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陈情表同步检测 粤教版必修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陈情表
巧断介词结构后置句
现代汉语句式中,介词结构一般是在谓语之前的,但在文言文中,由于某种需要,比如为了突出主谓间紧凑关系,而把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即为介词结构后置。
如何依据规律,快速判断翻译,可从以下两点入手:
1.找出句子中的谓语动词。
这是因为介词结构一般是专门修饰谓语动词的,谓语动词的位置是相对不变的,在文言文中介词结构的位置在谓语动词后。
如:“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很明显,以上的例句中谓语动词分别是“重、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惑、欺”。
动词后面的内容,从作用上来看是用来修饰谓语动词的,这就是介词结构后置的一种情况。
2.依据介词结构后置的规律来判断。
如果是介词结构后置情况,句子符合这种结构:“谓+宾+介+名(代)”。
在这里的介词结构就可以理解为后置的“状语”了,成为这种情况:谓+宾+[介+名(代)]。
如:“得双石于潭上。
”
结合规律判断:“得”应该是谓语动词,“双石”是宾语,“于”是介词,“潭”是名词。
由此推知,这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翻译时,要把介词结构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以使语序正常。
将“于潭上”放到“得双石”之前,译为“在潭上得到两块石头”。
在介词结构后置句中,介词多为“于”“以”等来担当,“于”“以”也就可以看成是判断介词结构后置的一种依据。
如:“具告以事。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也。
家世贫贱。
早孤,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善谈论,美音制。
乃游于洛阳。
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
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
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
后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
左原者,为郡学生,犯法见斥。
林宗尝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
谓曰:“昔颜涿聚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晋国之大驵,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
蘧瑗、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余乎?慎勿恚恨,责躬而已。
”原纳其言而去。
或有讥林宗不绝恶人者。
对曰:“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
”原后忽更怀忿,结客欲报诸生。
其日林宗在学,原愧负前言,因遂罢去。
后事露,众人咸谢服焉。
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
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共言,因请寓宿。
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疏与客同饭。
林宗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孟敏客居太原。
荷甑堕地,不顾而去。
林宗见而问其意。
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
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庚乘少给事县廷为门士,林宗见而拔之,劝游学官,遂为诸生傭①。
后能讲论,自以卑第,每处下坐,诸生博士皆就雠问②,由是学中以下坐为贵。
后征辟并不起,号曰“征君”。
黄允以㑺才知名。
林宗见而谓曰:“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
然恐守道不笃,将失之矣。
”后司徒袁隗欲为从女求姻,允闻而黜遣其妻夏侯氏。
妇大集宾客三百余人,攘袂数允隐匿秽恶十五事,允以此废于时。
注解:①傭:受雇为人劳动,此处指受雇为人劳动的人。
②雠问:辩驳问难。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原者,为郡学生,犯法见斥。
林宗尝遇诸路,为设酒肴以慰之。
(2)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
答案:(1)左原是郡学的学生,犯法被斥退。
林宗曾经在路上遇到他,为他摆酒菜来安慰他。
(2)茅容四十多岁,在田地耕种,当时和他一同耕田的人在树下避雨,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
解析:(2)句中的“耕于野”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