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1 有感而发教学案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感而发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的学习,基本都能写清楚一件事情,掌握了写记叙文的一般知识。
进入初中后,都想学到更深的知识,都想写好一篇记叙文,以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迫切需要进一步的作文指导。
教情分析:
学生才进入初中,这又是第一堂作文课,对老师,对学科都有着自己新的期待。
作为老师,在第一次作文课上一定要满足这种期待:既要让学生掌握“有感而发”的基本写作要求及方法,又要让学生感受到初中作文的新鲜灵动及厚重深邃。
这就要求我们备课一定要做到方法与实践并重,文采与思想齐飞。
教学期待:
1.了解“有感而发”是写作的根本原则;
2.理解关注、体悟、思考生活,是我们心灵感动、真情流露、灵魂净化、创写佳作的源泉。
3.掌握“有感而发”的基本写作要求及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复印课堂阅读资料。
教学流程:
1.课前导入,激发情趣
播放新学校的有关视频短片。
2.调动积累,自主表述
话题:跨进中学大门,同学们肯定会有许多新感受,这些感受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来自新环境,有的来自新老师、新同学,有的来自新开设的课程,有的来自与小学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教学方法……请抓住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镜头加以描述。
投影:口头表述要求
⑴无论是新学校、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新感受、新生活,都围绕“新”字作文章。
⑵要说自己真正的内心感受,努力做到有见闻,有感想。
(学生准备,教师适当个别指导)
(师生互动交流)
总结:讲述这类话题的基本方法是:
由叙而议:即观察身边事,通过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进而找到引发思考的点,进行议论,悟出道理。
叙是基础,议是升华,叙议要联系紧密。
由景生情:即观察周边景,通过叙写景物,生发一种情感;见是表象,思是深层;所见是切入,所思是终点;所见与所思应达到水乳交融。
投影:
一个镜头,一点分析,一点感悟。
(这环节,重在老师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叙之有物,说之有形,感之有情,议之有理)3.方法指引,有感而发
话题:同学们,下面来看看以前的同学才进入二附中时,结合二附中给他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镜头写作的几个片断,具体说说这些片段写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投影:
片段一:这是一个宜于幻想的早晨呀!淡淡的雾,柔柔的风,挂在地平线上躲在彩云后面的朝阳,朗朗的读书声,都引起我无限的遐思。
我站在新学校的大门前,尽情地欣赏着面前的一切,高大的教学楼前,是一个长方形的花园,错落有致的树木镶嵌在玲珑的假山与潺潺流水之间,俯仰生
姿的层次与动静相宜的灵动相得益彰。
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花园中间那高大的石碑上镌刻的校训:诚笃。
短短两字深深昭示着作为姜堰二附中的学生在为人上要诚实厚道,在为学上要专心致志。
看着这新而美的一切,我走向教室的速度也不由加快了好多。
(写了些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师生互动交流)
总结:文章从早上的雾、风、朝阳、读书声写起,进而按由高到低,由次而主顺序写了小作者在新学校门前的所见:教学楼、花园及花园中的花木、假山,最后写自己感想:要诚实厚道,专心致志,做一个不断进取的人。
其结合点是假山上的校训。
(托物言志)
投影:
片断二:到了教室,我下意识再望了望外面,太阳还是羞答答地用云蒙住了脸,只在天空中抹上淡淡霞光。
我回过头又看了看墙上的名言,奇怪的“绿色黑板”,七八排密密麻麻的桌椅,以及那小山一样的教科书……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神秘!心也不觉变得新鲜而宽阔了。
窗外,太阳还羞答答地躲在橘红色的雾气里,不想出来。
我想,这初中生活就像这还未升起的太阳,那样神秘而又希望无穷,谁又能说这一路就一定走不好呢?
(写了些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师生互动交流)
总结:作者主要写了窗外天空的朝阳及教室的内部环境,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
其结合点是朝阳。
(借景抒情)
投影:
片断三:课上,张老师侃侃而谈“参与式教学”。
我越听越着迷,心门像被一把闪光的钥匙蓦地打开,真是豁然开朗。
这不正是我印象中的“完美学法”吗?有戏!自主学习,相互讨论,老师帮助,围绕“自觉、自学、自说、自问”的方式拉开一段精彩纷呈的知识探究之旅。
真棒!我津津有味地听着,轻轻点着头,背也挺直了,恨不得跳上去给老师当旁白演说者,我的心好像被缓缓注入一种强大的力量。
此时,太阳探出脑袋,她微笑着凝视校园,东方那缕霞光为天空擦上绚丽的粉彩。
有这么好的教学方式,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怎么会没有成功呢?我自信地拍拍胸。
啊,我们的起点不正像这初生的太阳,充满希望,洋溢朝气吗?
