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与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2-10-11T05:53:17.447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0期第5月作者:汪星宋博文[导读] 随着我国进入了网络智能时代,各行各业都纷纷借助于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
汪星宋博文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了网络智能时代,各行各业都纷纷借助于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也要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保证勘察的总体质量。
本文主要围绕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与实现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岩土工程地质勘探数字化技术的相关内容以及应用的优势,然后分析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数字化技术的特征,接下来分析传统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数字化勘察技术的有效应用途径。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存在问题;有效举措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建筑施工越来越多,需要做好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地质情况,并且获得相关的信息数据,以便为开展各项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发展的需要,因此应该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通过了解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的特点,加强其有效应用,建立更加完善的数字化勘察技术运行系统,从而保证有效地开展勘察工作,为施工提供更高的信息数据。
一、岩土地质工程及地质勘察数字化技术的概念和优势分析(一)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概况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对岩层的状况以及土质的特点、特征进行勘察分析。
随着各项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由于我国国土资源面积相对较为辽阔,地形和地质状况也比较复杂,只有全面加强了地质勘察,充分的了解不同的地质作用以及岩土的结构和性质,才能够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有效的规避可能存在的地质风险,确保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能够有条不紊开展。
(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数字化技术的优势通过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过程当中借助于数字化技术,比如融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充分的借助于互联网以及相关软件改变传统的地质勘察,不仅依靠人工作业的模式,而且能够实现对地质勘察信息的全面、采集、记录分析和处理,不仅数字化模式比人工更加高效,而且也能够进行智能化的后期工程设计。
通过在岩土工程开发过程当中借助于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好的开展地质勘察工作,全面提高信息采集的精准度,并且为后期数据分析提供有效依据,最主要的是能够实现各种数字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共享。
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数字化技术的特点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能够全面提高地质勘察的工作质量,总体来说勘察技术的数字化发展具有三方面特征:首先,数字化技术具有动态性。
数字化技术已经逐渐向监控技术和传输系统相结合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动态监控,能够为用户提供及时的跟踪数据信息,实现对现在网络安全风险问题进行有效规避;其次,数字化技术具有安全性,随着5G网络的不断运行,移动数字系统更加完善,通过借助于数字化技术,能够借助于静态检查程序,实现对整个数据库的信息的扫描。
对于恶意代码或者是波段信号能够进行持续的跟踪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信息,及时的通知相关用户,能够全面提高和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最后,数字化技术具有集群性。
数字化技术通过依靠计算机多功能处理模式而融合分布式操作系统,能够实现集群性的控制平台建设,从而降低了整个勘察工作的难度系数。
三、在传统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分析
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比如设计软件工程比较单一很难,对多种开发人员进行综合运用,不仅耗费了很多的时间,而且容易出现错误的现象;第二数字化图纸和设计系统之间难以有效衔接,传统的地质勘察工作方法缺乏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造成各个系统软件的接口不匹配,而且很难实现不同信息数据库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容易造成信息的孤岛现象,不能够为推进地质勘察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
第三,勘察资料过分重视地质化。
传统的地质勘察方法,不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参考资料,也就不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结果。
尤其是受到勘察人员自身能力专业等相关的影响,导致无法对勘察结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容易造成浪费现象。
四、岩土勘察工程开展数字化技术的实现应用
为了全面加强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并且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采取以下实现路径:(一)要进一步丰富数据库的数据来源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必须要加强对各类数据的有效搜集和整理,因此需要对环境所处的各种自然数据以及相关技术数据进行综合全面的整理,才能够形成数据库,并且能够对各种基础地理信息进行真实有效的反映和考虑。
在勘察地理现象时要进一步完善数据库系统,综合保障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由于相关的勘察数据比较复杂,因此不能仅仅停留在物理层面,而应该进行深入勘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二)要确保数据库的有效运行在数据库运行过程当中,为了保证质量一定要提供三种支持:第一,原始支持。
原始支持是根据勘测点的数据所构成的,能够全面反映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些几何属性;第二进行中间支持。
中间支持是指结合岩土工程改造的相关要求,构建出三维结构模型以及剖面模型等等,能够为岩土工程勘察人员提供更加重要的数字参考信息;第三是最终支持数据库的运行。
只有加强最终支持,才能够形成勘察报告,确保勘察准确性。
(三)要加强建设数字化模型为了提高勘察的效率,保证对各种勘察资料的有效运用要建立数字化模型,同时要保证勘察资料的全面准确应用,提高勘察的实际效果,也能在进行数字化模型构建时,需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勘察的范围,对勘察地域的性质展开全面分析和了解,进行数字化建模。
通过加强数字化模型的构建,能根据数字模型进行准确的信息的判断,从而为项目建设提供可参考的、精准度更好的参考依据。
(四)要确立数据库
在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时,要建立勘察资料、原始资料的庞大数据的联系和支撑,才能够便利于各类数据信息的准确传达,同时要依靠理论知识进一步明确数据监测的关系,保障数据库能够更加可靠和完善,最后要按照时间数据对数据库的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然后才能够利用数据库进行相关数据的输入检索和空间以及属性的分析工作。
通过全面加强数据库的构建,完善各种信息数据的录入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准确的勘察数据,全面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总结: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各种复杂的地形和地质状况,需要做好勘察工作才能够避免地质风险。
通过采取数字化技术能够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的总体质量,尤其是能够进一步降低工作的难度,保证信息的及时有效共享。
数字化技术本身具有动态性、安全性和群集性的特点,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设计软件工程非常的单一、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各种地图以及设计系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因此,必须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数字化勘察运行体系,通过完善数字库的数据资源,确保数据库运行更加安全和平稳,同时也要建立数字化的模型,利用数据库进行数据的输入、检索等相关功能,为各项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王真. 数字化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应用[J]. 建筑技术开发, 2021, 48(13):2.
[2]潘军. 岩土工程勘察中物探技术及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 v.28;No.704(06):59+96.
[3]邓英帅. 岩土工程勘察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及价值[J]. 华东科技:综合, 2020(3):1.
[4]黄隆. 数字化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J]. 四川水泥, 2020(7):2.
[5]刘长林.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的数字化技术与实现分析[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