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区路堑边坡失稳机理与处治对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
王 曙 光 陈 亚 洲 :贵 州 山 区 路 堑 边 坡 失 稳 机 理 与 处 治 对 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1 年 第 3 期
施2个方面讨论边坡处治对策。 3.1 边 坡 防 护 3.1.1 圆 弧 形 滑 动
此类变形破坏模式常发生于土质边坡与土石 混合边坡中。 圆 弧 形 滑 动 滑 面 通 常 较 深,工 程 上 可 采 取 以 下 措 施 进 行 边 坡 防 护:① 放 缓 坡 率。 土 体 抗 剪 强 度 参 数 较 小 ,自 稳 性 较 差 ,应 在 工 程 允 许 范 围 内 尽 量 放 缓 坡 率 ,减 少 滑 面 上 部 土 体 容 重 ;② 格构锚杆(索)。 根 据 滑 面 深 度,可 选 择 锚 杆 (索) 进行坡面防护,长 度 应 超 出 滑 面 一 定 深 度 以 保 证 锚固 强 度;③ 路 堑 墙。 当 边 坡 受 红 线 限 制 需 要 收 坡时,可 采 用 路 堑 墙 (坡 率 1∶0.25)进 行 支 挡 防 护 ,下 滑 力 过 大 时 可 采 用 抗 滑 桩 。 3.1.2 沿 层 面 平 面 滑 动
(贵 州 省 交 通 规 划 勘 察 设 计 研 究 院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贵 阳 550081)
摘 要 贵 州 山 区 地 质 条 件 复 杂,降 雨 量 大,路 堑 边 坡 的 稳 定 对 道 路 安 全 影 响 重 大。 文 中 以 贵 阳 市某道路工程为依托,分析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类型,总结出 四 类 风 险 较 大 的 路 堑 边 坡,即 土 质 边 坡、顺层岩质边坡、岩土混合边坡和超高边坡,明确主要破 坏 形 式 为 圆 弧 形 滑 动、沿 层 面 平 面 滑 动、 沿 土 岩 分 界 线 折 线 滑 动 、岩 体 屈 服崩 塌 。 结 合 破 坏 机 理 及 实 际 ,明 确 边 坡 防 护 可 采 用 放 缓 坡 率 、抗 滑 桩 、格 构 锚 杆 (索 )、挡 墙 等 形 式 ,辅 以 边 坡 截 排 水 ,以 保 证 边 坡 稳 定 。 关键词 贵州山区 路堑边坡 边坡防护 截排水系统 中 图 分 类 号 U416.1+4
2.3 土 石 混 合 边 坡
土石混合边 坡 常 指 上 部 为 土 体、下 部 为 岩 体 的 边 坡 ,在 贵 州 地 区 又 常 见 为 坡 体 前 部 为 土 体 、后 缘为岩体的 边 坡。 贵 州 地 区 灰 岩、白 云 岩 等 可 溶 岩 分 布 广 泛 ,溶 槽 发 育 且 为 黏 土 充 填 ,边 坡 开 挖 时 坡面常有溶槽揭露,如 K5+580 右 侧 边 坡。 该 边 坡高约22.2m,溶 槽 发 育,下 伏 基 岩 为 三 叠 系 下 统谷脚组灰 岩,边 坡 横 断 面 图 见 图 3。 该 类 边 坡 的 失 稳 机 理 与 土 质 边 坡 相 似 ,可 总 结 为 :边 坡 开 挖 后,雨 水 入 渗 至 坡 体 内 部,一 方 面 增 大 了 土 体 容 重,另一方面可 入 渗 至 土 岩 分 界 线 使 得 潜 在 滑 移 面抗剪强度参数 降 低,坡 体 达 到 临 界 状 态 后 可 能
图 4 K10+580 右 侧 超 高 岩 质 边 坡
该类边坡的失 稳 机 理 为:高 边 坡 开 挖 形 成 过 程 中 ,坡 体 内 部 应 力 重 分 布 较 为 明 显 ,原 有 的 平 衡 状 态 被 打 破 ,应 力 向 坡 面 集 中 ,使 得 坡 体 局 部 变 形 量 逐 渐 累 积 ,产 生 塑 性 屈 服 ;加 之 贵 州 山 区 岩 体 普 遍 较 为 破 碎 ,节 理 发 育 ,边 坡 常 被 3 组 甚 至 更 多 结 构面切割为大小 各 异 的 块 体,雨 水 在 裂 隙 中 汇 聚 也产生了一定的 静 水 压 力,使 得 该 类 岩 质 高 边 坡 常 发 生 屈 服崩 塌 破 坏 。
