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奶业发展纲领性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台奶业发展纲领性文件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12期
文思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奶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乳业生产和消费大国,要
下决心把乳业做强做优,生产出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高品质乳业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乳业产业,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实现奶业振兴。
李克强总理批示,实现
国内乳业健康发展,既关系广大奶农利益,又关系奶制品安全和群众健康。
5月23日,国务院
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奶业振兴和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
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要求,围绕奶源基地建设、乳制品加工流通、乳品
质量安全监管以及消费引导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奶业发展的纲领性
文件。
在5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政策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就加快推进奶业振兴发展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记者:党中央一直重视我国奶业发展,刚才您也提到,我国奶业振兴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
十八大以来,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奶业发展的支持政策,请问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
么此次还专门出台关于奶业振兴的意见?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于康震:奶业是惠及亿万人民身体健康、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大产业,《意见》的审议通过,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奶业发展,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对奶业振兴发展做出的总体规划
和系统部署,所以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推进奶业发展。
我国奶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大幅提升,龙头企业发
展壮大,品牌建设持续推进,质量监管不断加强,产业素质日益提高。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我国奶业仍然面临着产品供需结构不平衡、产业竞争力不强、消费培育不足等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牛奶的消费水平还不高,或者可以说还很低。
2017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折合成生鲜乳,
是36.9公斤,消费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所以我国奶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十分巨大。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2017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要求,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
实施质量兴农、做大做强民族奶业。
面对这种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出台一个指导奶业振兴
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向全社会发出奶业振兴的强烈信号,着力解决奶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突
出问题,全面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国务院这个《意见》就应运而生。
《意见》指出,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要求必须加快推进奶业振兴,提升乳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主要有这三方面:一是大力引进和繁育良种奶牛,建设国家核心育
种场、加强优质饲草料生产、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
二是强化乳品质量安
全监管,修订提高生鲜乳、灭菌乳等国家标准,建设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力争三年内显著提
升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品质、竞争力和美誉度。
三是强化金融保险、奶畜养殖用地等支持,
为奶业振兴创造条件。
所以,《意见》必将对振兴我国奶业产生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记者:《意见》提出要振兴中国奶业,目前我国奶业现状怎么样?具体在乳品质量安全方
面的水平是什么样的?此次出台意见,在保障乳品质量安全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于康震:大家非常关心奶业的振兴和乳品质量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
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行业全面推进奶业振兴,狠抓质量安全监管、技术进步、生产发展和品牌建设,可以说我国奶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者说是脱胎
换骨的变化。
奶牛规模养殖和乳品加工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奶业迈进全面振兴的新时期。
我觉得有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体现:
一是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奶业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生鲜乳监测计划全面
实施,生鲜乳抽检覆盖所有奶站和运输车。
2017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到99.8%,三聚氰胺
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已经连续九年保持在百分之百;生鲜乳乳蛋白抽检平均值达到 3.23%,脂肪抽检平均值达到 3.81%,主要质量指标均高于生乳的国家标准,达到奶业发达国家的水平;乳制品加工实行出厂批批检验制度,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2%,在食品领域是领先的水平;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达到99.5%。
可以说,当前是乳品质量安全水平最好的时期。
二是产业素质显著提升。
通过大力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行奶牛遗传改良计划、推动乳品加工企业改造升级和婴幼儿配方乳品企业兼并重组,奶业转
型升级步伐在加快推进。
1.区域布局优化。
目前九个奶类产量超过百万吨的奶业主产省,产量
已经占到全国总量的80%以上。
2.养殖转型加快。
2017年全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6%,比2008年提高了36.5个百分点,规模养殖成为主力军;奶牛年均单产已经达到了7吨,比2008
年增加了2.2吨。
3.加工水平进一步提高。
乳制品加工结构逐步优化,主要乳制品加工装备等
硬件设施条件基本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4.行业联合进一步加强。
全国奶农专业合作社达到了1.6万个,乳品企业自建和参股的奶源基地比重已经超过了30%,奶业企业前20强的市场份额
已经超过了55%,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三是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农业农村部推动建立了奶业20强企业,我们简称“D20”联盟,会同中国奶业协会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奶业20强峰会,开展小康牛奶行动和奶酪校园推广行动,打造向社会开放的示范工厂和休闲观光牧场,通过一系列“组合拳”,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大大增强了国产品牌的影响力。
为促进奶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管,这次《意见》提出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乳品生产全程管控。
落实乳品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严格奶牛养殖环节饲料、
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和监管,实施乳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健全乳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隐患。
二是加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管力度。
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
方注册管理,严禁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再分装。
支持乳品企业建设自有自控的婴
幼儿配方乳粉的奶源基地,进一步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品的品质。
三是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支持乳品企业开展质量安全承诺活动和诚信文化建设,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推动乳品企业
信用信息共享,实行乳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记者:源头治理是确保奶业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想知道下一步农业农村部会在
确保源头安全上面如何发力?另外,随着关税的降低,乳制品进口量会激增,您觉得这是否会
给国产奶带来冲击?又该如何应对?
