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共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新生学业水平测试
读 文 试 卷 (2017.8.30)
(完成时间:7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一)在正确的读音下画“ ”。
(3分)
悄.然无声(qi āo qi ǎo ) 蒙.骗(m ēn ɡ m én ɡ) 焚.
烧(f én f én ɡ)
锲.而不舍(q ì qi è) 歼.灭(ji ān qi ān ) 炽.
热(zh ì ch ì)
(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é
w ú
ɡū k ān ɡ k ǎi sh òu xu ē y ù
zhu ó b īn ɡ di āo
(三)在广告、招牌中常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字或者是一些
商家有意做成的错别字,请将他们复原纠正出来。
(5分)
一明惊人( )百衣百顺( )骑乐无穷( )咳不容缓
( )默默无蚊( )
(四)选择题。
(只填序号)(8分)
1、、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⑴ 温.故而知新(复习)⑵ 猝.
不及防(突然) ⑶ 顾.名思义(照顾) ⑷ 望而却.
步(后退) 2、下列哪个故事不是《西游记》中的故事:
⑴《三打白骨精》 ⑵《三借芭蕉扇》 ⑶《桃园三结义》 ⑷
《三僧大战青龙山》
3、“不要人夸颜色好”的下句是:
⑴要留清白在人间⑵只留清气满乾坤⑶一片冰心在玉壶
⑷梅花香自苦寒来
4、与《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启示不相符的一项是
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⑵抓住当前,不要这山望
着那山高
⑶机会多的是,不用急于定夺⑷志存高远,抢抓机遇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列句子中。
(6分)
景观景象景点轻巧轻便轻松
1、游人们纷纷前来观赏这蔚为壮观的()。
2、湛蓝的海水,碧绿的椰树,金灿灿的细沙,三亚独特的()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
3、我国选手李娜凭借()灵活的移动和精准有力的扣杀,最终战胜对手,获得法网杯大满贯。
4、屡屡曝(bào)光的添加剂事件,使我们意识到“食品安全”并不是一个()的话题。
(六)课内外积累填空。
(18分)
1、玄奘,又名唐三藏,是唐朝名僧,宗教活动家、旅行家、翻译家。
著作有《大唐西域记》,唐三藏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中的一个人物,其他三部名著分别是。
2、《如梦令》和《渔歌子》中直接写出词人流连忘返的句子分别是:“常记溪亭日暮,。
”“青箬笠,绿蓑衣,。
”
3、江河湖海与我们的关系极为密切:我们赞美长江,她是无穷的,我们依恋长江,她有;在人们的眼中,烟台的海分明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是一座壮丽
的;21世纪,人类寄于海洋,就要科学而合理地开发海洋、海洋。
4、老师被称作是“天使”,因为他品德无比高尚;老师又是“大树”,因为他;老师,所以他还是“海洋”。
其实,我们身边的许多人是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值得我们虚心学习的,正如孔子所说的:“”。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0分)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
上帝本来以为他并不会被认出来,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上帝了。
想不到的是,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轻易地就认出他来。
农夫趋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
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终于来了。
”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求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
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
夫,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⑦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
麦子就变得无能了。
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
1、在文中第⑥自然段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
(3分)
2、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该加在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之间。
(3分)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与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人所愿的世界。
”
3、依照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3分)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4、联系上下文,在第⑧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
(2分)
5、结合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4分)
(1)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就。
(2)如果上帝没有满足农夫的愿
望,。
6、这50年里,农夫一直在祈祷什么?请用“---------”在
文中划出。
(2分)
7、读了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3分)
三、习作天地。
(30分)
记忆中,总有一些抹不去的身影,他们就像退潮后沙滩上的贝
壳,色彩斑斓,撞击心灵,永世难忘。
请从你的老师中选一位
来写,要写出令你敬佩的地方来。
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字数在400字左右。
绝密★启用前
七年级入学测试
语文B 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再把第一排字按音序排列。
(10分)
méi gūi kuì jiù chuǎi cè fù shuì líng
lóng
( ) ( ) ( ) ( )
( )
āi dào chōu tì chénɡ fá duò xìng hú
lún
( ) ( ) ( ) ( )
( ) 二、用“\”划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6分)
说客(shuì shuō) 跋涉(pá bá) 贪婪(lán nán)
女娲(wā wō) 包庇(pì bì) 勉强(qiáng qiǎng)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搭配,用“——”连起来。
(3分)
充足的精力严峻的要求
充沛的时间严格的考验
充裕的理由严重的问题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成两类。
(8分)
()不犹豫拾金不()()而不舍张()
李戴
哀()遍野闭目()听风()雨顺()
跳如雷
褒义词:
贬义词:
五、按要求填空。
(6分)
“失”字是()结构,应查大写字母(),部首()。
“失”字在字典里解释有 A.丢掉 B.没有掌握住 C.没有达到目
的 D.错误、疏忽 E.改变常态。
“失足青年”应选 ( )义
项,“失声痛哭”应选()义项,“失败”应选()义
项。
六、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并在序号上打“√”(3分)