顺层岩质边坡常指岩层层面与坡面倾向相同 (或相近)且倾角 小 于 设 计 坡 率 的 岩 质 边 坡,层 面 常为软弱结构面且抗剪强度较低。贵州地区岩层 出 露 多 为 沉 积 岩 ,整 体 稳 定 性 常 受 岩 土 体 强 度 、结 构面产状与强度控制,如 K4+040 左 侧 边 坡。 该 边 坡 为 五 级 顺 层 岩 质 边 坡 ,上 覆 土 层 为 红 黏 土 ,下 伏 基 岩 为 三 叠 系 下 统 谷 脚 组 灰 岩,坡 面 走 向 为 135°,岩 层 产 状 为 115°∠12°,结 构 面 参 数 为 黏 聚 力犮=30°,内摩擦角φ=11°,为软弱 结 构 面,其 边 坡 横 断 面 示 意 见 图 2。
本文以贵州 省 贵 阳 市 某 市 政 道 路 为 依 托,总 结了贵州地区较为常见且风险较大的四类路堑边 坡类型,通过对 相 应 边 坡 的 变 形 破 坏 机 理 进 行 分 析 ,提 出 对 应 的 边 坡 处 治 对 策 。
1 工 程 地 质 概 况
项 目 区 位 于 贵 州 高 原 中 部 ,地 形 起 伏 不 大 ,属 云 贵 高 原 溶 蚀侵 蚀 型 低 中 山 和 高 原 溶 丘 洼 地 地 貌 ,项 目 区 位 于 扬 子 准 地 台 黔 中 腹 地 ,贵 阳 构 造 变 形 区 ;地 层 总 体 呈 单 斜 产 出 ,倾 东 向 ,倾 角 较 缓 ,一 般在5°~24°间,项 目 区 内 无 活 动 断 裂 通 过,场 地 整体稳定。
收 稿 日 期 :20210201
灰 岩 均 为 可 溶 岩 ,项 目 沿 线 主 要 不 良 地 质 为 溶 洞 , 多处发育有溶槽。 2 边 坡 类 型 及 失 稳 机 理
通过对项目区 沿 线 的 路 堑 边 坡 进 行 调 研,结 合贵州省各县市 区 域 地 质 资 料,将 贵 州 山 区 存 在 的安全隐患较大 的 路 堑 边 坡 分 为 四 类,即 土 质 边 坡、顺层岩质边坡、岩 土 混 合 边 坡 (溶 槽 发 育),以 及超高边坡。 下 面 根 据 项 目 实 例,对 该 四 类 边 坡 的失稳机理进行分析。 2.1 土 质 边 坡
贵州山区地 质 环 境 复 杂,岩 石 出 露 以 沉 积 岩 为主,项目沿线主要出露地层有 第四系(Q)、三 叠 系下 统 安 顺 组 (T1犪)、谷 脚 组 (T1犵)、大 冶 组 (T1犱)等,上 覆 土 层 主 要 为 填 土、红 黏 土,下 伏 基 岩 主 要 以 白 云 岩 、灰 岩 等 碳 酸 盐 岩 为 主 。 白 云 岩 、
擦角和黏聚力降 低,同 时 降 雨 使 得 潜 在 滑 面 上 部 土体产生增重效 应,导 致 边 坡 沿 潜 在 滑 动 面 所 受 到的抗滑力小于 下 滑 力,达 到 临 界 值 后 边 坡 沿 滑 面发 生 圆 弧 形 滑 动,自 坡 顶 后 缘 剪 入,自 坡 脚 剪出。 2.2 顺 层 岩 质 边 坡
此类变形 破 坏 模 式 常 发 生 于 顺 层 岩 质 边 坡 中,层面为软 弱 结 构 面。工 程 上 可 采 取 以 下 措 施 进 行 边 坡 防 护:① 沿 层 面 放 坡 开 挖。当 考 虑 道 路 全线填挖平衡或 工 程 红 线 允 许 时,可 沿 层 面 对 边 坡 进 行 放 坡 开 挖 ,清 除 潜 在 滑 体 ;② 抗 滑 桩 + 格 构 锚索。当边坡 无 放 坡 空 间,应 在 坡 脚 设 抗 滑 桩 进 行 支 挡 ,上 部 设 格 构 锚 索 进 行 预 加 固 ,由 于 边 坡 可 能沿层面发生多 级 滑 动,应 根 据 分 级 下 滑 力 计 算 结果确定锚索排 数 及 预 应 力 大 小,必 要 时 可 设 双 排桩。 3.1.3 沿 土 岩 分 界 线 折 线 滑 动
总 第 306 期 2021 第 3 期
交 通 科 技 TransportationScience & Technology
DOI10.3963/j.issn.16717570.2021.03.017
SerialNo.306 No.3June2021
贵州山区路堑边坡失稳机理与处治对策
王曙光 陈亚洲
