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电商发展视角下的农村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探索———以肥东县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农村电商发展视角下的农村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探索———以肥东县为例
作者:王玥玟
来源:《山西农经》 2018年第6期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有利于形成“村镇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加快农村建设。
随着农村电商的不断发展,促使电商与新型城镇化的不断融合,同时开辟了新的城镇化方式在线城镇化。
农村电商在发展
中也存在着农村生态复杂性、电商人才缺口大、品牌效应薄弱、缺乏规模效应等问题,阻碍着
城镇化发展。
本文以安徽省肥东县为例,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方法,并由此探索
出一条适合电商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电商;乡村振兴战略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6-000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势头正猛,农村网络市场虽然起步晚,但是增长迅速,发展呈
现新的动能,农村市场成为电商战略发展的新重地。
安徽省肥东县积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将
电商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深度融合。
电商凭借着政府的支持,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自身的迅速
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
本文将基于对肥东县农村电商的调查,分析肥东县农村电
商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其特色的发展路径,针对其过程中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针对性的应
对措施,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电商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1 肥东县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1.1 肥东县农村电商初露端倪
1.1.1 电商行业发展迅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肥东县在2017年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达到585 181.459万元,其中线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10 086万元,同比增长了
16.5%。
由表1可以看出电商的发展带动了肥东经济的发展。
1.1.2 聚集整合资源平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肥东县已建成的电子商务服务站有270个,其覆盖率高达70%,乡镇以下快递网络实现100%覆盖。
肥东县通过聚集整合资源平台,开办电
商产业园。
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集物流、展示产品、技术培训、创新空间等为一体,吸引了
大批人才涌入,为电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对于电商发展需要的知识与技术,肥东县政府
经常开展知识讲座、技能培训。
对于人才引进及大学生返乡,肥东县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吸纳
本地人才扎根肥东。
1.1.3 促进贫困人口就业,扎实推进电商扶贫。
电子商务扶贫是合肥市六大产业扶贫之一,肥东县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优先在14个贫困村建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开展电商扶贫下乡培训。
全县现已对20个乡镇园区开展免费电商培训3 679人,150个贫困户开设淘宝店铺、
微信商城。
肥东县也涌现出一批电商扶贫典型代表:牌坊乡爱心瓜哥,桥头集蓝莓扶贫基地,古城镇盼盼家的农场等等,累计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 077人。
村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农村电商的推广,很多村民凭借自己家的特色农
产品,进行线上销售,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村民收入上升,消费能力增强,能够满足自己平时
的物质文化需求,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1.2 肥东县农村电商经营特点
肥东县农村电商采取“农户自愿+政府联系+公司吸纳”的发展模式,发展专业合作社,通
过合作社收购农产品,将产品放在电视或网络上销售。
这使肥东电商能够摆脱“小、散、全”
的初级阶段,产业发展力度增强。
同时解决了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并且还引导贫困户种植
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这不仅促进了电商的发展,还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2 肥东县农村电商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2.1 农村生态的复杂性和村民固有的消费观
肥东县的农产品主要是土鸡蛋、梨子、桃子等,这些农产品市场差异性小,需求弹性小,
供给弹性大在进入互联网之后与同类农产品竞争大。
虽然现在肥东县经过土地流转之后,耕地
集中,生产规模较大,但是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使得投资资金流动慢,投资周期长。
除此以外,农村消费者固有的消费观念,从众性强,更依赖实体店。
他们倾向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
统购物方式,对于网络上先付款再收货的方式仍旧不能完全接受。
2.2 农村电商人才缺口大,科技服务力量薄弱
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差。
从历史角度,中国农村人口的分布继承古代社会部落式结构,没
有城市的集聚效应;而且农村的医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导致人才流出多,流入少。
落后的经
济文化水平同样限制了人的发展,不仅里面的人发展不起来,外面的人也不愿进去。
农业科技
投入不足,科技服务力量薄弱,农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以及做到可
