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第二次作业
人工智能的进化史
![人工智能的进化史](https://img.taocdn.com/s3/m/b684ed0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f.png)
人工智能的进化史(一)人工智能的起源人工智能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计算机还是基于机械的,人们想利用计算机来完成智力活动,于是出现了一种称为“逻辑机”的设备,可以解决问题的正确性。
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的处理能力非常有限,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因此,人们不能使用计算机来处理更为复杂的事物。
(二)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浪潮到了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浪潮。
这个时期,科学家们开始尝试让机器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
在这个时期,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工具和概念,例如“逻辑术语”和“语言处理程序”。
科学家们开始用计算机处理各种语言,以达到理解和翻译的目的,并研究机器可以如何使用逻辑来推理。
(三)人工智能的第二次浪潮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进入了第二次浪潮,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它为现代人工智能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时期,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如“专家系统”和“基于知识的系统”。
专家系统是一种使用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允许程序学习和记忆人工知识库中的事物,同时可以自动翻译和测量数据。
基于这种技术,人们可以将智能保存在一台计算机上,提供给全世界的人使用。
这使得机器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模式,并进行高级的推理和决策。
(四)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到了21世纪,人工智能迎来了“机器学习”时代,这是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能量传感器的减少,庞大的数据集支持着机器学习算法,从而使得机器可以更加准确地处理和误识别大规模的数据。
这个时期出现了平面上最强大的计算机技术,使得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成为可能。
(五)未来展望在未来,人工智能将会更加广泛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各种生活设备的基础。
人工智能使得机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这将给我们带来更加便利的生活。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将对未来的就业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可能使得有些行业的工作被自动化模拟,从而大大减少工作机会。
【2019年整理电大考试复习资料】中央电大《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第1-4次作业参考答案资料
![【2019年整理电大考试复习资料】中央电大《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第1-4次作业参考答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a96efdf4afe04a1b171de08.png)
中央电大《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第1-4次作业参考答案小抄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举例说明以下几个问题:(1)IT的战略作用是什么?答:信息时代,产品或服务开发及生产的速度以及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这些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支持企业的业务活动、生产活动,增强营销和生产的灵活性以及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质量。
主要表现为产品设计和制造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产品和设备智能化、管理现代化等方面。
(2)IT是如何支持企业的业务活动的?答: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作为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公共关系,为企业赢得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创新手段,使企业获得新的商业机会;提高财务活动、人事管理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IT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答:信息技术最基本的任务是提高生产力。
因为信息技术具有准确、高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从而能够缩短时间、减少错误、降低各种信息处理的工作成本。
(1)联机事务处理主要用来协助企业对响应事件或事务的日常商务活动进行处理。
(2)事务处理系统是使操作层的日常业务活动的数据处理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的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反馈控制。
