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发酵教案.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素的发酵教案.总结
项目式教学法教案:
青霉素的发酵
一、任务背景
本项目是抗生素类药物的生产,项目引导旨在学生进行抗生素生
产前掌握一些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青霉素、
红霉素和链霉素的基本知识。
本任务是青霉素
的发酵生产,从青霉素发酵的整个生产工艺流
程来训练学生对发酵工程的掌握,针对的培训
工种为菌种培育工、微生物发酵工、微生物发
酵灭菌工、发酵液提取工、微生物发酵药品精
制工、抗生素酶裂解工。
二、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确】明确青霉素、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
【熟悉】青霉素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掌握】青霉素发酵的的工艺特点、要求及一般原理和控制过程。
2、技能目标
【1】能熟练进行微生物的初步分离、纯化、鉴定及保藏。
【2】能熟练进行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3、素质目标
【1】基本素质:能根据需要,确定信息渠道,通过阅读、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工作成果。
【2】职业素质:能够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完成各项实训任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3】道德素质:能够遵守生产纪律,爱护仪器,节约能源,认真工作,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爱护公共财产,具有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青霉素发酵的工艺流程
【教学难点】青霉素发酵的条件控制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内容
1、生产前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青霉素生产基本知识
a.什么类的化合物成为青霉素?青霉素的分子结构及其衍生物?
b.青霉素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c.青霉素理化性质?
d.青霉素生产菌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2)确定生产技术、生产菌种和工艺路线
a. 生产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
b.菌种: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osogenum)
c.发酵工艺流程图
2、菌种培养
(1)生产孢子的制备
将砂土保藏的孢子用甘油、葡萄糖、蛋白胨组成的培养基进行斜面培养,经传代活化。
最适生长温度在25~26℃,培养6~8d,得单菌落,再转斜面,培养7~9d,得斜面孢子。
移植到优质小米(或大米)固体培养基上,25℃生长6~7d,制得小米孢子。
(2)种子罐和发酵罐培养工艺
采用三级发酵,一级发酵在小罐中进行,将生产孢子按一定接种量移入种子罐内,25℃培养40~45h,菌丝浓度达40%(体积分数)以上,形态正常,即移入繁殖罐内,主要是让孢子萌芽形成菌丝,制备大量种子。
通常在25℃培养13~15h,菌丝体积达40%以上,残糖在1.0%左右,无菌检查合格便可作为种子,按30%接种量移入发酵罐,此时的发酵为三级发酵,除了继续大量繁殖菌丝外主要是生产青霉素。
3、青霉素的发酵过程控制
整个发酵过程中需要进行控制的参数主要为:培养基、温度、PH、溶氧量、菌丝生长速度形态与浓度、泡沫等以上六个主要因素。
结合下图菌种生长曲线,调控整个发酵过程。
(1)提取过程
(2)精制流程
(3)成品鉴定
(4)青霉素钠的含量测定方法
【A】碘量法测定
精密称定样品5g,溶解后置于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即为供试液,精密量取5mL,置于碘瓶中,加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放置20 min,再加1mL1mol/L盐酸和5mLpH4.5乙酸钠缓冲液,精密加入0.01mol/L碘滴定液15mL,密塞,摇匀,在20~25曟暗处放置20min,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另精密量取供试液5mL,置于碘瓶中,加缓冲液5mL,精密加入碘滴定液15mL,同法操作,作为空白。
【B】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 至2.5)灢乙腈(70暶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nm,流速为1.0mL/min。
取青霉素对照品和2灢苯乙酰胺各适量,加水制成1mL中含各约0.2mg的混合溶液,取20毺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色谱峰流出顺序为2灢苯乙酰胺、青霉素。
两峰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2.0,理论板数按青霉素峰计算不
低于1600。
六、项目总结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书籍——举世之宝——梭罗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
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