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照组 治疗前 3._.4 100 3.-. 170 2 5 03 8 ._. 503 1 ._. 6 03 6 ._. 4.±. 1 809 7+ 6 1 2 +0 1+ 6 1+ 1 8 5 0+ 0 (=9 n2)治疗后 4.+.‘17O7 9 03 6 .t. 5.±. 0 5 鹏‘ 4 053 .t. 3. ̄3’12 1 0 031 .t 2 7 0 1 8 1O 2 3 3 9O
( 接 第 8 9页 ) 上 6
现代 研究 认 为 ,痰浊 ” 与高脂 血症 和 高凝 状态 相 “ 关 _, 5 而脂 质 代谢 紊乱 是 A ] S形 成 的重 要 因素 , S患 者 A 中合 并脂 质代 谢 异常 的 比例较 高 。 一般 认 为 , 浊是 高 痰 脂血 症 的基 本病 机 ,而血 浆化 学成 分 改变 可 引起 血浆 黏度 增 高 , 能 直接影 响 A 并 S的发生 。血脂 代 谢紊 乱等 病理 因素导致 的血管 硬化 、 腔狭 窄 , 上 血液 的流变 管 加
中 图 分 类 号 : 2 53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7 5 2 1 ) 6 0 8 - 2 R5. B 1 0 — 4 X( 0 2 0 — 8 5 0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风醒脑 口服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 眩晕 的疗效 。方法 将 6 0例后循 环缺 血性 眩晕病例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 1 ) 对 照 组 (2 3例 和 (9例 ) 两组 均应 用 控 制 血 压 、 血 脂 、 血 小 板 聚 集 、 。 降 抗 降纤 、 凝 治 疗 , 疗 抗 治 组 在 此 基 础 上 加 用 中 风 醒脑 口服液 口服 或 鼻 饲 , 次 2 L, 日 3次 , 用 1 。 测 患者 血 液 流 变 学 和 后 每 5m 每 连 4d 监
[ ] 陈 绍 宏 ,张 晓 云. 3 中风 醒 脑 口服 液 治 疗 急 性脑 出 血 临 床 研 究 [] 中 国 中 医急 症 ,0 4 1 (2 :9 — 9 . J. 2 0 ,3 1 )7 3 74
是 中医急 症专 家 陈绍宏 教 授研 制 的治疗 中风 病 的专 病
( 稿 日期 2 1 — 1 0 ) 收 0 2 0 — 1
22 两 组治 疗前后 血 液流 变 学指 标 比较 .
见表 2 。两
组 治 疗 后 血液 流变 学 指 标 均 较 治疗 前 明 显 改善 ( P< 0 5, . ) 且治 疗组 的改 善程 度更 优 ( 00 ) 0 P< .5 。
23 两组 治 疗前 后 双侧 V - A和 B A血 流动 力 学指标 比
11 临床 资料 .
所有 6 0例 患者 均 为 成都 中 医药 大学
附属 医院住 院患 者 。按文 献 [ — ] 诊 , 医辨证 属气 12 确 中 血 亏虚 、 痰瘀 内阻 。 随机数 字表 法将 患者 随 机分 为两 依
两 样本 比较 的秩 和检 验 。两组 治疗 前后 血流 动力 学指 组 , 中治 疗 组 3 其 1例 , 1 男 6例 , 1 女 5例 ; 龄 4 ~ O 年 3 7 标 及 双侧 V A和 B A血 流 动力 学指 标 比较用 协 方差 分 岁 ; 并 头痛 2 合 9例 , 觉 障 碍 4例 , 视 运动 障碍 8例 , 感 析 及 一 般 线 性 模 型 的 R pae aue e etd Mesrs过程 实现 重 觉 障碍 l 例 ,I 1 T A发作 1 0例 , 锥体 束 征 阳性 1 2例 , 共 复 测 量资 料 的方 差分 析 ,并用 Mut aiae 程 实现 lv r t 过 i — 济 失调 1 例 , 血 压 病 3 1 高 O例 , 尿 病 8例 , 糖 血脂 异 常 组 间 的两两 比较 。P< . 00 5为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2 5例 。C T或 MR 检 查有 明显 梗死 病灶 者 1 I 5例 。 照 对
较
见表 3 两组 双侧 V 和 B 。 A A血 流动 力学指 标较 治
疗 前 明显 改善 ( 00 ) 治疗 组 改善 程度 由于对 照 组 P< . , 5
・
8 86 ・
中 国中 医 急 症 2 1 0 2年 6月 第 2 1卷 第 6期 JT M.u .0 2, o. 1 No6 E C Jn 2 1 V 12 。 .
