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地理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解答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长沙市地理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答案在后
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
A、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州
B、南美洲的阿根廷
C、亚洲的印度
D、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2、关于地球板块运动的说法,以下哪个是错误的?
A、地球板块运动是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B、地球板块运动会导致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
C、地球板块运动速度非常快,每年可达数十厘米
D、地球板块运动是地球内部热能释放的主要方式
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黄河的全流域都位于我国的第二阶梯
B.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洞庭湖,位于江西省
D.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珠江,全长约2300公里
4、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公转的周期是365天
C.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D.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最快,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
5、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地和丘陵较少
B. 我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原和丘陵较少
C. 我国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和高原较少
D. 我国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山地和丘陵较少
6、下列关于我国主要河流流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东海
B. 黄河自北向南流,最终注入南海
C. 海河自南向北流,最终注入渤海
D. 珠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南海
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B.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固定的
C.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D. 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
8、关于地球公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C. 地球公转产生了地球的四季变化
D. 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最快,在远日点时最慢
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以丘陵为主,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B.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C. 喀喇昆仑山脉是我国西部的重要山脉,山势雄伟,冬季降雪丰富
D.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被称为“世界屋脊” 10、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B.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
C.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干燥
D.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夏季降水丰富
11、以下哪个地区属于世界著名的“黄金水道”?
A. 长江
B. 密西西比河
C. 尼罗河
D. 伏尔加河
12、下列哪项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
A. 时差
B. 地球上的日夜更替
C. 海市蜃楼
D.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
13、在以下哪个地区,地壳运动最为频繁,地热资源丰富?
A. 黄土高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青藏高原
D. 华北平原
14、以下哪种地理现象与板块构造学说关系最为密切?
A. 河流侵蚀作用
B. 气候变迁
C. 火山喷发
D. 植被变化
15、题干:在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比例约为多少?
A、1:3
B、3:1
C、2:1
D、1:2
16、题干:以下哪个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
A、亚马逊河流域
B、华北平原
C、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D、欧洲的地中海沿岸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地区地形图
材料二:该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地区地形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地区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地区农业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二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形成了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能源产业体系。

材料二:我国某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匮乏,水能资源不足。

以下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月份的日太阳辐射总量和风力状况。

(1)简述我国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分析该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针对该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三题
【地理实践】某地理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我国南方某地区的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以下实践活动:
1.收集该地区近年来的降水、气温、河流流量等气象和水文数据;
2.调查该地区主要河流的流域面积、长度、流速等河流特征;
3.采访当地居民,了解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请根据以上实践活动,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该地区水资源分布的主要特征。

(4分)
(2)列举至少两种影响该地区水资源分布的因素。

(4分)
(3)针对该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4分)湖南省长沙市地理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及解答参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
A、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州
B、南美洲的阿根廷
C、亚洲的印度
D、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答案:A
解析: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具有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暖湿润的特点。

加利福尼亚州位于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类型与地中海气候相似,因此选A。

2、关于地球板块运动的说法,以下哪个是错误的?
A、地球板块运动是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B、地球板块运动会导致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
C、地球板块运动速度非常快,每年可达数十厘米
D、地球板块运动是地球内部热能释放的主要方式
答案:C
解析:地球板块运动速度相对较慢,每年通常只有几毫米至几厘米。

因此,选项C “地球板块运动速度非常快,每年可达数十厘米”是错误的。

其他选项均正确,地球板块运动确实是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也会导致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同时也是地球内部热能释放的主要方式。

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黄河的全流域都位于我国的第二阶梯
B.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洞庭湖,位于江西省
D.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珠江,全长约2300公里
答案:B
解析:A选项错误,黄河的全流域跨越我国的第一、二、三级阶梯;B选项正确,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沙漠;C选项错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位于江西省;D选项错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

因此,正确答案是B。

4、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公转的周期是365天
C.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D.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最快,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
答案:C
解析:A选项错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B选项错误,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3小时56分4.1秒,公转的周期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C选项正确,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D选项错误,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最快,但公转速度在近日点并不是最快,实际上在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是最快的。

因此,正确答案是C。

5、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地和丘陵较少
B. 我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原和丘陵较少
C. 我国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和高原较少
D. 我国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山地和丘陵较少
答案:B
解析:我国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即东部沿海平原、中部山地和西部高原。

因此,我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原和丘陵较少,选项B正确。

6、下列关于我国主要河流流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东海
B. 黄河自北向南流,最终注入南海
C. 海河自南向北流,最终注入渤海
D. 珠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南海
答案:A
解析:我国主要河流的流向是: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东海;黄河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渤海;海河自北向南流,最终注入渤海;珠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南海。


