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消费与健康的消费心理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消费与健康的消费心理教学设计
第一篇:合理消费与健康的消费心理教学设计
合理消费与健康的消费心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及其表现;掌握消费心理不成熟的集中表现;讨论式学习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及其表现,同时培养在讨论中恰当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以及课堂情景小品的参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和讨论,采用参与式的情景教学和讨论式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别和抵制不良消费习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讨论式学习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及其表现,同时培养在讨论中恰当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以及课堂情景小品的参与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受消费心理支配;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和不成熟的消费现象。
难点: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受消费心理支配。
三、教学准备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搜集有关不良消费心理的案例,预习新课内容。
教师:搜集反映有关不良消费心理的事例资料与漫画,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情景展示】
情景1:上高一的小强,看见班上有同学在用iphone4S,于是回到家也向父母要钱买个。
情景2:赵小姐是一个很潮的女孩,逛街时每每看到新颖别致的衣物,都会慷慨解囊地去买。
情景3:数月前,听说联合利华、宝洁等旗下的数款日化用品要涨价,居民们纷纷就近或跑远去超市扫货。
情景4:如今,在广告的狂轰乱炸下,张小姐总是禁不住诱惑,买了一大堆东西后,发现没必要,后悔了。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时是受消费心理支配的,消费心理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
在当代中学生当中广泛存在着消费结构不够合理,消费行为不够理性的现象。
而出现这些不合理消费原因就是有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存在。
为了使我们的消费更加合理,就必须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二)主题精讲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案例一: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
这种现象在我们学校存在吗?
⇓案例二:2011年6月份,“郭美美事件”把她自身和中国红十字会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孔稚嫩,穿着光鲜,打扮时髦,郭美美通过微博展示自己的名衣、名车、名包、别墅等。
⇓案例三:每逢新年,同学之间免不了互送小礼物。
前几年送贺卡,现在送的礼物价格越来越高。
许多家长无奈地表示:“这样过节,对家庭有压力。
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抬不起头来。
”
⇓案例四:小赵同学的服装总是怪怪的:裤子上左一个大兜右一个小兜,兜上还有许多铁环,走起路来叮当作响,两只鞋的颜色也不一致。
别小看她这身服饰,价格可高哩。
设问:上述情景中,人们是在什么心理的驱使下,形成了上述的消费行为?
师:在经济生活中,存在广泛的消费心理。
其中常见的有:攀比心理(别人有的我也要有)、炫耀心理(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从重心理(别人这样做我也这样做)、逆反心理(别人要我这样做,我偏不这样做)。
消费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 P56:相关链接⇓ P57:操作平台
⇓案例:文女士一遇到不爽的事情就会疯狂购物,事后又后悔了;与老公争吵后就约上闺蜜到酒吧买醉。
⇓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上述情况所反映的消费心理为什么是不成熟的?
(三)主题升华
思考:怎样才能消除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第二篇:合理消费教学设计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和处理】
学会理财、合理消费消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要提倡节俭、合理消费实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也逐渐增加,而如何使用这些零用钱,学生大多比较随意。
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体验,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认同和接受正确的消费理念。
利用日常生活的实例与典型例子来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为此,本课教学设计对教材资源和学生资源进行了挖掘与整合。
一方面联系家庭消费实际,说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零花钱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对社会生活实例和现象的剖析,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学会消费、适度消费,提高理性消费能力和理财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选择、消费观念的变化。
2、知道合理消费和正确理财的做法。
【能力目标】
通过对消费调查、生活实例及现象的剖析,在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身消费体验与理性思考,体会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和提高这方面能力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确立绿色消费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加上学生大多家境越来越富裕,家长往往会满足学生的消费要求,以致部分学生甚至单纯地将消费与花钱划上等号,过早地把自己放在享受消费、娱乐消费的人群中,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艰苦朴素的精神,而他们自己往往没有觉察。
因此,在教
学过程中结合前面学到的我国基本国情,在社会大背景下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学会理财。
【教学方式与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提供素材,使知识更直观,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利用调查法、实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来分析现象或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自觉完成知、情、意、行的教育。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物品(课件展示)
提问:看到这些物品,你有购买欲吗?如果有,你会怎样购买?学生回答(略)。
教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品越来越丰富,极大地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消费观。
面对的选择越多,越是要求我们要学会合理消费。
新课:学会合理消费【新课教学】学会合理消费(板书)
一、消费面面观(板书)看一看:
播放动画:杨洲的烦恼学生回答(略)。
教师:“杨洲的烦恼”说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商品种类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
1、消费选择多样化(板书)出示图片:新的消费热点
提问:这些新的消费热点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钟左右的小组简单讨论)学生回答(略)。
教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达到衣、食、住、行等基本要求,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消费观念在变化(板书)提问:引起以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教师: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社会有了很大地发展。
小结:
过渡: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上商品的种类日益丰富,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的同时,也使许多人迷失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之中,大呼:“钱不够用啊!”
