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
发布时间:2021-04-02T13:55:12.32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2期作者:林玮
[导读] 探讨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
林玮
(常州市儿童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
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74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截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74名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
其均使用hs-CRP与血常规检验。
对其hs-CRP、WBC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单一检验与联合检验的检出率。
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的hs-CRP、WBC水平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一的血常规检验或者hs-CRP检验准确率相较于联合检验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后,个体的hs-CRP与血常规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且联合检验能够保证其准确率,有助于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效果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作为儿科多发性疾病,这与目前的社会环境、儿童的发育状况、日常生活习惯等存在较大的联系。
这类疾病的发生,会对个体的免疫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进而表现为肠道炎症、泌尿系统炎症、脑膜炎等疾病,其会对儿童的成长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1]。
通常,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在发生后,以局部炎症为主要症状,其他外部表征不明显,再加上儿童本身的表达能力存在缺失,年龄越小沟通难度越大,其难以能对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表达,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影响治疗工作的开展。
在以往,对于这类患儿多采取细菌培养和临床症状观察的方式,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而细菌培养的时间较长,在这个过程中,患儿仍旧面临着痛苦,为了稳定其症状和情绪,医师会凭借经验进行抗生素用药,效果不理想,且很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或者耐药性增加。
基于此,在临床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给予hs-CRP联合血常规检验来进行诊断,效果较好。
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74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男有39例,女有35例,年龄在6个月~10岁之间,平均年龄(4.56±0.34)岁;截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74名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男有37例,女有37例,年龄在5个月~10岁之间,平均年龄(4.34±0.45)岁。
纳入标准:观察组选取的对象经过临床细菌培养或者尿液检验等,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2];儿童在近期未使用抗生素或者免疫制剂;本次研究所涉及儿童无先天性疾病;家属对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
对其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选取研究对象后,为了保证其检验的准确性,尽可能采集其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作为标本,约2mL,将其放置于抗凝管之中后,进行检测。
选取ADVIA-1800Q全自动生化监测仪器和迈瑞BC53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作为研究设备。
血常规检测:将标本放置于ADVIA-1800Q全自动生化监测仪器之中,观察其白细胞计数(WBC)状况。
如果研究对象较为特殊,则需要采集20ul末梢血样本,对其进行适量的干燥并进行检测。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将标本静置30min,确定血液全部凝固后,进行离心分析,速率3000r/min,时间10min。
在进行血清分析后,来对将其放入设迈瑞BC53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评价指标
记录研究对象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白细胞计数水平(WBC)。
同时,就不同检测方式的检验准确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的hs-CRP、WBC水平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下表。
2.2 单一的血常规检验准确率为8
3.78%或者hs-CRP检验准确率为78.38%相较于联合检验的95.95%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童在成长时,身体发育尚未完全,这就使得免疫系统存在缺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缺失,外界对其的影响加重。
尤其是在受到外界多种病菌侵袭后,极易发生感染性疾病[3]。
在临床上,常见的有支原体、病毒与细菌感染是较为常见的致病菌。
在机体被致病菌侵袭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进而表现出生理变化。
但由于儿童年龄的特殊性,其认知能力与沟通能力存在明显的缺失,在发生病变后,难以配合医生问诊,病菌确定难度较大。
在临床上,多数医生为了尽快缓解患儿的病症,会根据既往的经验来进行用药,如果用药不准确,轻者导致患者病情延误,重者还会使得其机体出现耐药性与其他不良反应。
因此,在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重视度
提高。
在以往临床工作中,提出以细菌培养的方式,来进行疾病诊断,其准确率虽然较高。
但耗时较长,在这个过程中,难以进行准确用药,患儿生理和心理所承受痛苦加重。
基于此,临床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研究更多。
在部分临床实验中发现,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感染后,机体作用所发生出现的反应蛋白。
其在健康人的体重,含量较低且十分稳定。
而一旦机体出现应激反应或者出现感染后,就可能会大幅度升高。
hs-CRP就是给予CRP所提出的一种测定准确率与敏感度更高的指标,其对炎症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强[4]。
除此之外,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个体因感染发生炎症后,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会增加。
其正常计数在(4~10)*109/L,其也是反映机体急性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5]。
在研究中,对两组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血常规与hs-CRP检验,从检验后的指标上看,观察组患儿的hs-CRP、白细胞计数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健康儿童更高。
再者,单一检验方案的准确率明显低于联合检验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
综上所述,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发生后,个体的hs-CRP与血常规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故而,在进行临床检验时,可采取hs-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来辅助诊断,以保证其准确率,有助于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牟佳.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评价[J].家有孕宝,2020,2(14):40.
[2]张瑞.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J].健康必读,2020,(25):295-296.
[3]江演珠,林珠,邝炎波.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J].母婴世界,2020,(10):60.
[4]郑菊花.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9,(3):45-46.
[5]郭明发.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6):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