晕。
【 关键词 】 中风醒脑 口服液
后循环缺血
眩晕
后循 环缺 血 是指 各种 原 因引起 的椎 基底 动 脉 系统 管腔 狭 窄 、 挛 或闭塞 导 致脑 干 、 脑 或枕 叶暂 时性 的 痉 小 缺血 或梗 死 , 包括 后循 环 的短 暂性 脑缺 血发 作 ( I 或 TA)
( A) 基底 动 脉 ( A) V 和 B 血液 动 力学 指 标 : : 值血 流 如 峰
BI A _ P
治 组 治 前 36 44 ._. 35 . 17 . 4.±l 12 . 疗 疗 30 . 1303 4 ± 8 .± 1 30 2 .- 0 .± 4 1 1 .3 8 1 0 5 6 4 3 1 08 + + ( 3) 疗 45 34 ._. 4.± 7 0 2 .”52 4 7 .-. n 1 治 后 60 .”0800 3o . “ ._ 0 4 0 .“0 2 0 = .- 1 8 1 + + 4 3 6 9 0 8 .± 8 9 08 + +
优 于对 照组 ,而且能 更好 地改 善 血液 流变 学 和血 流动 力 学 指标 , 值得 进一 步研 究 。
参 考 文 献 [ ] 中 国 后 循 环 缺 血 专 家 共 识 组 . 国 后 循 环 缺 血 的 专 家 共 1 中
( P<00 ) .5 。
3 讨
论
后循 环缺 血 是指供 应 脑部 的椎 基底 动 脉缺 血 引起 的病 变 ,是 常见 的缺 血性 脑血 管病 。本 病属 于 中医学 “ 眩晕 ” 范畴 , 中医学认 为 “ 诸风 掉 眩 , 皆属于 肝 ” “ 痰 ,无 不作 眩 ” “ 瘀 不作 眩 ” “ 虚 不 作 眩 ” ,无 ,无 。本病 常常 是
功 『。实 验研 究 也表 明中风 醒 脑 口服 液 能 明显 降低 实 3 ]
与 本 组 治疗 前 比较 , P< . ; } 00 与对 照 组 治 疗 后 比较 , <0 5 5 △P . 。下 同 。 0
验 性家 兔 的颅 内高压 ; 保护 脑 细胞作 用 , 有 增强 脑 细胞 的生命 活动 和功 能 ; 明显改 善实 验动 物全 血 黏度 、 能 血 浆黏度、 全血 低 切 还原 黏 度 、 细 胞 刚性 指 数 、 细胞 红 红 聚 集性 、 维蛋 白原 含量 等异 常血 液流 变学 指标 , 纤 有益 于 脑缺 血后 脑血 流供 应 和加速 组 织修 复 _。 3 ]
中 国 中医 急 症 2 1 0 2年 6月 第 2 卷 第 6期 J T M.u . 0 2, 12 , . 1 E C Jn 2 1 Vo. 1No6
・
88 ・ 5
・
临 床 研 究 ・
中风醒脑 口服液治疗后循环缺血 眩晕疗效观察
于 白 莉 张 洪
( 成都 中 医药大 学 附属 医院 , 四川 成都 6 0 7 ) 10 2
“ 中风” 的前兆 或 与“ 中风 ” 同时 出现 。中风醒 脑 口服 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识 []中 华 内科 杂 志 ,0 6 4 ( )7 6 7 7 J. 20 ,5 9 :8— 8 .