出示图片:下月咋过、月光族的“负翁”生活
材料:不久前,在北京出版的《父母必读》杂志与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对国内部分城市青年消费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调查发现:当代中国青年已经成为最活跃的消费群体。
虽然中国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9000元,但受调查的青年人均年消费额已经达到15288元,超出人均可支配收入70%以上。
江苏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居苏生说:“一些青年人在消费时,片面追求‘高档’,不顾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盲目‘提前消费’,使自己和家庭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影响了幸福感。
所以,在看到青年消费积极作用的同时,社会也应注意引导青年‘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
二、学会理财合理消费(板书)
目前,我们参与社会经济生活,除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外,主要表现于日常的消费和理财。
1.学会理财是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板书)活动一:取点经(课件展示)看看他们的消费、理财故事。
播放课件:消费、理财小故事(1)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理财点滴
盖茨和一位朋友同车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去迟了,所以找不到车位。
他的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饭店的贵客车位。
“噢,这可要花12美元,可不是个好价钱。
”盖茨不同意。
他的朋友说:“我来付。
”盖茨坚持道:“那可不是好主意,他们超值收费。
”由于盖茨的固执,汽车最终没停放在贵客车位上。
(钱要花得值!)
(2)英国首相夫人谢丽的故事
和许多普通人一样,英国首相夫人谢丽也喜欢在网上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有一次,一双很精致漂亮的凉鞋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卖这双凉鞋的女士称,凉鞋非常漂亮,很适合在社交场合穿。
这些话很快
引来了17名有意购买者。
在商场,同样的凉鞋至少也要35英镑。
最后,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谢丽以15英镑买下了这双漂亮的凉鞋。
(钱要花得精!)(3)犹太人的故事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扔下的大堆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
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人应标,因为在纽约,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会被环保组织起诉。
当时,一个犹太人正在法国旅行。
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即终止休假,飞往纽约。
看过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他未提任何条件,当即与政府部门签下了协议。
然而,就在这些人等着看笑话的时候,他开始了清理工程。
他组织工人将废料进行分类,把废铜熔化后铸成小自由女神像,并用木料做底座;废铝、废铅被加工成纽约广场的钥匙型饰物;水泥块被改制成小石碑;最后,他甚至还把从神像上扫下来的灰尘都包起来,出售给花店。
结果不到3个月,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的现金。
(钱要花得巧!)
为了让自己的有限的收入能够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我们还可以适当了解一些关于银行、债券、股票等方面的知识。
活动二:小品表演
请三位同学表演小品《打折了》。
大概内容:秋天到了,商场里的名牌夏装纷纷打折,各种学生和年轻人喜欢的运动衣、鞋打3~5折,甲、乙、丙三位大学生相约星期天一起到商场去买降价服装,并计划用200元左右的钱来买服装。
来到商场,商场中各种各样的降价服装让三个同学看得眼花缭乱。
到了李宁运动装专卖店,运动鞋打3折,三个人高兴地挑来挑去,分别挑了一双100元、167元、100元的运动鞋。
短袖运动衣打6折,80元一件,三人看了一阵,甲同学说:“算了,我还有衣服穿,不能再买了!”乙同学说:“买一件嘛!平时可买不到这么便宜的李宁服装!”丙同学说:“算了,衣服嘛,质量较好、穿着舒服就行了,不一定非要买名牌的,还有更便宜的但质量较好的衣服,我们再到别处
去看看!”
三人又到了阿迪达斯专卖店,看到打折的漂亮的运动服,三人真是太想买了!三人犹豫了好久,甲和丙同学强忍住自己的欲望,没有再买,乙同学却忍不住买了一套虽打5折但仍需346元的运动服。
后来,甲同学和丙同学买了一件一般的长袖运动衣,价格分别为76元和88元。
提问:
(1)三位同学选择商品的依据是什么?
