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大输血
产科输血治疗专家共识
![产科输血治疗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eb18165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c.png)
产科输血治疗专家共识摘要:根据WHO的统计,产后大出血是造成孕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孕妇死于大出血。
但大部分孕妇都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因此,在此过程中,除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外,及时输入血液也是重要环节。
输血旨在提高血液携带氧气的容量,并补充失去的凝血因子。
本研究旨在使产科出血病人的输血处理标准化,减少孕妇的病死率。
临床输血管理学专业委员会专家经共同讨论,制定了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包括输血的一般原则、血液成分输注、输血过程监测以及输血相关并发症。
1输血的一般原则1.1产妇特殊性孕妇在怀孕期间,血容量会有30%-50%的增长,而血浆的增长(50%)大于红细胞的增长(20%-30%),此时血液会呈现出一种比较稀薄的状态。
孕妇在怀孕期间,纤维蛋白原、等会增加,凝血功能会得到增强,而蛋白S、蛋白C和抗凝血酶III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或者是有所下降,抗凝、纤溶功能会减弱,从而会产生一种生理性血栓前状态,所以孕妇通常可耐受一定程度的出血。
一般情况下,孕妇在发生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血容量不足症状的时候,通常已经失去了体内血量的15%-25%。
产后出血以子宫为多见,因术后严重出血,由于子宫肌缺乏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使其无法正常收缩,且对促宫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导致术后复发。
1.2针对出血原因选择输血方式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异常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
如果是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或胎盘粘连引起的流血,一般都是属于稀释性凝血病,虽然流血很多,但是一般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消耗性凝血病。
所以,早期应用血液产品和凝血剂是不可取的。
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引起的产后出血常伴随着消耗性凝血障碍,甚至在早期,因为FIB和血小板降低,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最终发展为DIC。
故宜尽早给予血液制品及凝血材料。
1.3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为防止发生溶血性的输血反应,建议产妇在第一次分娩及第28-32周产检时进行血型及血清抗体状况的检测。
最新产科输血指南资料
![最新产科输血指南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7ef00062cc58bd63086bd4c.png)
一、定义
大量失血是指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或3h内丢 失50%自身血容量;或成年人出血速度达到150 ml/min; 或出血速度达到1.5 ml.kg-1·min-1超过20 min。
大量输血是指24 h内给成年人输注超过20 u红细胞; 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1.5倍;或1 h 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或输血速度>1.5 ml·kg-1·min-1。临床上,患者急性失血量达自身血容量 的30%~50%时,往往需要大量输血。
重组活化Ⅶ因子(rFVIIa)
对于钝性伤患者,如果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出血,并 积极使用血液成分及抗纤溶药物,Hct>0.24,血小板 >50×109/L,Fib>1.5~2.0 g/L,重度酸中毒、严重低 体温、低钙血症已经纠正后,仍然持续存在的顽固 性出血,推荐考虑使用rFⅦa,推荐剂量为90 μg/kg; 没有明确指征者不推荐使用rFVIIa(2C)。
(1)对于RhD阴性的男性患者或无生育需求的女性
二、 指南推荐
1. 实验室 不推荐以单次血红蛋白(Hb)或红细胞压积(Hct)
检查作为独立的实验室指标来决定是否输血,应结 合每个患者的失血速度、血容量、临床表现、贫血 持续时间和程度以及心、肺功能而综合考虑(1B)。 不推荐单独以某个常规凝血指标来指导输血治疗 (1C)。
2. 血制品种类
5. 紧急输血
紧急同型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时,
输血科接到紧急配血样本后,应立即进行ABO、RhD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15~30 min内提供第一袋(2U) 同型相合性的红细胞。
