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狄更斯
“喂!”姨婆说道,“我已经给他寄了封信,告诉他他和我会有番理论!”
“要把我——交给——他吗?”我结结巴巴地说。

“我不知道,”姨婆说,“还要看情形呢。


听到这话,我一下就泄了气,情绪低落,好不伤心。

姨婆似乎没有注意到我,她自顾自从衣柜里拿出一件粗布围裙并穿上,亲手洗茶杯;把茶杯洗净后放到茶盘上,再把桌布叠好放在茶杯上。

这之后,她又用小扫帚扫面包皮屑,一直扫到地毯上一点纤尘都没有;接着她又收拾打扫那本已被收拾打扫得无可挑剔的房间。

当这一切家务已干得令她满意了,她才取下手套,解下围裙叠好,放回衣柜里某个专门的角落。

她把她的针线盒拿到打开的窗子前的桌上,坐了下来开始干活。

……
“特洛伍德小姐,一收到你的信,我就感到,为了更合情理地表示我本人,或许也为了更表示对你的尊敬——”
“谢谢你,”姨婆尖锐地看着他说,“你不必在意我。


“还是亲自面谈比借信交谈要好,”谋得斯通先生继续说道,“虽说旅途不便。

这个倒霉的孩子,他已抛弃背离了他的朋友和职责——这个倒霉的孩子,在我那亲爱的亡妻生前生后,都给家里引来了许多的纷扰和不安。

他有一种阴郁逆反的心理,一种粗暴野蛮的脾气,一种不驯服不听管教的气质。

家姐和我都曾努力想改变他的恶习,却毫无成效。


谋得斯通小姐说道:“我再补充一句,我认为这孩子是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中最坏的一个”
“太过分了!”姨婆说道。

“可事实上一点也不过分。

”谋得斯通小姐说。

谋得斯通先生接着说:“我曾让这孩子去从事一种受尊重的职业,并置他于我一个朋友照顾下,但他不喜欢那职业;他跑走了,成为一个四处流浪的叫花子,衣衫褴褛地到这儿向你特洛伍德小姐求哀告怜。


“还是先说那受人尊敬的职业吧,”姨婆说,“如果他是你的孩子,我想,你也会那么把他送去从事吗?
再假设,如果那可怜的孩子——也就是他的母亲——还活着,他也要去投身那受人尊敬的职业吧,是吗?”
“我深信,”谋得斯通歪了歪头说,“凡是我和家姐一致认为最好的事,克莱拉都对其没有异议。


“唉!”姨婆说,“不幸的吃奶娃娃!”
“那可怜的孩子的年金也和她不复存在了吗?”
“也和她一样不复存在了。

”谋得斯通先生答道。

“那么那笔小小的财产——就是那座房子和那花园——”
“我的亡妻爱她的第二个丈夫,”谋得斯通先生说道,“毫无保留地信任他。


“你的亡妻,先生,是一个最没头脑、最不快活、最不幸的吃奶娃娃。

”姨婆对他摇摇头说,“你还有什么要说呢?”
“特洛伍德小姐,”他答道,“我到这儿来是要把大卫带回去。

按照我认为最恰如其分的方法处置他。

如果你袒护了他一次,你就得永远袒护他。

我来这儿把他带走,如果他不,我的门从此不再为他开。


我姨婆很专注地听这番话。

她坐得直挺挺的,双手叠放在膝盖上,忿忿地盯着那说话的人等他说完。

“这孩子要说什么呢?”姨婆说道,“你愿意走吗,大卫?”
我用“不”字回答。

我乞求我的姨婆看在我父亲的份上照顾我,保护我。

姨婆把我拉到她身边,对谋得斯通先生说:“你可以走了;我要来试试这个孩子。

如果他真像你说的那样,至少我还可以像你做的那样去对待他。

不过,你说的话我一点也不相信。


“你以为我不知道,”姨婆极其尖锐地说,“你让那可怜的、不幸的、误入歧途的吃奶娃娃过的什么日子吗?你以为我不知道,当你向她套近乎时——我敢说,你对她卖弄风情时装得对鹅都不敢嘘一声一样——对那软弱的小人是何等可悲的日子吗?现在我就是看到了你,也听到了你!谁会像谋得斯通先生一开始那样柔顺听话!那个可怜的、上当的、没头脑的孩子从没见过这样的男人。

他是用糖做成的。

他崇拜她。

他溺爱她的儿子——非常非常溺爱他!他要做这孩子的第二个父亲,他们要一起生活在开满玫瑰的乐园里,是吧?呸!滚开!滚!”姨婆说。

“谋得斯通先生,”她向他摇着手指说,“在那没有头脑的吃奶娃娃眼里,你是个专横的君王,你伤了她的心。

你利用她弱点里最大的那部分给了她致命的创伤。

这事实使你心安了。


在这当儿,他一直站在门边,面带某种微微笑意打量姨婆,不过他的黑眉黑眼重重拧在一起了。

我看得出,虽然他仍然挂着微笑,脸色已变了,并像刚跑过那样喘着气。

“祝你好,先生!”姨婆说,“再见!也祝你好,小姐。


谋得斯通小姐没有回答一个字,慎重地挽起她弟弟的胳膊,大模大样地走出了那小屋。

她的脸色渐渐缓和,我诚恳地搂住她的脖子去吻她。

就这样,我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开始了我的新生活。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谋得斯通说凡是自己和姐姐一致认为最好的事,克莱拉都没有异议,这从侧面反映出克莱拉在家中没有地位和话语权的事实。