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制约因素。
2.3 产品品牌效应低,缺乏集聚式发展
电子商务借助“互联网+”方式,通过信息流动促进资源配置,通过物流垂直化连接生产
者和消费者,形成农村特色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
虽然肥东县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电商代表,但
是这些电商的数量少,辐射范围小,形成的规模效应有限。
而且肥东县大多数村镇集体经济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比较落后,村民靠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生。
这些农作物
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约束大,而且农产品品种一般,竞争优势小,很难形成品牌。
电商的
发展需要品牌的打造,品牌带来的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3 对农村电商在城镇化建设中发展的建议
3.1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改变村民的消费观
政府要做到为人民服务,通过举办知识宣传讲座等活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使村民能意
识到计算机是“工具”而不是“玩具”的意识改变。
村里有必要适时开展基础知识计算机知识
的普及工作,让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专业人员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计算机使用的专业指导。
肥
东县可以利用电商们进行这方面培训。
同时要引导群众正确使用计算机,使其不仅仅充当娱乐
的工具。
把互联网的作用充分展现,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各种信息,开阔群众视野,准确把握时
代的脉搏。
改变村民的消费观。
要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利用一些娱乐活动:唱戏、促
销展等方式,村民们的从众心理和爱凑热闹的习惯会使村民更容易接受网络消费观。
3.2 增加技术支持力度,开展相关知识培训
政府应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
在农业方面不仅要依靠创新带动资源整合,激
发农村科技创新的活力,还要推广农业科技产品的使用,不断完善农业科技体系。
关于技术的
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引进。
所以要引进农业技术人才来培训农民,开展免费的技术培训班,增强农民对技术培训的兴趣,同时培养出一批年轻的农民技术人才,使他们扎根家乡,促进家
乡技术发展,真正做到科技普惠全民。
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挖掘大学生创新潜力,让他们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3 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扩大品牌效应影响
发展电商,就是让“小产业”对接“大市场”,小生产聚成大产业。
肥东县有很多特色农
产品,比如古城镇的五谷杂粮,民族乡的有机蔬菜,撮镇的莲籽荷叶茶,石塘的驴巴,还有江
淮园艺的小南瓜等。
这些特色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依托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同时需要提升农产品质量,质量的保证是农产品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也会使产品更具品牌价值。
对于周边的产业,需要积极融合,形成产业集聚,将电商、物流、农产品销售、宣传等集
于一体,由此形成规模效应,加大农产品影响力。
使产品朝着产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从而
促进当地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
3.4 “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吸纳电商人才
走出去要做到,学习全国优秀县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加电商研修班及各类县
域电商交流论坛活动。
在人才引进方面,一是依据电商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产业技术人员、企业家等各类人才,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
二是通过不同形式,例如聘请专家顾问进行座谈,与高校进行人才与技术对接。
三是推进创新发展,开办创新产业园或许科技园区,提供创
新创业平台,吸引外来人才和本地人才。
为了防止人才外流,还要本土化培养人才。
了解农民
的需求,提供对口的培训方式,吸引本地农民参与培训,同时发掘人才,并对人才进行专业化
培养。
参考文献:
[1]温弘.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
坛,2017,16(24):37-38.
[2]张宝丹,司凯.基于徐州发展多元化“互联网+农村”电商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
坛,2017,16(24):32-33.
[3]刘涛.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速度[J].中国集体经济,2017(35):13-14.
[4]沈艳萍.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电商融入县域经济的实证研究[J/OL].商业经济研
究,2017(23):119-121[2017-12-21].
[5]陈景华.县域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N].中国邮政报,2017-12-02(007).
[6]李世泽,甘日栋,李桂森,梁丰广,周吉意.基于工业化城镇化视角的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研
究[J/OL].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1-5[2017-12-21].
[7]刘建琼.农村新产业融合助力现代农业发展[J].吉林农业,2017(22):35.
[8]张海波.基于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6):141-142.
[9]于子健,白明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流通业供应链优化路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19):3-4.
[10]张莹,耿荣娜.农村电商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
化,2016,19(1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