1.轮船对运输正如渔网对(a.编织 b.捕鱼 c.劳动 d、鱼)
2.树木对森林正如钢铁对(a.工具 b. 铁轨 c. 金属 d、高
炉)
3.鸟儿对天空正如船儿对(a.大地 b.工厂 c. 河流 d、天
空)
七、选三组不同的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分句连接起来,写在横
线上(3分)
如果……就……无论……都……只有……才……
不但……而且……只要……就……不管……总……
洛宁人民共同努力。
能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要求改句子。
(10分)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缩写句子)。
2.古代的画师们的精神和意志让我们感慨。
(用你熟悉的形式改写
句子)。
3.以“流水”为话题写一个拟人句、一个比喻句。
4.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改双重否定句)。
九、按原文或要求填空。
(7分)
1.《南门立木》的故事讲的是讲诚信。
2.人们常用杜甫《春夜喜雨》的“ , 。
”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3.道德行为凭自律,。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句意:
5.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请你以环保为主题设计一句宣传语:。
6.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起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十、把排列错乱的句子理顺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标序号(6分)
()啊,原来是张军,小队长学雷锋做好事,又赶在我们的
前面了。
()可赶进教室一看地板已经扫得干干净净了。
()今天早上,我急急忙忙跑到学校去打扫教室。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同学端着一盆水走进教室。
()于是,我就躲在教室外面的树林里悄悄地看。
()我想,是谁比我还早呢?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6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阅读《穷人》中的文段,回答问题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
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
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děi dé)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āo áo)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桑娜拉开了帐子。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
2、给选文第1自然段加标点。
(3分)
3、请用“”画出文中对渔夫的神态描写的句子。
(1分)
4、渔夫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忧虑?(2分)。
5、渔夫经过一番简短的考虑,最后作出了一个什么决定?(2分)。
6、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渔夫和桑娜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2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一分钟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渴望成功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当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时,看到班杰明的房子()高大宽敞,()房间里却乱七八糟,狼藉一片。
这景象令青年人颇感意外。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打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
”说着,他轻轻关上了房门。
很快,一分钟过去了,班杰明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了客厅。
青年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摆放得井然有序,()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还漾着微波。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干杯。
你可以走了。
”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尴尬又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有向您请教呢……”
“眼前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眉头紧锁。
突然,他大声说,“我懂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
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
”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
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开心地走了。
后来,青年人给班杰明写了一封信,感谢班杰明对他的教育。
1. 联系上下文,在短文的()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
2. 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里。
(2分)
A.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
B. 形容整齐的样子,有秩序。
()
3. 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结合全文选择正确的意思,画“√”。
(1分)
(1)班杰明的生活习惯不好,总是把房间搞得很乱。
()(2)班杰明故意把房间弄乱,以此教育青年人。
()
(3)因为工作太忙了,班杰明没有时间收拾房间。
()4.“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
”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5.请你写出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诗句(至少两条)(4分)
十二、习作。
(12分)
1.读了《一分钟》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你写一段读后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2017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开学
考
命题:孙羽亲爱的同学,沐浴朝阳,你渴望今天学到什么?告别夕阳,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相信开学初的你,在一天天的收获与感悟中慢慢成长。
现在,就用你手中的笔写下你的成长足迹吧!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请你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5分)
在这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着朱自清穿梭在春的繁华nèn()叶中,听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嘹亮地唱歌;我们在老舍的温情叙述中,享受给蓝天xiāng()上银边的雪后山景,欣赏水藻中终于()zhù蓄的绿意;我们在刘湛秋的笔下走过雨的四季,热烈而粗犷()静mì()而深情。