(2)你看中了一件价格比较贵的衣服,但暂时没有支付能力,你会怎么办?(3)他人怂恿你买名牌服装,你会怎么办?(4)你怎样评价三位同学的购物观?学生回答(略)。
教师: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在消费时更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2.学会理性消费,避免盲目消费(板书)(1)在消费前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地方;
(2)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物品;
(3)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过渡:国务院颁布的“限塑令”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行,同时停止生产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但是,许多人宁愿花钱买塑料袋,也不愿使用环保手袋。
请看下面的小品。
活动探究三:(课件展示《一个塑料袋》)
故事梗概:郑蕊和林眉一起购物时,郑蕊随手买了一个塑料袋。
林眉说:“你家里的塑料袋怎么不带上?”郑蕊随口说:“反正才两毛钱,不算什么。
”林眉说:“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花,何况这种塑料袋不能回收利用,多用会造成更多的污染。
”郑蕊不禁问:“你那么节约干嘛?”林眉笑笑说:“省下来的钱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我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书,假期去旅游的时候也可以少花一点父母的钱,这样不是更好吗?”
讨论:林眉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有什
么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略)。
教师:林眉的行为体现了注重环保、绿色购物和节俭消费的消费观念。
这种消费观念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学会绿色消费、节俭消费(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绿色消费”的内容,了解绿色消费的相关知识。
出示图片:标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的标志)4.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精神需求,在消费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板书)
活动四探究: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提倡节俭?(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从历史来看,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国情来看,我们是一个发经济发展展中的大国,要提倡节俭。
从个人来看是成就事业克服困难的条件。
三、板书设计:
(一)、商品丰富收入提高
1、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二)、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1、消费前:a、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b、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 c、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2、消费过程中: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
3、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要节俭。
4、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需求。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商品、服务日益丰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要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五、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要密切联系现实和学生实际,特别是学生的消费活动,这既便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以后的消费活动。
六、当堂训练(绩优学案选择题部分)
第三篇:《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参与“临时家庭”的活动学会理智对待消费,从而逐渐摆脱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理,增强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树立合理的消费理财观。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课堂讨论,开始学习从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逐渐走出消费的误区,体会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并提高消费理财的能力。
3.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课前调查、参与“临时家庭”的活动掌握一些关于消费、理财的知识、窍门和原则,逐步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
二、教学重点
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三、教学难点学会合理消费、确立绿色消费观。
在现实生活中能从知到行,真正有效地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
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课前调查]:见附件
通过调查,发现在所教班级学生中存在这样的现象:①花钱没算计。
②不懂得节俭:他们单纯地将消费与花钱画上等号,过早地把自己放在享受消费、娱乐消费的人群中,花钱没有算计,不懂得节俭,没钱就向家长要,用家长的话说,就是孩子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③攀比风盛行: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理工附中有很多学生穿上千块钱的名牌鞋,用名牌书包,他们缺少艰苦朴素的精神,攀比之风盛行。
我曾经在一个班做过调查,穿耐克、阿迪达斯这样大品牌鞋的学生占
学生总数的33%;穿乔丹、李宁、361°这样一般品牌鞋的占57%;穿小品牌鞋的占10%。
④缺乏理财观:所教学生普遍缺少消费理财的经验和理论,无法做到理性消费,甚至走进消费的误区,而他们自己往往没有觉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前面学到的我国基本国情,在社会大背景下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学会理财。
[教学准备] 学生的准备:
根据学生家庭和能力情况,成立8个“临时家庭”。
给每个“家庭成员”分配了具体的任务(了解到我校学生一般家里都有条件上网,查阅资料非常方便,因此布置了以下内容):①调查自己家庭的一年的收入和消费情况,列出表格。
②了解家庭中一年的基本开销有哪些,大致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
④初步了解银行、债券、股票、保险、贷款知识。
教师的准备:
①根据学生家庭和能力情况,给学生分了8个学习小组。
②指导学生完成课前准备。
③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对家庭成员新年愿望的设计尤为细致,愿望中涵盖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为突破教学重难点铺垫了台阶。
泰山虽险,但人人都能上去欣赏山顶的美景,就是因为她搭设了台阶,安装了缆车。
我相信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搭设合适的台阶,是可以让任何一个学生都能突破难关到达知识的顶峰的。
导入:营造氛围,引出消费播放电影《大腕》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1.这样花钱存在哪些不妥的地方? 2.这样花钱会有什么后果?