(写了些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师生互动交流)
总结:作者写了自己开学的第一堂课,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渴望,对成功的坚信。
其结合点是老师的上课。
(寓情于事)
从前面三段看,作者的情感来得自然天成,毫无半点的虚伪矫饰,可谓是“有感而发”。
“有感而发”这也是我们今天作文训练的目的。
如此看来“有感而发”要求我们做到:
投影:
感什么?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事件,特定的人物……
发什么?特定的情感,特定的思想,特定的观点,特定的评价……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事)
(这个环节要引导学生在创作时能言之有物,写之有序,润之有色,发之有情,)
4.才情展示,学以致用
话题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一你认为可以的结合点,写一段话来表述自己的感想。
片段四:杨孟衡小时候因触碰高压电而失去双臂,但不能阻挡他拥抱梦想。
在失去双臂后,杨孟衡的梦想是站在残奥会的领奖台上,虽然几经努力,现实击碎了他的梦想,但孟衡并没有丧失信心,而是重新返回课堂,捡起了荒疏了两年的课本,他新的梦想是做一名英语同声翻译的人。
今年,杨孟衡以当地文科第一的成绩被中山大学录取。
(学习创写)
(师生交流)
总结:其实失去双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梦想的翅膀;梦想破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摔倒了,再站起,再向前,向前,向前,这样梦想就会近一些。
话题二:通过对上面三个片段的研究学习,我们了解了“有感而发”的具体内容。
知道了在创作文学片段时,怎样才能做到有感而发,那写一篇文章时,又该怎样做呢?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三个片段连缀起来,形成一篇文章。
(学生创作,教师参与研写)
(师生交流指导,主重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归纳升华文章主旨。
)
(教师示范,见后面例文)
话题三:经过刚才的实践,我们初步学会了一篇文章怎样才能做到有感而发,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文字,再按要求作文。
请以“走进初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思路点拨:
跨进中学大门,每位同学肯定会有许多新感受,这些感受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来自新环境,有的来自新老师、新同学,有的来自新开设的课程,有的来自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教学方法……这些感觉虽很新鲜,但也零碎。
对这些感受,怎样取舍,抓住最主要、最深刻的来写呢?怎么有机、有序地把它们组织起来呢?动笔之前,应认真选材,好好构思:
在叙事上:交代“感”的触发点,精炼、简洁围绕自己的感受。
在写感上:灵活采用多种手法,充分地、巧妙地、多方面地表达自己的感悟,提示文章的中心。
在明理上:可在结尾直接突出,也可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富有新意地婉转、含蓄地表达。
心为门。
关上,一个人就是全世界;打开,世界是快乐与许多人。
同学只要能用心观察,就能避免不够丰满,使文章丰腴起来;只要能以心换心,就能避免无病呻吟,使文章感己感人。
附例文:
走进初中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天空中,童年的翅膀不再;而我们的心,已飞到初中生活第一个早晨。
那是一个宜于幻想的早晨,淡淡的雾,柔柔的风,挂在地平线上躲彩云后面的朝阳,朗朗的读书声,都引起我无限的遐思。
我站在新学校大门前,尽情地欣赏着面前的一切,高大的教学楼前,是一个长方形的花园,错落有致的树木镶嵌在用常绿植物绘制的假山与流水之间,俯仰生姿的层次与动静相宜的灵动相得益彰。
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花园中间那高大假山上镌刻的校训:诚笃(dǔ)。
短短两字深深昭示着作为姜堰二附中的学生在为人上要诚实厚道,在为学上要专心致志。
看着这新而美的一切,我迈开走向教室的脚步,速度也不由加快了许多
到了教室,我下意识再望了望外面,太阳除了在天空中抹上淡淡霞光,还是羞答答地蒙住了脸。
我回过头又看了看墙上的名言,奇怪的“绿色黑板”,还有那从小学时五排的座位到猛然增加到七八排的桌椅,以及那小山一样的教科书……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神秘!心也不觉变得新鲜而宽阔了。
窗外,太阳还羞答答地躲在橘红色的雾气里,不想出来。
我想,这初中生活就像这还未升起的太阳,那样神秘而又希望无穷,谁又能说这一路就一定走不好呢?
