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云南保山市金厂河铜锌矿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云南保山市金厂河铜锌矿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
摘要:摘要:文章通过对保山市金厂河铜矿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分析,认为该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地球物理特征明显,文章仅对该矿床具体情况做出分析,总结其特点,在核桃坪、上厂、陡崖、金厂河、岩峰头、黑牛凹等地,磁场变化剧烈,形成了具有一定面积、梯度变化较大的磁异常,磁异常均分别对应了矽卡岩型铁、铜铅锌矿体,金厂铜锌铁矿区矿物成分矿物种类繁多,通过镜下观察、化学分析、X-衍射等方法,矿石中共有氧化物、硅酸盐、碳酸岩、硫化物、卤化物5类
20种矿物存在
朵雪莲汪博李涛王晨
摘要:文章通过对保山市金厂河铜矿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分析,认为该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地球物理特征明显,文章仅对该矿床具体情况做出分析,总结其特点。

希望为今后该地区寻找铜多金属矿提供指导。

关键词:云南保山;铜多金属;地球物理特征
1.区域地质背景
金厂河矿区位于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南段,福贡一镇康褶皱带,保山一永德褶皱束北段之核桃坪复背斜东翼,为核桃坪矿集区南东端,区域成矿条件较好。

区域地层出露有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层、残坡积层;白垩系下统景星组:紫红色泥岩、粉砂
质泥岩夹细砂岩;寒武系上统沙河厂组:变质砂岩、结晶灰岩、泥质灰岩、鲕状灰岩。

寒武系
上统核桃坪组:上部泥灰岩、泥质灰岩、鲕状灰岩夹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中部纹一薄层状大
理岩化灰岩、钙质板岩;下部粉砂质页岩、粉砂岩。

本组地层是区域主要的控矿地层之一,金
厂铜锌铁矿与该地层有关。

区域上矿区位于南北向保山地块与北西向瓦窑断裂带交汇锐角区之保山地块消亡带的保山复背斜倾伏端,核桃坪次级背斜东侧的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组“人”字形断裂构造复合部位。

区域上岩浆岩出露较少,而辉绿岩、辉长辉绿岩分布较广泛,主要呈岩脉、岩墙、岩株状产出,个体规模较小。

据永平幅1:20万区调所测,矿区内辉绿岩、辉长岩体属木瓜寨岩群,岩石
化学特征属正常成分,Si02不饱和一饱和岩石;m/f值为0.4-1.07,属铁质基性岩一超基性岩。

2.区域地球物理
2.1重力异常特征
(1)1: 50万重力测量。

区域位于旧州一保山重力低中段,六库一漕涧一昌宁北西向重力异常北段,莫霍面隆起。

主要矿床沿重力梯度带和重力低异常中心分布。

核桃坪一带出现明显重力低和强度大的负异常,剩余重力异常亦在相应或更大范围内出现为-5m/s2×10
(2)1:10万重力测量。

区内碳酸盐岩类、基性侵入岩密度值较高,砂岩、页岩次之,花岗
岩及崇山群变质岩密度较低,花岗岩与寒武系核桃坪组地层之间存在0.07kg/m3×103kg/m3的密度差。

核桃坪地区布格重力异常总体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格局,幅值在-218×10
2.2磁异常特征
(1)1: 20万航磁成果。

区域位于保山一镇康磁异常北段,主体为北西向正磁异常,在核桃坪一施甸东山、勐兴一带异常形态发生局部转折变化,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局部航磁异常,航磁异常应为浅部磁性体引起。

(2)1:5万地面磁测成果。

区域内磁场值变化较明显,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地层磁场值低缓、平稳,在正常场附近变化,而上寒武系地层中磁场变化较大,特别是核桃坪组地层磁场变化比较明显,幅值-llOOnT-4800nT。

在核桃坪、上厂、陡崖、金厂河、岩峰头、黑牛凹等地,磁场变化剧烈,形成了具有一定面积、梯度变化较大的磁异常,磁异常均分别对应了矽卡岩型铁、铜铅锌矿体。

保山组地层磁场值较正常场略有升高,幅值为200nT左右。

地面磁测
异常在上寒武系地层分布规律明显,异常呈倒“V”字形,异常值-lOOOnT-1200nT。

岩矿石磁性特征表明,其异常由矽卡岩型铁、铜铅锌矿引起,在上寒武统地层磁测异常带中已证实核桃坪、草山及陡崖矽卡岩型铁、铜铅锌矿床的存在。

核桃坪地区岩矿石磁性标本测定结果表明,区内沉积岩以及辉绿岩磁性弱,含磁铁矿粉砂岩、矽卡岩型铜铅锌矿石、铜镍矿石、矽卡岩型磁铁矿磁性较强。

矽卡岩型铜铅锌矿石,铜镍矿石、矽卡岩型磁铁矿为强磁性体,不考虑剩余磁化强度,能产生1685nT-505lnT的磁异常;蚀变辉绿岩、磁黄铁矿化粉砂岩为中等强度磁性体,不考虑剩余磁化强度,能产生424nT-758nT的磁异常;其他岩石为弱磁性体,形成不了磁异常。