(3)TPS的一个重要延伸就是客户集成系统。
CIS 将技术送到客户端,让他们处理其自身的事务。
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决策质量。
可用于提高决策质量的信息技术工具有:(1)联机分析处理。
(2)决策支持系统。
(3)地理信息系统。
(4)数据仓库。
(5)数据挖掘。
(6)专家系统。
(7)商务智能。
(4)IT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答:作业一种广泛利用的标准资源,信息技术本身能够转化为企业的能力和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通常是指那些能够使一个公司从战略上区别于竞争者,并培育出竞争者未拥有的有益行为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浪潮
![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浪潮](https://img.taocdn.com/s3/m/c7d6600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6.png)
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浪潮一、第一次人工智能浪潮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办夏季学术研讨会上,助理教授John McCarthy提出的“人工智能”概念被正式使用。
此后,人工智能的先驱艾伦·图灵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将人和机器分开进行测试,如果30%以上的被测试者无法确定他面对的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顺利通过测试,被认为具有人工智能功能。
受图灵测试的刺激,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第一波人工智能浪潮。
在此阶段,研究方法方面符号主义方法盛行,数学证明、专家系统、知识推理等形式化的方法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因为那个时候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刚刚起步,运算速度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二、第二次人工智能浪潮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人工智能出现了第二次浪潮。
因为传统的符号主义学派发展缓慢,有研究者尝试使用基于概率统计模型的新方法,促使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实现了进一步发展。
在模式识别领域,人工神经网络大放异彩。
在这个阶段,由于数据量不足,再加上测试环境有限,人工智能只限于学术研究,没能走出实验室,不具备实用价值。
三、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2006年,Hinton等人提出深度学习技术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
2015年,在图像识别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算法的准确率首次超过了人类肉眼识图的准确率,人工智能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随着机器视觉研究领域的突破,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领域,深度学习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6年,微软英语语音识别错词率降至5.9%,与人类不相上下。
现阶段,在各种利好条件的加持下,人工智能走出实验室,正式进入市场,实现了产业化。
2017年,无人驾驶、搜索引擎、智能助理、机器人、新闻推荐与撰稿等应用相继进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所以2017年又被称为人工智能产业化元年。
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促使人工智能迎来了第三次发展浪潮,在数据、算力、算法、平台四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研究生英语作业翻译汇总
![研究生英语作业翻译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fdace2e5901020207409c23.png)
第一次作业1.Develop a work identity independent of your job, defining yourselfby what you do rather than simply by your job title. Look at yourself as the owner of a self-managed group of skills and abilities that you apply in a wide range of jobs and projects参考答案:要跳出你当前的职业来给你自己的工作定位,要用你做什么而不是简单地用你的职业名称来定位自己。
要把自己看成是你做掌握的那些技能和才能的主人,这些技能和才能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工作和项目。
2. In Temp World you must withstand disappointment, juggle stressful situations, and handle pressure to deal with failures as well as successes. Rather than being immobilized by failure, you must learn from your setbacks and use them to your advantages in the future. Successful people relect, in an honest way, on things that didn't go well, but they don't beat themselves up for it, endlessly revisiting the event.参考答案:在“临时”世界中,你必须挺得住失望的折磨,尽力应付紧迫的局面,沉着地对待压力。
