修早点见识通达,不受各种蒙蔽,修养自己的品德,做到如清风般令人敬仰。

C. 颈联,写诗人与敏修再次见面时欣喜之情,两人开怀畅饮,忘却了年龄的差距,展现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D. 尾联中,“忍咏”二字颇具匠心,诗人忍不住要吟咏江生送别篇,想抑制住自己内心将与友人分离的悲伤。

16. 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妙用比喻描写琵琶在短暂停歇后突然迸发出铿锵激昂的声音,给人以强烈的视听震撼。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的志向是治理一个千乘之国,这个国家夹在大国中间,且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机。

(3)一个宁静的夜晚,月色如洗,小慧漫步在花树繁茂的江畔,眼前的美景使她不由得想起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Ⅰ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鲁迅所有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乡常成为中国乡土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阴冷、灰暗的质感,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唯有戏台却是的例外——在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最宝贵的他的少年记忆里的光源,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也照亮了他的记忆。

透过鲁迅的目光,无数中国人看见了那座戏台……曲终人散,每个人都转身走进自己的戏。

戏台上的、无限缠绵,收束进岸上的楼窗、河中的船影。

狭长的石板路,层出不穷的石桥,悠悠荡荡的乌篷船,他们的戏台无处不在,只不过没有人把他们的戏文写下来,我们无从得知而已。

戏台上的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也慢慢融入了观看者的血脉,变成遗传基因。

戏台上下,不仅构成一种对话关系,更构成一种轮回关系,戏台与看客,戏文与生活,。

观众和角色可以互换,戏台下的观众一扭身,就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戏台,变成角色,呐喊或者语丝,都是他们的唱词。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屈指可数风雨如磐玉树临风翻云覆雨
B. 屈指可数风雨如晦风流俊雅翻云覆雨
C. 为数不多风雨如晦玉树临风翻覆颠倒
D. 为数不多风雨如磐风流俊雅翻覆颠倒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的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

B. 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最宝贵的他的少年记忆里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

C. 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的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也照亮了他的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