紧急非同型输血:特别紧急情况下,可遵循配合性
(相容性)输血原则,暂时选用ABO和RhD血型相容 的非同型血液,以及时抢救患者生命。具体原则如 下:
妇产科输血指南范文
![妇产科输血指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2d322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9.png)
妇产科输血指南范文引言:输血是妇产科领域常见临床操作之一,能够有效地挽救孕妇或分娩期间出现的急性大出血等临床状况,保障孕妇的生命安全。
然而,输血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妇产科医务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遵循严格的输血指南,以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妇产科输血指南,以供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输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输血的适应证:(1)血红蛋白浓度低于70g/L;(2)产妇出现严重贫血症状,如心悸、乏力等;(3)术中或术后出现大出血,无法通过药物控制;(4)严重产后出血,导致循环衰竭的情况;(5)其他情况下,孕妇出现急性失血的紧急情况。
2.输血的禁忌证:(1)严重的输血反应史;(2)抗人类白细胞抗体(anti-HLA抗体)阳性;(3)因宗教信仰等原因拒绝输血;二、输血前的评估和准备:1.输血前的评估:(1)妇产科医生需要详细了解孕妇和胎儿的病情,确认是否需要进行输血操作;(2)了解孕妇的血型和抗体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输血血型;(3)评估孕妇出血的原因及出血程度;(4)检查孕妇的血常规、凝血功能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
2.输血前的准备:(1)确保孕妇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应的血型和抗体检测结果;(2)准备输血所需的血液制品和输血所需的设备及管路,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3)对输血设备和输血液品进行校验,保证其功能正常;(4)准备输血病房,保证环境的整洁和无菌;(5)配备输血所需的急救设备和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三、输血的操作和监测:1.输血的操作:(2)将输血血袋与输血管路连接,使用洁净的无菌注射器抽取适量的血样进行交叉配血,确认无输血不符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3)对输血血袋进行抛光处理,并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固定,确保输血血袋不被挤压;(4)将血袋中的血液缓慢地输注给孕妇,避免急速输注,以防发生输血反应;(5)在输血过程中,孕妇应保持适当的体位,如平卧位或半卧位,以减少输血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
产科成分输血方案及流程
![产科成分输血方案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1f87cb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5.png)
产科成分输血方案及流程一、产科成分输血的重要性。
1.1 产科情况特殊。
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关乎着两条生命的安危。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产后大出血等,这时候输血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像在战场上,血液就是生命的“弹药”,没有足够的“弹药”,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1.2 成分输血的优势。
成分输血和传统的全血输血可不一样。
成分输血就像是给产妇进行“精准治疗”。
它只输入患者所需要的血液成分,这样既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又能减少不良反应。
这就好比我们做饭,不是一股脑把所有食材都放进去,而是根据口味精准地选择调料。
二、产科成分输血方案。
2.1 红细胞输注方案。
如果产妇是因为失血过多而导致贫血,红细胞输注就是关键。
在确定要输注红细胞的时候,我们得先对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要是血红蛋白低于某个数值,那就得考虑输血了。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决定的,得像挑选最适合的礼物一样慎重。
而且,在输血过程中,我们还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反应,就像守护着一个娇嫩的花朵,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
2.2 血小板输注方案。
当产妇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时,血小板输注就派上用场了。