(完整word版)自动化制造系统
![(完整word版)自动化制造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f7fe2067c1cfad6185fa78d.png)
自动化制造系统第一次作业一、论述题;1。
论述人机一体化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主要特征。
自动化制造系统是由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和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它接受外部信息、能源、资金、配套件和原材料等,在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一定程度的柔性自功化制造,最后输出产品、文档资料、废料和对环境的污染.自动化制造系统具有五个典型的组成部分:1。
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决策能力的人2。
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3.信息流及其控制系统4.能量流及其控制系统5.物料流及物料处理系统。
2.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自动化制造系统?任何一个人造系统都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设计建造的。
为了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选择,评价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就需要对系统进行评价.我们从六个方面进行评价,这六个方面称为制造系统的六要素。
1)生产率生产率是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提高生产率也是建造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
2)产品质量制造系统的输出应是高质量的产品,否则系统就失去其存在价值。
自动化制造系统在产品质量方面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实现”零缺陷”生产。
3)经济性提高制造系统的经济性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减轻用户的负担。
4)寿命周期可靠性自动化制造系统在其寿命周期内应能够可靠地工作,经常出故障的系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5)制造柔性未来自动化制造系统面对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这种生产模式要求系统具有很大的柔性,才能适应外部环境快速改变的需求.6)可持续发展特性在制造系统规划和运行过程中实施”清洁化生产"战略,追求的对环境的”零污染”和对资源的"零浪费”,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制造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已成为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
二、名词解释题:1。
制造:是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和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
东北大学23年秋《人工智能导论》在线平时作业1-答案
![东北大学23年秋《人工智能导论》在线平时作业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414f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9.png)
东大23年秋《人工智能导论》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脑的宏观心理层次的智能表现称为()
【A.项】符号智能
【B.项】计算智能
【C.项】脑智能
【D.项】群智能
[正确答案]:C
第2题,不属于VR虚拟课堂和AR技能实训室构建技术的是()
【A.项】虚拟现实技术
【B.项】WEB网络技术
【C.项】信息加密技术
【D.项】智能问答系统
[正确答案]:A
第3题,下列几项生活中的应用哪项属于语音识别的应用范畴?智能音箱语音输入法语音导航()
【A.项】
【B.项】
【C.项】
【D.项】
[正确答案]:D
第4题,下列不属于阿莫西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的是()
【A.项】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安全和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一旦发生冲突,以自保为先【B.项】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目睹人类将遭受危险时袖手不管
【C.项】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发出的命令,当该命令与B冲突时例外
【D.项】机器人在不违反
【B.项】C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身的安全
[正确答案]:A
第5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商家的改变不包含()
【A.项】市场需求分析
【B.项】产品品质把控
【C.项】广告精准投放
【D.项】满足所有用户需求
[正确答案]:D
第6题,A算法中所用的函数是()
【A.项】特性函数
【B.项】能量函数
【C.项】隶属函数。
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三次浪潮
