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13 背影》优质教案_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对比阅读《背影》与《父亲的信》,探讨两文在选材、语言特色及叙事线索上的异同,深入理解父爱特点,珍爱亲情。
2、学会感受父爱亲情,讲述父爱故事,做生活的有心人。
3、写法迁移:学会恰当地选择感情的切入点,确定叙事线索,实行“父爱”文章的写作训练。
教学重点:
搞好主题阅读,探讨两文在选材、语言特色及叙事线索上的异同,深入理解父爱特点,珍爱亲情。
教学难点:
训练。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下面我们就对这篇文章整体回顾一下。
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1、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讨论明确:两年前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的情景。
2、文章主要写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父亲?
讨论明确:“我的父亲”父爱(父亲的)背影
3、“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几次?作者围绕这个线索怎样来布局谋篇的?
学生交流,明确: 4次。
⑴开篇点题,难忘“背影”。
这句话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与父亲不相见
都二年余了,作者还是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呢?这样,就引导我们继续读下去。
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二次是在第6自然段,是写父亲为自己买
橘子的背影,然后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实行了细致的刻画。
(3)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⑶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最后一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
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
二、合作探究,主题阅读:
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表现父爱的文章,题目是《父亲的信》。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屏幕出示目标,教师解读。
2、学生分段有感情朗读课文
①学生感悟,纠错
②师生齐读“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
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3、到部队后,“我”会怎样做?请发挥想象,用一两句叙述性语言补写出来。
(不超过50字)
小组交流,汇报优秀结尾。
4、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都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但却很感人。
就两文章的选材、表现的主题和语言特色来看,有哪些相同之处?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明确:选材:生活小事
主题:歌颂父爱
语言特色:朴实无华而深沉
5.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分别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小组讨论)有何特
点?
⑴《背影》:选择人物感情的凝聚点——父亲的“背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线索,来抒写父子深情。
明确:因为“背影”中浓缩着父亲奔波一世、老境颓唐的无限艰辛,凝聚着父亲“相濡以沫”的舔犊之情,“背影”已成为父爱的一个代名词。
⑵《父亲的信》:是以特定的物品“书信”作为感情的切入点,作为叙事线索展开叙事的。
明确:因为文章围绕“信”,选择了父亲来信、我不愿回信、父亲写信、母亲说信等情节,“信”是父亲联系儿子的情感纽带,是父亲牵挂惦念儿子的承载物。
这些书信编织成长长的风筝线,是儿子这只风筝永远也挣不脱的情感之线。
6、这两篇文章从描写角度看,分别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讨论明确:《背影》正面描写
《父亲的信》侧面描写
三、连接生活,感受亲情:
观察图片,回顾你的成长经历,你的父母一定给予了你许很多多的关爱,也许是一声轻轻的叮咛,也许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是雨中的一次同行,也许是野外的一次远足······哪件事最令你感动,分享给大家。
(播放一首感人的歌曲,回忆一下你的父母亲。
)
1、出示图片,明确观察重点:画面上是什么,它表现了什么?一定要答出关键的“点”。
2、讲述画面故事及意义。
(师生评议,补充)
3、小组讨论总结:父爱的特点。
(深沉、含蓄、厚重、无声)
四、水平拓展,写法迁移
读罢此文,朱自清以“背影”为线索描写父亲,体现了父子深情;胡智慧以物你恰当地选择一个感情的切入点,以此为线索去描述赞美父母亲情吧。
(一)以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一特征为线索
例:《背影》
(二)恰当选择某一物品作为线索
例:《父亲的信》
1、教师深入学生指导。
2、小组推荐优秀的构思。
3、讨论明确:
(一)以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一特征为线索
爸爸的手妈妈的微笑(眼神)父亲的肩膀
(二)恰当选择某一物品作为线索
自行车上的记忆
又是风筝飘飞时
4、例文引路
爸爸的腰板(见课件)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在情感理解、写作技巧等方面都收获了什么?这里我们大胆地总结一下。
六、教师寄语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大的,
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
这节课即将结束了,父母的爱很平常很实在,也许仅仅一个眼神,也许仅仅一句叮咛,也许是雨中的一把花伞,也许仅仅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愿我们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夹一次菜,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的把《背影》读给你的父母听一听。
2、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
本文以小见大,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
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请以父母亲情为话题,借鉴《背影》《父亲的信》的构思法,恰当地选择一个感情的切入点,选择你生活的片断,写一篇很多于600字的习作。
注意要求:
1.选择那些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
2.记叙与抒情相结合。
3.使用环境烘托。
4.注意动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