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教孩子学习理财等5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孩子2016.1、2
儿童接受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关键期。
语言能力关键期为2至4岁,数理能力关键期为4至6岁。
对于稍具难度的理财能力而言,培养的关键期为5至14岁。
步骤一:定期发放零用钱
一开始,父母可以“周”为发放零用钱的时间单位。
等到孩子习惯后,时间慢慢拉长为“月”。
这种方式除了可让小孩学习在固定时间内分配金钱消费之外,也可训练孩子的用钱能力。
步骤二:培养记账习惯
由于孩子年纪小,或不知如何记账,刚开始时,父母可帮助孩子将未来一星期所需的花费记录下来,然后逐日补上额外支出项目,慢慢养成小孩记账的习惯。
等到建立几次记录后,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记账。
这样做的好处是,父母们可借此检视孩子的消费倾向,若发现有偏差,可及时纠正。
步骤三:培养储蓄观念
储蓄是理财的基本形式,若儿童能建立良好的储蓄习惯,意味着理财观念已开始萌芽。
父母们不妨从给孩子买储钱罐开始做起,鼓励他们存钱。
为增强存钱意识,父母可以设定存钱目
标,当孩子达到目标时,给予额外奖励。
步骤四:开设银行账户
为建立孩子“自己的钱”的观念,父母可以为孩子在银行开立账户。
此外,当父母到银行办事时,不妨也把孩子一起带去,让孩子了解银行作业流程、ATM 功能,等等。
若父母已开始利用此账户理财,则可利用银行对账单、投资报表等,向小孩说明,让他们亲身感受“复利”的效果,激励孩子多储蓄。
步骤五:建立理财目标
理财的最终目标无非是希望能理性消费,提高消费能力,因此父母可与孩子讨论建立储蓄目标,例如购买玩具、脚踏车、溜冰鞋等,然后协助孩子从每个月的零用钱中,规划一个时间表,通过目标建立孩子的预算观念。
严格说来,这五大步骤并无高深学问,亦不难达成,但是需要耐心与毅力去实行。
要注意的是,训练理财的内容必须依据孩子心智发展的情形而定,切莫心急,以免损害亲子关系,也破坏了孩子的理财乐趣。
摘自《羊城晚报》
五招教孩子学习理财
*****************
儿资讯
育
教育部出台指导意见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教育部2015年10月20日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为每一个孩子打造适合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家庭环境,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
《意见》指出,近年来,经过各地不断努力探索,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教育水平不高、相关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一些家庭出现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高要求等现象,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广大家长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成长发展,《意见》给出了明确的建议指导:学龄前儿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孩子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让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小学生家长要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增长自我保护知识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励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实做事。
中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开展性别教
育、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孩子的积极学习态度,与学校配合减轻孩子过重学业负担,指导孩子学会自主选择。
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
《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通过培训讲座、咨询服务、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工作实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发扬光大。
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共同办好家长学校,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
《意见》强调,要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
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推动建立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将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社区教育体系。
