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i数据的旅游型乡镇商业布局分析和规划建议—以金庭镇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poi数据的旅游型乡镇商业布局分析和规划建议—以金庭镇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爬取旅游型乡镇—金庭镇的商业poi数据,定量研究金庭镇
现状商业业态及空间格局概况。

通过核密度分析法和自然断点分级法,得出秉常村、石公村的商业规模及集聚度最高,同时其也是镇域内的一级商业中心,对此
提出其未来发展要着重提升商业服务基础以及商业品质的建议。

关键词:poi数据、旅游型乡镇、商业
1、引言
现今城乡规划行和设计行业对于开放数据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但这类应用
的关注点基本集中在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研究中,而鲜少用于乡村规划和实际的研
究中,因此本次将视角转向乡村地区,利用开放数据定量研究乡镇地区。

同时随
着乡村旅游已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对相关乡村旅游大数据的研究分析是提升乡
村旅游发展的基础。

因此本文基于开放大数据中的poi数据,对旅游型乡镇的商
业的业态、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对乡村旅游商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次研究的商业特指由乡村旅游发展而衍生的商业,笔者将此类商业分为3类,分
别为餐饮类商业、住宿类商业、休闲娱乐类商业。

2、相关研究
2.1旅游型乡镇的定义
旅游型乡镇是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分化出来的一种乡镇发展模式。

本文提及
的旅游型乡镇,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或经开发
后具备较为完善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的乡镇,此类型乡镇的商业具有可研究价值。

2.2乡镇商业相关研究
钱世皓利用GIS分析乡镇商业地区的业态结构及商业活动的空间关系;刘征等以天津市宁河县潘庄镇为例,研究适合小城镇发展的商业业态;陆希刚和王德实证分析表明商业职能单位数较之人口规模是乡镇吸引能力更合适的表征指标;余文定以湘北几个镇为代表案例,为乡镇商业业态及构成方面提出优化方案与策略。

3、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3.1研究区概况
本次研究对象为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

金庭镇下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陆域面积84.22平方公里。

包括石公村、秉常村、衙甪里村、蒋东村、林屋村、东村村、飘渺村、堂里村、元山村、东蔡村、庭山村、东河社区。

其镇域所在的西山岛是中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四面临太湖,物产富饶,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多块国家级牌子。

区域内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丰富,既有明月湾、东村、堂里等古村落人文景观,又有石公山、飘渺峰等自然景观,陆域面积仅占江苏万分之七,但生态公益林占八分之一,是长三角都市密集区绿心、太湖生态健康的重要屏障、江南地区原乡民俗和茶果渔农耕传统保留最完整之地、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区域。

选择金庭镇作为商业业态研究的样本,是因为金庭镇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衍生的商业业态丰富,是典型的旅游型乡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图1本次研究区(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网上相关资料自绘)
3.2 POI数据
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主要指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的地理实体,例如学校、餐饮、宾馆、旅游景点等,此类数据具有精度高、数据
量大、覆盖广等优势。

Poi数据包含这些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点和相关属性信息,如具体地址、名称、坐标等。

本次研究于2019年6月通过高德地图获取金庭镇
范围内POI数据,并将其分为3类,包括餐饮、住宿、休闲娱乐。

最终获得研究
区内POI数据共计727条,数据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 中可知,3类商业
业态中,数量最多的为住宿类,数量达281个,占所有样本量的38.7%;其次为
休闲娱乐,数量共280个,占38.5%;最后为餐饮类,占比 22.8%,绝对数量
166个。

表1:研究区各类商业机构数量及占比
研究区各类体验型商业机构数量
及占比
类型

量/个
比例
(%)
餐饮16622.8
住宿28138.7
休闲
娱乐
28038.5


727100
3.3研究方法
3.3.1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可用于衡量地理事物

要素或者线要素的空间集聚程度,以地理学第一定律为指导原则。

KDE借助
一个移动的单元格对点或线要素的密度进行估计,前提假设为空间上任意地区都
有存在某事物的可能性,区别在于不同地区概率大小不一致。

使用该方法可分析
金庭镇商业业态在空间上的分散与集聚特点。

3.3.2自然断点分级法
自然断点分级法(Natural Breaks)主要基于数值间的相似性进行分级分类,
具体通过计算每类的方差大小来衡量,可将各个类之间的差异最大化。

本文
使用
自然断点分级法对金庭镇商业的集聚中心进行等级划分,将具有相似核密度
值的集聚中心划为一类,从而得到体验型商业空间集聚中心的等级体系,进而分
析其等级体系特征。

4.分析与结果
4.1商业业态现状分析
金庭镇各类商业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商业点主要集中在金庭镇东北至东南
区域,沿大桥路—金庭路—梅园路—石公路带状布局,西部区域散点布局。

