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绿色运输管理的实现途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年第 10 期 总第 266 期
现代物流
工作研究
秦皇岛港集装箱物流发展研究
□ 李天宇
DOI:10.3963/j.issn.1006-8864.2010.10.026
集装箱物流是通过集装箱将货物装 卸、 储存、 拆并、 包装、 运输、 保管等过程 连贯起来, 形成贯通全程的物流活动。 集装箱物流的巨大优势是通过不同运输 手段的有效衔接形成 “多式联运” 以实 , 现 “门到门” 的物流服务。 集装箱物流产 业属于极具活力的 “朝阳产业” 目前, , 我 国集装箱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 的差距, 其发展空间巨大。 在港口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秦皇 岛港集装箱物流能否把握机会, 充分认 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并有针对性地采 取相应的对策, 是实现其健康、 快速发展 的前提。 一、 秦皇岛港集装箱物流现状 秦皇岛港集装箱码头坐落在秦皇岛 港西港区, 码头公司成立于 1984 年。 虽 然公司成立时间较早, 但由于历史原因, 集装箱吞吐量一直在低位徘徊。2003 年后, 集装箱业务开始飞速发展, 吞吐量 迅速攀升, 2003—2008 年集装箱吞吐量 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46%, 而环渤海各 象信息等; 整个运输行业中各相关利益 者都能够及时了解社会的整体情况, 并 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进行资源配 置, 保障各个行为主体的利益; 承运人和 供应商能根据运输能力与现有的货物进 行匹配, 帮助运输企业合理调度车辆, 减 少不必要的运输和因交通堵塞所造成的 资源浪费。此外, 网上服务还可以为运 输业在交易市场提供便利。 社会公众可 以方便地在网上查看各种运输情况, 根
现代物流
工作研究
输系统, 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物流绿色运输管理的实现途径分析
(3) 是物流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内 在需要。产品从投产到销售, 制造时间 占产品到用户过程总时间的 10% 左右, 而物流运输时间占总时间的 90%左右, 因此采用新的运输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物 流的成本。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 展, 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 环境壁垒逐渐兴起, 各国开始制定严厉 的环境法规来实施贸易制裁。 在这种趋 势下, 国内物流企业要想在物流市场争 夺更大的份额, 树立良好的形象, 就必须 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 二、 物流运输管理的问题及原因 分析
运输方式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政策和法规, 而我国没有明确的防止运
实现, 有赖于这些多元主体关系的协调, 低空载率, 提高市内运输效率, 降低库存
输成本, 还是交通的便捷性都深受影响。 业的实际情况,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
物排放是发达国家的几倍甚至 10 多倍, 强调绿色运输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尤其在我国运输绿色化的起步阶段, 更 要提高公民推崇绿色的意识, 积极促进 厂家、 商家和运输企业建立绿色的同盟 关系, 鼓励绿色运输的发展。 (2) 完善运输规则。政府要严格实 规, 通过明确的环境标准和法律条款来 约束企业, 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 式, 加强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 按 照大流通、 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 物流规划整体设计, 构筑绿色物流的建 立与发展框架。 绿色运输的经济激励机 制是现代经济的产物, 也是对运输活动 行政规范的一种有效配合。 政府在进行 收、 绿色补贴 3 方面体现激励效应。 2. 承运人改进发展模式 企业物流是全社会物流系统中的最
2010 年第 10 期 总第 266 期
流运输在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案》 中公布的数据, 交通运输消耗了世界
绿色运输是指在货物运输过程中, 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不至于影响未来商
工作研究
现代物流
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追究不够严格, 施者。 因此, 除了强化政府规划外, 还必 没有形成约束企业经营行为的社会监督 机制。 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 的政策引导下, 制定了诸如控制污染发 生源、 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的相关 输污染的法规。 三、 绿色运输管理的实现途径 在运输决策体系中, 政府是绿色运 输的发起者与组织者, 企业是绿色运输 系统中的直接实施主体, 社会公众是绿 色运输中的推动者, 网络是实现绿色运 输的中介和媒体。 绿色运输管理的真正 并形成一致的合力。 应立足于我国运输 有关经验, 绿色运输管理的实现途径必 须包括 4 个方面。 1. 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 绿色运输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一个重要内容, 政府是绿色运输系统的绿色运输发展中的 引导作用, 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 (1) 大力倡导绿色运输。