[ ] 国家 中医 药 管 理 局 . 2 中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 . 京 : M]南 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9 4 2 4 19 :7 . ‘
表 2 两 组 治 疗 前后 血 液 流 变 学指 标 比较 (+) 』
组 别
专 方 ,对 眩晕 症状 的改 善有 明显 的疗 效 。陈 绍宏 教 授 “ 中风 核 心 病 机 论 ” 为 , 认 中风 病 的成 因与 虚 、 、 、 瘀 痰 火、 风有 关 , 即元气 虚为 本 , 虚 生瘀 , 气 血瘀 生 痰 , 痰郁 化 火 , 极 生 风 。 中风醒 脑 口服 液 由红 参 、 芎 、 山 火 川 生 楂 、 七等 组成 , 三 具有 复元 固本 、 瘀化 痰 、 逐 泄热 息 风 之
组 2 9例 , 男性 1 6例 , 女性 1 3例 ; 年龄 4 ~ 0岁 ; 并 17 合
2 结 果
头痛 1 8例 , 觉 障碍 3例 , 动 障碍 7例 , 视 运 感觉 障碍 9 例 ,I T A发作 6例 ,锥 体束 征 阳性 1 0例 ,共 济失 调 1 2 例, 高血 压病 2 6例 , 尿病 1 糖 1例 , 血脂 异常 2 4例 。两 组患 者 均 以眩晕 为 主诉 就 诊 。 组 资 料差 异 无 统计 学 两
循 环 血 流 动 力 学 指 标 。 结 果 治 疗 组 眩晕 症 状 改 善 迅 速 , 治疗 组 后 循 环 血 流 速 度 、 动 指 数 以及 患 者 全 血 高 搏
切 、 切 还原黏度 , 低 血浆 黏 度 指 标 的 改 善 均 优 于 对 照 组 。 结 论 中风 醒脑 口服 液 能 有 效 治 疗 后 循 环 缺 血性 眩
速 度 ( )平 均血 流速 度 ( m)搏 动指 数 (I 等 。 vs 、 V 、 P ) 监测
患 者疗 程前 后 心率 、 血压 、 血常 规 、 肾功 能等指 标 。 肝
脑梗 死 。为 临床 上 中老年 患者 常见 的缺 血性 脑 血 管病 1 疗 效标 准 参 照 文献 [ ] 定 。痊 愈 : . 4 2判 眩晕 等 症 之 一 , 所致 的眩 晕缓 解 慢 , 发 率 高 。 重 影 响患 者 状 、 其 复 严 体征 消 失 。显 效 : 晕 等症 状 明显 减 轻 , 微有 昏 眩 头 生 活质 量 。笔者 采用 益气 活血 化痰 汤 治疗后 循 环 缺血 沉 , 或头 晕 目眩轻 微 , 不伴 有 自身及 景 物 的旋 转感 , 但
笔 者 应 用 中 风 醒 脑 口服 液 治 疗 后 循 环 缺 血 性 眩 晕 ,在 改善 后循 环缺 血 患者 眩晕症 状方 面 显示 治 疗组
表 3 两 组 治 疗 前后 双侧 V 和 B 血 流 动 力 学指 标 比较 (: ) A A X S - E .
啪 R 。RP v VI A -
意义 ( P>00 ) .5 。
21 两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
照 组 ( O0 ) P< . 。 5
见表 1 。治疗 组疗效 优 于对
表 1 两 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 ) n
1 . 治疗方法 2
两组均应用控制血压 、 降血 脂 、 血 抗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00 。 .5
所致 眩 晕患 者 , 现报道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可 以正 常生 活 和工作 。有 效 : 眩晕或 头晕 减轻 。 仅伴 有 轻 微 自身及 景 物 的旋 转感 , 活和 工作受 影 响。无 效 : 生 眩晕 和头 昏沉 等症状 无改 善或 加重 。 1 统计 学处 理 应 用 S S 1 . 计 软件 。计 量 资 . 5 PS7 0统 料 以(: ) 示 。 Xs表 k 两组 治疗有 效率 的 比较 采用 等级 资料
小板 聚 集 、 纤 、 凝 治疗 , 降 抗 治疗 组 在 此 基 础上 加 用 中 风醒 脑 口服液 ( 都 中医药 大学 附属 医院制 剂室 生产 ) 成 口服 或鼻 饲 , 每次 2 , E 3次 , 用 1 。 5mL 每 t 连 4d 13 观 察 方 法 观 察 两 组 病 例 治 疗前 后 临 床 症状 体 - 征 。采用 北 京赛科 希 德 S 一 0 0全 自动血 液黏 度测试 A 90 仪 检 测 患 者 血 液 流 变 学 指 标 。 同 时 用 深 圳 德 力 凯 E 一 E型 经 颅 多 普 勒 超 声 诊 断 仪 检 测 双 侧 椎 动 脉 MS 9
