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醌类成分的分析-黔南医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 0.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 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 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 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 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丹参酮ⅡA(C19H18O3)不得少于0.20%。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丹参酮ⅡA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含量测定: 丹参酮ⅡA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 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 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丹参酮ⅡA峰计 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适量,精 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甲醇制成每1ml含丹 参酮ⅡA16μg的溶液,即得。
3.溶解性
游离醌类:甲醇、丙酮、氯仿等。 苷类:甲醇、乙醇、热水,冷水中溶解度较小。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4.酸碱性
酸性:酸性的强弱与羧基、酚羟基的数目和位置 有关。 含-COOH > 含2个以上β-OH > 含1个β-OH >含2 个以上α –OH > 含1个α -OH 碱性:由于羧基氧原子的存在,蒽醌类化合物具 有很弱的碱性,溶于弄硫酸,同时颜色发生改变, 呈红色至红紫色。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第二节
一.定性分析
1.碱性条件下的呈色反应
分析方法
1)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颜色改变。 多数呈橙红、紫红及蓝色、蒽酚、蒽酮、二蒽酮化合 物需经氧化形成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后才能呈色。 2)游离的蒽醌及其衍生物多具有升华性,可用升华法 得到升华物,再加碱液,可观察到颜色的改变,如中 药打黄的鉴别。
药学系
中药栽பைடு நூலகம்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一、结构类型与分布 1.苯醌
分 布:主要分布在紫金牛科、杜鹃花科、 紫草科等植物中。 代表中药:软紫草、连翘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2.萘醌
分 布:主要分布在紫草科、柿树科、蓝 雪科等植物中。
代表中药:紫草(紫草素、乙酰紫草素)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三、理化性质 1.性状 醌类化合物大多具有一定的颜色,如黄色、 橙色、棕红色等。原因:由于结构中引入的酚 羟基等助色团产生的。 苯醌、萘醌:多游离态存在 蒽醌:苷,难得到晶体。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2.升华性及挥发性
升华性:游离的醌类
挥发性:小分子的苯醌、萘醌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2.颜色反应
1)醋酸镁反应
2)与碱反应(Borntrǎger反应)
3.TLC
4.PC
5.其他方法:必要时,可选用HPLC、 UV、指纹图谱等、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二.定量分析
1.分光光度法 2.薄层扫描法 3.HPLC 4.其他方法 如:高效毛细管电泳等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学习要求
掌握:醌类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
理解:醌类的定性分析方法
了解:醌类的理化性质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一节
概述
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 的化学成分,按结构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苯醌、萘醌、菲醌与蒽醌。其中,在在中 药中以蒽醌及其衍生物尤为重要。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凤仙草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3.菲醌

布:主要分布在唇形科等植物中。
代表中药:丹参(丹参酮)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4.蒽醌

布: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
茜草科—茜草 豆科—决明子、番泻叶 百合科—芦荟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代表中药:蓼科—大黄、何首乌、虎杖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第三节
分析举列
丹参中醌类成分的分析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丹 参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 燥。
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 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 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化学成分: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 B等;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等。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
二、生物活性
1.致泻作用:番泻叶中的番泻苷
2.抗菌作用:如大黄中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尤其 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3.止血:茜草中的茜草素。 4.抗病毒: 5.扩张冠状动脉: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6.其他活性:祛绦虫、解痉、利尿、利胆、镇咳、 平喘等。
药学系 中药栽培教研室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中药栽培教研室2学时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药学系中药栽培教研室醌类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醌类的定性分析方法醌类的理化性质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中药栽培教研室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按结构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八章 醌类成分的分析
2学时
药学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