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往缺氧池加碳源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往缺氧池加碳源的比例
往缺氧池加碳源的比例通常是根据污水处理工艺的需求、进水水质特性(尤其是有机物浓度和氮负荷)、以及系统脱氮效果来确定的。
在生物脱氮过程中,为了保证反硝化细菌有足够的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通常需要保持BOD5/TKN(五日生化需氧量与总凯氏氮之比)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来说,这个比例经验值在2.86-3.0左右较为适宜,即理论上每去除1kg的硝态氮(NO3--N或NO2--N),需要提供约2.86kg的COD(化学需氧量)作为反硝化过程中的碳源。
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现场运行状况灵活调整,并通过监控反硝化效率、污泥活性等因素动态优化碳源投加量。
以下是一些关于确定碳源投加比例的考虑因素:
1.碳氮比(C/N比):理想情况下,反硝化过程需要的碳氮比约为3:1
至5:1。
这意味着每去除1克硝态氮(NO3-N),需要3到5克的碳源。
这个比例是根据理论计算得出的,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所调整。
2.实际运行数据:根据水厂的实际运行数据,如乙酸钠的投加浓度和出
水总氮(TN)浓度,可以对投加比例进行实时调整。
例如,如果实际运行中乙酸钠的投加浓度稳定在40~45mg/L,而出水TN浓度稳定在11~12mg/L之间,这表明当前的投加比例是有效的。
3.计算公式:当碳源不足时,可以使用特定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投加量。
例如,投加量X = (4 - CBOD5 / Cn) × Cn / η,其中CBOD5是进水
的BOD5浓度,Cn是进水的TN浓度,η是投加碳源的BOD5当量。
对于乙酸钠,其BOD5当量为0.52 (mgBOD/mg 乙酸钠)。
4.单位换算:在进行碳源投加计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以确保计
算的准确性。
例如,1PPM=1mg/L=1g/m^3=0.001kg/m^3。
5.避免过量投加:过量投加外碳源不仅会增加系统运行费用,还可能导
致出水COD超标。
因此,需要根据生化系统的实际情况由技术人员评估确定投加方案,以确保出水总氮和COD双达标。
6.投加位置:碳源的投加位置至关重要,通常在脱氮工艺中,碳源需要
投加到缺氧池而不是好氧池,以避免影响硝化反应的过程。
综上所述,确定向缺氧池加碳源的比例需要综合考虑理论计算、实际运行数据、专业公式以及操作细节等多种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