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风兮!风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

________,百步九折萦岩峦。

((李白《蜀道难》)(4)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雨霖铃》)
(5)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

(纳兰性德《长相思》)
【答案】(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举匏樽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
(3)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
(4)杨柳岸;晓风残月
(5)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

本题为上下句默写,注意易错字形:(1)谏、犹(2)匏樽、属、沧、粟(3)猱、度、(4)岸、晓(5)聒。

故答案为: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⑵举匏樽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⑶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⑷杨柳岸;晓风残月;⑸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劝学》中“________ ,________ ”两句,阐述了只有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才能智慧通达的道理。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个人的潦倒困苦、借酒浇愁,表达诗人因国难家愁而产生的悲愤之情。

(3)民族复兴离不开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艰苦奋斗,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

【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

(1)依据“阐述了只有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才能智慧通达的道理”,容易推知答案;(2)依据“借个人的潦倒困苦、借酒浇愁,表达诗人因国难家愁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容易推知答案;(3)依据“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容易推知
答案。

本题易错字:博、知、繁、鬓、浊、青。

故答案为: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⑵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信誓旦旦,________。

(《诗经·氓》)
(2)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

(《论语·述而》)
(3)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荀子·劝学》)
(5)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________,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
【答案】(1)不思其反
(2)于我如浮云
(3)辩乎荣辱之境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海上生明月
(6)凌万顷之茫然
(7)赢得仓皇北顾
(8)无意苦争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后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反”“辩”“知”“仓皇”。

故答案为:⑴不思其反;⑵于我如浮云;⑶辩乎荣辱之境;⑷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⑸海上生明月;⑹凌万顷之茫然;⑺赢得仓皇北顾;⑻无意苦争春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行路设喻来强调积累的重要,说“________”,就不能达到遥远的千里;除了用千里马外,还用“________”来说其成功在于坚持不舍。

(2)《诗经·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比兴手法写女子年老色衰,诗歌用同样手法来写女子年轻貌美、初婚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诗《饮酒》诗句“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
爱自然的旷达心境。

【答案】(1)不积跬步;驽马十驾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识记这些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跬”“驽”“沃若”“篱”等。

故答案为:⑴不积跬步;驽马十驾;⑵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子曰:“克已复礼为仁。

一日克已复礼,________。

________,而由人乎哉?”(《论语》
(2)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________。

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渔父》)(3)________,直走咸阳。

________,流入宫墙。

(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用之不竭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赤壁赋》)
(5)平林漠漠烟如织,________。

________,有人楼上愁。

(《菩萨蛮》
【答案】(1)(1)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2)新浴者必振衣;受物之汶汶者乎
(3)骊山北构而西折;二川溶溶
(4)取之无禁;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5)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由己、振衣、汶汶、骊山、溶溶、无禁、暝色。

故答案为:⑴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⑵新浴者必振衣;受物之汶汶者乎;⑶骊山北构而西折;二川溶溶;⑷取之无禁;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⑸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为强调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连用四个比喻,并联系生活实
际,得出“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阿房宫的庞大高峻,气势不凡。

【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和表现手法的综合能力。

此类题目一般有情景默写和一般性默写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一般性默写要根据上下文提示默写,情景默写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本题是情景默写,注意根据语境提示语,精确回忆原文语句,工整地填写答案。

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和写漏字。

本题注意以下字的书写:“生”“覆”“隔”,尤其注意“善假于物也”的“也”不要写漏了。

故答案为: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⑵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⑶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________,任重而道远。

________,不亦重乎?(《论语》)
(2)________,________。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

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

(柳永《雨霖铃》)(5)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

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
(4)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
(5)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弘、作、僮、茕、凝噎、霭、鬓。

故答案为: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⑶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⑷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
【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

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
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的《道遥游》中,作者先论述积水不够深则无法承载大船,其实是为了引出“________,________”,强调风对大鹏起飞的重要性。

(2)《劝学》中通过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解析】【分析】本题考核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

本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翼、生、霏、暝。

故答案为:⑴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⑵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⑶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以众女比喻朝中群小,他们“________”,诋毁正直的诗人,而荒唐的君王却“________”,让诗人忧愁痛苦。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百姓在异族统治下祭祀的场景,从侧面表达了北伐的迫切性。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以“________”和“________”两句分别写出了求学时同学和自己穿的衣服不同,表现了自己学习的艰苦。

【答案】(1)谣诼谓余以善淫;终不察夫民心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重点注意谣诼、淫、祠、鸦、绮、缊、敝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⑴谣诼谓余以善淫;终不察夫民心;⑵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⑶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
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

(2)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景象。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描写阿房官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誉”“沮”“澹”“竦”“妍”。

故答案为:⑴(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⑵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⑶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

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11.(2019•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

(屈原《离骚》)
(2)________,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3)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

(杜甫《登高》)
(4)树林阴翳,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5)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7)道之以德,________,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8)盖文章,经国之大业,________。

(曹丕《典论·论文》)
【答案】(1)字余曰灵均
(2)君子生非异也
(3)潦倒新停浊酒杯
(4)鸣声上下
(5)挟飞仙以邀游
(6)吟鞭东指即天涯
(7)齐之以礼
(8)不朽之盛事
【解析】【分析】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曰、生、潦倒、挟、遨游、齐、盛事。

故答案为:(1)字余曰灵均;(2)君子生非异也;(3)潦倒新停浊酒杯;(4)鸣声上下;(5)挟飞仙以邀游(6)吟鞭东指即天涯;(7)齐之以礼;(8)不朽之盛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12.在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受下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中不乏借酒助兴的语句。

陶渊明在《归去来号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他在辞官归隐后,和家人团聚的温馨快乐。

(3)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四句,写出了祖母时日无多,呼吸微弱的样子,流露出作者对祖母的拳拳深情。

(4)苏轼的《念娇·赤墅怀古》流露出消板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李白的《梦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流露消极情绪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2)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3)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谤讥、携、樽、薄、奄奄。

故答案为: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⑵携幼入室;有酒盈樽;⑶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⑷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