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安全作业考试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焊安全作业考试资料
电焊安全作业考试资料
一、焊条电弧焊安全操作要求
1.焊前准备
1)焊前必须穿戴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防护用品,严禁穿化纤工作服、不符合绝缘要求的工作鞋、戴绝缘不合格的手套上岗。

焊工在更换焊条时,必须戴绝缘手套。

2)在距焊接场所10m以内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内进行焊接时,必须设置有效的活动遮光板。

3)焊接操作前,必须对焊机接线是否正确、接地是否可靠、电流调整是否可靠以及工装夹具进行安全检查。

对机械设备进行焊接时,必须将该设备的保护接零(保护接地)暂时拆除。

4)在金属容器内和金属结构上及触电危险性大的场所焊接时,必须执行专门安全机构审批的安全措施。

禁止焊接密封容器、有压力的容器和带电设备。

5)焊机必须装有独立的专用电源开关,其容量应符合要求。

控制开关应选用封闭式的自动空气开关或铁壳开关。

当焊机超负荷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

禁止多台焊机共用一个电源开关。

6)电源控制装置应置于焊机附近人手便于操作的地方,周围应有安全通道,以便能迅速开关电源控制装置。

采用启动器起动焊机时,必须先合上电源开关,再起动焊机。

7)焊机的一次电源线长度在2~3m,当需要接长电源线时,应沿墙或立柱用瓷瓶隔离布设,其高度必须距地面2.5m以上,不允许将一次电源线拖在地上。

8)焊机的二次输出线必须使用焊接电缆线,其长度为20~30m,严禁用其他金属管、棒等代替。

禁止用建筑物上的金属构架和设备作为焊接电源回路。

9)焊机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或接零)保护,接地(或接零)要执行(SDJ)《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接地电阻小于4Ω时,接地线固定螺栓直径不得小于M8。

工作完毕后或临时离开工作场地时,必须及时切断焊机电源。

10)在禁火区内进行焊接,必须事先到有关单位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11)电弧焊外露的带电部分,要有完好的隔离防护措施,接线柱之间、接线柱与机壳之间必须绝缘良好。

露天放置的焊机,必须有遮阳和防止雨、雪的安全措施。

12)焊接过程中焊工身体出汗、衣服潮湿时,不得靠在带电的焊件上。

2.焊接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切断和闭合焊机电源线时,必须戴焊工专用手套,同时要侧身、侧脸操作。

2)露天进行碳弧气刨作业时,应顺风操作,同时兼顾下风头处的施工人员,注意躲避高温飞溅物,防止灼伤;在室内作业时,注意安装排除烟尘的装置;在狭小的容器或舱室内操作,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禁止将正在工作中的热电焊钳放入水中冷却;焊接操作结束时,电焊钳应有固定的存放位置,不得随意摆放。

4)焊机的电缆线外皮必须完整、绝缘良好、柔软。

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Ω。

5)焊机电缆线应使用整根电缆线,中间不应该有连接接头,当电缆线需要接长时,应使用接头连接器连接,连接处应保持绝缘良好,而且接头不宜超过两个。

6)焊机应按额定负载持续率和额定电流使用,严禁超载运行,避免绝缘烧损。

7)焊接过程中,焊机出现各种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找专职电工进行检修,焊工不得擅自处理。

在进行改变焊机接头、改变二次线路、焊机移动工作地点、检修焊机故障等操作时,应在切断电源开关后进行。

8)进入容器或管道内焊接,外面应该配备责任心强、认真负责的安全监护人进行监护。

9)距离高压线3m或距低压线1.5m范围内作业时,必须停电作业,切断电源后在开关箱盖上悬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标示牌。

然后才能开始工作。

3.焊接作业结束时的整理
1)焊接作业结束时,要立即切断电源,盘好电缆线,清扫焊接现场,做好文明生产。

2)仔细检查焊接现场、清除火灾隐患,当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焊接现场。

二、焊接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触电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有三种形式:
1)电击。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时,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颤、心脏骤停以至危及人的生命。

因此,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2)电伤
3)电磁场生理伤害
造成以上触电事故的电流有三种:
①感知电流。

触电时,能使触电者感觉到的最小电流。

工频交流电为1mA,直流电约为5mA。

②摆脱电流。

工频交流电约为10mA,直流电约为50mA。

③致命电流。

工频交流电为50mA,直流电在3s内为50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前提下,人体允许电流为30mA。

在比较干燥而触电危害较大的工作环境中,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36V。

在潮湿而触电危险性又较大的环境中,人体电阻按650Ω考虑,人体允许电流为30mA,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12V。

在水下或其他由于触电会导致严重二次事故的工作环境中,安全电压为2.5V。

以从左手到前胸的触电事故是最危险的,很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和中枢神经失调而导致死亡。

频率在25~300Hz的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最大,而工频为50Hz的交流电正
好在这一范围内。

触电有四种类型:
1)单相触电即当站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的人,身体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2)两相触电即当人体两处同时触及电源的任何两相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事故。

3)跨步电压触电即当带电体接地,有电流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地面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地电压即为跨步电压,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4)高压触电即在1000V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上,当人体过分接近带电体时,高压电能使空气击穿,电流流过人体,同时还伴有电弧产生,将触电者烧伤,高压触电事故能将触电者轻则致残,重则死亡。

焊工发生直接触电的原因:
①更换焊条、电极和焊接过程中,焊工赤手或身体接触到焊条、焊钳或焊枪的带电部分,而脚或身体其他部位与地或焊件之间无绝缘防护。

②当焊工在金属容器、管道、锅炉、船舱或金属结构内部施工时,没有绝缘防护或绝缘防护用品不合格。

③当焊工或辅助人员身体大量出汗,或在阴雨天中焊接施工,或在潮湿地方进行焊接作业时,没有绝缘防护用品或绝缘防护用品不合格而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④在带电接线、调节焊接电流或带电移动焊接设备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⑤登高焊接作业时,身体触及低压线路或靠近高压电网而引起的触电事故。

焊工发生间接触电的原因:
①焊接设备的绝缘意外烧损或机械损伤。

②焊机的相线及零线错接,使外壳带电。

③焊接过程中,人体触及绝缘破损的电缆、胶木电闸带电
部分等。

④由于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轨道、管道、天车吊钩或其
他金属材料拼接件,作为焊接回路而发生的触电事故。

焊接作业环境分类:
1)普通环境
①焊接作业现场干燥,相对湿度小于70%。

②焊接作业现场没有导电粉尘存在。

③焊接作业现场为木材、沥青等非导电物。

质铺设,其中金属导电体占有系数小于20%。

2)危险环境
①焊接作业现场潮湿,相对湿度超过75%。

②焊接作业现场有导电粉尘存在。

③焊接作业现场,地面金属导电物质占有系数大于20%。

④焊接作业现场温度高,平均气温超过30℃。

⑤焊接作业现场,人体同时接触到地面导体和设备外壳
3)特别危险环境
①特别潮湿,相对湿度达100%(如雨天)。

②焊接现场如有腐蚀性气体、煤气、蒸气或是导电粉尘的车间(如化工厂的大多数车间、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等)。

③在金属管道、容器内部和金属结构内部焊接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