( 接 第 8 9页 ) 上 6
现代 研究 认 为 ,痰浊 ” 与高脂 血症 和 高凝 状态 相 “ 关 _, 5 而脂 质 代谢 紊乱 是 A ] S形 成 的重 要 因素 , S患 者 A 中合 并脂 质代 谢 异常 的 比例较 高 。 一般 认 为 , 浊是 高 痰 脂血 症 的基 本病 机 ,而血 浆化 学成 分 改变 可 引起 血浆 黏度 增 高 , 能 直接影 响 A 并 S的发生 。血脂 代 谢紊 乱等 病理 因素导致 的血管 硬化 、 腔狭 窄 , 上 血液 的流变 管 加
中 图 分 类 号 : 2 53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7 5 2 1 ) 6 0 8 - 2 R5. B 1 0 — 4 X( 0 2 0 — 8 5 0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风醒脑 口服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 眩晕 的疗效 。方法 将 6 0例后循 环缺 血性 眩晕病例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 1 ) 对 照 组 (2 3例 和 (9例 ) 两组 均应 用 控 制 血 压 、 血 脂 、 血 小 板 聚 集 、 。 降 抗 降纤 、 凝 治 疗 , 疗 抗 治 组 在 此 基 础 上 加 用 中 风 醒脑 口服液 口服 或 鼻 饲 , 次 2 L, 日 3次 , 用 1 。 测 患者 血 液 流 变 学 和 后 每 5m 每 连 4d 监
[ ] 陈 绍 宏 ,张 晓 云. 3 中风 醒 脑 口服 液 治 疗 急 性脑 出 血 临 床 研 究 [] 中 国 中 医急 症 ,0 4 1 (2 :9 — 9 . J. 2 0 ,3 1 )7 3 74
是 中医急 症专 家 陈绍宏 教 授研 制 的治疗 中风 病 的专 病
( 稿 日期 2 1 — 1 0 ) 收 0 2 0 — 1
22 两 组治 疗前后 血 液流 变 学指 标 比较 .
见表 2 。两
组 治 疗 后 血液 流变 学 指 标 均 较 治疗 前 明 显 改善 ( P< 0 5, . ) 且治 疗组 的改 善程 度更 优 ( 00 ) 0 P< .5 。
23 两组 治 疗前 后 双侧 V - A和 B A血 流动 力 学指标 比
11 临床 资料 .
所有 6 0例 患者 均 为 成都 中 医药 大学
附属 医院住 院患 者 。按文 献 [ — ] 诊 , 医辨证 属气 12 确 中 血 亏虚 、 痰瘀 内阻 。 随机数 字表 法将 患者 随 机分 为两 依
两 样本 比较 的秩 和检 验 。两组 治疗 前后 血流 动力 学指 组 , 中治 疗 组 3 其 1例 , 1 男 6例 , 1 女 5例 ; 龄 4 ~ O 年 3 7 标 及 双侧 V A和 B A血 流 动力 学指 标 比较用 协 方差 分 岁 ; 并 头痛 2 合 9例 , 觉 障 碍 4例 , 视 运动 障碍 8例 , 感 析 及 一 般 线 性 模 型 的 R pae aue e etd Mesrs过程 实现 重 觉 障碍 l 例 ,I 1 T A发作 1 0例 , 锥体 束 征 阳性 1 2例 , 共 复 测 量资 料 的方 差分 析 ,并用 Mut aiae 程 实现 lv r t 过 i — 济 失调 1 例 , 血 压 病 3 1 高 O例 , 尿 病 8例 , 糖 血脂 异 常 组 间 的两两 比较 。P< . 00 5为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2 5例 。C T或 MR 检 查有 明显 梗死 病灶 者 1 I 5例 。 照 对
较
见表 3 两组 双侧 V 和 B 。 A A血 流动 力学指 标较 治
疗 前 明显 改善 ( 00 ) 治疗 组 改善 程度 由于对 照 组 P< . , 5
・
8 86 ・
中 国中 医 急 症 2 1 0 2年 6月 第 2 1卷 第 6期 JT M.u .0 2, o. 1 No6 E C Jn 2 1 V 12 。 .