这血小板就像是血液里的“小补丁”,能堵住那些出血的地方。
我们要根据产妇的血小板计数和她的出血情况来决定是否输注以及输注的量。
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可能会有不良反应,少了又起不到作用,真可谓是“过犹不及”。
2.3 血浆输注方案。
血浆输注在产科也有它的作用。
如果产妇凝血功能出现问题,血浆就像是“凝血小助手”。
我们要查看凝血指标,根据具体情况来输注血浆。
这就好比给一辆出故障的汽车找到合适的零件去修复它,每个环节都要严丝合缝。
三、产科成分输血流程。
3.1 输血前准备。
首先呢,要对产妇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血液指标等。
还要向产妇或者家属详细解释输血的必要性、风险等,就像给他们上一堂“输血小课堂”,得让他们心里有数。
同时,要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这可不能马虎,就像考试时检查答案一样,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妇产科急诊用血制度
![妇产科急诊用血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751511e763231126edb11b0.png)
妇产科急诊抢救紧急手术用血制度
为保证急诊失血病人的有效抢救,特别是产后大出血以及宫外孕病人的急救,根据急救质控要求,拟定急诊抢救紧急手术病人用血制度。
1、急诊抢救大出血需要紧急手术并输血的病人,进入抢救室的第一时刻,由
首诊医师开定盐水定型,完成用血手续(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查、输血同意书、用血申请单和备血化验单账单),同时与血库联系,通知并确定用血量。
护士遵医嘱开放静脉的同时抽血型、交配血等,从此刻起须在5分钟内将血标本送至化验室并告知病人的去向。
首诊医师用血量原则上控制在2-3个单位(400-600毫升),大于3个单位(600毫升),由相关手术科室或最高值班主任决定。
2、收到血标本后完成配血流程,提前通知护士取血,并在30分钟左右发出
第一袋血,护士接到取血通知后5分钟内给予输血。
如病人已进入手术室,在正常工作日8:00——17:00间,血库提前通知手术室护士取血,双休日、节假日及正常工作日17:00_次日8:00,血库提前通知护士取血,并负责送达手术室,和手术室护士交班签收。
3、紧急用血务必在40分钟内完成,相关科室须密切配合,如有拖延用血影
响抢救的,将追究个人责任。
4、特殊情况未能按规定办理用血手续的,首诊医师须向医疗小组主任汇报。
紧急用血后未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的,由主管医师或相关医疗小组主任继续负责完成,完善抢救后抢救室护士及时记录该病人的相关信息,并通知血库。
产科大出血抢救流程
![产科大出血抢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6f5ee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a.png)
产科大出血的抢救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确认产妇的病情,及时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如果出血量较多,应立即进行血量补充。
调整产妇的体位,如果出血较多,应采取侧卧位,高处位或半坐位,以减少出血量。
控制出血,及时进行结扎、挤压、凝血或手术处理。
监测出血量,密切观察出血量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强化护理,为减轻产妇的痛苦,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如护理及按摩外阴等。
此外,如果遇到危急情况,还可以启动一级预警,给予子宫按摩促进子宫收缩同时呼叫二线医生。
此时出血量共计800ml,紧急联系血库输血准备。
立即启动二级预警,二线医生即刻给予放置球囊压迫止血。
此时产妇仍在继续出血共计约1500ml,再次通知血库给予输血,通知三线医生到场。
立即启动三级预警,紧急做子宫动脉栓塞术,告知必要时行剖腹探查术。
危重紧急上报妇幼所,同时产安办开通绿色通道,组织快速反应团队紧急救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流程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产科输血 (1)
![产科输血 (1)](https://img.taocdn.com/s3/m/b70eaac481c758f5f71f670c.png)
二
一、病因
产科出血和休克
1、妊娠早期出血:自然流产、不完全流产、异位妊娠、 葡萄胎等。
2、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破
裂,子宫翻出等。 3、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粘连,胎 盘残留及凝血障碍等。
6
7
三、失血量的评估
(一)止血并准确估计失血量 1.目前简单适行的估计失血量的方法
症,轻者可引起早产,重者如处理不及时,
可威胁母子生命
• 胎盘早剥是引起妊娠期凝血障碍最常
见的原因,也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
36
胎盘早剥
• 二、临床表现 • 胎盘早剥患者临床典型症状是阴道出血, 子宫收缩频率过快或子宫张力过高 • 轻度患者症状并不明显,约22 %的患者被 误诊为早产。