![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三次浪潮](https://img.taocdn.com/s3/m/e6423b3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79.png)
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1956-1974年):AI思潮赋予机器逻辑推理能力。
伴随着“人工智能”这一新兴概念的兴起,人们对AI的未来充满了想象,人工智能迎来第一次发展浪潮。
这一阶段,人工智能主要用于解决代数、几何问题,以及学习和使用英语程序,研发主要围绕机器的逻辑推理能力展开。
其中20世纪60年代自然语言处理和人机对话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大大地提升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期望,也将人工智能带入了第一波高潮。
但受限于当时计算机算力不足,同时由于国会压力下美英政府于1973年停止向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拨款,人工智能研发变现周期拉长、行业遇冷。
第二次浪潮(1980-1987年):专家系统使得人工智能实用化。
最早的专家系统是1968年由费根鲍姆研发的DENDRAL系统,可以帮助化学家判断某特定物质的分子结构;DENDRAL首次对知识库提出定义,也为第二次AI发展浪潮埋下伏笔。
20世纪80年代起,特定领域的“专家系统”AI程序被更广泛的采纳,该系统能够根据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推理出专业问题的答案,AI也由此变得更加“实用”,专家系统所依赖的知识库系统和知识工程成为了当时主要的研究方向。
然而专家系统的实用性只局限于特定领域,同时升级难度高、维护成本居高不下,行业发展再次遇到瓶颈。
1990年人工智能DARPA项目失败,宣告AI的第二次浪潮步入低谷。
不过,同时期BP神经网络的提出,为之后机器感知、交互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浪潮(1993年至今):深度学习助力感知智能步入成熟。
不断提高的计算机算力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也推动感知智能进入成熟阶段,AI与多个应用场景结合落地、产业焕发新生机。
2006年深度学习算法的提出、2012年AlexNet在ImageNet训练集上图像识别精度取得重大突破,直接推升了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
2016年,AlphaGo打败围棋职业选手后人工智能再次收获了空前的关注度。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92bb42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8.png)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1.萌芽期(1956年以前)回溯遥远的过去,我们不难发现“拟人智能”机器的踪影,很早以前人们就试图用机器来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以提高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据记载公元前900多年我国就有歌舞机器人,此外,还有能击鼓报时的“机关人”、能捕鼠的木制“钟馗”、能化缘的“木僧人”等,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在我国历史上的萌芽。
公元前850年,古希腊就有帮助人们劳动的机器人,“机器人”(Robot)一词来源于斯洛伐克语,即古典戏剧中的“机器奴仆”,人们幻想利用“机器奴仆”来模仿代替人类从事服务和劳动。
很多科学家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人工智能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创立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
1642年,帕斯卡发明加法器,开创计算机械时代。
莱布尼兹提出万能符号和推理计算的思想,是现代机器思维设计思想的萌芽。
布尔创立布尔代数,开始用符号语言描述思维活动的基本推理法则。
1936年,图灵提出理想计算机的数学模型,即图灵模型,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奠定理论基础。
1937年至1941年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阿塔那索夫-贝瑞计算机”问世,为人工智能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1943年,麦克洛奇和皮兹提出M-P神经网络模型,开创神经计算时代。
1945年冯·诺依曼提出存储程序概念,1948年香农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标志信息论诞生,1948年维纳创立控制论。
1950年,图灵在其论文中阐述了“机器能思维”的想法,给人工智能下定义并论证其存在的可能性。
至此人工智能雏形基本形成,诞生条件基本具备,这一阶段称之为人工智能的萌芽期。
我们可以发现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2.第一次浪潮(1956-1970年)1956年,麦卡锡、西蒙、纽厄尔等10位在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在美国Dartmouth大学组织了为期两个月关于“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的夏季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人工智能”术语第一次正式使用,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
计算机导论作业1-3
![计算机导论作业1-3](https://img.taocdn.com/s3/m/3f6c358a7375a417876f8f07.png)
计算机导论作业1-3第一次作业算法和程序有什么不同,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程序是算法的代码实现。
算法要依靠程序来完成功能;程序需要算法作为灵魂。