晕。
【 关键词 】 中风醒脑 口服液
后循环缺血
眩晕
后循 环缺 血 是指 各种 原 因引起 的椎 基底 动 脉 系统 管腔 狭 窄 、 挛 或闭塞 导 致脑 干 、 脑 或枕 叶暂 时性 的 痉 小 缺血 或梗 死 , 包括 后循 环 的短 暂性 脑缺 血发 作 ( I 或 TA)
( A) 基底 动 脉 ( A) V 和 B 血液 动 力学 指 标 : : 值血 流 如 峰
BI A _ P
治 组 治 前 36 44 ._. 35 . 17 . 4.±l 12 . 疗 疗 30 . 1303 4 ± 8 .± 1 30 2 .- 0 .± 4 1 1 .3 8 1 0 5 6 4 3 1 08 + + ( 3) 疗 45 34 ._. 4.± 7 0 2 .”52 4 7 .-. n 1 治 后 60 .”0800 3o . “ ._ 0 4 0 .“0 2 0 = .- 1 8 1 + + 4 3 6 9 0 8 .± 8 9 08 + +
优 于对 照组 ,而且能 更好 地改 善 血液 流变 学 和血 流动 力 学 指标 , 值得 进一 步研 究 。
参 考 文 献 [ ] 中 国 后 循 环 缺 血 专 家 共 识 组 . 国 后 循 环 缺 血 的 专 家 共 1 中
( P<00 ) .5 。
3 讨
论
后循 环缺 血 是指供 应 脑部 的椎 基底 动 脉缺 血 引起 的病 变 ,是 常见 的缺 血性 脑血 管病 。本 病属 于 中医学 “ 眩晕 ” 范畴 , 中医学认 为 “ 诸风 掉 眩 , 皆属于 肝 ” “ 痰 ,无 不作 眩 ” “ 瘀 不作 眩 ” “ 虚 不 作 眩 ” ,无 ,无 。本病 常常 是
功 『。实 验研 究 也表 明中风 醒 脑 口服 液 能 明显 降低 实 3 ]
与 本 组 治疗 前 比较 , P< . ; } 00 与对 照 组 治 疗 后 比较 , <0 5 5 △P . 。下 同 。 0
验 性家 兔 的颅 内高压 ; 保护 脑 细胞作 用 , 有 增强 脑 细胞 的生命 活动 和功 能 ; 明显改 善实 验动 物全 血 黏度 、 能 血 浆黏度、 全血 低 切 还原 黏 度 、 细 胞 刚性 指 数 、 细胞 红 红 聚 集性 、 维蛋 白原 含量 等异 常血 液流 变学 指标 , 纤 有益 于 脑缺 血后 脑血 流供 应 和加速 组 织修 复 _。 3 ]
中 国 中医 急 症 2 1 0 2年 6月 第 2 卷 第 6期 J T M.u . 0 2, 12 , . 1 E C Jn 2 1 Vo. 1No6
・
88 ・ 5
・
临 床 研 究 ・
中风醒脑 口服液治疗后循环缺血 眩晕疗效观察
于 白 莉 张 洪
( 成都 中 医药大 学 附属 医院 , 四川 成都 6 0 7 ) 10 2
“ 中风” 的前兆 或 与“ 中风 ” 同时 出现 。中风醒 脑 口服 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识 []中 华 内科 杂 志 ,0 6 4 ( )7 6 7 7 J. 20 ,5 9 :8— 8 .
