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
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
1.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
性和金属光泽。

2.金属键:金属原子贡献出价电子,形成正离子,沉浸在电子云中,他们依
靠运动于其中的公有化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称之为金属键
3.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4.晶体结构:晶体中原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具体排列方式。

5.空间点阵: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或原子团抽象成纯粹的几何点,由这些几何
点有规则地周期性重复排列形成的三维空间阵列。

6.晶格:用一系列平行直线将阵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三维空间格架。

7.晶胞:从晶格中选取的能够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8.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等距离的原子数目。

9.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所占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用来表示原子排列的紧
密程度。

10.晶向:在晶体中,任意两原子之间的连线所指的方向称为晶向。

11.晶向族:原子排列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向。

12.晶面: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所组成的平面称为晶面。

13.晶面族:原子排列情况完全相同的所有晶面。

14.各向异性:不同方向上晶体的各性能(导电性、导热性、强度等)不相同
的特性。

15.多晶型性:某些金属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特性。

16.多晶型转变(同素异构转变):当外部条件(温度或压强)改变时,金属
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

17.强度:指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18.硬度:金属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体压入表面的能力。

19.塑形: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20.冲击韧性:材料在外加冲击载荷作用下断裂时消耗能量大小的特性。

21.晶体缺陷:在实际的金属材料中存在的一些原子偏离规则排列的不完整性
区域。

22.点缺陷:在三个方向上尺度都很小,相当于原子尺寸,如空位、间隙原子、
置换原子。

23.线缺陷:在两个方向上尺度很小,另一个方向上尺度很大,主要是位错。

24.面缺陷:在一个方向上尺度很小,两个方向上尺度很大,例如晶界、亚晶
界等
25.空位:在一定温度下,晶体中的原子因能量过高而克服周围原子的束缚,
脱离原来的平衡位置而留下的空结点。

26.间隙原子:处于晶体间隙中的原子称为间隙原子。

27.置换原子:占据在原来基体原子平衡位置上的异类原子称为置换原子。

28.位错:晶体中有一列或某几列原子发生的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29.层错:实际晶体中,晶面的堆垛顺序发生局部差错而产生的一种晶体缺陷。

30.位错密度: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位错线的总长度。

31.晶界:晶体结构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

32.相界: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两相之间的分界面称为相界。

33.结晶:晶体由液态向固态转变的过程称为结晶。

34.过冷: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总是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

35.过冷度: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36.过热度:液态金属温度与金属熔点的差值。

37.动态过冷度:晶核长大时,固-液界面前沿的过冷度称为动态过冷度。

38.结构(相)起伏:液态金属中存在着不断变化着的短程有序的原子集团。

39.能量起伏:液态金属中,各微观区域内的能量暂时偏离平衡能量的现象。

40.均匀形核:液相中各个区域出现新相晶核的几率是相同的,这种形核方式
称为均匀形核。

41.非均匀形核:新相晶核优先出现在液相中某些区域,这样的形核过程称为
非均匀形核。

42.形核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液相中形成的晶核数目。

43.变质处理:在浇注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促进大量非均匀形核来细
化晶粒的工艺。

44.球化处理:铸铁在浇注时,往铁液里加入球化剂以获得球状石墨的操作过
程。

45.球化退火:使钢中的碳化物球化,获得粒状珠光体的一种工艺。

46.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47.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得的具有金
属特性的物质。

48.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以不同比例相互混合后形成的固相,其晶体结构
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相同,这样的相称为固溶体。

49.固溶强化:随着溶质原子的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
的现象。

50.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51.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间隙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52.金属间化合物:当溶解度超过固溶体的固溶度极限时,合金组元之间发生
相互作为形成的与原来两组元晶格类型均不同的化合物。

53.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部分。

54.相律:在平衡状态下,系统的自由度数、组元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

55.相图:在平衡状态下,合金系中合金的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解。

56.匀晶转变:结晶时从液相结晶出单相的固溶体的过程。

57.异分结晶:固溶体合金结晶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现象。

58.平衡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固液两平衡相中的溶质浓度之比值。

59.成分过冷:固溶体合金平衡结晶时,由于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中成分差异所
引起的实际结晶温度低于平衡结晶温度的现象。

60.共晶转变:由某一成分的液相在恒温下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一定的固相的
反应称为共晶转变。

61.伪共晶组织:在不平衡结晶条件下,成分在共晶点附近的亚共
晶或过共晶
合金,得到的全部的共晶组织。

62.离异共晶:在先共晶数量较多而共晶组织较少的情况下,共晶组织中与先
共晶相相同的那一相,会优先依附于先共晶相上析出,剩下的另一相则单独存在于晶界处,使共晶组织的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

63.伪共析体:奥氏体在较快冷却速度时得到的不平衡组织。

如索氏体、托氏
体。

64.比重偏析:由组成相和熔液之间密度的差异所引起的一种区域偏析。

65.区域偏析:固溶体合金在不平衡条件下结晶时,造成大范围内化学成分不
均匀的现象。

66.包晶反应:在恒温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与一定成分的固相相互作用,形成
另一个一定成分的固相的反应。

67.包晶偏析:由于包晶转变不能充分进行而产生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

68.晶内偏析:晶粒内部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69.枝晶偏析:固溶体合金结晶时,枝干和枝晶间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70.平衡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液固两平衡相中溶质浓度的比值。

71.渗碳体:铁与碳形成的间隙化合物。

72.莱氏体:共晶转变所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73.珠光体:共析转变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的片层状组织。

74.索氏体: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的细片状组织。

75.镇静钢:钢液在浇注前进行充分脱氧的钢,氧的质量分数不超过0.01%
76.沸腾钢:指脱氧不完全的钢,浇注时钢中的氧与碳发生反应放出一氧化碳
气体使钢沸腾。

77.淬火时效:钢材在室温下长期放置或稍加热时,氮就逐渐以氮化铁的形式
从铁素体中析出,使钢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使钢材变脆的现象。

78.滑移面: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作相对的滑
动,这个晶面称为滑移面,滑动方向称为滑移方向。

79.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

80.临界分切应力:使滑移系开动的最小分切应力。

81.滑移: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某些晶面和晶向
发生滑动。

82.孪生: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一定的晶向相对于
另一部分作均匀切变的过程。

83.攀移:指刃型位错沿垂直于滑移面方向的运动。

84.交滑移:指晶体中出现两个或多个滑移面沿着同一个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
的现象。

(螺)
85.固溶强化:固溶体合金随着溶质含量的增加,其强度硬度增加,塑形韧性
下降的现象。

86.形变强化:冷变形金属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强度硬度逐渐增加,塑形韧性
下降的现象。

87.第二相强化:由于第二相粒子弥散分布于基体金属中,阻碍位错运动而造
成的强化现象。

弥散强化(绕过)沉淀强化(切过)
88.细晶强化: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也越好的现象。

89.珠光体:由奥氏体在727℃发生共析转变获得的铁素体和渗碳体交替分布
的片层状组织。

90.纤维组织:当变形量很大时,晶粒沿变形方向逐渐伸长,呈现出一片如纤
维状的条纹组织,称为纤维组织。

91.带状组织:复合合金中的各个相,在热加工时沿着变形方向交替地呈带状
分布的组织。

92.形变织构:当变形量很大时,多晶体中原为任意取向的各个晶粒会逐渐调
整其取向而彼此趋于一致,这一现象称为择优取向,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称为变形织构。

93.宏观内应力(第一类内应力):由于金属工件或材料各部分的不均匀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