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统一与拓展ppt8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元朝统治带有一些消极落后的因素,突出表现在蒙古 视和压迫政策,把各族人分为四等,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
唐、元疆域对比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 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 许衡的《 ——《
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 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它 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 家仍处朔漠,无事论此,必入今日形势 法不宜也。
4.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 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开启了西藏社 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 的一部分是在( ) 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5.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 B.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往 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设立驻藏大臣
②学习文天祥的精忠报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 智,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
元 朝 统 一 全 国
1271年,忽必 蒙古 1279 年,结束分裂, 烈建立元朝, 完成统一 后定都大都 秦(结束了春秋战 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 西晋(结束了三国 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 隋(结束南北朝并 统一作用:结束了五代、辽、宋、夏、金政权并 元(结束了五代、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统一 金并立的局面
蒙古汗国对外征战范围简图
俄罗斯
对 中亚 外
蒙古汗国
西夏
金
印度河流域
二、元的统一与忽必烈改制: 1、元政权建立
时间:1271年 建立者:忽必烈 都城:大都(北 2、1276年,元
3、1279年,元 忽必烈 (1215-1294)
请思考?
我们应该从文天祥 上学习哪些精神?
①学习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崇高气节,这是中国宝 化遗产。
9.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____。从此, 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元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________________。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元
1218年蒙古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 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大理,1276年灭南宋, 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元朝最终统一中国。
讨论
有人说:“既要肯定元 一全国,又要赞扬文天祥抗 是自相矛盾吗?”同学们又
前者是从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 而文天祥抗元斗争的正义性则是肯 治者的民族掠夺,民族压迫的角度而言
河 南 行 省 江 浙 行 省
河北 山东 山西
江 西 行 省
湖 广 行 省
行中
云 南 行 省
元朝对边疆的管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 材料2
(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 ——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元世祖是谁?反应了他什么思想?为 措施? 1.元世祖是忽必烈
民族融合情况
(2)元朝还有哪些内容反映了相同的情况?
元朝时,有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 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新的民族──回族。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波斯人
阿拉 伯人
回族
蒙古人
汉
元
朝
马可波罗
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7岁时 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 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 出了一本《马可· 波罗游记》(又名《马 可· 波罗行记》,《东方闻见录》)。记述 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 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 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 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 早期的“世界地图”。
6.1276年因元军攻占都城而灭亡的政权是( ) A.南宋 B.辽 C.金 D.西夏 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 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 A.王位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 8.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 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 C.繁荣与开放 D.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
局
一、蒙古族的崛起: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贡献
1206年 真统一 建立蒙
一代天骄,成吉
铁木真 (1162-1227)
——毛泽东《沁 ①完成蒙古的统一大业 起于灾难而终于 ②建立军政合一的蒙古 了耶稣,恐怕再难有 ③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 ④建立了横跨欧亚的蒙 思汗匹敌。
----《哈伯
一、蒙古族的崛起:
第12课
元朝的统一与拓展
一、蒙古族的崛起:
1、蒙古族:
“蒙古”这一名称意为“永恒之火” 民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曾经
蒙古统一前, 草原上的争战情景: 谁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 了 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谢再善译《 争
12世纪时蒙古 的社会状况
{
内——各部混战 外——女真(金)压迫
(1)将牧场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汉人为 (2)设立专门管理农业机构——司农司 (3)《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现
文化 接受中原文化,提倡儒学
改革的意义: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统
行省制度 皇帝
中 央 地 方
行中书省
辽 阳 行 省 岭 北 行 省 甘 肃 行 省 陕 西 行 省
中书省 行中书省
课堂小结
四个时间 三个人物 两件大事
1206、1271、1276、1
成吉思汗、忽必烈、文
蒙古的统一、元的统一
一个趋势
民族融合
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 民族国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1、元朝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 2、元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广大 3、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1.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2.意大利的马可•波罗21岁来到中国,曾在扬中担任官 事发生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 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 分别是( ) 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 C.赵构和铁木真 D.赵构
2.反映了忽必烈重视思想 3.措施:将牧场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汉人为奴;设立专 司农司;《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2)根据材料指出,元世祖采取这些措施取得的效
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
(3)元世祖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巩固
阅读下列材料: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这两句诗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
二、元的统一与忽必烈改制: 4、忽必烈改制
政治 建立行省制度
目全国的最高行 (2)地方设“行中书省” 我国省级行政 (3)西藏:设置宣政院进行有效管辖 (4)澎湖(今台湾)、琉球:设置澎湖巡 (5)对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进行
经济 推行重农政策
元朝统治带有一些消极落后的因素,突出表现在蒙古 视和压迫政策,把各族人分为四等,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
唐、元疆域对比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 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 许衡的《 ——《
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 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它 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 家仍处朔漠,无事论此,必入今日形势 法不宜也。
4.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 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开启了西藏社 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 的一部分是在( ) 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5.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 B.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往 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设立驻藏大臣
②学习文天祥的精忠报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 智,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
元 朝 统 一 全 国
1271年,忽必 蒙古 1279 年,结束分裂, 烈建立元朝, 完成统一 后定都大都 秦(结束了春秋战 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 西晋(结束了三国 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 隋(结束南北朝并 统一作用:结束了五代、辽、宋、夏、金政权并 元(结束了五代、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统一 金并立的局面
蒙古汗国对外征战范围简图
俄罗斯
对 中亚 外
蒙古汗国
西夏
金
印度河流域
二、元的统一与忽必烈改制: 1、元政权建立
时间:1271年 建立者:忽必烈 都城:大都(北 2、1276年,元
3、1279年,元 忽必烈 (1215-1294)
请思考?
