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四种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的四种意识
作者:王文彬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2年第20期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而创新教育已成为改革的热点问题。
时代呼唤语文教学的创新,作文创新就更显得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文贵创新,自古皆然。
清人郑板桥强调写诗作文要“标新立异”,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强
调“作文贵有新意”。
千人一面,古今同腔的作文缺乏个性,读之如同嚼蜡。
只有充满个性魅力,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文章,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作文才可谓“创新作文”呢?我个人认为,无外乎具备以下几种意识:
一、立意创新和选材出新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它对文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假如我们能在这方面推陈出新,就会获
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以“有家真好”为话题而作文,一位学生避开常人写自己的小家庭,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这些普通的立意,而是另辟蹊径,写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写班集体对她的
关爱,立意真是“鹤立鸡群”,从歌颂班集体拓展到歌颂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如此定格,使
主题挖掘得非常深刻。
挖掘新的材料,选择新的角度,表现出文章的新意来,这是作文创新的
关键。
选材出新,是观察和体验独到的结果,立意创新则是独立思考的重要表现,前者建立在
平时多观察、多感受的基础上,后者则要求思考时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维,力求思维广阔、深刻、敏捷,平时需在求异思维、反向思维等方面多下工夫。
二、结构形式创新
好的结构,就如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出的建筑物的构架,这本身就是美的标志、美的象征。
有了一幅幅造型奇特、别具匠心的“宏伟蓝图”,学生才会创造出精彩纷呈、风格迥异的“伟
大建筑”。
作文要创新,除在“内容”上下工夫外,还需在“形式”上作文章。
形式“新”必
须巧妙构思,从而使文章跌宕生姿,妙趣横生,新颖别致。
形式上求“新”,就是改变以往人
们常用的文章结构形式而采用新的方式,诸如小标题式、表格式、摄像式、简章式、病历式、
几何证明式、光盘承载式、歌名曲解式等;形式上求“新”,还可以从所选文体上求突破,文
章可采用日记体、书信体、寓言体、剧本体等,从而打破垄断学生作文多年之久的“老三段式”,为创新作文另辟蹊径。
三、语言创新
有人说,文章的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架,那么语言则是文章的细胞,如果
没有活的细胞,其他将不复存在。
老舍先生曾说:“我们的最好思想,最深刻的感情,只能被
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见,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语言的表达效果,直接影响着文章
的优劣。
因此,文章的语言同样需要创新。
如果一写到天气好就用什么“晴空万里”“万里无云”,一谈到晚上的月光就只知用“皎洁”来修饰,不免太乏味。
如何让作文语言靓丽起来呢?不妨从精心锤炼词语、巧用修辞手法、独创妙语佳句、力求含蓄风趣、注重新奇组装等方面试
一试,从而写出文辞优美、字字珠玑的创新作文来。
四、张扬个性意识
写作是一种最富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最能承载和张扬写作个体的个性。
人总是有个性的,
正如世上并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张扬个性、抒发心声是人的本能愿望。
华丽是美,朴素
也是美;明朗是美,含蓄也是美;波涛汹涌是美,泉水叮咚也是美。
现在再也不是“两耳不闻
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了!素质教育、环境保护、网络文化甚至贪污腐败、恐怖组织……一起构成了这个缤纷社会的焦点和热点。
因此,写作张扬学生的个性,应成为创新作文
的一种时尚。
综上所述,只要写出了真感情、真体验就是创新作文,只要是有创意的表达就是创新作文。
总之,作文创意要冲破空洞观点的束缚,冲破本学科的束缚,冲破事物表面现象的束缚,冲破
教师指导意向的束缚,冲破揣摩作文写作文的束缚,冲破应付考试以“背”作文来写作文的束缚,作文的创意才能有广阔的思维空间。
其实,作文本是一件乐事。
眼有所见,心有所感,情
有所动,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用什么体裁写,就用什么体裁写;想什么时候写,就什
么时候写。
只给学生一个作文总量,只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自主。
只要学生会用眼看物观事,
用心想物析事,评物论事,用笔记写事。
这就是创新作文的目标,作文教学也一定会创造出一
片新的天地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朱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