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得宠难封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玉环得宠难封后 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极为少见的几个大美人之一。

凭借着倾国倾城的容 貌和婀娜多姿的舞步,她迅速成为唐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

杨玉环 被封为贵妃之后,在玄宗身旁待了将近 10 余年,从这点上来说,唐玄宗完 全有足够的理由、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封杨贵妃为皇后。

更为主要的是,在原来的 皇后王氏被唐玄宗废除之后, 皇后之位一直空着, 如果唐玄宗真想封杨贵妃为皇 后的话,完全合情也是合理的。

可为何唐玄宗不将杨贵妃册立为皇后呢?这可能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唐玄宗李隆基对杨贵妃曾经是自己儿子寿王之妃这一点有所顾虑。

早在杨玉环还是唐玄宗之子寿王的妃子时, 唐玄宗便被她倾国倾城的容颜和精妙 绝伦的舞姿所折服, 一心想将其纳为自己的妃子, 无奈她已经是自己儿子寿王的 女人,也不好明目张胆地跟儿子抢女人。

但是自从喜欢上杨玉环之后,后宫的数 千佳丽便再也激不起他的兴趣, 整日上朝也郁郁寡欢。

为了让玄宗从阴霾中解脱 出来,臣僚们迎合其心意,给他推荐了已经成为寿王妃的杨玉环。

尽管杨玉环已 经在尼姑庵“改造”了一番, 表明已经脱胎换骨, 不再是以前那个寿 王的妃子杨玉环了。

但是, 她曾经是“儿媳妇”的历史是无法改变的。

其二是, 唐玄宗李隆基宠爱杨玉环最为主要的原因并非其美貌, 而是杨玉环 是她文艺上的知音。

李隆基是个十分热心的文艺爱好者, 他不但喜欢欣赏文艺演 出,还精通多种文艺形式,作曲、吹笛子都很在行。

杨玉环之所以能得到唐玄宗 的宠爱,正是因为她也是一个文艺爱好者,两人在一起有着共同的爱好。

至于皇 后的身份, 对于他们两人而言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 唐玄宗也从来就没有让杨贵 妃“母仪天下”的想法。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 杨贵妃之所以没有被封为皇后, 是因为尽管她聪明伶俐, 能够迎合皇帝的意思,但是她在很多方面也令唐玄宗产生了反感。

据史料记载, 杨贵妃曾经两次被李隆基驱逐出宫, 尽管其中原因史料上没有详细载明, 但是如 果两人之间不存有矛盾,唐玄宗是不可能将自己宠爱的妃子驱逐出宫的。

也许, 对于唐玄宗而言,杨贵妃是让他欢喜让他忧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只适合做贵妃, 而不适合做皇后。

唐玄宗晚年尽管纵情于男欢女爱, 沉湎于声色娱乐, 但是他的头脑还是相当 清醒的, 不会随意给予任何人以官职, 尤其是皇后的名号, 他更是不会轻易赐予。

在他感觉杨贵妃不适合做皇后之后,当然不会册封她为皇后。

实际上,长达 10


多年时间里集唐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没有被册立为后, 绝不可能只是一 个或者两个原因左右的结果,而应该有着众多的原因。

拓展: 杨玉环的方言 明朝之前的皇帝们,耳根子大概从未清静过,百官来自天南地北,上朝时各 持各的方言,热闹得如同百鸟朝凤一般,天子跟前,又不许带随身翻译,于是一 片急切的叽里呱啦声, 皇帝要在那些形形色色的方言里听出一点头绪来, 很辛苦, 也很可怜,也许皇帝坐在龙椅上发火骂人时,底下大臣会偷偷用方言还嘴对骂, 如果没有同乡来举报,谁能知道他在犯上? 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实在受不了这些五花八门的方言,就命人编纂《洪武 正韵》,以中原雅音为正,要求大家都讲普通话。

当然那时普通话和现在的不一 样,据说是以金陵一带为标准。

编撰完毕。

几经修改,虽然朱元璋不怎么满意, 但《洪武正韵》开始正式颁行,那个时候。

地方官员们去京城,随身行李中,必 备一本《洪武正韵》,吃饭蹲马桶时都要苦读一番,不求最好。

但求及格,以免 乡音太浓,惹恼了皇帝,被关进学习班或者被罚俸禄都有可能。

《洪武正韵》边 实行边校正, 而校正的结果。

是不了了之, 想必朱元璋自己也烦了, 他是个皇帝, 又不是语言改革家。

而方言不死,顽如野草。

自在茁壮,生生不息。

据研究,鸟类也有方言,比方说某地机场播放鸟的惊叫声以驱赶机场鸟群。

但同样的惊叫,放在千里之外的机场播放。

就完全失去了作用,鸟们听了无动于 哀,这如同一个操着异乡方言的人跑进餐馆里,惊慌失措地叫喊这里有炸弹。

马 上就要爆炸了。

大家伙儿快点跑呀!而餐馆里的人却置若罔闻,因为他们根本听 不懂。

很多年前我住在北方, 每年都像候鸟一样回徐州老家探亲, 南方籍贯的列车 员。

大清早就拎着簸箕唱歌一般一路吆喝:拉稀呀拉稀――其实他在收垃圾。

并 不是救急的流动厕所。

我转学回徐州初时, 同班孩子们排除异己, 都叫我小蛮子, 在小孩子的眼里, 说普通话的全都是蛮子,我为了早日并入乡音的大集体中。

努力地向他们靠拢, 其实徐州的方言很有意思。

称 “ 行”为“营”,不行为 “ 不管 ” ,小狗生崽叫 “ 将 ” 。

一位同学说她在山的 “阶踏子”那里摔了一跤, 我没琢磨明白什么是阶蹄子, 于是不耻下 问,才知道原来是台阶,不是鞋子。

有一次她们问我在新疆方言里如果想拒绝人 该怎么说,新疆人来自五湖四海。

方言更是丰富。

我想了想,回答说:“ 蛮。

”(一声,有点像短促的羊叫)她们哔地大笑,笑里有种得意,自感还 是自家的方言最好。

其实方言如同孩子,不管丑傻,谁都认为自家的才是最可爱的。

网络上有个 笑话:唐玄宗画了幅花鸟图。

得意洋洋地问杨爱妃:“亲爱的。

来看看我


画得怎样?”杨贵妃瞅了瞅说:“中!”我看了,哈哈一笑,并 没有荒诞与不真实感,谁能保证一千多年以前,杨玉环不曾说过这样的方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