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13—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5
—、选择题(每小题1.5 分,共60 分)
1.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石器锄耕D.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2.右图所示为甲骨文“田”字的不同写法,它们反映的我国古代土地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3.下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酒器牛尊,牛鼻上穿有环。

由此可推断出当时社会
A.人们酗酒成风B.牛的数量很多
C.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D.青铜器均以牛为造型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生产方式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

C.手工业生产方式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5.我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修建于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6.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业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各组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丝织品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7.下图中由曹魏马均改进的灌溉工具是
A B C D
8.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

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

”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筒车B.桔槔C.水排D.翻车
9.下列哪一项是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
A.飞钱B.柜坊C.交子D.票号
10.对比图2与图1,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 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 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 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11.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古代著名的瓷都是
A.淄博B.佛山C.唐山D.景德镇
12.“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

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
A. 丝纺织业
B. 棉纺织业
C. 麻纺织业
D. 毛纺织业
13.我国古代史上,民营纺织、矿冶、制瓷等行业开始居于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是在A. 唐朝初期 B. 北宋晚期 C. 明朝中期 D. 清朝前期
14.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商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者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5.阅读表1:表1 1820~1879年广东某地居民离乡谋生的情况
表1反映出这一地区在鸦片战争以后
A.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宗法社会遭到破坏
C.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6.“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势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下列企业的创办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轮船招商局B.汉阳铁厂C.江南制造总局D.发昌机器厂
17.某同学要研究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的发展情况,可作为史料的是
A.京师同文馆B.江南制造总局C.汉阳铁厂D.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18.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②培养了近代军事、科技人才
③实现了“自强”目标④开启了中国工业近代化历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下列图片记录了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其中最能直接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 D. ③④
2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因素有
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④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
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甲午战争期间D.戊戌变法期间22.右图为两枚90多年前的火花,它们透露的历史信息有
①清朝覆灭民国成立②“实业救国”风潮影响
③民族火柴工业发展④民族资产阶级爱国情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23.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A.产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 生产技术水平低D.生存环境未根本改变
24.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采煤业和冶金业B.火柴业和卷烟业C.纺织业和面粉业D.化工业和皮革业25.著名学者胡适曾在抗战胜利后指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家资源委员会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蚕食鲸吞,全国其余经济或则被其窒息而死。

”文中方框里的原文应该为
A.民族企业
B.官僚资本
C.外资企业
D.个体经济
26.下列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因素,具有根本性的因素是
A.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B.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C.欧洲社会出现“寻金热”D.《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
27.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主要是指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
A.商品种类的增加
B. 贸易中心的转移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贸易范围的扩大28.“三角贸易”是15到19世纪西方殖民掠夺的一个重要方式。

读《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
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
A.枪支和工艺品
B.香料和布匹
C.黑人奴隶
D.黄金和白银
29.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贸易强国是
A.西班牙B.英国C.葡萄牙D.荷兰
30.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率先使用机器的生产行业是
A.采矿业B.运输业C.冶金业D.棉纺织业
31.右图中a - 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A. 电力
B. 石油
C. 煤
D. 核能
32.下列工业革命的成果,按照发明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瓦特改良蒸汽机②珍妮纺纱机③早期火车④早期轮船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④③33.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B. 先进的通讯手段
C. 物美价廉的工业品
D. 威力巨大的炮舰
3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国家是
A.英国和法国
B.俄国和日本
C.美国和德国
D. 美国和英国35.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下列最能体现其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A B C D
36.下列工业部门,新兴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
①汽车工业②航天工业③石油工业④化学工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7.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D.棉纺织部门首先应用机器
38.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导火线是
A.股市崩溃B.石油涨价C.农业衰退D.种族矛盾
39.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
A.规令银行暂时休业进行整顿
B.发展经济鼓励消费
C.通过劳资谈判缓解社会矛盾
D.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40.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利用市场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调整发展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题10分,42题14分,43题16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
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

……若机户工作减。

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
情的向往。

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机户和工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2)材料二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1分)这种经济现象的特点是什么?
(4分)
(3)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1分)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42.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影响到中国。

材料一、: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
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摘自《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英国是如何确立殖民霸权和经济霸权的。

(5分)
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两种经济的碰撞,带来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2)为了应对这种变化,从1860年到1895年,清朝当局尝试构建一个高效、仁慈的儒家政府,以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采用外国技术来加强国力。

清政府在经济上采取的改革方案是什么?(2分)
观察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并结合材料二回答问题:
材料二、经济史专家认为:“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工业在中国不断增多……,国人致力于实业(指投资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曾出现三次热潮……中国近代(指五四运动前)的社会进步无疑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3)材料中所提到的“三次热潮”指什么?(3分)依据上述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
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4分)
43.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开始起了冲突。

而在此前,这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全球联系尚不存在,更不用说全球统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简述16世纪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4分)
材料二、进入20世纪,市场力量与政府调控力量都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苏联在这方面的成功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了种种经济政策。

有些国家甚至开始了自己的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济困难。

(2)苏联政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体制?结合所学评价该体制。

(6分)
(3)材料中“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什么?美国政府为走出“经济的崩溃”采取了什么措施?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5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 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题10分,42题14分,43题16分)
41.(1)雇佣关系(1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分)
(2)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1分)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具有分散性等(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得4分)
(3)重农抑商(1分)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1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分)
42.(1)英国从16世纪到18世纪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确立其“日不落帝国”的殖民霸权。

(3分)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至19世纪上半期,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建立其经济霸权。

(2分)
(2)洋务运动(2分)
(3)“三次热潮”指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3分)
初步发展的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强资本输出的侵略,导致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4分)
43.(1)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确立。

(各1分,共4分)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斯大林模式。

(1分)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3分)。

但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2分,答中两方面即可)
(3)“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指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分)美国采取罗新福新政(1分)整顿财政金融,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

(4分)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