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侣
2021.7
年龄最小的渡江一等功臣
马毛姐1935年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马家坝村一
个贫苦的渔民家庭。

1949年2月,解放军解放了长江北岸无为地区,马毛姐一家和其他穷苦人家一样,沉浸在获得解放的欢乐里。

老百姓们挑米担柴、修路挖河、征用民船,忙着各项支前工作。

年少的马毛姐决心要为解放军做点事,“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让穷人都过上好日子!”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让年仅14岁的马毛姐热血沸腾,她毅然决然选择和哥哥一起,参加“渡江突击队”。

1949年4月20日夜,著名的渡江战役正式打响。

解放军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抢渡长
江。

马毛姐和哥哥划的这条船,与其他3条船组成
“渡江突击队”,马毛姐第一个跳上船,她数了数,船上共有30名解放军战士。

她回忆道:“那天,我差点上不了渡江突击船,一个挎盒子枪的解放军,见我是个小姑娘,一脸严肃地说,‘这怎么行,很危险,你不怕吗?’我说,‘我不怕死,我会掌舵,我会划水。

我哥哥眼睛不好,在船桅杆边扯帆,我一手掌舵,一手划桨,能帮上忙。

’”就这样,马毛姐用力撑着船,迅速向南岸破浪前进。

敌人的飞机在江面上空来回飞,不断投放的炮弹,很快在江面上掀起冲天水柱。

瞬间,4只先锋船被炸沉2只,子弹像雨点一样飞过来,打烂船篷,突击队员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就在船只快要靠岸时,马毛姐突然感觉右臂上一阵钻心的疼痛,低头一
文/阿春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
本文主人公马毛姐
伴侣2021.7
马毛姐回家乡马坝村看望乡亲们
看,才发现血直往外流,一颗子弹打中了她的右肘部位。

马毛姐顾不上包扎,咬着牙,拼命划桨,此刻,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把第一批突击队员,安全送达对岸,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约40多分钟后,船只到达长江南岸,成为百万雄师中,第一批抵达南岸的“渡江突击队”。

在长江南岸的碉堡里,负隅顽抗的敌人,用机枪阻止上岸的解放军前进。

马毛姐熟悉地形,自告奋勇领着2名爆破手,一举炸毁敌人的碉堡。

那一晚,马毛姐兄妹俩横渡长江6趟,共运送3船解放军抵达南岸,并在返回途中,救起多名落水战士。

渡江战役胜利后,马毛姐被授予“一等功臣”“支前模范”称号,她是渡江功臣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毛主席邀请她到家里做客
1951年9月20日,距离国庆节还有10天时间,马毛姐突然接到政务院(后称国务院)邀请,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

1951年9月26日,马毛姐随安徽代表团一起,登上前往北京的火车。

9月29日晚,毛主席在灯火辉煌的中南海怀仁堂设宴,招待进京参加国庆庆典的各省代表团成员。

这次入京人员都是从基层选上来的各界代表,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进京,所以都非常激动。

当毛主席走进怀仁堂时,瘦小的马毛姐站在人群中,踮着脚,但什么也看不到。

根据安排,宴会上每个代表团选派一名代表,向毛主席敬酒。

马毛姐被安徽代表团推荐,代表安徽人民敬酒,马毛姐非常激动,轮到她敬酒时,她倒了满满一杯酒,马毛姐终于近距离看到了毛主席,而且,毛主席还与她握了手。

但遗憾的是,她还没来得及跟毛主席说上一句话,后面敬酒的代表就把她挤走了。

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马毛姐再次见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之后,毛主席还邀请她和其他代表一起,于10月3日观看京剧表演。

让马毛姐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她的座位居然被安排在毛主席和周总理中间,她的心激动得怦怦直跳。

第二天早上,毛主席安排两位工作人员,开着小轿车,把马毛姐从招待所接到中南海。

当天,毛主席在家中宴请了这位小英雄,而她也是当天唯一的一位客人。

毛主席上下打量着马毛姐,见她穿的衣服实在太旧,立即对警卫员说:“去给她买一套新衣服。

”说完,毛主席走到马毛姐身边,像一位慈祥的父亲,伸出宽大而温暖的手,抚摸着马毛姐的头。

当天,马毛姐在毛主席家吃午饭时,毛主席特地吩咐家人,再加两份菜。

多年后,马毛姐回忆说:“毛主席请我吃辣椒,还要我吃大肥肉,把肥肉往我碗里夹,平时不吃肥肉的我,硬是咬着牙吃下去了。

”席间,毛主席还亲切地问了马毛姐很多问题,并
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聊着聊着,毛主席问到了马毛姐的学习状况,并提醒她,你虽然很勇敢,不怕牺牲,但也要好好学习,注意不能翘尾巴。