37
胎盘早剥
• 三、治疗 1、阴道分娩或剖宫产
妊 娠 期 血 液 学 改 变
1.心脏:膈升高,心脏向左、向上移位。 2.血容量增加(平均约1500毫升) 血浆容量增加40—50%(约1000毫升) 孕32—34周血容量增加达高峰,心排出量也相应增加 此时输血要慎防急性左心衰竭 3.血液成分改变 红细胞量增加18—25%(约500毫升) 血红蛋白降至10—11g/dL 血液稀释,出现妊娠期生理性贫血 白细胞随着孕周数增加而增加 妊娠期血小板变化不明显
偿、出现烦躁不安、恶心等症状,脉搏加快,继之冷汗, 血压开始不稳定,此为轻度休克。
11
口唇转为青紫是由于缺氧到已经有代偿性酸中毒的缘 故,尿量也减少。
当进一步失血在2000ml以上,收缩压降至
5.3~8.0kPa(40~60mmHg)、脉细或脉搏摸不清,为中度休 克。当失血量超过2300ml时进入晚期休克阶段,患者昏 迷、呼吸困难、尿少尿闭、全身出血倾向—DIC。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大量输血方案实施办法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大量输血方案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14fa6ba417866fb84a8e5d.png)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大量输血方案实施办法一、大量输血定义:成人患者在<24h输注红细胞悬液≥18u(1u红细胞悬液为200ml全血制备,下同);或者<24h输注红细胞悬液≥0.3u/Kg ( 体重)。
二、《大量输血方案》应用范围1.妇产科大量输血。
2.本方案排除内科疾病导致的出血,包括血液性疾病导致的凝血障碍、肝功能衰竭及其他内科疾病的出血治疗。
三、大量输血风险( 并发症)1.凝血功能障碍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 酸碱代谢紊乱;3.低体温;4.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5.输血相关性循环超负荷;6.低钙血症高钾血症;7.其他: 过敏经血传播性疾病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输错血等。
四、大量输血的准备与实施1.患者术前输血准备与评估重大手术、估计术中会大量失血的手术,临床科室报请医院医务处组织麻醉科、输血科及手术相关科室专家会诊,制定详尽的手术预案以减少术中失血。
多学科充分讨论,结果需记录在案,并书面上报医务处备案。
2.临床科室提前与输血科联系,送大量输血通知单,输血科工作人员准备足够的血液成分,保证第一时间提供合理性血液成分。
3.大量出血时,临床科室医师应尽早通知检验科工作人员作相应的血液检测,并实时监测,检( 监) 测项目包括血常规、血凝五项、血气分析及血液生化等,主管医师根据检测结果,结合临床情况对拟输注的血液成分及血液制品作相应调整。
4.需要大量输血时,输血科配好血电话通知电梯班及保安,电梯班需协调好电梯运行,尽可能保证输送血液及时使用。
5.临床医生详细复习患者的医疗文书,对患者常规的术前检测结果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充分评估,并进行有效沟通。
6.医院相关部门紧急情况下的有效沟通与准备医院应建立紧急状态下大量输血应急会诊处置预案,对严重创伤及紧急状态下需大量输血的患者,医务处立即组织高年资医师、麻醉科医师、ICU专家及输血科专家对伤情会诊评估,及时实施复苏与手术干预。
五、大输血方案实施细则1.成人患者在<24h输注红细胞悬液≥18u;或者<24h输注红细胞悬液≥0.3u/Kg ( 体重);或患者短时间出血≥2000ml并仍有活动性出血时,立即启动大输血方案。
产科大出血的麻醉管理和血液保护策略
![产科大出血的麻醉管理和血液保护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e1cefd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d.png)
产科大出血的管理举措
▪ 球囊组患者在出血量和子宫切除率两项中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国学者于2016年发表在 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的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268例前置胎盘患者,其中A组(230例) 患者在接受预防性球囊阻断术后行剖宫产术,B组(38例)是未接受血管内介入手术的剖宫产患 者,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都明显更低;
产科大出血的管理举措
其他产科止血技术 ▪ 其他产科止血措施如下: ①手术治疗:子宫压迫缝合术、盆腔血管结扎术、子宫切除术; ②针对宫缩乏力:子宫按摩、宫腔填塞、宫腔球囊压迫; ③药物治疗:缩宫素(术中大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时,一定要注意 使用剂量和速度,避免静脉推注导致血管扩张,循环崩溃)、麦角 新碱、前列腺素等。
▪ 国内外的数据均显示,近年来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发生率在明显升高。胎盘植入 性疾病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其围术期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减少术中出血、 减少器官损伤,这也正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内容。