此,选项A正确。

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B.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固定的
C.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D. 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
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旋转的运动,其方向是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因为地球自转使得太阳光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而另一半则处于夜晚。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

地球自转的速度并非固定,在地球的不同纬度,自转速度略有差异。

8、关于地球公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C. 地球公转产生了地球的四季变化
D. 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最快,在远日点时最慢
答案:ABCD
解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其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365.24天。

地球公转产生了地球的四季变化,因为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不同时间距离太阳的距离不同,导致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角度发生变化。

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最快,在远日点时最慢,这是由于地球在椭圆形轨道上运动,距离太阳较近时速度较快,距离太阳较远时速度较慢。

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以丘陵为主,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B.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C. 喀喇昆仑山脉是我国西部的重要山脉,山势雄伟,冬季降雪丰富
D.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被称为“世界屋脊”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黄土高原地表形态以丘陵和沟壑为主,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故A错误;选项B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壤肥沃,但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故B错误;选项C中,喀喇昆仑山脉是我国西部的重要山脉,山势雄伟,但冬季降雪不丰富,故C错误;选项D中,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被称为“世界屋脊”,故D正确。

10、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B.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
C.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干燥
D.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夏季降水丰富
答案:C
解析:选项A中,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故A正确;选项B中,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故B正确;选项C中,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干燥,故C错误;选项D中,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夏季降水丰富,故D 正确。

11、以下哪个地区属于世界著名的“黄金水道”?
A. 长江
B. 密西西比河
C. 尼罗河
D. 伏尔加河
答案:A
解析: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流经中国多个省份,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带和交通要道,被誉为“黄金水道”。

B选项的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C选项的尼罗河是非洲最长的河流,D选项的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但它们并不被称为“黄金水道”。

12、下列哪项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
A. 时差
B. 地球上的日夜更替
C. 海市蜃楼
D.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
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这一运动导致了地球上昼夜更替、时差等现象。

A选项时差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不同经度上的时间差异;B选项日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区域不断变化;D选项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倾斜角度造成的。

而C选项海市蜃楼是由于大气折射现象造成的,与地球自转无关。

13、在以下哪个地区,地壳运动最为频繁,地热资源丰富?
A. 黄土高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青藏高原
D. 华北平原
答案:C
解析:青藏高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因此地热资源丰富。

而其他选项所在地区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地热资源较少。

14、以下哪种地理现象与板块构造学说关系最为密切?
A. 河流侵蚀作用
B. 气候变迁
C. 火山喷发
D. 植被变化
答案:C
解析:火山喷发与板块构造学说关系最为密切,因为火山喷发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由地壳运动引起。

其他选项与板块构造学说关系不大。

15、题干:在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比例约为多少?
A、1:3
B、3:1
C、2:1
D、1:2
答案:A
解析: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比例约为1:3。

即地球上约有29.2%的陆地和70.8%的海洋。

所以正确答案是A。

16、题干:以下哪个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
A、亚马逊河流域
B、华北平原
C、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D、欧洲的地中海沿岸
答案:D
解析: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因此,正确答案是D。

其他选项所描述的地区不属于地中海气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地区地形图
材料二:该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地区地形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地区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地区农业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1)该地区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平原较少。

(2)该地区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处内陆,距离海洋较远;受地形影响,山区气流受阻,降水较少;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

(3)该地区农业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

第二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形成了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能源产业体系。

材料二:我国某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匮乏,水能资源不足。

以下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月份的日太阳辐射总量和风力状况。

(1)简述我国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分析该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针对该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我国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1.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2.政策支持力度大;
3.地广人稀,开发成本低。

(2)该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网建设滞后,外输通道不足;
2.风能、太阳能资源分散,开发难度大;
3.产业链不完善,配套设施不足。

(3)针对该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1.加强电网建设,完善外输通道;
2.发展区域合作,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3.推进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
4.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第三题
【地理实践】某地理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我国南方某地区的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以下实践活动:
1.收集该地区近年来的降水、气温、河流流量等气象和水文数据;
2.调查该地区主要河流的流域面积、长度、流速等河流特征;
3.采访当地居民,了解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请根据以上实践活动,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该地区水资源分布的主要特征。

(4分)
(2)列举至少两种影响该地区水资源分布的因素。

(4分)
(3)针对该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4分)
答案:
(1)该地区水资源分布的主要特征为:季节性差异大,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不均,山区多、平原少。

(2)影响该地区水资源分布的因素有:
①地形地势:山区海拔高,大气降水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降水相对较少;
②气候因素:夏季风的影响,导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
③植被覆盖:山区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平原地区植被覆盖相对较低。

(3)针对该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
①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②实施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如南水北调工程;
③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加强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