我们应该从文天祥 上学习哪些精神?
①学习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崇高气节,这是中国宝 化遗产。
9.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____。从此, 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元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________________。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元
1218年蒙古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 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大理,1276年灭南宋, 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元朝最终统一中国。
讨论
有人说:“既要肯定元 一全国,又要赞扬文天祥抗 是自相矛盾吗?”同学们又
前者是从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 而文天祥抗元斗争的正义性则是肯 治者的民族掠夺,民族压迫的角度而言
河 南 行 省 江 浙 行 省
河北 山东 山西
江 西 行 省
湖 广 行 省
行中
云 南 行 省
元朝对边疆的管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 材料2
(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 ——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元世祖是谁?反应了他什么思想?为 措施? 1.元世祖是忽必烈
民族融合情况
(2)元朝还有哪些内容反映了相同的情况?
元朝时,有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 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新的民族──回族。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波斯人
阿拉 伯人
回族
蒙古人
汉
元
朝
马可波罗
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7岁时 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 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 出了一本《马可· 波罗游记》(又名《马 可· 波罗行记》,《东方闻见录》)。记述 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 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 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 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 早期的“世界地图”。
6.1276年因元军攻占都城而灭亡的政权是( ) A.南宋 B.辽 C.金 D.西夏 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 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 A.王位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 8.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 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 C.繁荣与开放 D.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
局
一、蒙古族的崛起: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贡献
1206年 真统一 建立蒙
一代天骄,成吉
铁木真 (1162-1227)
——毛泽东《沁 ①完成蒙古的统一大业 起于灾难而终于 ②建立军政合一的蒙古 了耶稣,恐怕再难有 ③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 ④建立了横跨欧亚的蒙 思汗匹敌。
----《哈伯
一、蒙古族的崛起:
第12课
元朝的统一与拓展
一、蒙古族的崛起:
1、蒙古族:
“蒙古”这一名称意为“永恒之火” 民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曾经
蒙古统一前, 草原上的争战情景: 谁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 了 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谢再善译《 争
12世纪时蒙古 的社会状况
{
内——各部混战 外——女真(金)压迫
(1)将牧场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汉人为 (2)设立专门管理农业机构——司农司 (3)《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现
文化 接受中原文化,提倡儒学
改革的意义: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统
行省制度 皇帝
中 央 地 方
行中书省
辽 阳 行 省 岭 北 行 省 甘 肃 行 省 陕 西 行 省
中书省 行中书省
课堂小结
四个时间 三个人物 两件大事
1206、1271、1276、1
成吉思汗、忽必烈、文
蒙古的统一、元的统一
一个趋势
民族融合
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 民族国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1、元朝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 2、元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广大 3、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1.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2.意大利的马可•波罗21岁来到中国,曾在扬中担任官 事发生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 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 分别是( ) 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 C.赵构和铁木真 D.赵构
2.反映了忽必烈重视思想 3.措施:将牧场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汉人为奴;设立专 司农司;《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2)根据材料指出,元世祖采取这些措施取得的效
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
(3)元世祖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巩固
阅读下列材料: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这两句诗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
二、元的统一与忽必烈改制: 4、忽必烈改制
政治 建立行省制度
目全国的最高行 (2)地方设“行中书省” 我国省级行政 (3)西藏:设置宣政院进行有效管辖 (4)澎湖(今台湾)、琉球:设置澎湖巡 (5)对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进行
经济 推行重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