土质边坡常指 由 坡 积 土、沉 积 岩 和 变 质 岩 风 化形成的残积土组成的边坡[2],挖高常在20m 以 下。贵州地区红 黏 土 分 布 广 泛,具 有 高 天 然 含 水 量、高 液、塑 限、高 孔 隙 比、低 密 度、干 缩 开 裂 等 特 点[3],常为土质边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 K1+280 右侧边坡。该边 坡 为 二 级 土 质 边 坡,上 覆 红 黏 土 最高约17m,设计坡率按1∶1 开挖,边坡 横断面 示 意 见 图 1。
图 1 K1+280 右 侧 土 质 边 坡
该类边坡的失 稳 机 理 为:边 坡 按 设 计 坡 率 进 行开挖后,强降雨 作 用 下 地 表 水 入 渗 使 土 体 内 摩
2021 年 第 3 期
王 曙 光 陈 亚 洲 :贵 州 山 区 路 堑 边 坡 失 稳 机 理 与 处 治 对 策
73
发生圆弧形滑动,也 可 能 沿 土 岩 分 界 线 自 坡 体 下 部剪出。
图 3 K5+580 右 侧 土 石 混 合 边 坡
2.4 超 高 边 坡 超高边坡一般 为 岩 质 边 坡,本 文 指 坡 高 超 过
70m 的岩质边坡。受地形限制,贵州 地区 道路建 设中出现大量的 深 路 堑 边 坡,常 为 切 向 坡 或 反 向 坡(顺向超高边坡 一 般 按 隧 道 处 理),安 全 隐 患 较 大,如 K10+580 段 右 侧 边 坡。 该 边 坡 高 约 86.0 m,为反向岩质边坡,下伏基 岩为三 叠系 下 统 安 顺 组泥 质 白 云 岩,层 面 结 合 较 差,节 理 裂 隙 发 育,岩 体 破 碎 ,边 坡 横 断 面 图 见 图 4。
此类变形 破 坏 模 式 常 发 生 于 土 石 混 合 边 坡 中 ,所 采 用 的 防 护 措 施 与 圆 弧 形 滑 动 模 式 相 似 ,可 总 结 为 :① 土 质 部 分 。 应 尽 量 放 缓 坡 率 ,采 用 挡 墙 +格构锚杆(索)进 行 坡 面 防 护;② 岩 质 部 分。 坡 面较完整时可采用灌木护坡挂网进行绿化防护, 坡面较破碎时可采 用 “锚 杆 挂 网 喷 射 混 凝 土 + 码 砌 植 生 袋 ”或 格 构 锚 杆 植 草 进 行 坡 面 防 护 。 3.1.4 岩 体 屈 服崩 塌
图 2 K4+040 左 侧 顺 层 岩 质 边 坡
该类边坡的 失 稳 机 理 为:坡 体 中 存 在 与 设 计 开 挖 坡 面 同 向 (或 相 近 )且 倾 角 小 于 设 计 坡 率 的 软 弱 结 构 面 ,坡 体 开 挖 导 致 软 弱 结 构 面 临 空 ,被 结 构 面切割的块体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沿结构面滑动趋 势 ,块 体 与 坡 体 后 缘 产 生 拉 裂 缝 ,雨 水 沿 裂 缝 下 渗 导致结构面参数 进 一 步 降 低,块 体 沿 结 构 面 发 生 平面滑动。
贵 州 省 地 处 西 南 腹 地 ,地 质 条 件 十 分 复 杂 ,是 我国地质灾害最 为 严 重 的 地 区 之 一,随 着 近 些 年 贵州交通基础设 施 建 设 的 逐 渐 加 快,边 坡 失 稳 所 引起的道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贵州具有山岭深 谷分布广泛的地 形 特 点,道 路 修 建 常 采 用 路 堑 挖 方 的 形 式 ,加 之 西 南 山 区 普 遍 降 雨 量 较 大 ,处 治 不 当易诱发较 严 重 的 地 质 灾 害 。 [1] 因 此,分 析 不 同 类型边坡破坏模 式 并 采 取 相 应 的 防 治 措 施,是 贵 州地区边坡工程设计人员的工作重点。
3 边 坡 处 治 对 策
综 合 以 上 分 析 ,结 合 现 场 调 研 ,贵 州 山 区 道 路 建设中常出现的 边 坡 破 坏 模 式 可 总 结 为 四 类:圆 弧 形 滑 动 、沿 层 面 平 面 滑 动 、沿 土 岩 分 界 线 折 线 滑 动、岩体屈 服崩 塌。 贵 州 山 区 降 雨 量 大,雨 水 入 渗常是导致 边 坡 失 稳 的 直 接 诱 导 因 素。 因 此,结 合各类边坡的失 稳 机 理,从 边 坡 防 护 和 截 排 水 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