产科大出血的管理举措
➢产科止血
▪ 在上述举措中,产 科止血无疑是重中 之重。图是在术前 明确诊断为胎盘植 入性疾病的前提下 的产科止血流程, 供大家参考。
▪ 也有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一项于2017年发表在Int J Gynaecol Obstet的回顾性分析在本中 心入组了69例符合条件、妊娠>34周行剖宫产的患者(其中38例接受了预防性球囊阻断术,31例 没有),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输血量、Hb变化、子宫切除率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 提示不同医学中心动脉球囊阻断技术的成功率差异较大。其原因可能与各中心对该技术的掌握熟 练度不同有关,术中球囊放置成功率、球囊移位率、球囊充气量的选择均可影响技术的有效性。
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
![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76a920c4b73f242336c5f39.png)
一、概述
2.产后出血定义: 现与国外一致,即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 ≧500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
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出血量≧1000ml;
难产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 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手术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
麻醉科 高磊背景来自目前由于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输血的可行性,产妇的死亡率已 显著下降。但产科出血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输血治疗 在产科急性大量失血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 风险。产科及麻醉科医生应掌握大量输血的策略,合理、规范 的进行输血治疗,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子宫切除率和孕 产妇死亡率。大量输血方案的制定融合了多学科(手术科室、 血液科、麻醉科、输血科、血库等)的优势,可有效和高效地 抢救患者,又可节省成本、降低输血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
大量输血方案的实施
大量输血方案是以标准的流程形式来指导治疗,涉及红细胞、 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及其他血制品和药物等输入的时机和输 注剂量等。医疗机构应预先设定统一的大量输血方案,在大量 输血实施过程中,强调团队精神,需创伤外科、急诊科、输血 科、麻醉科、检验科等科室密切配合,共同执行。由创伤急诊 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启动MTP,采集血液样本派专人 送检,并通知输血科。输血科立即派主治或以上级别医师参与 整个MTP的实施。期间急诊科医生及时反馈病情,使输血科第 一时间了解下一步用血计划,并提前做好准备。积极准备手术, 与麻醉医生及时沟通,制订围术期大量用血计划。
在抢救产后急性大出血时,在 及时补充RBC的同时,预见 性地补充血浆、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等,有利于快速改善休 克,防止进入DIC的恶性循环。
产科大出血病人如何输血[1]
![产科大出血病人如何输血[1]](https://img.taocdn.com/s3/m/61ae44a069dc5022aaea0061.png)
五、成分输血在产科DIC中的应用:
4、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 含有所有的凝血因子以及ATⅢ,是 补充多种凝血因子减少的首选制剂。 一般首次剂量10ml/kg,维持计量 5ml/kg。
五、成分输血在产科DIC中的应用:
5、冷沉淀:冷沉淀中含有因子 Ⅷ、因子Ⅻ,vWF和纤维蛋白原, 也是产科DIC救治的常用制剂。
三、产科DIC的病因:
死胎、过期流产:由于胎儿未能 及时娩出,退行性变的胎盘释放 凝血活酶物质进入母体循环、引 起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血 中Ⅷ因子和血小板减少。
三、产科DIC的病因:
妊娠脂肪肝或严重肝病合并妊娠: 其主要是ATIII产生减少,同时有ATIII 消耗增加,造成凝血障碍。
输血是救死扶伤、抢救危重病人生命的 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产科输血的特点 是以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防治DIC, 其主要常用的血液制剂为红细胞制剂、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浓缩血小板、凝血 因子和全血的情况较少。
谢谢!