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单位,积极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扩大活动覆盖面。
给予困境儿童更多关爱帮扶,要特别关心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贫困儿童,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摘自《中国教育报》
44
父母孩子
2016.1、
2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伦敦出现首间中英双语日托中心“望子成龙”,向6个月大到5岁的婴幼儿教授简单的中文词语和歌曲。
在这里,2岁男童巴克莱能说“你好”“泡沫”“洗手”等中文词语。
另一名同龄女童苏休拉能用中文说“鱼”“马”等,掌握的词汇量甚至超过50个。
在这里,巴克莱和苏休拉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中国儿歌。
老师和他们玩数学游戏的时候,也会同时使用阿拉伯数字和中文数字。
他们吃的营养午餐食谱上也不再只有三明治等西式餐点,还有中国传统点心春卷与炒饭。
该日托中心创办人肯尼·约翰把这种教学方式命名为“沉浸式学习”——让孩子们从6个月大就开始吸收中国语言及文化。
望子成龙日托中心的市场目标就是那些以英语为母语、却希望孩子学习中文的英国父母。
目前,日托中心的36名学员绝大部分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家庭。
这些家长们认为,中国在未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让自己的孩子掌握中文会让他们将来比同龄人更有竞争力。
巴克莱4岁的姐姐梅西也在小学学中文。
“我们期望孩子们
有一个好的开始,显然,学习不同语言绝对是个好方法,”巴克莱的父亲埃立特·汉默说。
“中国即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让孩子学中文。
”
虽然学习中文的成本极高,却也未让英国家长止步。
以望子成龙日托中心为例,每周10个小时的中文课程,一周收取350英镑(约合人民币3423.5元)。
不过,和中文家教平均每个小时25英镑的标价相比,这还是在大多数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接受范围之内。
此外,托儿所还推出了由伦敦市政府补贴的“经济学习套餐”。
除了有点心疼高额学费,有些英国家长还担心,让孩子在这么小的年龄同时学习不同的语言会让孩子产生混淆。
但汉默并不这么认为。
他表示,几岁大的孩子已经有能力分辨不同语言,并知道对哪个人群使用哪种语言。
“就在最近,我带着巴克莱去博物馆参观,他跑向一个华人家庭并用中文跟他们说‘你好’。
”他说,“巴克莱不认识他们,但意识到他们长得很像日托所的老师。
这是一个奇妙的经历,我们会继续鼓励他学中文。
”
摘自《广州日报》
英国娃娃“疯狂”学中文
涂色游戏《秘密花园》之二《魔法森林》已经被晒在了朋友圈中。
不仅书在升级,画笔也在升级,从最初的12色、36色,到48色、72色,乃至现在的500色!
据说,人们在《秘密花园》涂色的过程中,几乎能达到冥想的状态,起到“减压”的作用。
涂色书真的能减压吗?北京回龙观医院艺术行为治疗中心主任刘琳说,回龙观医院也有《秘密花园》,但目前还没有应用到艺术行为治疗中。
《秘密花园》的颜色搭配比较复杂,涂色之后还要比拼创意,相对于简单的美术创作来说,减压的作用比较有限。
如果不攀比,只是简单地沉浸在涂色之中,倒是能起到一定的舒缓情绪的作用。
刘琳说,即使是健康的人,每次涂色的时间最好也别超过40分钟,也不要过度比拼涂色作品的创意,以免没有减压,反倒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
刘琳特别提醒,不要让儿童给《秘密花园》涂色,长时间盯着一本书涂涂画画,不利于孩子的视力发育;长时间沉浸其中,也不利于身体的发育。
摘自“人民网”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在园5岁儿童体质专项监测情况,结果显示:成都市5岁儿童体质综合评分合格率达96.3%,高出国家公布的幼儿合格率3.4个百分点。
城乡儿童发展存在差异,家庭重视幼儿运动但体育锻炼强度偏小。
据介绍,成都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3601名在园5岁儿童的身体发育(身高、体重)和身体素质(力量、灵敏、柔韧、平衡)水平进行了抽样测查,并对幼儿园户外环境设施条件、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情况,以及幼儿家庭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专项监测。
监测发现,这些儿童体质发展总体良好,综合评分合格率达96.3%;身高标准体重优秀率达69%;在下肢力量、平衡能力上有明显优势,但在上肢动作力量、身体动作的灵敏性上则有待提高。
此外,城乡儿童发展存在差异,城市幼儿在身高、动作灵活程度、平衡能力上相对更好,农村儿童在胖瘦程度、上肢力量、动作柔软性上明显好于城市儿童。
家庭重视幼儿运动但体育锻炼强度偏小,86%的家长认为幼儿体育活动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但幼儿家庭体育活动时间每周低于3次的占28%,有53%的幼儿每次体育活动时间不足半个小时。
摘自《中国教育报》
儿童长时间涂色有损视力
幼儿体育锻炼强度偏小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