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节选阅读附答案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字是不要本钱的,喝一杯滋味好的酒,你称赞它“美〞;碰见一位年轻姑娘,你称赞她“美〞;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座雕像,你也还是称赞它“美〞。
这些经验显然不尽是一致的。
究竟怎样才算“美〞呢?一般人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美〞,但是都知道什么样就是愉快。
拿一幅画给一个小孩子或是未受艺术教育的人看,征求他的意见,他总是说“很好看〞。
如果追问他“它何以好看?〞他不外是答复说:“我欢喜看它,看了它就觉得很愉快。
〞通常人所谓“美〞大半就是指“好看〞,指“愉快〞。
不仅普通人如此,许多声名煊赫的文艺批评家也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件事。
英国十九世纪学者罗斯金,就曾经很坦白地告诉人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从愉快的标准看,血色鲜丽的姑娘引诱力自然是比女神雕像的大;但是你觉得一位姑娘“美〞和你觉得一座女神雕像“美〞时是否相同呢??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想来不一定有什么风韵,虽然不能受罗斯金的青眼,在艺术上却仍不失其为美。
英国姑娘的“美〞和希腊女神雕像的“美〞显然是两件事,一个是只能引起快感的,一个是只能引起美感的。
罗斯金的错误在把英国姑娘的引诱性当作“美〞的标准,去测量艺术作品。
艺术是另一世界里的东西,对于实际人生没有引诱性,所以他以为比不上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和快感究竟有什么分别呢?有些人见到快感不尽是美感,替它们勉强定一个分别来,却又往往不符事实。
英国有一派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就是如此。
他们所见到的分别彼此又不一致。
有人说
耳、目是“高等感官〞,其余鼻、舌、皮肤、筋肉等等都是“低等感官〞,只有“高等感官〞可以尝到美感,而“低等感官〞那么只能尝到快感。
有人说引起美感的东西可以同时引起许多人的美感,引起快感的东西那么对于这个人引起快感,对于那个人或引起不快感。
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没有普遍性。
这些学说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影响,如果分析起来,都是一钱不值。
拿什么标准说耳、目是“高等感官〞?耳、目得来的有些是美感,有些也只是快感,我们如何去分别?
“客去茶香余舌本〞,“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名句是否与“低等感官〞不能得美感之说相容?至于普遍不普遍的话更缺乏为凭。
口腹有同嗜
而艺术趣味却往往随人而异。
陈年花雕是吃酒的人大半都称赞它美的,一般人却不能欣赏后期印象派的图画。
我曾经听过一位很时髦的英国老太婆说道:“我从来没有见过比金字塔再拙劣的东西。
〞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分别的。
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那么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
口渴时要喝水,喝了水就得到快感;腹饥时要吃饭,吃了饭也就得到快感。
喝美酒所得的快感由于味感得到所需要的刺激,和饱食暖衣的快感同为实用的,并不是起于“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的欣赏。
至于看血色鲜丽的姑娘,可以生美感也可以不生美感。
所以就美感说,罗斯金所称赞的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对于实际人生距离太近,不一定比希腊女神雕像的价值高。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
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忘去自我,
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欣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
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
如果自己觉得快感,我便是由直觉变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失去了。
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
比方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这个道理一经说破,本来很容易了解。
但是许多人因为不明白这个很浅显的道理,遂走上迷路。
近来德国和美国有许多研究“实验美学〞的人就是如此。
他们拿一些颜色、线形或是音调来请受验者比拟,问他们欢喜哪一种,讨厌哪一种,然后作出统计来,说某种颜色是最美的,某种线形是最丑的。
独立的颜色和画中的颜色本来不可相提并论。
在艺术上局部之和并不等于全体,而且最易引起快感的东西也不一定就美。
他们的错误是很显然的。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
1.根据原文信息,以下不属于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谈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美〞就是指“愉快〞,就像一幅画在一个小孩或未受艺术教育者面前受到的评价一样。
B.罗斯金曾告诉他人说,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C.?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不一定有什么风韵,虽然不会获得罗斯金
的青睐,却不会失去艺术上的美感。
“享乐主义〞的美学家见到快感不尽是美感,虽然替它们勉强定义其区别,却又与事实不符。
2.以下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美〞的标准,是血色鲜丽姑娘身上所具有的引诱性,但是艺术作品的“美〞对于实际人生没有引诱性,可知罗斯金对“美〞的评价是错误的。
B.作者在文中引用时髦的英国老太婆的话,是为了说明不管是“低等感官〞还是“高等感官〞,都能获得美的感受。
C.看血色鲜丽姑娘,有的人会产生美感,有的人不会产生美感,而欣赏希腊女神雕像那么会普遍产生美感,所以希腊女神雕像的美感价值更高。
“提灯寻影〞为喻,提着灯是寻不到影子的,灯光到达的一刹那就是影子消失的那一刻,那么由反省变为直觉的时候也就是美感态度失去的时候。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耳、目这样的“高等感官〞得来的,有些也只是快感,而“客去茶香余舌本〞,“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名句中提到的味觉、触觉等感觉也并非不能产生美感。
B.“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指的是审美过程是“无所为〞的、无功利的,而正是在这种纯粹的境界中才能到达了“审美〞这一“有为〞
目的。
C.文章最后强调,个人好恶并不是评价美的准那么,“实验美学〞犯的就是这一类的错误,由此强调美感不是快感。
“反省〞不同,“直觉〞就是意识不到自己在欣赏,是“不觉得所生的
“直觉〞的美感就愈容易消失,感觉是愉快的〞,而愈是沉浸在欣赏中,
得到的就是“快感〞了。
阅读答案
1.c(题干要求筛选的是“不属于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谈〞的一项,c项所述是作者所列举的一个例子,用以说明有些艺术形象虽无“快感〞,却有不可无视的“美感〞的道理,显然是将“美感和快感〞严格区分开来了,而其他三项那么都是“属于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谈〞〕
2.A(A项,见原文第2段。
B项说“是为了说明不管是‘低等感官’还是‘高等感官’都能获得美的感受〞有误,见原文第3段,此处引用是为了说明“口腹有同嗜而艺术趣味却往往随人而异〞。
C项歪曲原意,原文第4段说女神雕像美感价值更高,原因是其与实际人生距离没那么近,并目.第3段已经否认了以普遍还是不普遍来判断美感的方式。
D项见原文第5段的表述,不是“由反省变为直觉〞而是“由直觉变为反省〞〕
3.D(D项“而愈是沉浸在欣赏中,‘直觉’的美感就愈容易消失,得到的就是‘快感’了〞无中生有。
A项见第3段,B项见第4段,C 项见尾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