五、成分输血在产科DIC中的应用:
产科DIC的输血原则:对患者进行凝血 功能的动态监测,同时使用中心静脉压 测定,估计患者的有效循环血容量,结 合实验室结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 原则进行成分输血。
五、成分输血在产科DIC中的应用:
1、红细胞成分输注:当病人血红蛋白量 <80g/L或红细胞积压低于0.24,同时伴有 临床贫血症状或活动性出血表现时,应输入 红细胞成分,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增加供 氧能力,减轻贫血引起的缺氧症状。在紧急 情况下,可不做交叉配血试验,输入O型红 细胞制品,首选洗涤红细胞,其次是悬浮红 细胞,最后是浓缩红细胞。
三、产科DIC的病因:
产科DIC:当失血量超过机体所能代 偿的程度时,机体呈现恶性循环的反 应。持久地小动脉收缩必然有碍氧的 释放和营养物质的供应,造成了缺血 性损害,以至器官功能不全,甚至出 现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产科大出血病人如何输血
![产科大出血病人如何输血](https://img.taocdn.com/s3/m/cca97a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7.png)
产科大出血病人如何输血在产科手术中,有可能会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此时输血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但是对于孕妇及胎儿来说,输血并不是一个小问题,因此,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输血原则和注意事项两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产科大出血病人的输血。
输血原则1.根据患者病情及输血成分选择合适的血型在选择输血成分时,应严格按照患者的血型进行选择,确保血型相容,避免发生输血反应。
对于产科大出血病人而言,iv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是首选,以及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加用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红细胞增殖因子等。
2.预防输血反应由于孕妇自身的特殊生理状况,极易发生输血反应。
因此,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循慢输原则,尽量避免输血速度过快。
在输血前,应首先行交叉配血试验,严格筛查献血者血液中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3.减小输血量为了减小孕妇和胎儿的输血量,应尽可能地采用冷冻贮存血制品。
此外,对于轻度出血的孕妇,应先采用药物治疗和输液,以尽可能地减小输血量。
注意事项1.输血前进行全面检查在进行输血前,应对孕妇进行全面检查,以评估其身体状况和输血风险,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知医生。
2.细心记录输血情况在输血过程中,应注意记录输血时间、量和成分等,以防止输错血和重复输血。
同时,对于产科大出血病人而言,可以在输血过程中进行血常规和凝血检查等,以及时调整输血量和成分。
3.密切监测孕妇及胎儿的情况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随时调整输血速度和成分,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完成输血治疗。
4.注意输血后的护理输血后,应对孕妇进行密切观察,以及时发现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必要时应采取应急措施。
同时,应避免孕妇进行剧烈活动和性生活,在输血后适当休息和恢复。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产科大出血病人如何输血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并严格控制输血的质量和时间,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孕产妇输血紧急预案
![孕产妇输血紧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24494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c.png)
一、目的为保障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出现大出血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输血救治,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出现大出血,需要输血救治的情况。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成立孕产妇输血紧急救治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产科、输血科、麻醉科、新生儿科、手术室、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孕产妇输血紧急救治小组职责:(1)制定孕产妇输血紧急救治预案,组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应对孕产妇输血紧急情况的能力。
(2)及时掌握孕产妇输血救治情况,组织专家会诊,确保救治效果。
(3)加强输血科、手术室、新生儿科等相关部门的协作,提高救治效率。
(4)做好孕产妇输血救治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3.产科职责:(1)密切关注孕产妇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大出血情况。
(2)立即启动孕产妇输血紧急救治预案,报告救治小组。
(3)做好术前准备,配合手术室、输血科、麻醉科等相关部门进行救治。
4.输血科职责:(1)确保输血用血质量,做好血源储备。
(2)根据救治需要,及时提供输血用血。
(3)做好输血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5.麻醉科职责:(1)做好麻醉准备,确保孕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
(2)密切关注孕产妇麻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麻醉并发症。
6.新生儿科职责:(1)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确保新生儿安全。
(2)密切关注新生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并发症。
7.手术室职责:(1)做好手术准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密切关注手术过程中孕产妇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手术并发症。