B. 特洛伍德多次用“吃奶娃娃”称呼克莱拉,体现了她对克莱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同时也包含着对谋得斯通的愤怒。

C. 特洛伍德起初并不想收留大卫,但当她看到谋得斯通姐弟的嘴脸后,知道大卫跟着他们不会有幸福的生活,最终决定收留大卫。

D. 本文主要记叙了特洛伍德和谋得斯通姐弟俩围绕着大卫·科波菲尔的归属问题所展开的激烈矛盾冲突。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的“听到这话,我一下就泄了气,情绪低落,好不伤心”与结尾的“我诚恳地搂住她的脖子去吻她”是伏笔与照应的关系。

B. “姨婆似乎没有注意到我……”一段写的是从“我”的视角观察到的姨婆劳作的情形,其背后有一个惴惴不安的“我”。

C. “他是用糖做成的……是吧?”运用第三人称写克莱拉眼中谋得斯通的“美好”形象,反映了特洛伍德对谋得斯通虚伪本性的清醒认知。

D. 文章注重不同人物的情绪随着矛盾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如特洛伍德小姐开始比较克制,后来逐渐变得愤怒,最后渐渐缓和。

3. 特洛伍德小姐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经典形象,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4. “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

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

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

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

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

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

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

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

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

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

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

所谓“富而好礼”。

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论语》记载: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

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

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

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

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

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是人们的普遍观点,但此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

B.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很残酷的,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合式的。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受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

D.两者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个人习惯来维持的。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礼治的特征。

B.第二段举旧小说里杀人来祭旗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礼治社会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

C.第三段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说明了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人的主动服从。

D.作者在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证“礼治和法治的不同“这一中心论点。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即便“无法”也并不意味着无序。

B.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只要按照传统去做,生活就有可能过得安稳:反之,就可能受挫。

C.传统因缺乏变化只能在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其效力无从发挥。

D.如果人们在教养中已养成对礼的敬畏感,就可能不会出现不好、不对、不合、不成的现象。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教师(节选)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

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肋骨。

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

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

隔离带中只有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

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

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

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号行星检测,检测30个随机点。

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

“1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始3C级文明测试。

1号测试未通过,2号测试未通过……10号测试未通过。

“发射奇点炸弹!”
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


11号测试题未通过!
12号测试题未通过!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太阳系,推送奇点炸弹的力场束弯曲了,奇点炸弹撞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之夜中。

那些娃们什么也没觉察到,校舍里微弱的烛光下,他们围着老师的遗体,不知哭了多长时间。

最后,娃们决定自己掩埋自己的老师。

他们拿了锄头铁锹,在学校旁边的山地上开始挖墓坑,灿烂的群星在整个宇宙中静静地看着他们。

“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3C级,是5B级!!”参议员惊呼起来。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行星的卫星。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

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在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1至10比特。


“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5B级文明?!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但,阁下,确实如此。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
娃们造好那座新坟,东方已经放亮了。

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立了一块石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

(有删改)
8.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让我们大概了解了李老师的基本情况,包括身体情况、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和他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B. 文本采用双线结构,一条是老师上课至生命最后一刻;另一条是碳基舰队建立隔离带时找寻并保留3C 文明。

双线互为呼应,并行不乱。

C. 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场景转换和故事内容,给小说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也确实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科幻小说独有的体验。

D. 文本中李老师这个乡村教师卑微不幸,作为一个悲情角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悲剧主题,引发了我们对其深深的同情。

9. 文中画线句“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有何作用?
10. 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本文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重修天长县学记
归庄
三代之人才出于学校,近世之人才出于科目。

科目之士,虽未能如三代之学成而后入宫,然禾有不从学校出者,则近世之学校,固人才之渊薮,不可不重也。

汉高帝谓:“以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陆贾日:“以马上得之,岂
可以马上治之乎?”高帝卒无以难。

