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含答案)汇总(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含答案)汇总(下)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含答案)汇总(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含答案)汇总(下)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含答案)汇总(下)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

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

③西山寇盗:指吐蕃。

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阅读训练】
⑴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5分)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登楼览景时怎样的心情?(2分)
(10)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诗句?
【参考答案】
⑴颔联写阔大悠远的自然景象,颈联写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2分)寄寓古今世事沧桑变幻、祈望国运久远的感慨。

(3分)
(3)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忧愤而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

(10)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天气寒冷的句子: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2:。

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画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3分)
3:.谈谈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分)
2示例一: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吼”,“吼"是“吼叫"的意思,轮台九月的风声日夜狂吼,运用拟人,从听觉上写出了风声之大,渲染了环境的恶劣。

示例二: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乱",“乱”是“胡乱”的意思,大如斗的碎石都被刮的满地乱滚。

从视觉上写出了风力之猛,渲染了环境的恶劣。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

找准词语并解释词义1分,句义及手法占1分,表达效果“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占1分.
3:赞美了唐军将士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意思对即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⑴请找出诗中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诗人命运发生急剧变化的句子。

(2分)
⑵“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该句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

(4分)
(2)颔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试作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12.(1)(2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2)(4分)这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2分)。

(2)颔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试作简要分析。

(3分)
(2)想要为皇帝革除弊端,哪能因衰老就吝啬残余的生命!这一联表明了诗人对国家的忠心,同时表明自己因忠心却被贬的抑郁不平的心情。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赏析“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的表达效果.
答:诗人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藻作比,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兄弟姐妹手足离散,天各一方,飘转无定,孤苦凄惶,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

3、《望月有感》中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们自伤孤寂的感情的诗句是“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8、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9、“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3分)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8、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

9、9、示例: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1)。

这首诗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尽忠报国)的决心。

(2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⑴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做简要概括。

(4分)
⑵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请做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2.⑴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

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

13.⑵以每人的眉眼来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

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分)
答案:7.(4分)词人把流水喻为美人流转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蹙集的眉峰,将无情的山水化作有情,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一点1分,共4分)
《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8.“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3分)
9.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8。

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9。

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誓死如归的精神。

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最能表现诗人坚贞的民族气节、坚强的斗志、大无畏的精神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联
诗歌赏析《诗经》专版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4.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3.(2分)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4.(2分)(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1分).(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1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
1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
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2
答案:10、(2 分)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11、(2 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意对即可)
12、(共2 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 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