[ ] 国家 中医 药 管 理 局 . 2 中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 . 京 : M]南 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9 4 2 4 19 :7 . ‘
表 2 两 组 治 疗 前后 血 液 流 变 学指 标 比较 (+) 』
组 别
专 方 ,对 眩晕 症状 的改 善有 明显 的疗 效 。陈 绍宏 教 授 “ 中风 核 心 病 机 论 ” 为 , 认 中风 病 的成 因与 虚 、 、 、 瘀 痰 火、 风有 关 , 即元气 虚为 本 , 虚 生瘀 , 气 血瘀 生 痰 , 痰郁 化 火 , 极 生 风 。 中风醒 脑 口服 液 由红 参 、 芎 、 山 火 川 生 楂 、 七等 组成 , 三 具有 复元 固本 、 瘀化 痰 、 逐 泄热 息 风 之
组 2 9例 , 男性 1 6例 , 女性 1 3例 ; 年龄 4 ~ 0岁 ; 并 17 合
2 结 果
头痛 1 8例 , 觉 障碍 3例 , 动 障碍 7例 , 视 运 感觉 障碍 9 例 ,I T A发作 6例 ,锥 体束 征 阳性 1 0例 ,共 济失 调 1 2 例, 高血 压病 2 6例 , 尿病 1 糖 1例 , 血脂 异常 2 4例 。两 组患 者 均 以眩晕 为 主诉 就 诊 。 组 资 料差 异 无 统计 学 两
循 环 血 流 动 力 学 指 标 。 结 果 治 疗 组 眩晕 症 状 改 善 迅 速 , 治疗 组 后 循 环 血 流 速 度 、 动 指 数 以及 患 者 全 血 高 搏
切 、 切 还原黏度 , 低 血浆 黏 度 指 标 的 改 善 均 优 于 对 照 组 。 结 论 中风 醒脑 口服 液 能 有 效 治 疗 后 循 环 缺 血性 眩
速 度 ( )平 均血 流速 度 ( m)搏 动指 数 (I 等 。 vs 、 V 、 P ) 监测
患 者疗 程前 后 心率 、 血压 、 血常 规 、 肾功 能等指 标 。 肝
脑梗 死 。为 临床 上 中老年 患者 常见 的缺 血性 脑 血 管病 1 疗 效标 准 参 照 文献 [ ] 定 。痊 愈 : . 4 2判 眩晕 等 症 之 一 , 所致 的眩 晕缓 解 慢 , 发 率 高 。 重 影 响患 者 状 、 其 复 严 体征 消 失 。显 效 : 晕 等症 状 明显 减 轻 , 微有 昏 眩 头 生 活质 量 。笔者 采用 益气 活血 化痰 汤 治疗后 循 环 缺血 沉 , 或头 晕 目眩轻 微 , 不伴 有 自身及 景 物 的旋 转感 , 但
笔 者 应 用 中 风 醒 脑 口服 液 治 疗 后 循 环 缺 血 性 眩 晕 ,在 改善 后循 环缺 血 患者 眩晕症 状方 面 显示 治 疗组
表 3 两 组 治 疗 前后 双侧 V 和 B 血 流 动 力 学指 标 比较 (: ) A A X S - E .
啪 R 。RP v VI A -
意义 ( P>00 ) .5 。
21 两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
照 组 ( O0 ) P< . 。 5
见表 1 。治疗 组疗效 优 于对
表 1 两 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 ) n
1 . 治疗方法 2
两组均应用控制血压 、 降血 脂 、 血 抗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00 。 .5
所致 眩 晕患 者 , 现报道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可 以正 常生 活 和工作 。有 效 : 眩晕或 头晕 减轻 。 仅伴 有 轻 微 自身及 景 物 的旋 转感 , 活和 工作受 影 响。无 效 : 生 眩晕 和头 昏沉 等症状 无改 善或 加重 。 1 统计 学处 理 应 用 S S 1 . 计 软件 。计 量 资 . 5 PS7 0统 料 以(: ) 示 。 Xs表 k 两组 治疗有 效率 的 比较 采用 等级 资料
小板 聚 集 、 纤 、 凝 治疗 , 降 抗 治疗 组 在 此 基 础上 加 用 中 风醒 脑 口服液 ( 都 中医药 大学 附属 医院制 剂室 生产 ) 成 口服 或鼻 饲 , 每次 2 , E 3次 , 用 1 。 5mL 每 t 连 4d 13 观 察 方 法 观 察 两 组 病 例 治 疗前 后 临 床 症状 体 - 征 。采用 北 京赛科 希 德 S 一 0 0全 自动血 液黏 度测试 A 90 仪 检 测 患 者 血 液 流 变 学 指 标 。 同 时 用 深 圳 德 力 凯 E 一 E型 经 颅 多 普 勒 超 声 诊 断 仪 检 测 双 侧 椎 动 脉 MS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