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积累
1、通假字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
②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
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
⑤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
⑥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
⑦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
下列字有时也认为是通假字: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
②使工以药淬之(淬,通“焠”,cuì,淬,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
③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
④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ɡ) ,迎宾赞礼的人。
)
⑤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
2、古今异义词
①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
③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
④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
⑤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
⑥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
⑦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
⑧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
⑨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
⑩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
3、一词多义
兵①军队(秦兵旦暮渡易水)
②士兵(不及召下兵)
③兵器、武器(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
私①私利(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②私自、私下、偷偷地(乃遂私见樊於期)
就①接近、趋向(于是荆轲遂就(上)车而去)
②完成、达到(轲自知事不就)
引①挣着(自引而起,绝袖)
②举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使①让(使工以药淬之使毕使于前)
②命令,派遣(使使以闻大王)
③使者(使使以闻大王见燕使者咸阳宫)
④使命(使毕使于前)
提①携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②投掷(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见①表被动被(见陵之耻)
②通"现",看到(图穷而匕首见)
③召见(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诚①如果(诚能得樊将军首)
②实在,确实(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顾①不过,只是(顾计不知所出)
②回头(顾笑武阳)
为①被(为表被动)(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准备(乃为装遣荆轲)
③发出(为变徵之声)
4、文言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②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③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④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省略句
①秦兵旦暮渡易水,则(丹)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②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
③吾每念(此),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④(樊於期)遂自刎。
⑤人不敢与(之)忤视. ⑥欲与( 之) 俱( 往)
⑦比(于)诸侯之列。
⑧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⑨(秦王)拔剑,剑长,(秦王)操其室。
⑩而秦法,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1)诸郎中执兵,皆陈(于)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殿)。
(12)方急时,(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13)秦王复击轲,(荆轲)被八创。
被动句
①父母宗族,皆为(被)戮没。
②燕国见(被)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状语后置: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即“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②取之百金。
即“(以百金)取之
③嘉为先言于秦王。
即“嘉为先(于秦王)言”,蒙嘉替他先对秦王说
④见燕使者咸阳宫。
即“(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5、词类活用
①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
②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
③前为谢曰(樊於期乃前曰;左右既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
④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
⑤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
⑥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
⑦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
⑧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
⑨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
⑩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
⑾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
6、文言固定结构:
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②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③将奈何(表疑问,怎么……。
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④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
⑤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
)
⑥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
)
⑦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或者之所以……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