因为运输 是一种服务性活动, 其绿色化效果比有 形产品更难以被人们认识, 政府要大力 须积极发挥承运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 用, 从而形成一种上下一致的自律性的 体系。 (1) 实现综合运输。企业应该有机 结合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点, 建立一个由 铁路、 航空、 公路、 水运、 管道运输方式组 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发挥各个运输网点、 站、 机场的作用, 港、 提高运输能力, 以最 经济、 最快捷的方式完成商品实体的空 间位移, 创造最佳的空间效用。运输企 业联合起来实施统一集货、 统一送货, 开 展共同配送, 能够消除重复交错运输, 降 量, 节约物流成本。供应商企业为了集 中精力搞好主营业务、 提高效率, 可以发 展第三方运输, 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 运输业务外包给专业运输服务企业去完 成, 通过信息系统与运输企业保持密切 联系, 提高运输效率, 节省运输费用, 提 升企业服务价值, 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城 市交通的压力。 (2) 采用绿色运输工具。运输企业 可以采用低污染的运输车辆,如电动 车、 天然气汽车、 甲醇汽车、 液化石油气 车、 混合动力汽车、 太阳能汽车以及各 种各样的燃料汽车等, 其排放的有害气 体比传统汽车少甚至为零, 可以极大地 境的污染。 3. 社会公众的推动 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及其相应的行 为对环境保护计划的全面展开具有特别 重要的意义, 对绿色运输战略的实施具 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可以说, 正是 公众的绿色消费观念, 促使企业积极主 动地进行绿色运输, 并提供绿色产品和 绿色服务。 只有全社会民众的绿色意识 得到提高, 才能促使政府制定环保的政 策和措施, 并督促企业采纳实行。发达 国家绿色运输的持续有效实行, 离不开 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 4. 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作用 基于互联网进行沟通的主要好处是 可以使政府部门、 承运人、 供应商及社会 公众一起实时分享信息。在网络体系 中,政府主要负责准确、实时地发布信 息, 如政策信息、 货运信息、 车辆信息、 气
物的装卸、 设备维修、 燃料加注、 解冻和 清洗等都是致使水、 土壤污染的不易觉 察因素。 (2) 交通运输体系不科学。由于体 制分隔、 部门分工的条块管理, 我国各种 长期以来, 我国货物运输大都由公路运 输来完成,公路运输承担了 90%以上 的客运量和约 70%的货运量。 2008 年 我国公路运输货物已经达到 1 916 759 万吨,在各类运输方式中的比重高达 74.08%。 而相对资源占用低、 污染小、 运 量大的水路运输、 铁路运输所占份额偏 低; 更为严重的是, 多种运输方式没有形 成全面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无论是运 (3) 运输技术落后。在运输机械化 过程中, 国内物流技术与国际物流技术 的先进性、 绿色性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 离, 这在运输车辆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现有的载货汽车中, 中、 重、 轻的比重 不合理, 中型货车的比重占 70%左右, 重 型货车只占 10%左右, 专用货车的比重 也只占 10%左右, 老旧车辆约占总车辆 的 25%, 还有 30 万辆拖拉机和农用机动 车, 甚至人、 畜力车都在参与营业性运 输。由于运输工具落后, 我国单车污染 国产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为发达国家受控 汽车排放量的 1 ~ 5 倍。 在运输材料的 绿色化和运输的自动化、 信息化等环节 上, 我国目前也相当落后。 2. 原因分析 (1) 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 工农产品数量大增,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 求企业增加运输车辆来满足工农业对货 物的分送, 而车辆的增加又加大了对大 气的污染, 制造了更多的噪声, 加剧了对 道路基础设施的破坏。长期以来, 不顾 及环境污染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所 造成的社会治理成本较高的局面, 是我 国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的难题。 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物流绿色运输及消费 理念仍非常淡薄, 另一方面, 政府及其管 理部门的观念刚刚开始转变并初步付诸
占很大比重, 给人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带 来危害, 逐渐成为一种公害。① 大气污 染。据国际能源组织统计, 2005 年中国 石油消耗量为 3.25 亿吨, 石油消费二氧 化碳排放总量为 8.371 亿吨,营业性道 路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部石油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21%, 超过全社会车 辆二氧化碳排放量 18%的世界平均水 平。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 汽车尾气污 染已经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② 噪 声污染。在众多运输方式中, 公路运输 的噪声污染最为明显, 是物流运输的中 噪声的主要污染来源。 