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氧化还原酶水平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氧化还原酶水平的影响魏丹;谢肄聪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14(54)19
【摘要】目的:观察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氧化还原酶的影响。
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不予处理;其余30只灌胃100%生大黄溶液(4 g/kg)7 d后,随机选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行颈正中切开暴露左侧颈总动脉后缝合;其余20只大鼠利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造模后给药组大鼠灌胃通心络超微粉溶液,大鼠按照等体质量成人6倍给药,0.3 g/kg,1次/d,共治疗7 d;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
于造模后第8天各组大鼠目内眦取血,检测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乳酸脱氢酶(LDH)水平。
结果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后SOD活性降低,MDA、iNOS、LDH 含量增加,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P均<0.05;给药组较模型组SOD活性升高,MDA、iNOS、LDH含量降低(P均<0.05)。
结论通心络能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SOD活性,降低外周血MDA、iNOS、LDH水平,从而减轻脑组织缺血后的氧化损伤,达到脑保护作用。
【总页数】3页(P29-30,31)
【作者】魏丹;谢肄聪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70;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通心络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J], 曾丽莉;沈帆霞;陈生弟;刘建荣
2.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通心络对其影响 [J], 尹瑞雪;卢昌均;陆兵勋;王立新;刘忆星
3.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内源性神经巢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尹瑞雪;王立新;范建中
4.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一氧化氮变化及通心络对其的影响 [J], 卢昌均;陆兵勋;王立新;尹瑞雪;刘忆星
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GF-1 mRNA的变化及通心络对其的影响 [J], 卢昌均;安红伟;曾鉴源;鹿俊磊;周哲屹;韦冰心;陆兵勋;王立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