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二首《村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居
草 长 莺 飞 /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 放 纸 鸢。
【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 拙吾,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主要作品:《拙吾诗稿》。
【写作背景】 诗人晚年归隐于上饶(ráo)地区的 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 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的来 临,而写下此诗。
学写生字
童诗趁
儿童 童年 古诗 诗歌 趁机 趁早
学写生字
童
立字扁扁里字长, 横画长短变化多, 里上一横长又长。
学写生字
诗
言字窄窄左边站, 土字略高底横长, 寸字横短竖钩直。
1. 朗读并背诵古诗。 2. 书写生字。
读一读,填一填。 ◇ _草__长__莺飞_二__月__天__,拂堤杨柳醉_春__烟__。 ◇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
shī
1 古诗二首
cūn
村居
[清] 高 鼎
村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高鼎,清代诗人。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cūn
村居
yīnɡ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fú dī liǔ zuì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tónɡ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yuān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2.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纸鸢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孩子们放学回 来得很早,一个个 急忙借着东风愉快 地放起了风筝。状元成才路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状元成才路
【主题概括】 《村居》通过描写诗人居住在 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儿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 情景,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 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草长
莺飞
草长莺飞二月天
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 二月早春。
dī
堤是什么?
拂堤杨柳
醉
春烟ຫໍສະໝຸດ 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轻抚着堤岸,春雨蒙蒙,令人陶醉。
景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读一读,记一记。
河堤 堤岸 吹拂 春风拂面
杨柳 柳条 化妆 梳妆打扮
村居
写景:草长 莺飞 杨柳醉 写人:儿童(放风筝)
乡充 村满 生情 活趣
把诗句补充完整。
( 草长 )莺飞( 二月天 ), 拂堤杨柳醉( 春 )烟。
( 儿童 )散学归来( 早 ), ( 忙 )趁( 东风 )放纸鸢。
草
莺
长
飞
图
图
纸
杨
鸢
柳
图
图
草长图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地里的小草都悄悄探 出了小脑袋,嫩绿嫩绿的,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 绿绿的地毯。
草
莺
长
飞
图
图
纸
杨
鸢
柳
图
图
【拓展积累】(纸鸢的历史) 这首诗中的纸鸢指的就是风筝。我国制作风筝的
历史悠久。相传,风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它 是用木片或竹片做成的,用于传递军事消息,称之为 “木鸢”。东汉年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人们才开 始用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后来,因为有人在风 筝上加了竹笛,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 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大概到了宋代,放风筝 已是一项大家都喜欢的活动,并一直延续至今。
草 长 莺 飞 /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 放 纸 鸢。
【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 拙吾,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主要作品:《拙吾诗稿》。
【写作背景】 诗人晚年归隐于上饶(ráo)地区的 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 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的来 临,而写下此诗。
学写生字
童诗趁
儿童 童年 古诗 诗歌 趁机 趁早
学写生字
童
立字扁扁里字长, 横画长短变化多, 里上一横长又长。
学写生字
诗
言字窄窄左边站, 土字略高底横长, 寸字横短竖钩直。
1. 朗读并背诵古诗。 2. 书写生字。
读一读,填一填。 ◇ _草__长__莺飞_二__月__天__,拂堤杨柳醉_春__烟__。 ◇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
shī
1 古诗二首
cūn
村居
[清] 高 鼎
村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高鼎,清代诗人。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cūn
村居
yīnɡ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fú dī liǔ zuì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tónɡ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yuān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2.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纸鸢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孩子们放学回 来得很早,一个个 急忙借着东风愉快 地放起了风筝。状元成才路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状元成才路
【主题概括】 《村居》通过描写诗人居住在 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儿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 情景,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 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草长
莺飞
草长莺飞二月天
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 二月早春。
dī
堤是什么?
拂堤杨柳
醉
春烟ຫໍສະໝຸດ 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轻抚着堤岸,春雨蒙蒙,令人陶醉。
景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读一读,记一记。
河堤 堤岸 吹拂 春风拂面
杨柳 柳条 化妆 梳妆打扮
村居
写景:草长 莺飞 杨柳醉 写人:儿童(放风筝)
乡充 村满 生情 活趣
把诗句补充完整。
( 草长 )莺飞( 二月天 ), 拂堤杨柳醉( 春 )烟。
( 儿童 )散学归来( 早 ), ( 忙 )趁( 东风 )放纸鸢。
草
莺
长
飞
图
图
纸
杨
鸢
柳
图
图
草长图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地里的小草都悄悄探 出了小脑袋,嫩绿嫩绿的,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 绿绿的地毯。
草
莺
长
飞
图
图
纸
杨
鸢
柳
图
图
【拓展积累】(纸鸢的历史) 这首诗中的纸鸢指的就是风筝。我国制作风筝的
历史悠久。相传,风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它 是用木片或竹片做成的,用于传递军事消息,称之为 “木鸢”。东汉年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人们才开 始用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后来,因为有人在风 筝上加了竹笛,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 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大概到了宋代,放风筝 已是一项大家都喜欢的活动,并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