如何提高微处理器的性能,选择合适的主板构建良好的散热系统使用合适的方法超频。
调研:主要的编程语言有哪些?Java 、C 、C++ 、Python 、C# 、PHP 、JavaScript 、Ruby 、MATLABPerl 、SQL 、Assembly 、HTML 、Basic 、Objective-C 等冯诹依曼呾图灵对计算机发展的主要贡献?冯?诺依曼:2进制思想与程序内存思想图灵:提出的有限状态自动机也就是图灵机的概念,对于人工智能,它提出了重要的衡量标准“图灵测试”,如果有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那他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智能机,和人没有区别了。
第二次作业计算机为什么采用二进制??采用十六进制??因为二进制数字只有 0 和 1,在电路中能很容易被通电和断电两种状态表示,并且计算。
十六进制可以弥补二进制数书写位数过长的不足,表示方便。
一个字长的存储单元可以存放的最大数据是什么?分别给出其二进制十六进制呾十进制的表示在计算机中最小的信息单位是bit(字长),也就是一个二进制位,8个bit组成一个Byte,也就是字节。
一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字节,也就是8个二进制位。
即 11111111255,,ff,,,,,,21610如何加快数据的讵问速度??数据存放在内存戒者硬盘中,可以考虑使用高性能的内存条戒者硬盘。
SYBASE 、DB2 、ORACLE 、MySQL 、ACCESS 、MS SQL Server第三次作业2014.10.24.作业电脑不数码照相机戒摄像机如何交换数据,接口不原理,?在数码摄像机上常用的接口有两种,一种是 IEEE1394 接口,这是把照相机戒者摄像机上的内容下载到 PC 戒者非编工具上的必要接口,而另一种是 USB 接口,这主要是为了方便把存储卡上的内容下载到电脑上去。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次作业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次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64539504a1b0717fd5ddf6.png)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
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3-2014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次作业答案(车辆工程专业)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40道小题)1.既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模拟量,也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数字量的计算机是______。
??(A)?电子数字计算机??(B)?电子模拟计算机??(C)?数模混合计算机??(D)?专用计算机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2.计算机在银行通存通兑系统中的应用,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______。
??(A)?辅助设计??(B)?自动控制??(C)?网络技术??(D)?数值计算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3.某单位的人事管理程序属于______。
??(A)?系统程序??(B)?系统软件??(C)?应用软件??(D)?目标软件2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4.在Word的编辑状态,要将文档中选定的文字移动到指定位置去,首先对它进行的操作是单击______。
??(A)?"编辑"菜单下的"复制"命令??(B)?"编辑"菜单下的"清除"命令??(C)?"编辑"菜单下的"剪切"命令??(D)?"编辑"菜单下的"粘贴"命令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5.Windows开始菜单中的'所有程序'是______。
??(A)?资源的集合??(B)?已安装应用软件的集合??(C)?用户程序的集合??(D)?系统程序的集合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6.Windows的窗口中,为滚动显示窗口中的内容,鼠标操作的对象是。
??(A)?菜单栏??(B)?滚动条??(C)?标题栏??(D)?文件及文件夹图标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7.选择在'桌面'上是否显示语言栏的操作方法是____。
机器学习第二次作业
![机器学习第二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65ec9d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3.png)
机器学习第⼆次作业机器学习笔记⼀、机器学习的相关概念模式识别是根据已有知识的表达,针对待识别模式,通过计算机⽤数学技术⽅法来判别所属的类别或是预测对应的回归值。
环境与客体统称为“模式”。
根据任务,模式识别可以分为「分类」和「回归」两种形式。
输⼊待识别模式,经过模式识别模型进⾏计算处理,输出其所属类别或回归值就是模式识别的过程,模式识别模型类似于数学上的\(f(x)\)表达式。
⼀个模式识别模型包含「特征提取」与「分类器」。
机器学习是⼈⼯智能的⼀个分⽀,是通过给定模式识别的初始模型,学习已有的特征知识以不断调整模型参数,最后获得更为准确的模式识别模型的过程,即利⽤机器学习的途径解决⼈⼯智能的问题。
样本是⽤于机器学习的现有知识的集合。
根据真值的给定与否分为「标注的样本」和「未标注的样本」。
机器学习的⽅法根据样本真值的给定与否分为「监督式学习」、「⽆监督式学习」和「半监督式学习」。
近年也出现了新的机器学习⽅法,根据先后累计的多次决策动作判断决策的好坏,称为「强化学习」。
样本根据⽤途的不同还可以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
由于样本的有限性造成样本集合并不能完整表达所有模式,样本⾃⾝携带的噪声也会对模型的判断造成影响,这要求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
