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映监测报告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映监测报告制度
1、预防接种人员要主动监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映,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映时,除应进行必要解决外,还应进行登记并立即向市中区疾病预防控制忠中心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映报告卡;
2、需要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映:
(1)预防接种后,无其他因素腋温不小于等于38.5摄氏度,主诉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

(2)预防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过敏性休克;不伴过敏性休克过敏反映;持续性(3小时以上)哭闹;昏厥;中毒性休克综合症(TSS);癔病或群发性癔病。

(3)预防接种后5天内发生:严重局部反映;脓毒血症;注射部位脓肿(细菌性/无菌性);
(4)预防接种后15天内发生:惊厥(涉及热性惊厥和癫痫发作);脑病、脑炎、脑膜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过敏性紫癜。

(5)预防接种后3个月内发生:急性弛缓性麻痹;臂丛神经炎;血小板减少。

(6)卡介苗免疫接种后1 —12个月发生:淋巴结炎;播散性卡介苗感染;骨炎/骨髓炎。

(7)无时间限制:任何引起死亡、住院治疗和医生或公众以为与接种有关其他严重或罕见健康损害。

3、责任报告人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映后,城乡在6小时内、农村在12
小时内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报告市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如浮现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组织器官损伤、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
常反映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事件时,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市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5、接种人员妥善保存与接种反映及事故有关物证和接种资料,积极配合上级调查,提供有关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