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测试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对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3、下列关于下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如图2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这类似于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幻灯机
5、医生给同学检查耳道时头上戴着一个镜子,你认为这个
镜子会是:
A、凹面镜、会聚光线、照亮耳朵
B、凹面镜、成缩小的像
C、凸面镜、会聚光线、照亮耳朵
D、三棱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6、下列观察到的像属于实像的是
A.平静水面映出岸边景物的倒影
B.站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通过放大镜看到正立放大的蚂蚁
D.放映电影时看到银幕上的画面
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A.大于100 mmB.等于50 mm
C.小于50 mmD.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
8、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
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10、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11、(09山东潍坊).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

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
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12、光的世界丰寓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13、如右图所示,蜡烛的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的特点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4、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15、在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
发现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C.甲、乙都为凸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16、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镜头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是()
A.画面变得模糊
B.画面稍微变暗了一些
C.画面上出现该小虫清晰的像
D.画面上出现该小虫的像,但不清晰
17、(2012湖北武汉,第11题)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18、关于光学器材或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照相机、幻灯机们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B.潜
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
C.近视镜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D.直接用眼睛看是看不见虚像的
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
19、近视眼的人可以配戴_镜进行矫正
20、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使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距镜头的距离要(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镜头的二倍焦距;物体在底片上所成像的大小(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实际物体的大小。

2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的位置,在相当于____的胶片上得到____的____的____像.
22、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_______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_______(选填:"平面镜"、"凹面镜")。

23、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对太阳光有
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24、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察看地图,地图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_____1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而当摄影师给全班同学照完集体像后,又接着给一个
同学照半身像时,就应该(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
25、淮北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提升城市市容市貌的工作,其中为市民在交通上提供优质服务的中北巴士为了保证人们从公共汽车后门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

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26、通过装满水的水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此时水瓶相当于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形成的文字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像.
27、如图,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C点处,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将蜡烛置于A点,应在
间移动光屏找像(选填"CD"、"DE"或"EF"),直至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将蜡烛移至B点,移动光屏找像,光屏上的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8、数码相机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透镜,若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100mm时,会得到一个、_____的实像。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选填"近视"或"远视").
(3)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小明把透镜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挡住,不让光线通过它,则光屏上所成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像的明暗将(选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
").
30、小红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
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厘米刻度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13所示,首先要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上.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红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小红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选填"实"或"虚")像.小红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厘米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1、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时,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请你简述怎样用实验验证小华的发现。

32、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10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小明同学用镜头焦距为6cm的普通照相机给出小芳同学照相,按快门时不小心将中指的指尖触摸到镜头的一小部分。

这张照片能不能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的像?请说明理由。

34、请指出以下三句话中的不当之处:
(1)虚像不能呈现在屏上,因此照相机无法拍摄虚像.
(2)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的.
(3)某人站在岸边,用渔叉对准水中的鱼叉去,一定能百发百中.
小明要去眼镜店买眼镜,妹妹说,我写作业时鼻子都要碰到笔了,才能看清楚。

给我也买一副.在眼镜店,小明看到如图所示的三副眼镜及放在报纸上以后的情景,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小明该给妹妹买和哪副相似的眼镜?
36、一位同学将蜡烛放在未知焦距的凸透镜前20cm处进行实验,调节光屏后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等大实像.请求出该凸透镜焦距f.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试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光屏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 A
【详解】
由题,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一个凸透镜.所以眼镜片是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正确为答案.
2、 A
3、 B
4、略
5、 A
7、 D
8、解:( 1 )烛焰位于 a 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故 A 正确;
(2)烛焰位于b、c两点时,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都成倒立放大实像,但b点位置距离透镜大于c点位置,因此在c点屏上出现的实像比在b点出现的实像大,即最大,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故B正确、C 错误;
(3)烛焰位于d点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故D正确.
故选C.
9、 D【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当将凸透镜的部分挡住后,光屏上仍能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凸透镜会聚光线数量比原来减少,像比原来变暗.
【解答】解: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了凸透镜,由于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时的像比手指指尖触摸前的像要暗一些.
10、 C
【解析】A、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B、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C、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11、答案: B
12、 C
13、 A
14、 A
15、 C
【分析】
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详解】
一束光通过甲、乙透镜后,折射光线都靠近主光轴,都变得会聚了,因此两图都应是凸透镜.故选C
16、 B
17、 C
18、 C
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
19、凹透
20、大于;小于
21、凸透镜、大于 2 倍焦距外、光屏、倒立、缩小、实
22、凸透镜;凹面镜
23、略
24、小于减小
25、照相机
26、略
27、解:(1)实验前,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A点与凸透镜的距离为:50﹣15cm=35cm,已知焦距为10cm,此时满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条件,所以像距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凸透镜右侧10~20cm处,故像在DE之间;
(3)蜡烛由A移至B,都是成实像的区域,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像的大小也变大.
故答案为:同一;中央;DE;变大.
28、凸倒立缩小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 1 )光屏高度、缩小、照相机( 2 )凹、近视( 3 )完整、变暗
30、 (5) 同一高度; (6) 左; (7) 实; (8) 幻灯机
31、
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其成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距和像的大小,改变物距,重复上述步骤,得到三组数据.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32、(1)乙;乙;(2)丙;(3)大于;发散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第1页(共2页)
评分说明:每空1分。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不能。

因为指尖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虚像,光屏承接不到。

34、答案( 1 )虚像可以用照相机拍摄.被平面镜反射的发散光,或被凸透镜折射后的发散光,跟从“虚像处射来”的光是一样的,因而可以拍照,但拍摄时的物距,是照相机镜头到虚像的距离.
(2)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物体通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我们知道,通常眼睛看到水中的鱼,实际是鱼的虚像.人对着鱼的虚像叉去,则叉不到鱼.
35、
和丙相似的,因为妹妹是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根据图中的成像情景,甲和乙的镜片都是凸透镜,只有丙的镜片是凹透镜,因此应买与丙相似的眼镜
36、【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倒立等大实像”可求出焦距,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来确定调节光屏的方法.
【解答】解:(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
(2)由题意可知,物距不变,凸透镜的焦距改为5cm,即焦距变小,则像距也变小,因此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该凸透镜焦距f为10cm;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