泛化能⼒是指⼀个模型不仅对训练样本内的模式有判别能⼒,对于训练样本外的模式也要具有决策能⼒。
训练获得的模型泛化能⼒低下则称为过拟合,可以选择复杂度适合的模型或通过加⼊正则项的⽅式提⾼模型的泛化能⼒。
⼆、特征的相关概念特征的定义特征是⽤于区分不同类别模式的可测量的量,具有「辨别能⼒」和「鲁棒性」两个特性。
特征向量是由多个特征构成的列向量,表⽰⼀个模式。
特征空间是特征在空间上的表达⽅式,坐标轴表⽰某⼀个特征,空间中的每个点表⽰⼀个模式,空间原点到点的向量表⽰该模式的特征向量。
特征的相关运算点积\(x \cdot y = x^{T}y = y^{T}x = \sum^{p}_{j=1}{x_{j}y_{j}}\)点积的结果是⼀个标量表达点积是⼀个线性变换⼏何意义:\(x \cdot y = |x||y|cos \theta\)点积为0则表⽰两个向量共线,称为正交向量夹⾓\(cos\theta = \frac{x \cdot y}{|x||y|}\)投影\(x_{y} = |x|cos \theta\)\(x_{y}\)称为x到y上的投影,是x在y⽅向上的长度(标量)投影向量\(x_{y} = |x|cos\theta\frac{y}{|y|}\)\(x_{y}\)称为x在y上的分解,是x在y⽅向上的向量特征的相关性由于每个特征向量表达⼀个模式,因此特征的相关性是度量模式之间是否相似的基础。
原创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次浪潮
![原创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次浪潮](https://img.taocdn.com/s3/m/1a1079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9.png)
原创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次浪潮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自从诞生以来,经历了多次浪潮式的发展。
这些发展浪潮不仅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改变,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次浪潮,并分析每一次浪潮的特点和意义。
第一次浪潮:符号主义的兴起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浪潮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
当时,人们对于模拟人类智能的研究充满了热情和兴趣。
研究者们主要采用了符号主义的方法来实现人工智能。
符号主义认为,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符号的表示和处理来实现。
著名的例子就是推理系统Expert系统,它使用了符号逻辑来模拟人类的推理过程。
然而,符号主义的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符号主义很难处理现实世界中复杂的、模糊的信息,因为符号逻辑只关注符号本身的意义,而缺乏对于语义和语境的理解。
其次,符号主义对于知识的表示和获取也面临困难,因为人类的知识是大量的、复杂的、分散的,很难通过简单的符号表示来表达。
第二次浪潮:连接主义的崛起人工智能的第二次浪潮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在这个时期,连接主义成为了主流的人工智能研究方法。
连接主义认为,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模拟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息传递来实现。
著名的例子就是神经网络,它由大量的人工神经元和它们之间的连接组成,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实现智能的表现。
连接主义相对于符号主义有一些优势。
首先,连接主义可以处理更为复杂和模糊的信息,因为神经网络能够学习和提取出数据中的模式和潜在规律。
其次,连接主义的学习能力很强,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和准确度。
然而,连接主义也存在一些问题。
连接主义的模型往往是黑盒子,无法提供对于决策和推理的解释。
此外,连接主义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的广度和效率。
第三次浪潮:深度学习的革新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可以说是深度学习的时代。
深度学习是连接主义的一种演进,它利用深层神经网络来实现更加复杂和高级的智能表现。
东北大学《人工智能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00001
![东北大学《人工智能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00001](https://img.taocdn.com/s3/m/912edcc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41.png)
《人工智能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00001
下面的()是“数据挖掘”的英文缩写
A:DAI
B:DM
C:KDD
D:MAS
参考选项:B
阅读以下文字:假设我们拥有一个已完成训练的、用来解决车辆检测问题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所用的数据集由汽车和卡车的照片构成,而训练目标是检测出每种车辆的名称(车辆共有10种类型)。
现在想要使用这个模型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问题数据集中仅包含一种车(福特野马)而目标变为定位车辆在照片中的位置。
A:除去神经网络中的最后一层,冻结所有层然后重新训练
B:对神经网络中的最后几层进行微调,同时将最后一层(分类层)更改为回归层
C:使用新的数据集重新训练模型
D:所有答案均不对
参考选项:B
下列不是智能家居的智能化主要体现()
A:控制
B:反馈
C:交互
D:互联
参考选项:D
逻辑蕴涵式(A→B)∧A = B被称为()
A:附加律
B:拒收律
C:假言推理
D:US
参考选项:C
下面的()是多Agent系统的缩写
A:KDD
B:MAS