于康震:“一份部署,九分落实”。
《意见》发布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落实。
农业农村
部将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的各项要求,按照国务院部门的职责分工,协同奶业产业链上的其
他有关部门,持续抓好奶业振兴各项工作。
作为农业农村部来说,有四个方面的工作需要重点
做好:
一是“养好牛”,夯实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基础。
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苜蓿发展行动,每年新
建五十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
加大粮改饲力度,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建设国家奶牛核心
育种场。
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幅提高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稳步提高奶牛的
单产。
二是“强监管”,提高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水平。
完善奶牛养殖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生鲜
乳标准化生产体系,落实养殖者的主体责任,不断提高“产出来”的水平。
深入实施生鲜乳质
量安全监测计划,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监管,对全国奶站和运输车全部纳入精细化、全时段管理,构建严密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增强“管出来”的能力。
三是“促融合”,完善养殖、加工、利益联结机制。
培育壮大奶农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奶
牛养殖存量整合,增强养殖环节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鼓励乳品企业通过自建、收购、参股、
托管等方式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高自有奶源的比例。
指导奶业主产省建立生鲜乳价格协调机制,开展第三方检测试点,督促乳品企业严格履行生鲜乳购销合同,稳定产销关系。
四是“树品牌”,增强中国奶业的影响力。
定期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举办奶业20强峰会、实施奶业品牌推进行动,持续开展中国小康牛奶行动和奶酪推广行动,推荐休闲观光牧场,加大国产乳品质量安全宣传引导力度,组织奶业公益宣传活动,普及科学饮奶知识,提振乳品
消费的信心。
同时,农业农村部将按照《意见》的要求,会同各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具体的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大扶持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奶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
确保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关于奶业竞争的问题。
中国奶业国际关联度高,竞争涉及到乳制品进口,目前在我们奶业
发展过程中,进口乳制品的问题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近年来,像大包粉等进口乳制品,完税
后的价格大幅低于国内的生产成本,进口大包粉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出现了国内“卖奶难”与
大量进口乳制品并存的现象。
据海关的数据显示,我国乳制品进口量从2008年的38.7万吨,
增加到了2017年的247.1万吨。
2017年进口乳制品如果折合成生鲜乳的话,达到了1485万吨,这个量占到了国内生鲜乳产量的40.6%。
乳制品进口大头是原料粉,也就是大包粉,2017年进
口量是71.8万吨,折合成生鲜乳相当于570万吨生鲜乳,可见这个量非常大。
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内奶业的竞争力还不强,特别是饲料等养殖成本比国外高;另一方面是我国
乳制品关税低,国际上乳制品的进口关税平均是55.6%,而我们的关税是12.2%。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一是要加快国内奶牛养殖节本增效提质,增强我们的竞
争力,练好内功,这是根本;二是制定政策,加强大包粉、还原奶使用等管理;三是支持国内
更多以生鲜乳为主要原料生产乳制品。
从这几方面来着手应对,统筹国内生产与进口的调剂,
促进国内奶牛养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