教学环节一:初步探究:临时家庭,话说消费请学生出示自己家庭收入与消费调查表:家庭年收入消费支出
水电、煤气、吃饭、穿衣、物业费、学费、医药费、娱乐消费、购物、交通、礼尚往来、电话费、信息费、买书、请家政服务员等比重
物质生活消费
精神生活消费
休闲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
1.在这些开支中,哪些是维持生活的必要开支?
2.哪些是物质生活消费?哪些是精神生活消费?哪些是劳务、休闲方面的消费?3.食品性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叫恩格尔系数,比重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恩格尔系数:居民的食品性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比重的系数。
高于60%认为是绝对贫困;60%到50%之间是勉强度日;50%到40%认为是小康;40%到20%认为是富裕。
4.精神生活消费、劳务消费比重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教学环节二:深入探究:临时家庭,消费比拼深入一探:消费理财,我来当家
活动规则:组建6人小组,将全班分为8个家庭。
评选最佳消费理财“家庭”,家庭情况如下:
爸爸是某企业的工程师,每月收入9000元,妈妈是某中学教师,每月收入5000元。
儿子小明上初一,每天在校吃饭,每月付出伙食费200元。
家庭存款80万元。
爸爸妈妈平时很少锻炼,妈妈身体不太好。
新年伊始,一家人坐在一块向当家的爸爸提出如下愿望…… 妈妈说:“每天站在讲台上,腰酸胳膊疼,平时又没有时间锻炼,买台全身按摩椅,健身工作两不误”。
小明说:“我想考完试后,约几个同学一起去歌厅唱歌。
” 爸爸说:“家中电视机还是29英寸的,用了很多年了,趁现在彩电行业竞争激烈,液晶、等离子彩电都大幅度降价,换台某某牌43英寸液晶电视吧,我们同事说这个牌子不错。
” 小明说:“早听说海南的风景特别美,我想在这个暑假里我们全家去海南旅游一次怎么样?” 妈妈说:“我还想办一个某美容店的美容金卡,某某美容院好像不错,老做广告,我可不想让我的学生说我这老师多大了,看上去这么老”。
小明说:“我们同学穿了双新款的耐克鞋,太帅了,我也想要一双。
”(引导学生做理性消费者,不跟风,不攀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爸爸说:“我看还是买辆家用轿车吧,老也拍不着号,要不买一辆电动汽车吧,现在技术成熟了,北京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分布越来越多,国家还有补贴,环保又有品位,有了它,出行多方便呀。
”(引导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树立节约的观念、环保的
观念和绿色消费的观念)大家都想让自己的愿望实现,这可难坏了爸爸。
同学们你能帮助这位爸爸吗?
按他们本月的收入与支出情况来预测,能满足他们全家的愿望吗?不过,如果订个规划,合理安排开支的话,在一段时间之内完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任务:
1.影响这家人选择商品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影响人们购买商品的因素还有那些?2.这家人购买商品时,看重产品的哪些因素?你认为人们购买商品还应看重哪些因素? 3.制定1年规划,决定先买什么、后买什么?或不买什么?说明理由。
4.细化1年规划,如何安排你家每月的生活开支、收入又该如何分配呢?小组讨论,交流各自设计方案。
教师归纳: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1.消费前:
①可以先做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②避免非理性消费。
③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2.在消费的过程中: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
(绿色消费)3.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要节俭。
4.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追求。
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舞厅、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教学环节二:深入探究:临时家庭,消费比拼深入二探: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活动:各个家庭到老师处领取新的家庭收入或支出任务:1.奶奶突然生病,需手术费2万元。
2.爸爸年底发了1万元奖金。
3.小明学校和美国一中学组织互访活动,小明也想参加,需费用1万元。
4.小明的爷爷奶奶身体不好,爸爸打算把他们接来一块住,急需买房。
爸爸看中一个新开发的楼盘,房子面积130平方米,2.8万元/米。
(需首付30%房款)5.家里需要装修房子,需5万元。
6.小明参加假期补习班,学费用2000元。
7.小明考上住宿高中,学缴费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