C:DAI
D:TSP
参考选项:B
智能教育当前应用的最广泛的是_________()
1。
人工智能作业题解答
![人工智能作业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b646b66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f.png)
人工智能作业题解答第三章图搜索与问题求解1、何为状态图和与或图?图搜索与问题求解有什么关系?解:按连接同一节点的各边间的逻辑关系划分,图可以分为状态图和与或图两大类。
其中状态图是描述问题的有向图。
在状态图中寻找目标或路径的基本方法就是搜索。
2、综述图搜索的方式和策略。
解:图搜索的方式有:树式搜索,线式搜索。
其策略是:盲目搜索,对树式和不回溯的线式是穷举方式,对回溯的线式是随机碰撞式。
启发式搜索,利用“启发性信息”引导的搜索。
3、什么是问题的解?什么是最优解?解: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具体做法成为这个问题的解。
其中最好的解决方法成为最优解。
4、什么是与或树?什么是可解节点?什么是解树?解:与或树:一棵树中的弧线表示所连树枝为“与”关系,不带弧线的树枝为或关系。
这棵树中既有与关系又有或关系,因此被称为与或树。
可解节点:解树实际上是由可解节点形成的一棵子树,这棵子树的根为初始节点,叶为终止节点,且这棵子树一定是与树。
解树:满足下列条件的节点为可解节点。
①终止节点是可解节点;②一个与节点可解,当且仅当其子节点全都可解;③一个或节点可解,只要其子节点至少有一个可解。
5、设有三只琴键开关一字排开,初始状态为“关、开、关”,问连接三次后是否会出现“开、开、开”或“关、关、关”的状态?要求每次必须按下一个开关,而且只能按一个开关。
请画出状态空间图。
注:琴键开关有这样的特点,若第一次按下时它为“开”,则第二次按下时它就变成了“关”。
解:设0为关,1为开6、有一农夫带一只狼、一只羊和一筐菜欲从河的左岸乘船到右岸,但受下列条件限制:1)船太小,农夫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
2)如果没农夫看管,则狼要吃羊,羊要吃菜。
请设计一个过桥方案,使得农夫、狼、羊、菜都不受损失地过河。
画出相应状态空间图。
提示:(1)用四元组(农夫、狼、羊、菜)表示状态,其中每个元素都可为0或1,用0表示在左岸,用1表示在右岸。
(2)把每次过河的一次安排作为一个算符,每次过河都必须有农夫,因为只有他可以划船。
第二次作业
![第二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e43cb85233687e21af45a98d.png)
45. 下面____命令可以查看网卡的MAC地址。
(A) ipconfig /release (B) ipconfig /renew
(C) ipconfig /all (D) ipconfig /registerdns
正确答案:C
46. 下面____命令用于测试网络是否连通。
(A) 编辑 (B) 视图 (C) 格式 (D) 工具
正确答案:C
31. Excel中的电子工作表具有________
(A) 一维结构 (B) 二维结构 (C) 三维结构 (D) 树结构
正确答案:B
32. 用来给电子工作表中的列标进行编号的是___
(A) 数字 (B) 字母 (C) 数字与字母混合 (D) 第一个为字母其余为数字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49道小题)
1. 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 ___。
(A) 数据处理 (B) 科学计算 (C) 人工智能 (D) 过程控制
正确答案:B
2. 利用计算机对指纹进行识别、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所属的应用领域是 ___。
(A) 科学计算 (B) 自动控制 (C) 辅助设计 (D) 信息处理
正确答案:B
33. 在Excel的电子工作表中建立的数据表,通常把每一行称为一个___
(A) 记录 (B) 字段 (C) 属性 (D) 关键字
正确答案:A
34. 在Excel的页面设置中,不能够设置___。
(A) 纸张大小 (B) 每页字数 (C) 页边距 (D) 页眉
(D) 在当前情况下,这项选择是没有意义的,选中它不会有任何反应
正确答案:D
人工智能狂潮——从专家系统到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狂潮——从专家系统到机器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7cf66d3d6529647d262852b1.png)
第一次人工 智能浪潮
第二次人工 智能浪潮
20世纪 60年代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20世纪 90年代
21世纪 00年代
21世纪 10年代
人工智能第二次浪潮的代表——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第二次浪潮的代表——专家系统
动物识别系统
小结
专家系统
一类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计算机智能程序系统
专家系统
你可以有哪些操作,对应于哪些结果呢?
两种操作:什么都不做 和 点击鼠标; 两种结果:不操作(小鸟坠落),小鸟飞行。
Flappy Bird游戏
进阶目标:
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机器学习模块”,分别 用两种方法——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通过 若干轮的训练和学习,让小鸟自己飞跃柱子。
Flappy Bird游戏 无监督学习:
课后作业
自学编程猫的基本内容,利用编程猫制作一个简单的AI系统。 如对话系统、动物判断系统等。
Flappy Bird游戏
操作任务
③尝试修改源程序的特征值,看看有什么变化?
思考
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有什么不同点? 机器学习(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有什么局限性?
小结
一、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兴起的原因和背景,专家系统 和机器学习(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的基本含义。 二、通过案例体验,掌握专家系统与机器学习的作用及 其局限性,运用机器学习的原理分析提取特征量,解决 实际问题。