我国有 3 390 余 万人受到公路交通运输噪声影响, 其中, 2 700 万人生活在高于 70 分贝的严重噪 声污染的环境中。在其他运输方式中, 船舶的振动、 飞机的起降、 火车的高速行 驶等也会产生大量的噪声, 造成人体耳 鸣、 头晕、 失眠, 并诱发多种疾病, 损害公 众的身心健康。 水体及土壤污染。 ③ 在 我国, 由于运输事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事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方面, 1973—2006 年期间, 我国沿海共发生大 小船舶溢油事件 2 653 起, 其中, 溢油 50 吨以上重大事故 69 起,总溢油 37 077 吨。 由于运输危险品而导致的事故也是 我国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在有害物品事 故总数中占比高达 41%。另外, 运输过 程中废弃物渗入水体和土壤中, 不可避 免地对水质和土壤造成污染, 特别是货
环境共生型的运输系统。 (1) 是改善环境的关键。据世界能 源理事会 2007 年在 《运输技术和政策方 约 20% 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到 25%。交通运输产生的废气不仅对人类 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破坏臭氧 层, 造成酸雨、 温室效应, 对整个生态圈造 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 只有通过对物流 运输体系的科学设置, 优化运输路线, 选 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 构建出有 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运输系统, 才能让运 输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 把 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2)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 择。我国生态环境脆弱, 人均资源严重 不足, 人均耕地面积、 淡水资源、 森林面 积分别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1/3、 和 1/4 1/5, 严重被污染的海域面积为 2.9 万平 方公里, 能源利用率、 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仅为 33%和 55%, 这比发达国家的效率 低很多。 因此, 在保持经济快速、 稳定发 展的过程中,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 为社会各界所重视。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之一, 就是使今天的商品生产、 流通和消 品的生产、 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 件。 通过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活动 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 抑制运输对环境 造成的危害, 构建与环境共生的绿色运
□ 袁金明 林 凌 杨 菊
DOI:10.3963/j.issn.1006-8864.2010.10.025
1. 问题表现方式 (1)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国 内环境污染问题中, 交通运输业的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 物流运 输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 物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这与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背道而驰。 如 今, 在联合国的倡议和引导下, 世界各国 正在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此研 究绿色运输管理的规律和实现途径十分 必要。 一、 运输业 的 地 位及 绿 色运 输 的 意义 1. 运输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 物流活动包括运输、 仓储、 包装、 装 卸搬运、 流通加工、 配送、 信息处理、 增值 服务等要素, 运输是实现物流业中人与 物品空间转移的主要手段, 不论从资金 投入、 收入还是从价值增值的角度来考 察, 运输都是物流系统中最核心功能的 要素。在科技不断进步、 贸易交换越来 越发达的今天, 一切物质产品的生产和 消费都离不开运输。物流体系的合理 化,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输活动的合 理化。 2. 绿色运输的意义 要对抑制运输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 现对运输环境的净化, 使运输资源得到 最充分的利用。 它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 度出发, 对运输体系进行改进, 形成一个
和意义, 营造实施绿色运输的社会氛围。 降低废气排放, 减少这些物流运输对环
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施并不断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 法
(2)管理上的一些原因。一方面, 运输管理时, 主要应从排污收费、 环境税
实施, 但仍然缺乏发展的前瞻性。 比如, 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绿色物流的直接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