8.医务科职责:(1)负责孕产妇输血救治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
(2)组织开展孕产妇输血救治的培训和演练。
9.护理部职责:(1)做好孕产妇输血救治护理工作,确保护理质量。
(2)组织开展孕产妇输血救治护理培训和演练。
四、预案启动条件1.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大量出血,预计输血量超过2000毫升。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8780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5.png)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1. 引言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是妇产科中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产后出血可能会导致妇女危及生命。
为了应对产后大量出血的紧急情况,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输血方案,确保及时有效地进行输血,并稳定患者病情。
本文将讨论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的方案和注意事项。
2. 输血指征对于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的情况,需要明确输血的指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输血指征:•血容量不足:出血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症状。
•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产后出血导致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需要通过输血补充红细胞。
•凝血功能异常:产后出血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等,需要通过输血补充凝血因子。
3. 输血方案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的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以下是一般的输血方案:3.1 选择输血成分输血成分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等。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单独输血某一成分或联合输血多种成分。
•红细胞:红细胞输血适用于血红蛋白水平较低的情况,以补充红细胞数量。
•血小板:血小板输血适用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以提高凝血功能。
•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包含多种凝血因子,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
3.2 输血量计算根据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水平和出血情况,可以计算出需要输血的具体量。
通常,一单位红细胞输血可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约 1 g/dL。
3.3 输血速度对于产后大量出血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需要注意输血速率。
一般来说,初始输血速率可设定为每小时10 mL/kg体重,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过快的输血速率可能会导致血管扩张和充血,增加心血管负担。
3.4 监测和评估在进行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评估输血效果,观察患者的病情是否改善。
4. 注意事项在制定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注意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对输血的指征判断准确,同时避免对输血禁忌症的患者进行输血。
临床输血检验案例 产科出血输血
![临床输血检验案例 产科出血输血](https://img.taocdn.com/s3/m/4ded2de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71.png)
15产科出血输血一、简要病史患者,女性,28岁,妊娠40周,血型AB型RhD阳性,既往体健,术前Hb90g/L,入院拟行剖宫产,术前诊断为双胎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1500ml,最低Hb降至60g/L 以下,既往无输血史,因宗教信仰,患者拒绝输注异体血。
术中采取自体血回收技术,患者没有出现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术后恢复良好,一周后出院。
二、输血科会诊意见患者由于宗教信仰,拒绝输注异体血,输血科会诊后建议尊重患者意见,不输异体血。
后经妇产科、输血科、麻醉科集体讨论之后,决定采取术中自体血回收来挽救患者生命,术前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临床输血处理破膜后,用一吸引器收集羊水,胎盘娩出后,用另一吸引器收集术中失血至血液回收机储血罐,肝素抗凝,经生理盐水洗涤后再经去白细胞滤器过滤后,给患者回输。
四、实验室检测结果自体血回输1小时、6小时、12小时的Hb、PT、PTT及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输血前后血流动力学均未发现有明显变化。
五、相关知识链接自体血回收技术在一些出血量大的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成熟,而在产科中的应用由于担心羊水栓塞和同种异体免疫反应,使得此技术在产科的使用仍然不能被大部分人所接受,是我国临床血液保护的一个难点领域。
然而最近国外很多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自体血回收技术在产科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同时,联合应用白细胞过滤技术更加提高了此技术在产科应用的安全性。
目前认为引起羊水栓塞的组织因子及羊水有形成分(胎儿鳞状上皮细胞、胎脂、胎粪登),经过血液回收机洗涤加去白细胞滤器过滤之后,均降到与母体血相近甚至更低的水平。
经过洗涤加过滤后的血液中红细胞生存时间、形态变化、PH和2,3-二磷酸甘油酸以及钾离子浓度方面优于或至少等于库血。
六、综合判断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产妇输入回收血之后,并没有出现国内一直担心的羊水栓塞等相关临床表现,证明血液回收机洗涤加去白细胞滤器过滤技术的联合使用,可以除去引起羊水栓塞的物质。
