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级监督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级监督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和监督方式,通过加强对下级单位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行为、防止腐败等目的。

然而,在实践中,提级监督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建议:
问题:
1. 监督人员素质不高:监督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但有些监督人员可能存在从业素质不高、职业素养不够等问题,导致监督效果不佳。

2. 监督行为不规范:有些监督人员存在超越职权范围进行监督、侵犯被监管对象合法权益等问题,导致公共舆情的波动。

3. 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在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操作程序不规范、出租时间过长等问题,较难追溯、定性和处置。

同时,部分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够,纪检员、监督员缺乏必要的财会知识,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

建议:
1. 提高监督人员素质: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资格和能力进行有效的监督。

2. 规范监督行为:制定严格的监督规范和标准,确保监督人员依法、依规进行监督,避免侵犯被监管对象的合法权益。

3.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建立规范的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加强操作程序的规范性和合法性,避免出现出租时间过长等问题。

同时,加强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和培训,提高纪检员、监督员等人员的财会知识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责。

4. 建立多层次的监督机制:除了上级对下级的提级监督外,还应该建立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等多种形式的监督机制,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提高监督效果和公信力。

5. 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及时公开提级监督的进展和结果,增强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让公众了解提级监督的具体内容和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公众的反馈和监督不断完善和优化提级监督工作。

总之,提级监督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但在实践中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优化,提高监督效果和工作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