3类
商业业态区位聚集及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图2 金庭镇商业poi点分布图
4.2空间分布特征
使用ArcGIS 中核密度分析工具,得到图 3。

可知,金庭镇体商业空间总体
分布呈多点集聚分布,主要集聚区域位于金庭镇镇区、秉常村、石公村;其它集
聚区包括主要位于其余各行政村的临湖界面。

秉常村和石公村西侧集聚区的核密
度值最高、集聚规模最大;金庭镇镇区、石公村东侧区域2个次级集聚区其次;
飘渺村临湖沿线、衙甪里村、堂里村、东村村、庭山村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集聚
中心,但是集聚规模与密度均不及其它2个次级集聚区。

商业点的集聚密度与规
模与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有关,集聚度最高的石公村有明月湾古村落与石公山景区,秉常村作为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村,农产品资源丰富,因此进一步证实乡村
旅游越成熟的地区,商业规模及集聚度越高。

图3金庭镇商业密度分布图
4.3等级体系
在核密度图基础上,通过矢量化各个集聚中心的边界,再使用ArcGIS 中的
分区统计方法,计算各个集聚区域内体验型商业的平均核密度值,并以平均
核密度值为依据,使用自然断点法(Natural Breaks)对各集聚中心进行分类,
得到图4。

从图中可知,金庭镇旅游型商业集聚中心分为3个等级:一级中心2个,位于秉常村和石公村西部区域;二级中心2个,位于金庭镇镇区和石公村东
部区域;三级中心7个,分别位于飘渺村(2个)、衙甪里村、堂里村、东村村、
庭山村、林屋村、东蔡村,其中堂里村和东村村商业布点区位紧邻,将其视作一处。

图4金庭镇商业等级体系图
四.结论与反思
4.1结论
由上述对于poi数据的分析可知,在商业空间结构方面,现状商业主要集中在东北至东南沿线区域,形成主要商业轴,次要商业轴位于西北至西南沿线的临湖界面。

石公村、秉常村作为金庭镇商业规模和集聚度最高的乡镇,现有的商业业态也较丰富,因此未来发展方向应该着重提升商业服务基础以及商业品质,营造高品质的商业氛围,例如改善区域的环境卫生、加强公共服务建设等。

虽然乡镇级别的开放数据相比与城市级别开放数据,数据数量和种类相对较少,但我们依然能利用它未了解和剖析乡镇。

随着对开放数据利用方式越来越丰富,数据分析对象在未来不能局限于大城市,乡、镇、村级别的数据也能为乡镇的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通过对金庭镇商业POI点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①在金庭镇这类旅游型乡镇中,旅游资源集聚区域的商业分布密度和能级可能高于镇区,在镇域国土空间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中应当予以重视,保证建设用地的供应,避免将开发边界和建设用地大量集聚于镇区。

②在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中,应鼓励打破行政边界编制规划,设置区域共建共享的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提高商业能级,增强吸引力。

4.2反思
本文3种商业业态在界定时比较模糊性
本文在对爬取的金庭镇商业poi数据进行业态分类时,3类业态的界定较为
模糊,例如以西山宾馆旁的天伦农家乐为例,其既有住宿功能,也有餐饮功能,
同时还具备休闲娱乐功能,针对此类情况笔者在进行分类时候,只将其归属为一
类业态,保证金庭镇商业总量的准确性。

以保护生态基底为目的,金庭镇需要对旅游型商业量进行控制
金庭镇位于环太湖生态敏感区的核心区内,该些区域以环境保护为首要任务,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以保护生态基底为核心。

对于金庭镇未来旅游型商
业发展而言,需要确定镇域内可发展的适宜商业规模总量,不能任由商业量的增加,这是需要今后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黄英,周智,黄娟.大数据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J].浙江农业学报,2014, 26( 6):1709-1714.
[2]彭一力、马文军.基于开放数据的乡镇商业氛围对比研究—以晋江市英林镇为例[J].
建筑与环境,2016.
[3]谷文林,任敏. 大数据时代乡村旅游数据挖掘与分析[J].江西农业学
报,2015,27(8):143-146.
[4]杨秋彬.基于POI数据的体验型商业空间格局分析—以上海为例[D].华东师范大
学.2018.
[5]钱世皓.台湾地方乡镇商业地区( Business District )商业活动的业种组合与区位
分析一以宜兰县头城镇与冬山乡为例.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2 009.郑州.
[6]刘征等.小城镇规划中的商业业态研究小城镇建设.2011.12
[7]陆希刚、王德.乡镇商业吸引能力的调查与分析—以河南省临颍县为例[J].城市规
划.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