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21·湖北高考·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
,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
A 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明朝 明朝 建立
16世纪中叶 1616年 葡萄牙人获得 努尔哈赤建 澳门租住权 立后金
1636年
1644年
皇太极在盛京称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帝,改国号大清, 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清朝建立
清军入关
明朝 灭亡
如果从现代人的观点 来看,以欧洲作为标准, 明王朝并没有什么长进
——《剑桥中国插图 史》
面临危机和挑战
备热词
废丞相、中枢机构、内阁、票拟、司礼监、 郑和下西洋、内陆边疆
时间
2022
全国卷
地方卷
浙江(6)·6·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明清海禁
2021
【甲】27·明代科举制:科考功 名影响官员威望
湖北·4·明代“以例辅律”: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Ⅲ】27·明朝内阁,对皇权起
2020 到一定限制作用
浙江(1)·6·明朝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
2019 2018
【Ⅰ】27·明代朝贡贸易
北京·15·明朝的内阁
世界文明
从世界的角度看明朝
15世纪末16世纪初 新航路开辟
1519—1522年
16世纪—17世纪
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 近代科学革命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351年 元末农民 起义
1368年 朱元璋建立 明朝
1405—1433年 郑和下西洋
中国 封建专制空前强化
【对比】欧洲,指出明朝“没有什么长进”的表现,分析其原因。
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不利 于国家长远发展
西方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明朝闭关锁国,扼杀对外贸易 明朝走向专制的极端
西方开辟新航路,不断对外扩张 西方开始解放思想,走向近代社会
“没有长进”的原因: 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闭关锁国政策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治者轻视海洋。军事落后 思想:对外来侵略认识不足,盲目自大,故步自封。 本质上,是中国没有赶上世界资本主义海外扩张的历史浪潮
3.(2021·全国甲卷高考·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
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
D 这现象反映出( )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考·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
强盛的明朝,隐藏着 保守、专制、落后的 一面。“没什么长 进”,也是一种“令 人迷惘”,根源在于 君主专制的强化
1.(2022.6·浙江高考·6)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联通中外。下列关于
D 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
A.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B.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商品远销东欧、北非 C.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明清时期,禁止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部编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标要求: (1)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 (1)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明重点
1.明君主专制加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以及对西藏和东北的 治理。 3.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和荷兰侵占台湾。 4.明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 方式、措施。
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
A 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5.(2020.1·浙江高考·6)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
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
D 下列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
①罢除丞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司礼监
④六部直属皇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