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本(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本
一、目的:明确管理岗位职责,确保原料进货的合规性和质量安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原料进货的部门和岗位。

三、职责:
1. 供应链部门:
- 负责与供应商沟通,确认原料的质量要求和相关合规要求。

- 管理供应商合作协议签订和维护。

- 开展供应商审核和评估工作,确保供应商的稳定可靠性。

2. 采购部门:
- 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制定进货计划,并向供应链部门提交。

- 与供应链部门协调,确定供应商,签订进货合同。

- 监督原料进货过程,确保按照合同要求完成。

3. 质控部门:
- 负责检查原料进货的合规性和质量安全。

- 制定合适的检验标准和检测方法。

- 对进货的原料进行抽检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四、流程:
1. 供应链部门与采购部门共同确定进货计划,包括原料名称、数量、质量标准、要求到货日期等,并提交给质控部门。

2. 采购部门根据供应链部门提供的进货计划,与供应商进行洽谈和谈判,签订进货合同,并交给质控部门备案。

3. 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送货到公司仓库,并通知采购部门。

4. 质控部门根据合同要求和公司的质量标准,对原料进行抽检和检测。

5. 如果原料抽检合格,质控部门出具原料合格证明,并通知供应链部门和采购部门。

6. 如果原料抽检不合格,质控部门通知供应链部门和采购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退货、重新洽谈等。

7. 进货完成后,质控部门将进货记录归档,并按照规定时间周期进行自检和复检,确保原料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五、记录要求:
1. 进货计划记录,包括原料名称、数量、质量标准、要求到货日期等。

2. 进货合同备案记录,包括供应商名称、合同签订日期、合同有效期等。

3. 原料抽检和检测记录,包括抽检样本名称、抽样时间、检测结果等。

4. 原料合格证明,包括原料名称、供应商名称、检测结果等。

5. 进货记录归档,包括进货日期、供应商名称、原料名称、数量等。

六、制度遵守:
1. 相关部门和岗位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纠正。

3. 违反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是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文,如有谬误,请见谅。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本(2)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质量要求,确保生产过程中原料的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原料的部门和员工。

二、职责与权限
1. 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沟通,确定采购数量和质量要求,并协助验收工作。

2. 仓储部门:负责收货、查验原料,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格。

3. 生产车间:负责使用原料,需按照查验结果判定是否接收。

三、流程和要求
1. 采购部门收到产品需求后,通过评估供应商的信誉和产品质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采购订单中需明确指定所需原料的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

2. 供货商将原料交付到仓储部门,仓储部门负责对原料进行查验。

查验内容包括外观、规格、数量、标签、包装等。

3. 如果原料有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规格要求,仓储部门应及时通知采购部门,协商解决方案,包括退货、退款或更换原料。

4. 查验合格的原料按规定方式入库,并填写相应的进货查验记录表格,包括原料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信息、查验结果等。

5. 生产车间根据原料查验记录决定是否接收原料,如不接收应立即通知采购部门,处理方式同第3点。

6. 汇总每月的进货查验记录,交付给质量部门进行核对和归档。

四、监督与考核
1. 采购部门负责对所选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并与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 仓储部门负责对采购部门提供的原料进行认真查验,并确保查验记录的准确性。

3. 质量部门定期对进货查验记录进行抽查,确保查验流程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以上为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本,具体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本(3)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原料进货查验的程序,确保原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企业的需求。

适用于所有进货原料的查验记录。

二、制度内容
1. 进货查验的基本要求
1.1 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要求,进货原料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1.2 进货原料的数量必须与发货单或合同一致。

1.3 进货原料必须经过及时的查验和记录,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进货查验的程序
2.1 接收原料
2.1.1 接收原料时,应核对发货单或合同,确保数量和品种与之匹配。

2.1.2 如果有质量验收要求的原料,应按验收标准进行查验。

2.2 进行外观查验
2.2.1 按照外观要求检查原料的包装情况、标志、外观是否正常。

2.2.2 如发现包装破损或有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2.3 进行质量查验
2.3.1 根据质量标准,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进行外观、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相关测试。

2.3.2 如果质量查验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协商解决方案处理。

2.4 记录查验结果
2.4.1 查验人员应在查验完成后及时填写查验记录表,记录原料的名称、批次号、进货日期、查验结果等相关信息。

2.4.2 查验记录应由查验人员和监督人员签字确认,并保存备查。

3. 查验结果处理
3.1 如果原料的查验结果符合要求,应及时通知仓储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存放。

3.2 如果原料的查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方案。

3.3 被退回或拒收的原料,应做好相应的退货手续,确保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

4. 制度监督与整改
4.1 督促执行人员严格按照查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查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定期对查验记录进行检查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3 查验记录的保存期限为一年,过期后应及时销毁。

三、附件
1. 进货查验记录表
2. 查验结果确认表
3. 查验异常情况处理记录
本制度经过公司XX部门审批,于20XX年XX月XX日生效。

(这是一个简单的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本,供您参考。

具体的制度内容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