是故戡乱以武,守成以文,不易之理也。

我国家崇儒右文,受命以来,郡县学悉如故,近虽裁省儒官,减乡会取士及弟子员之数,此非轻视学校,特以其过于冗滥而汰之。

所以责成学官,使事无可诿,不得不举其职;督励士子,使知不易得,不容不进其业也。

诚使学官皆举其职,士子皆进其业,则学校之中,为国家异日储将相官尹之才,备奔走御侮之用,岂有既哉?
天长之有学,其始不可考,今之学宫,则元之旧基。

后尝迁于南隅,未几复故。

数十年不修,颓圮矣。

启圣祠近有废址,县令江侯、司谕张君慨然以修废为已任,首捐俸资若干,庀材鸠工;濠州司李黄侯继,亦捐俸若干。

张君又监工,日号委诸生之能者董其事。

以某年某月讫工。

于是材之朽者易,瓦璧之败者完,丹垩之剥者新,堂庑门墙,焕然改观,昔之废址,亦祠宇屹立矣。

凡用材木瓦甓之数若干,为金若干,而人不以为侈;为工若干,而人不以为劳。

春秋重用民力,如城中丘、筑廊台之类,无不书,皆讥也;独修闊宫则不书,以为当修也。

故诗人作颂,以美僖公。

天长当冲烦之地,又比岁多不稔,而勤于是役,独以为不可缓也。

抑邑中前此科第颇少,明朝三百年,登第者仅数人。

自国朝以来,人文蔚起,以余之不敏,亦幸获一第。

今郡功曹、县尹、学博士诸先生,勤于修废,不惮倾橐;告成之日,率诸弟子释奠于先圣先贤。

诸弟子其益思自励,大修其业,期无负先圣贤之训,无负朝廷养士之恩,并无负官长师儒奖成风励之意。

从此人才蔚然奋兴,安知不轶前朝而希三代欤!余在都闻之喜甚,是以为之记而勒诸石以俟之。

(选自《归庄集》)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家崇儒右文右:重视
B. 日号委诸生之能者董其事董:督察
C. 并无负官长师儒奖成风励之意风:劝告
D. 安知不轶前朝而希三代欤轶:散失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古和近世,人才都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只是选拔任用的方式有所不同。

B. 陆贾反对汉高帝在马上得天下而不需文治的观点,汉高帝没办法诘难他。

C. 天长县学从南隅迁回旧址后年久失修,全部毁坏,江侯、张君决心重修。

D. 天长县以前科举考中的人很少,到了清朝,也只有作者一人有幸能考中。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长当冲烦之地,又比岁多不稔,而勤于是役,独以为不可缓也。

(2)余在都闻之喜甚,是以为之记而勒诸石以俟之。

14.作者认为重修县学有哪些意义?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
秦观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

暮云重。

15.结合上阕,概括词人“惨愁容”的原因。

16.简要赏析下阕的“烟浪远,暮云重”。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体现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3)《过秦论》中表现百姓踊跃跟从陈涉起义的两句话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8.下面是某位高三同学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

能作为学生代表在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十分荣幸。

三年前,我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来到这里,怀揣梦想;今天,作为恩师的高足即将腾飞。

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垂念师恩,挂念母校,如果母校需要,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最后,希望母校光辉历程更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9.下图是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4月24日题为《西方真的能割舍中国吗?》的文章所配插图。

请写出这幅图的构图要素和寓意。

要求语言简明,各不超过50字。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是乔布斯的处世哲学。

stay hungry,是指保持“好奇心”和对世界的“饥饿感”。

stay foolish是乔布斯实践梦想的方式----倔强、笨拙地去做自己热爱的事。

但在我们有些人,stay foolish却被认为是贬义,哪有人喜欢笨拙,老老实实、踏踏实实也往往被视为不灵活,不知变通。

《新京报》曾有评论:笨拙地生活,未尝不是一种最好的态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起初并不想收留大卫”错。

根据原文“我不知道”“还要看情形呢”判断,应是特洛伍德起初并没有决定是否收留大卫。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是伏笔与照应的关系”错误。

后者照应了前者,但前者并不是后者的伏笔。

伏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此处,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某种提示或暗示。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等;侧面描写包括他人他物的衬托和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等。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联系本文,文章主要通过描写特洛伍德小姐的言语、动作,并通过将她与谋得斯通进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她的形象。

如“姨婆极其尖锐地说,‘你让那可怜的、不幸的、误入歧途的吃奶娃娃过的什么日子吗?你以为我不知道……呸!滚开!滚!’”,通过对特洛伍德小姐的语言描写,写她与谋得斯通姐弟的激励交锋,体现了她的刚正仁慈;第四段通过对特洛伍德小姐的动作描写,“姨婆似乎没有注意到我,她自顾自从衣柜里拿出一件粗布围裙并穿上,亲手洗茶杯;把茶杯洗净后放到茶盘上,再把桌布叠好放在茶杯上。

这之后,她又用小扫帚扫面包皮屑,一直扫到地毯上一点纤尘都没有;接着她又收拾打扫那本已被收拾打扫得无可挑剔的房间。

当这一切家务已干得令她满意了,她才取下手套,解下围裙叠好,放回衣柜里某个专门的角落。

她把她的针线盒拿到打开的窗子前的桌上,坐了下来开始干活”,来表现她的勤劳能干;在对待“我”的态度上,文章将特洛伍德小姐与谋得斯通姐弟的虚伪狡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她的仁慈和正直。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

内容上是指该人物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该人物本身的作用,和该人物与情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