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会读写“翩然、繁衍、褶皱”等词语,会给“载途、两栖、藩篱、殷红”等字注音;会解释“销声匿迹、天衣无缝、气息奄奄”等词语。
2、借助相关资料,能准确说出说明文有关知识。
3、通过默读课文,辨析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品味说明语言。
4、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能通过默读课文,辨析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品味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
能通过默读课文,辨析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品味说明语言。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复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面颊.()两栖.()遗骸.()藩.篱()载.途()绮.丽()殷.红()
2、根据拼音填出汉字:
归jiù() piān然() bīn临() bān lán()()
zhě皱()yùn育()繁 yǎn()脊zhuī()
追sù()
3、请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能说出他们的意思。
销声____迹周而____始相无事天衣无五彩斑_ __
无动于__ _ 在_ _难逃聚山林手无策物天择
日西山,气息夕阳无限好,
二、通过查阅资料或复习课堂笔记,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1.说明文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主要运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说明事理。
2、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3.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等
三、速读课文,完成下表。
四、科学探索要讲究严谨、求实的态度与精神,请从以上两篇课文中任选一句加以说明。
例句:
品析:
五、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A.衰草 ( shuāi) 诞生( dàn ) 遗骸(hái ) 连翘 (qiáo )
B.农谚 ( yán ) 哺乳(bǔ ) 潮汐( xī ) 胚胎 ( pēi )
C.萌发 ( méng ) 繁衍(yān ) 褶皱(zhě ) 尘埃( āi )
D.蟾蜍 ( chú ) 频率(píng ) 劫难( jié ) 归咎 ( jiù )
2、指出书写无误的一项( A )
A、束手无策物竞天择相安无事无动于衷
B、拍案叫决天衣无缝悲喜交集周而复始
C、五采斑斓冲耳不闻气息奄奄安家落户
D、消声匿迹风雪在途在劫难逃啸聚山林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D )
A 《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
B 《奇妙的克隆》中“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部分 从中国的克隆实验写到外国的克隆实验 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
C 《恐龙无处不在》的作者阿西莫夫,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D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事理,条理清晰。
(逻辑)
4.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A、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举例子)
B、秋冬之交 天气晴朗的空中 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下定义)
C、如在早春三四月间 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举例子列数据)
D、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打比方)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课内重点语段和课外阅读训练,形成能力。
一、课内重点语段阅读
(一)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1.第1自然段中作者写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__、__、__三个词,这样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大自然的语言”保持了一致。
2.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
文中划_ 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超过12个字)。
4.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多说一个加一分。
5.请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
但近年不断传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的消息,这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联系其它有关文章,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4分)
答案:1. “传语”、“暗示”、“唱歌”。
2.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举例子作比较3.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4. A、紧扣“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句B、前两种是植物后一个是动物C、按季节顺序举例5.如“月晕午时风”“山雨欲来风满楼”“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轰隆西虹雨”等。
6.略(能扣住保护动物、森林等生态环境来写,且不胜枚举表述清楚即可)
(二)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d.慢慢)的落下来。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
A、b a c B 、b a a C 、d a d D、dca
2、解释词语正确的一项:()
据以安排农事销声匿迹翩然
A、凭借依据安排农事。
声音消失,行踪消失。
像蝙蝠一样。
B、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
动作轻快的样子。
C 、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动作轻快的样子。
D、凭借依据安排农事。
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
动作轻盈的样子。
3、第一段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5.“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开放。
”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A.说明拟人比喻 B.叙述拟人比喻
C.描写对偶拟人 D.抒情比喻拟人
A B A A C
(三)《克隆绵羊“多利”》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所用的引号,有一处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三处的是:(B)
A.“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B.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
C.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受受精卵那样的分裂……
D.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
2.下面的表述与选文不一致的一项是:(A)
A.“换核卵”是由“苏格兰黑面羊”卵细胞和“芬多席特”羊的乳腺细胞构成。
B.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其目的是使其形成胚胎。
C.克隆“多利”的三种基本物质是:“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核、另一只母羊的子宫。
D.“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3.综合分析选文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D)
A.这节文字详细地说明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影响。
B.克隆羊的诞生证实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C.“多利”诞生于第248次试验,这反映了人类探索科学奥秘的顽强精神。
D.第二段文字运用逻辑的说明顺序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