“想不想在北京读书?”毛主席突然问道。

马毛姐愣了一下,便马上说道:“我已经在安徽炳辉子弟学校上学了,我想家,我要回家。


毛主席见马毛姐不愿留在北京,也没有强求她。

临别时,毛主席给马毛姐做了两套新衣服,送给她一个本子,一支笔,还在本子上亲笔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从北京回到安徽老家后,在上级
的安排下,马毛姐进入安徽省炳辉烈士子女学校(以抗日英雄罗炳辉烈士名字命名的学校)读书。

后又到巢县省干部速成中学学习。

1957年,马毛姐从巢县速成中学毕业,之后,便投身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她先后担任合肥车站麻纺厂、针织厂、被服厂、帽厂、东风服装厂车间主任、团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

1976年,她担任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副经理、工会主席、党委委员。

期间,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视台、南京有线电视台、省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录音、录像、拍摄纪录片,纪念渡江战役。

马毛姐还关心下一代成长,经常深入中、小学校,给广大师生作报告,号召师生爱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对青少年进行“三热爱”教育。

有“功”不改本色
马毛姐一生秉持简朴作风,从不因过上了好日子而铺张浪费。

她时刻铭记旧社会的苦,时常忆苦思甜,不忘初心。

1998年10月,八一制片厂要拍摄纪念渡江战役胜利50周年的影片,工作人员特意邀请马毛姐前去参加拍
伴侣
2021.7
在老婆眼里,我是一个好男人,诚恳善良有责任感,深得众人羡慕,但可惜我不是好丈夫,因为好情人必须是“哄”女人的高手,用甜言蜜语让女人感到浪漫,即使没有金银首饰、华丽服装、山珍海味,甚至傻乎乎地吃着窝窝头,心里也会乐开花。

可是,这些我不具备,妻子“骂”我是“榆木疙瘩”,没有情商。

妻子“恨铁不成钢”,又不肯服输,想了许多妙计,教我如何“哄女人”。

记得我和她谈恋爱时,她就深感我的木讷之苦,我对女人最爱听的那三个字,总是爱惜又爱惜,仿佛说了就要掉三颗牙似的,我还大力鼓吹“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爱人间的最高境界。

但摊上我这样一个“木讷”的男人并没有使妻子灰心丧气,反倒激起了她重塑一个男人的雄心壮志。

她决定开办一所家庭学校,招收我做她的关门弟子,准备脱我的胎换我的骨。

中午我回家照例一进门便大呼肚子饿,理所当然地坐在餐桌旁,品尝着她辛辛苦苦包了小半天的水饺,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活像老佛爷似的。

妻子态度优雅含情脉脉地坐在我对面好一会儿,我却硬是没看她一眼。

她双手托着下巴,咕嘟起小嘴,扑闪着丹凤眼,说:“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不好意思打扰了!”她谦恭温顺如小女人,“你为什么爱我?”“什么爱呀爱呀的?我刚才没说爱你呀!”说完,好像
文/徐爱清
摄。

马毛姐当时已经63岁,但一提到当年护送解放军过江的往事,她的眼中就闪着光。

她向大家讲述渡江的惊险过程,以及解放军英勇无畏的精神,激动时,甚至泪水涟涟。

拍摄结束后,剧组想给她500元劳务费,但马毛姐果断拒绝说:“我来这里吃住都是你们花钱,不能再收你们的钱了。

”她说,自己的好日子都是党给的,为党奉献,是自己应该做的,不求任何回报。

1999年,马毛姐出席全省离休干部先进个人电视表彰大会,省委组织部和省老干部局,授予她离休干部先进个人证书。

离休后,她仍坚持义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300多场次。

2006年,古稀之年的马毛姐被检查出脑梗阻,手术进行很长时间才脱离危险。

出院后,大家都担心她会因身体不适而不开心,总是对她关爱有加,马毛姐却很高兴地说:“你们不用担心我,我觉得我每一天都很幸福。

”在生病之后,马毛姐的行动不太方便,这是她唯一感到遗憾的地方。

她逢人便说:“我总觉得自己对国家贡献太少,在我有生之年,我还要为国家效力,为人民做事。


2021年3月28日,86岁渡江英雄马毛姐决定回故乡看看,她十多年没有回家了。

在马坝村,村民奔走相告,大家很快围到了文化广场上。

马毛姐看到一群少先队员手捧鲜花,朝自己走来,不由挺直身子,热情地注视着他们,微笑着举起双手。

孩子们的到来让马毛姐打开了话匣子。

“是英勇的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军,让穷人过上了好日子。

”她向少年们讲述自己年少的苦难生活和参加战斗的细节,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他们牢记党和国家历史、珍惜幸福生活、用心学习本领、创造美好未来。

如今,马毛姐住在社区卫生院,接受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

她骄傲地告诉记者,自己身体很好,耳不聋眼不花,“现在政策好,我前段时间还回了趟无为老家,看到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


2021年6月2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为马毛姐颁授“七一勋章”。

在采访中,马毛姐表示,会让女儿把勋章送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去,“让后面的人看看,以便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责编/伊和和
E-mail:yihe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