我拉回视线,翻开手里刚发下来的新书,心也渐渐沉静起来。
“上课!”一个洪亮的声音把我从书本中惊醒,我开始了我初中年活的第一步。
课上,张老师侃侃而谈“参与式教学”。
我越听越着迷,心门像被一把完全相符的钥匙蓦地打开,豁然开朗。
这不正是我印象中的“完美学法”吗?有戏!自主学习,相互讨论,老师帮助,围绕“自觉、自学、自说、自问”的方式拉开一段精彩纷呈的知识探究之旅。
真棒!我津津有味地听着,轻轻点着头,背也挺直了,恨不得跳上去给老师当旁白演说者,我的心好像被缓缓注入一种强大的力量。
此时,太阳探出脑袋,她慈详地凝视着校园,东方那缕霞光为天空擦上绚丽的粉彩。
有这么好的教学方式,再加上身的努力,怎么会没有成功呢?我自信地拍拍胸,我们初中生活的起点不正像这初生的太阳,充满希望,寄托憧憬吗?
初中生活可以无所谓而来,但不可以无所谓而去。
挥手作别过去,往事如烟而散;举目展望未来,前路尽是辉煌;甘洒一路汗水,争得青春无悔。
课堂阅读资料:
片段一:这是一个宜于幻想的早晨呀!淡淡的雾,柔柔的风,挂在地平线上躲在彩云后面的朝阳,朗朗的读书声,都引起我无限的遐思。
我站在新学校的大门前,尽情地欣赏着面前的一切,高大的教学楼前,是一个长方形的花园,错落有致的树木镶嵌在玲珑的假山与潺潺流水之间,俯仰生姿的层次与动静相宜的灵动相得益彰。
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花园中间那高大的石碑上镌刻的校训:诚笃。
短短两字深深昭示着作为姜堰二附中的学生在为人上要诚实厚道,在为学上要专心致志。
看着这新而美的一切,我走向教室的速度也不由加快了好多。
(写了些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片断二:到了教室,我下意识再望了望外面,太阳还是羞答答地用云蒙住了脸,只在天空中抹上淡淡霞光。
我回过头又看了看墙上的名言,奇怪的“绿色黑板”,七八排密密麻麻的桌椅,以及那小山一样的教科书……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神秘!心也不觉变得新鲜而宽阔了。
窗外,太阳还羞答答地躲在橘红色的雾气里,不想出来。
我想,这初中生活就像这还未升起的太阳,那样神秘而又希望无穷,谁又能说这一路就一定走不好呢?
(写了些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片断三:课上,张老师侃侃而谈“参与式教学”。
我越听越着迷,心门像被一把闪光的钥匙蓦地打开,真是豁然开朗。
这不正是我印象中的“完美学法”吗?有戏!自主学习,相互讨论,老师帮助,围绕“自觉、自学、自说、自问”的方式拉开一段精彩纷呈的知识探究之旅。
真棒!我津津有味地听着,轻轻点着头,背也挺直了,恨不得跳上去给老师当旁白演说者,我的心好像被缓缓注入一种强大的力量。
此时,太阳探出脑袋,她微笑着凝视校园,东方那缕霞光为天空擦上绚丽的粉彩。
有这么好的教学方式,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怎么会没有成功呢?我自信地拍拍胸。
啊,我们的起点不正像这初生的太阳,充满希望,洋溢朝气吗?
片段四:杨孟衡小时候因触碰高压电而失去双臂,但不能阻挡他拥抱梦想。
在失去双臂后,杨孟衡的梦想是站在残奥会的领奖台上,虽然几经努力,现实击碎了他的梦想,但孟衡并没有丧失信心,而是重新返回课堂,捡起了荒疏了两年的课本,他新的梦想是做一名英语同声翻译的人。
今年,杨孟衡以当地文科第一的成绩被中山大学录取。
(阅读上面一段文字,找一你认为可以的结合点,写一段话来表述自己的感想。
)
才情展示:
1.以“走进初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 以“我给妈妈过生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