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
![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28bca1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2.png)
产科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输血治疗在产科急性大量失血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风险,产科医生应掌握大量输血的策略,合理、规范的进行输血治疗,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目前由于孕产妇住院分娩和输血的可行性,产妇的死亡率已显著下降。
但产科出血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输血治疗在产科急性大量失血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风险,产科医生应掌握大量输血的策略,合理、规范的进行输血治疗,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子宫切除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对此,陕西省人民医院王亚琴教授在西部产科高峰论坛暨围产医学新进展、危重症处理及医疗纠纷防范专题会议中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概述1。
大量输血定义:大量输血是指成人患者在24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8U(1U红细胞悬液为200ml全血制备,下同)或者24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0.3U/Kg。
2.大量输血背景:《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主要更新包括:对产后出血相关的定义做了更新,增加了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念,再次强调了第三产程处理及宫缩剂的应用,并修订了产后出血流程及增加了产科大量输血治疗方案。
二、产后出血相关的新定义1。
产后出血定义:现与国外一致,即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1000ml;难产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2.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念(PPP):是由Chattopadhyay等于1993年首次提出的,指附着于既往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伴或不伴胎盘植入,PPP是术中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处理棘手,需要高度重视。
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从手术处理方面提出了三个方案:(1)保守治疗措施:包括局部缝扎、血管结扎、压迫缝合、子宫动脉栓塞等;(2)子宫切除术:如果上述保守手术治疗无效,或胎盘完全植入甚至穿透侵入膀胱,术前评估保留子宫可能性小,就应当机立断,尽早行子宫切除术;(3)对于有条件的医院,术前也可采用预防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以减少术中出血。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8ad2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e.png)
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发生的出血量超过500 ml的出血情况。
产后出血是全球妇产科重要的疾病之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分娩后出血量超过500 ml为产后出血,分娩后出血量超过1000 ml为产后大出血。
对于产后出血的患者,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输血。
输血是通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转输给患者来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和氧合水平的一种治疗方法。
针对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下面将详细介绍。
1.评估临床情况:首先需要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护理记录、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还需要评估出血的程度、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早期干预:要仔细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积极纠正可能导致出血的因素。
例如,立即拔除宫内异物,重新缝合撕裂的产科伤口,以及进行宫颈、宫体和阴道的缝合。
3.快速补液: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下降程度,以及出血的速度,可以采用快速补液的方法,如大容量输液,以有效地恢复和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4.输血:对于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方案,输血是一种常见且必要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输红细胞悬液、新鲜冷冻血浆、血小板悬液和凝血因子等血液成分。
输血前要检查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和交叉试验,并进行输血前的常规预防性用药。
5.引流和清创:对于阴道内的大量积血,可以通过引流的方式将血液排出体外,减轻子宫内的压力,止血,并清创伤口。
6.使用止血药物:在输血的同时,可以考虑使用止血药物来帮助止血。
药物有多种选择,例如维生素K、血管加压抗利尿激素(如去氧肾上腺素和新茶碱)和抗纤维蛋白药物(如氨甲苯酸)等。
7.外科干预:如果上述方法无效,且患者的出血情况仍然严重,可能需要进行外科干预,如诊断性腹腔或阴道手术,或者进行紧急子宫切除术。
8.康复和随访:对于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的患者,在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后,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患者的康复和随访工作,以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以预防再次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