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好喝的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好喝的汤
我今日分享的是一篇幼儿园语言领域的优秀教案——好喝的汤,适用于小班幼儿。
该活动主要让幼儿尝试模仿小动物,能够学说短句。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愿意与大家分享。
具体教案如下,欢迎大家阅读完整教案。
绘本解读:
《好喝的汤》是一个富有童趣而又温馨的故事。
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大家在集体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故事中还蕴含着认知领域的知识,让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数量关系并了解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
考虑到小班孩子在家比较任性,在园经常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独占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这节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乐趣,愿意与大家分享,同时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学说连贯的句子。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模仿小动物学说短句。
3.在游戏情境中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活动重点:
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尝试模仿小动物学说短句。
活动准备:
1.《好喝的汤》PPT、视频
2.图片:小猫、小鸡、小兔、小鸭、1条鱼、2棵青菜、3个蘑菇、4只虾、5粒豌豆、锅
3.音乐歌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游戏导入(模仿动物参加森林音乐会)
二、基本部分:观察画面,理解绘本,学说短句。
1.师:动物们表演了好长好长时间,他们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
怎么办呢?
2.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PPT1:一口大锅)。
锅里可以放好多好多菜,猜猜看,锅里会有哪些菜?(幼儿猜)。
3.师:会是谁在煮汤呢?(幼儿闭上眼睛,出示出示PPT2)这是谁呀?小猪腰里围着围裙,手里拿着铲子,小猪想干什么呢?(猜,相互说说)
4.幼儿自主观察画面。
正当小猪出去拔萝卜的时候,又有谁来煮汤了?他们往锅里放了什么?请小朋友仔细看。
(播放视频)
5.提问:你看到了谁?(出示PPT4)他们放了什么?放了几个?煮
的是什么汤?
6.每一个小动物在放东西的时候都说了一句话,猜猜看,他们到底说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播放录音,让幼儿边听边轻轻学说)。
7.完整播放PPT1—4,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并大胆表述。
8.角色扮演。
9.看,谁回来了?带什么东西回来了?“咦,是谁放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让我把萝卜也放进去吧。
”
三、结束部分。
1. 体验喝汤的快乐。
2.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呢?
3.小结:小动物们互相帮助,煮了一锅好喝又营养的汤。
小猪和小动物们一起分享美味的汤,你觉得它们的心情如何?引导幼儿表达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4.游戏:煮汤。
下面我们也来煮一锅汤,好吗?(幼儿拉个圆圈围成一口大锅)播放轻松活泼的音乐,拉着圆圈走走。
活动反思:
《好喝的汤》是是一个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
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和大家一起分享,用“呼噜呼噜”“啊呜啊呜”等象声词加以表现,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看看画面、听听故事、说说内容、做做动作的过程中让幼儿逐渐感受理解绘本,并且在欣赏与讲述的过程中感受绘本故事的魅力所在,让幼儿在
集体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故事中还蕴含着认知领域的知识,让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数量关系并了解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这一点因为现在是小班第一学期,孩子们认知还没达到这个水平,所以我故意淡化了)。
小班幼儿是刚入园的新生,孩子在家较任性,入园后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独占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
通过这节活动可以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分享的乐趣,愿意与大家分享。
再说绘本阅读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新事物,因此我在想,如果我来开展这节绘本活动,我会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将培养幼儿参与兴趣作为这节活动的重点。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模仿小动物学说短句。
3.在游戏情境中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绘本里的内容一张张的展现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使图象更加清晰、清楚,内容显示想象逼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开拓了幼儿的思路,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引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其收益显著。
1.情景体验,引起幼儿兴趣。
活动的开头以“小动物饿了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带着这个问题及好奇的心情把孩子的注意力带到书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观看PPT课件集体阅读,理解故事。
通过集体阅读,运用幼儿自
主观察画面、猜测和表达等方法与策略,使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有趣的故事情节。
在对话学习与表演的时候,我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先是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对话表演,再是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对话表演,为幼儿创设了敢说、想说、会说的氛围。
3.师幼完整共读故事。
完整的故事欣赏时,允许幼儿跟着一起讲述故事中的对话,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到故事的有趣。
激励了幼儿积极参与阅读,增强阅读的乐趣。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所以我设计这个活动时,注重提高孩子们的看图讲述画面内容,培养具有大胆表述与创意想象能力。
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主动地猜想。
孩子们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说话习惯也得到了培养。
此次活动还特别重视幼儿的自主性,能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充分的表达和表现,在活动过程中注重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整个活动也充满了童趣。
在这次活动中,通过PPT、视频、游戏,让幼儿边玩边学,把重点放在学说绘本中的句式“是谁在煮汤呀?把XX放在汤里一定和好喝吧”上,活动突出了重点,目标也达成了。
整节活动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很强,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
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绘本PPT图片,一起讨论故事情节,在讲到本次活动的重点,学说“是谁在煮汤呀?把XX放在汤里一定和好喝吧”这一句话时,教师重点强调,并且通过集体讲述、分组讲述以及个别讲述来锻炼该句式。
在教师第二次讲到该句式时,教师采用
了个别讲述为主,集体讲述为辅的教学方法。
通过两次对该句式的理解与重点讲述,孩子们基本能够掌握该句式。
在这一基础上,在接下来的绘本故事欣赏与讲述时,教师主要是引导幼儿自己讲述绘本故事内容。
孩子们能够将该句式完整的进行讲述。
对于绘本阅读欣赏,我觉得不能缺少了完整欣赏绘本这一环节。
因此,教师在最后环节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完整的阅读欣赏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