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实证分析目前我国金融业已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具有完全的市场准入,这
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极大地影响,本文运用超越对数函数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对大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正效应,而对中小商业银行影响不大。

同时,外资银行进入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标签:外资银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
一、文献综述
迄今,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对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Dages(2000)考察了外资银行和东道国银行的贷款结构。

Unite(2003)分析了外资进入对菲律宾银行业的影响。

郭研等(2005)利用国内1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时期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

马慧敏(2007) 利用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8年~2004年的数据分析了外资银行的影响。

二、模型设定
本文实证研究运用超越对数函数,通过选取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主要因素,从不同于以往的角度实证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模型设定如下:
yi=β+α11nx1+α21nx2+α31nx3+α41nx11nx3+α61nx21nx3+α7GDPGR+εyi(i=1, 2),y1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净利率,用来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y2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用来衡量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x1为外资银行数量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的比例,x2为外资银行资产份额,即外资银行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额的比例。

x3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的增长率,用以排除商业银行自身规模的变化对其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影响。

GDPGR为真实GDP增长率,用以排除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干扰。

指标表示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力大小。

指标表示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影响力大小。

本文选取11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4年~2008年)和各商业银行年报整理得到。

对数据回归系数如下:
由于选取的数据统计不很准确,回归效果不太好,但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我们主要把握大趋势。

根据上面数据得出z1和z2的值。

三、结论
从表3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对大型商业银行来说,z1大都为正值说明外资银行进入提高了其盈利能力;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z1的值都为负值,所以外资银行进入并未对其绩效有明显影响。

但考虑到z2的值,中小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受外资银行影响较大,既外资银行进入降低了它的抗风险能力,对它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抵消作用。

所以总体上说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了“示范效应”,促使其加快业务拓展,进行金融创新,在外资银行的挑战和冲击中开拓出自己新的盈利空间。

大型商业银行的z1值普遍大于中小商业银行,说明大型商业银行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开放。

从纵向比较看,大型商业银行的值近几年不断减小,中小商业银行的z1值不断增大,说明行业在受到外来因素冲击后整体利润趋同。

从表 4 横向比较看出,除个别外,大部分值为负,说明外资银行进入加剧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降低。

另外,三大商业银行的z2值普遍大于中小商业银行,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冲击比较大,说明商业银行资金规模和抗风险能力是正相关的。

从纵向比较看出,各商业银行的z2值都有减小的趋势,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挑战,银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四、建议
1.创新金融工具、提高自身竞争力
金融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入侵的主要途径。

中国银行业在创新过程中,应该借鉴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多层次进行金融工具创新,保证外资银行有的我国商业银行也要有。

我国商业银行要通过金融创新,预测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动态,有预见性的进行金融创新的研究工作,做到我有他无,在业务多元化上抢占先机。

2.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从本质上看,银行就是经营管理风险的机构。

外资银行进入加剧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为了获得利润,商业银行不得不承担较高的违约风险、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深入分析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情况,加强对风险的事前控制。

加大对国内金融市场运行环境的分析,减少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投资业务的影响。

增加担保或提供资产支持,以降低企业违约的风险。

3.拓展零售业务
以前商业银行主要面向第一、第二产业经营批发业务,以后要转向第三产业,开展零售银行业务,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一般要经过客户
积累、客户经营、客户增值三个阶段。

如果中国大量的优质个人客户被外资银行抢走, 中国商业银行在后续发展上势必落后于人。

因此,拓展零售银行业务是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手段。

4.利用好本土优势
利息收入一直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要继续大力拓展优秀中小企业客户。

借鉴资本市场的成功经验,吸收直接融资的优点,加强商业银行与非金融机构的合作,降低融资门槛,优化自身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在资金来源和运用方面同外资银行竞争。

参考文献:
[1]黄中文秦雯: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J].2009(1)
[2]徐德芳冯祈善: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金融;2008(18)
[3]马慧敏: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银行实务,2007(4)
[4]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积极应对严峻挑战着力把握重大机遇[J].新金融增刊[J];2006年
[5]陈斌:基于金融脱媒机理的商业银行业务转型[J].投资研究;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