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二地理3《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凸显
出来。

趋严重.【知识框架】:
本周测试及作业《红对勾》48———60
《当代中学生报》(10期)
《赢在高考(六)》——晚导测试《金太阳(二)》——文奥
【周六早测】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②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③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④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①资金密集型产业;②技术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按照有关指标,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城镇化水平达到81.0%,平均期望
寿命达到78岁。

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C。

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

经济发达,文化落后5。

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矿产资源丰富
C。

地理区位优势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读下面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6~7题
6。

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
7。

进入阶段Ⅱ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 ②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劳动力成本降低;④政策优势突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

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右图为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读后回答9~11题。

9。

甲、乙两地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差异主要是()
A.耕地资源的质量高低B.水源数量的丰歉
C.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D.热量条件的好坏
10。

甲、乙两地都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下列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
动城市化
C.甲地目前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当
D.乙地第三产业比重已远大于第二产业
11.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客观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甲、乙两地区均为我国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地区,为此国家实施了许多重大工程来调配资源。

下列资源调配与甲、乙两地区都有关的是( ) A.南水北调B.西电东送C.西气东输D.晋煤南运
读下列“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2~14题:
12。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13.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14.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请根据下图,回答15~17题。

15.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
A.北部地区B.中部地区C.南部地区D.北部和中部地区
16.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
17。

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

对比珠
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科技水平较高
C .对外开放政策
D .海外华侨大规模投资
近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读图回答18~19题。

18。

关于江苏省经济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
B .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仍占主导地位
C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
D .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19.关于江苏省经济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 .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
B .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A .
B .
C .
D .
D.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完成20~22题。

20。

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20。

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22.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
二、综合题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

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材料三: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19
⑴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

(4分)
⑵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②(4分)
⑶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
较低,主要原因是:①;
②。

(4分)
⑷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材料三,说明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优劣,并指出其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3分)
优:
劣:
调整方向:
【每日小考】
1.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该区正以、、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分)
(2)分析图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3)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4)在上图所示区域中,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

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28~31日,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福州隆重开幕。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将扩大核心区的辐射能力,有效实现梯度转移,直接推动中、西部若干省区的经济发展,营造区域经济共生多赢的格局。

材料二: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珠三角三大产业结构示意图。

(1)泛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珠三角地区的特色农业各是什么?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第二产业应如何调整布局优化升级?
3.读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下表 商品粮基地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乙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
A
B 丁
C
(2)丁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粮食量逐年增多,试分析原因?
(3)简要说明箭头ABC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