知识延伸 知识是无边界的,无法输入所有的知识。
人工智能第二次浪潮的另一个代表——机器翻译
操作任务:中英文互译 (1)“有困难 找警察” (2)He saw a woman in the garden with a telescope.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伦理第二次小作业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伦理第二次小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8768cd158fb770bf68a5528.png)
关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伦理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当今脑科学、认知科学飞速发展的基础下,被称为本世纪三大科技成就之一。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主要运用在医疗诊断、交通运输、教育、执法刑法、互联网等领域之中,为很多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转机。
但是,这些转机背后,也隐藏着许多有关于科技的伦理问题,引发了社会上的争议。
人工智能被描述为人类的得力助手,是以服务人类为主旨的存在。
其中的伦理关系:人工智能天生就是人类的奴仆。
从这一角度来看,人和人工智能分属两种生命形式,后者没有理性和灵魂,只能算是有生命的工具。
但是,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在处理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时,有这很大的局限性。
这种丛林式的强者逻辑在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时,很可能发生颠倒。
当人类难以脱离人工智能而独立生活时,就已经很难区分两者之间的控制关系:各方面都要依赖于人工智能的“造物主”,与各个方面都胜过人类的“被创造物”谁才是真正的主人?当人工智能与人类打破主仆关系这层枷锁时,二者就已经拥有了可以平等对话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曾说:“奴隶是有灵魂的工具,工具是无灵魂的奴隶。
”当作为“工具”的人工智能开始拥有“灵魂”、拥有“思维”、拥有“情感”时,它们也就脱离了纯工具的范畴。
妥善处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可能产生的情感与羁绊,也是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重要一环。
另外究竟是自然遗传属性,还是社会文化属性决定了“人”的身份?类人外衣下的人工智能,能否称为“人”?丧失思考能力的人类,又能否称为“人”?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定义“人”的话语权又会不会落到它们手中呢?恐怕“何为人”这种超越人类本身的伦理问题,其答案也只能由超越人类的事物所给出了。
互联网伦理问题探讨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杰出代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进行生产、管理、流通、教育、医疗等各项社会活动的主要承载之一。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隐伏的问题浮出水面,如人“应该”怎样使用网络?怎样发挥其正面效能而避免由其产生的负面作用?怎样使人“合理”、“善意”地使用网络技术而不是利用其发生危害?这是网络技术本身所不能解答或不应该解答的,发达的现代科技本身往往并没有自觉地加入相应的道德关怀。
警惕!人类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物种退化
![警惕!人类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物种退化](https://img.taocdn.com/s3/m/3e857d7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3.png)
警惕!⼈类过度依赖⼈⼯智能可能会导致物种退化⼀种观点认为,⼈⼯智能是⼈类设计出来的,因此不可能超过⼈类。
但实际上,⼈⼯智能是⼈类智慧与机器进化的结合,具有超过⼈类智慧的能⼒与趋势。
因此,⼈⼯智能对未来⼈类形成“控制”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类过度依赖⼈⼯智能可能会导致物种退化随着⼈⼯智能在社会中的⼴泛应⽤,会形成⼀种类似于资本控制的控制形态,即⼈类由于⾼度依赖⼈⼯智能形成整体上的物种退化。
例如,在⼀个⾼度智慧化的时代,出⾏有⾃动驾驶,饮⾷有⾃动做菜的炊具,社交有⼈⼯智能的安排或者有机器拟⼈化的伴侣,⽣育孩⼦则有智能化的抚育器,社会治理和决策则由中央巨型智慧体进⾏判断。
那么,⼈类整体上,就逐渐演变成⼀种⾼度依赖⼈⼯智能存在的物种,虽然⼈类在⼈⼯智能的帮助下整体上的能⼒会增强,但⼈类作为独⽴的个体则会相应地退化。
这就存在⼀种总有⼀天⼈类⽆法理解⼈⼯智能,从⽽在这⼀互⽣的体系中失去相应的位置和必要性的可能。
⼈⼯智能⾃⾝对⼈类的控制⼈⼯智能的进⼀步演化,则会形成其发展历史上的第⼆次跃迁,即⼈⼯智能压倒性地超过⼈类智慧,并具备了⾃⾝的主体意识,从⽽开始摆脱客体的属性,反过来控制⼈类。
这就形成了⼈⼯智能⾃⾝对⼈类的控制这⼀形态。
对于这种形态的存在,则要满⾜以下条件。
第⼀,是⼈⼯智能要具有⾃我意识。
这并不是指⼈⼯智能在处理外界输⼊时的判断和反应超过了⼈类,⽽是⼈⼯智能要具有清晰的⾃我意识,从⽽将⾃⼰与⼈类主体区分开来。
这⼀点在当前的⼈⼯智能界依然存疑,但具有其实现的可能性。
第⼆,⼈⼯智能能够从控制⼈类⾝上得到基本的经济利益。
这就要求⼈类本⾝能够完成⼈⼯智能所不能完成的必要⼯作。
对⼈⼯智能系统本⾝来说,⾼度依赖⼈类的⼯作是对⼈⼯智能本⾝的维护和更新,这也包括不断⽤⼈类智慧去完善⼈⼯智能。
第三,⼈⼯智能具有控制⼈类的⼿段。
未来的⼈⼯智能显然具有控制⼈类的⼿段,伴随着整个经济体系的智能化,⼤部分的物质⽣产过程由⼈⼯智能体系所控制,公共管理领域引⼊⼈⼯智能与暴⼒体系引⼊⼈⼯智能,会使⼈类在经济、管理和暴⼒领域都置于⼈⼯智能的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