我们还将继续感受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表格中改正。
(4分)
毫不掩饰顷盆瓢泼披蓑带笠舒爽干躁淅淅沥沥舒活精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2分)
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B.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C.山路上,溪水边,游人们呼朋引伴,玩的好不热闹。
D.他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气势,说话咄咄逼人。
4.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1)一声声的问候,一份份不期而至的礼物,都是用真情渲染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一轮圆月缓缓爬上树梢,将它的清辉洒落在屋前的谷地上。
(3)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印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4)不是每一次奋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进步都有肯定;不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声……可他们仍然不放弃奋斗,不停止
付出。
A.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B.拟人、夸张、比喻、排比
C.比喻、夸张、拟人、排比
D.夸张、比喻、排比、拟人
5.古诗文默写。
(9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③《观沧海》中借助奇特的想象,借大海的形象表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⑤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6.综合性学习(3分)
绿城育华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多彩四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请你以该班学生的身份参加活动,并完成下列活动。
(1)请仿照示例,设计一个活动项目。
(1分)
示例:“秋之魂”诗歌朗诵会
你的设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中你一定收集了不少关于“四季”的诗句,请举出一句含有季节的诗句(2分)
7.名著阅读(5分)
(1)《朝花夕拾》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真挚的感情,相信你也一定于字里行间中感受颇多,请你预读以下文字,在空格上填入作者和篇名。
在《朝花夕拾》中,提及了不少关于作者___________的童年生活,比如在《___________》中作者描写了一个淳朴善良,真诚待“我”,在某些方面又颇有些愚昧迷信的“长妈妈”;在《___________》中“我”兴奋地想去看盛大的庙会,却被父亲一句“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弄得索然无味……(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斥责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姓名,将“肉麻当作有趣”,“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二、阅读理解(30分)
花边校里的母爱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
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
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
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
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
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
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
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
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
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
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
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
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
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
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
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
“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
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
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8.请你概述本文主要记叙的两件事情。
(4分)
9.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分)
10.品味词句的表达效果。
(4分)
(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第⑨段里加点词语“花招”的理解。
(2分)(2)将第⑦段中“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改成“饺子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好不好?为什么?(2分)
11.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4分)
(1)第②段里,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看见这一幕的妈妈心里会这样想:
(2)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
清水洗尘迟子建
①礼镇的人每年只洗一回澡,就是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而郑家则把洗澡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了天灶。
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了。
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老人、父母,最后才是孩子。
天灶住的屋子被当成了浴室。
②天灶从未拥有过一盆真正的清水来洗澡。
因为他要蹲在灶台前烧水,每个人洗完后的脏水还要由他一桶桶地提出去倒掉,所以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
那种感觉一点也不舒服,纯粹是在应付。
而且不管别人洗过的水有多干净,他总是觉得很浊,进了澡盆泡上个十几分钟,随便搓搓就出来了。
他也不喜欢把他的住屋当成浴室,弄得屋子里空气湿浊,所以今年一过完小年,他就对母亲说:“今年洗澡该在天云的屋子里了。
”
③天云当时正在叠纸花,她气得一梗脖子说,“为什么要在我的屋子?”
④“那为什么年年都非要在我的屋子?”天灶同样气得一梗脖子说。
⑤“你是男孩子!”天云说,“不能弄脏女孩子的屋子!”天云振振有词地说,“而且你比我大好几岁,是哥哥,你还不让着我!”