金厂河磁异常转折呈宽缓北北西向展布,异常形态规则近椭圆状,长约3km、宽约2km,面
积约3km2,400nT等值线走向近东西,800nT等值线分解成两个近东西走向异常,极值
103lnT,负异常分布于正异常北东方向,为不规则形态,极值- 13lnT,异常变化稳定,正负
磁异常相伴,磁异常零梯度带为异常长轴方向。

3.研究区物探异常特征
物性测量资料灰岩区为高阻、低充电率异常,砂板岩区为中阻、低充电率异常,矽卡岩为低阻、高充电率、中激化率、正磁异常区,岩溶发育区和地下水流动区为高自然电场VsP及梯度变
化带,物探异常特征明显。

3.11:1万地面磁测磁异常特征
金厂河异常以正异常为主,呈椭圆形,面积约3km2,北东沿F2相伴弱负异常。

异常强度高,极大值1480nT,强异常走向为北东,长650m左右。

异常北东、南东、南西三面的梯度大,北西梯度小,具标准的斜磁化特征,垂直于磁异常中心剖面上的有效磁化倾角Ii=30.2。


常通过向下延拓转换,下延lOOm的异常形态与Om异常形态一致,下延至150m、250m 时,异常在走向上明显出现两峰值;向下延至500m时异常出现起伏跳动的振荡现象。

经空间
转换和半定量、定量计算,形成磁异常的磁性体走向北东、长650m,倾向北西、倾角30°、倾向延伸800m,埋深250m,厚度大于130m。

钻探工程揭露证实,磁性体为金厂铁多金属矿体,其形态与异常推断形态相似。

3.2 1:1万激电异常特征
视充电率(Ms)M.-M.分布于金厂河矿区本部,M8分布于水井一带。

M1、M2、M3异常呈北西向带状展布,宽80m-200m,长250m-750m,长轴方为北西向,与地层走向斜交;M,异常区地表为钙质板岩,岩石碎裂,具弱硅化;M2、M3異常区地表为核桃坪组上段地层,大
理岩化较强,见辉绿岩侵入。

M4异常区出露于金厂河磁异常的中心部位,其走向与磁异常中心一致,为铜铁多金属矿化引起。

Ms、M6、M7异常区位于F9、F23交汇部位,斜交地层和断层,附近有土壤化探金异常,岩石具弱硅化。

4.矿床地质
4.1 矿体特征
金厂铜锌铁矿区以铜矿、铅锌矿和磁铁矿为主;铜、铅锌矿赋存标高1422m-2008m,位于地
表以下261.20m-732.lOm之间,平均370m;;矿体埋深一般均低于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
之下,均为隐伏的硫化矿。

矿体形态主要以透镜状、似层状、层状为主,成群缓倾产出,在空间分布上具Pb、Zn带,Cu、Pb、Zn带的垂直分带特征。

金厂矿区共圈定编号矿体174个,分别为铜矿体57个,主要矿体为CuV3。

铜矿体CuV3:属中矽卡岩带,位于东侧铜矿化带CuV1之下,近平行产出,分布于1750m-1660m中段之间,矿体东高西低,往西倾伏,倾角8°-27°,平均倾角20°。

目前有27个见矿工程控制,主要集中在3勘探线-10勘探线,工程控制矿体走向长350m,倾斜最大延深158m。

单工程矿体厚1.14m-21.60m,平均厚4.93m,厚度变化系数89.02%,单工程平均品位Cu0.30% -3.16%,矿体平均品位0.98%,品位变化系数59.80%。

属厚度较稳定、有用组分铜分布均匀的矿体。

4.2矿石特征
金厂铜锌铁矿区矿物成分矿物种类繁多,通过镜下观察、化学分析、X-衍射等方法,矿石中共有氧化物、硅酸盐、碳酸岩、硫化物、卤化物5类20种矿物存在。

矿区内铜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次要金属矿物有辉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

矿区内矿石结构按结晶程度划分主要有:自形晶、半自形晶、它形晶结构三种;按矿物相互关系划分主要有:包含、连生结构两种。

其中自形晶为矿区内主要结构,其余结构为次要结构。

矿区内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团包状一泪滴状构造、细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星点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

根据矿区内岩矿石光谱分析成果及矿石化学全分析成果,矿石化学成分较复杂,不同矿种、不同矿石类型中有益组分、有害组分种类、含量均不相同。

5.结论
通过对该矿床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矿区及其外围进行1:1万激电、1:1万地面磁测后,对其异常进行解译后发现该地区物性测量资料灰岩区为高阻、低充电率异常,砂板岩区为中阻、低充电率异常,矽卡岩为低阻、高充电率、中激化率、正磁异常区,岩溶发育区和地下水流动区为高自然电场VsP及梯度变化带,物探异常特征明显。

参考文献:
[1]全国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S].北京:中国地质出版社,1993.
[2]程志平.电法勘探教程[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3]成运利.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某区石墨找矿中的应用[J].河北地质,2012(04):35-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