⑥家人便纷纷笑起来。
自从爷爷过世后,奶奶在家中很少笑过,她听了天灶的话后也使劲地笑了起来。
⑦奶奶第一个洗完了澡。
天灶的母亲扶着颤颤巍巍的她出来了。
奶奶嘘嘘地喘着粗气经过灶房回她的屋子,她见了天灶就说:“你烧的水真热乎,洗得奶奶这个舒服,一年的乏算是全解了。
你就着奶奶的水洗洗吧。
”
⑧母亲也说:“奶奶一年也不出门,身上灰不大,那水还干净着呢。
”
⑨天灶并未搭话,他进了自己的屋子,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额上的汗,提起桶出去倒水。
路过灶房的时候,他发现奶奶还没有回屋,她见天灶提着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
⑩天灶没说什么,他回来往热水里又加了一些凉水。
他用手指试了试水温,觉得若是父亲洗恰到好处,他喜欢凉一些的;若是天云或者母亲洗就得再加些热水。
一直到父母洗完了,天灶还在饶有兴致地烧水。
这时母亲走过来问他:“还烧水做什么?”“给我自己用。
”
母亲没再说什么,天灶笑了。
锅里的水开始热情洋溢地唱歌了。
天灶关上屋门,把灯关掉了。
他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然后返身慢慢地进入澡盆。
他先进入双足,热水使他激灵了一下,但他很快适应了,他随之慢慢地屈腿坐下,感受着清水在他的胸腹间柔曼地滑过的温存滋味。
天灶的头搭在澡盆上方,他能看见窗外经久不息的星星。
他感觉那星星已经穿过茫茫黑暗飞进他的窗口,落入澡盆中,就像淡黄色的皂角花一样散发着清香气息。
天灶觉得这盆清水真是好极了,他从未有过的舒展和畅快。
他想除夕夜的时候,一定要穿着崭新的衣裳,亲手点亮家里那对红灯笼。
他要告诉朋友,我天灶是用清水洗的澡,而且,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撒落在了我的那盆清水中了呢。
节选自迟子建《清水洗尘》,2006年哈尔滨出版社
12.第⑨段中,奶奶“见天灶提着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为什么?(3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所表现的人物形象。
(4分)
14.最后一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15.请分析天灶和天云的争吵这一情节有什么好处。
(6分)
三、文言文(10分)
观奕
太史某好弈,自诩曰:“某平生无败局。
”人皆神之。
太史亦以弈秋自命。
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或请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与弈者。
及病笃,其子跪床前曰:“愿得大人密谱。
”太史曰:“痴儿,吾何尝有谱。
”子曰:“若无密谱,何以不败?”太史曰:“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
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
”言讫,溘然长逝。
系剑冢树
吴,季札,出游上国①,过徐君。
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
为使上国,未献。
还至徐,徐君已死,乃解宝剑,系徐君冢树而去。
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与乎?”季子曰:“不然。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注:①上国:春秋时,对吴楚而言齐晋等中原之国,称为“上国”。
]
1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横字(6分)
(1)太史某好弈,自诩曰()(2)时颔之()
(3)及病笃()(4)若无密谱()
(5)过徐君()(6)徐君好季札剑()
17.选择正确的翻译
(1)文中“或请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与弈者。
”翻译成现代文的话,下列哪句更好?()
A.有人请他下一句,他就淡然一笑,潇洒地离开,好像不屑于和这样的人下棋。
B.或者请他下一局棋,他就淡淡一笑,潇洒地离开,好像不屑于和这样的人下棋。
C.有人请他下一局,他就淡淡一笑,潇洒地离开,好像不屑于和这样的人下棋。
(2)划线语句翻译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为使上国,末献—出使上过,没有献出宝剑。
B.尚谁与乎——还给谁呢?(与,给;宾语“谁”前置。
)
C.吾心已许之——我的心已经许给了它。
D.还至徐——回到了徐家。
18.两篇文章讽刺和赞扬社会生活中的哪一类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4分)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9.诗歌前两句里____和____两个字反映了诗人思念亲人而又得不到任何音讯的痛苦。
20.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四、写作(40分)
请以“爱的细微处”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